江阴军的小丐头,但在丐帮擂台上却胜过十四州,两军丐头,技压群雄,荣登丐帮副帮主之位。这个不起眼,堪堪四十的江阴军丐头,自此名震丐帮。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中年大汉,行事之风与黄三不相上下,高傲睿智,一身枭雄之气跃然压上。正是因为如此,丐帮之内还传出了冷别离已有与黄三一较长短之意。
冷别离向诸人说道:“担忧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猜测更是浪费光阴,帮主面不改色,诸位难道不想一听高见?”冷别离一言,众丐头有不满,亦有满意,满意的是丐帮需要这样的豪杰,不满的则是那股盛气凌人的架子。丐帮四大长老为丐帮内务支柱。并不掌权,职责所在,是以不好言论。接替黄三升任明州丐头的松赞说道:“时势紧急。帮主便说说吧,咱们的身家性命可全靠帮主了。”对于这个备受黄三重视的新舵主,诸多人虽知黄三有袒护之意,但帮主培植自己势力再正常不过了。
黄三信然说道:“大军催动就一定是咱们?威吓?攻击?投降?诸位真的觉得康玉有这样的胆子?或者,朝廷有这份雄心?”黄三连串发问,诸人细及思虑,尚有一丝清明。接替冷别离的江阴军新任舵主充不闻疑道:“以副帮主见解。猜疑是多余,唯有清楚官军动向。才能保我丐帮安宁。”黄三悠悠说道:“充舵主言语中似有质问之意。”充不闻一怔,忙离坐拜倒。黄三这才一笑,说道:“丐帮初立,今日之势来之不易。还盼诸位齐心协力,否则一旦有违背丐帮帮规,我将一视同仁。”在座诸众听在耳中均浑身一震,皆起身半跪在地,齐呼愿为丐帮效力。黄三示意大家起身,说道:“当前形势不论如何变幻,丐帮原地不动才是力量的凝聚,现在撤退无疑是将丐帮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不必去猜测,不必去烦恼。大势未成的丐帮,哼,有人比我们更急。不过以副帮主之尊。苍黎堂也该展露丐帮神威了。”冷别离微笑道:“属下明了。”说罢,拿起阴阳刃,就此去了。
瞧着冷别离离去的背影,诸人有喜有忧。充不闻说道:“副帮主气势太盛,大伙之担忧尚有待见,属下明人明事。当此说了。”充不闻年逾六十,是江阴军成名多年的人物。性情逍遥,颇有逍遥城的影子,不争与名利,此次应任江阴军舵主,亦是冷别离和黄三倾力认可的。与松赞相较,充不闻却并未与冷别离亲近,为人正直,整个丐帮中就以他年纪最大,资历最老了。黄三眼色凝重,说道:“诸位之担忧,我又何尝不知。但一个高傲的人必有其高傲之处,他并未作出对丐帮不利之事。剥夺冷副帮主的高傲,他就不再是冷别离了。如今丐帮大业初成,需要的是凝聚力,而不是大势未成即争权夺利,更不希望为了妒忌或谣言而重伤一帮副帮主。我希望的是诸位遵守帮规,哪一个不服,哪一个不教,丐帮上下即有逾越,绝不姑息,执法长老以为如何?”执法长老连尊讳起身躬身禀道:“老朽视丐帮法度超过自己的性命,定不辜负帮主重托。”黄三点点头,向诸人说道:“明人名言是好事,但若随意妄谈人事,将影响帮内凝结,本帮更不想再听到如此言论。上尊下礼,上下尊行,礼贤下属,此为帮内的兄弟姐妹。丐帮的教义高于一切,忠肝义胆,侠义为先,诸位倘若不明白这一点,那才是我所失望的。”
一众人均起身半跪,齐呼团结互助,侠义为先,忠肝义胆,为国为民,庄严而肃穆。自丐帮大典以来,黄三整顿丐帮,虽有纵横门在后维持,但其行事未靠别人,却将丐帮整理的欣欣向荣,令人不得不刮相看。且黄三言行中始终对纵横门,逍遥城有着一丝谨慎,这让许多人都渐渐放下心头的疑惑。正是因此,如今丐帮归心,很大程度上是黄三的功劳。
而在一旁的南门大营内,南门汇集已尽,整顿起来,各司虽多有磋商,却都密集行事,意图快速成势。接到了康玉率军出动的密奏,胡道并未升帐议事,而是找来了监门何进及南门四宗。一览密奏,何进即道:“上次大军催动,乃是寇宰相力挺康知州,皇上才答应一试。这一次,我看不懂。”胡道亦是神情凝重,说道:“这一次出动兹事体大,无论如何,该有人前去一问,才能知晓大军出动的意图。“何进沉声说道:”我去。“林彬上前说道:”监门不必冒险,当前南门仍需你,此事我前行一趟,门主?“胡道凝视着林彬,内心之中却有一丝不安,叹道:”不知为何,我内心竟有一丝不安。“林彬应道:”南门实在太沉重了,门主不必担忧。“胡道摇头说道:”此去尚有十里路程,我急招安定军随行。“林彬应道:”大军催动最大的理由不是圣上,即是寇宰相辞相之前的诏令,以两浙新丐帮为重,门主且掠阵吧。“说罢,即声去了。一旁的何进叹道:”有时我敬佩你的睿智,有时也惋惜你的谨慎,多麽矛盾的纠结。“胡道笑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林彬领着南门南宗百十人随属,三百众下属出营前去探询康玉大军催动的意图。康玉的官军在天台山西面,有三处大营,九路大军,与南门大营相距不过十三里路程。林彬一众策马前行,身旁的幕僚,参谋官则将周围的讯息通过黑暗的传递,传到林彬手中。前行不过七里路程,即遇上了康玉派遣的先锋斥候。这些斥候散骑见到林彬的马队皆避开,迅速向康玉禀报。康玉只是冷冷一笑,诺然说道:“乱匪前来探听军情,不可让其生路,在座那一位前去将此人擒杀。”一众军都指挥使皆感愕然,这一次大军催动竟无朝廷谕令,监军亦不阻拦,有违常规。但康玉便宜行事之权早有圣旨,本有监军牵制,此刻不阻拦,康玉大军出动亦无人可挡,当下顺天军军都指挥使上前讨令。尽管康玉此次出动虽疑点甚多,但其竟是朝廷驸马,又深得朝廷器重,掌领数万禁军十数年,其忠心亦不需怀疑,何况不听军令即有杀身之祸,众将领只得领军汇集。
顺天军军都指挥使领着顺天军两千一百四十轻甲禁军越过先锋官,直向林彬扑来。当林彬瞧见官军的李字号大旗时,已知晓是何人了,两州禁军的军都指挥使他们都熟悉,只是不曾见过。林彬本欲上前询问,但顺天军黑压压一片催逼而来,已不足七十丈,竟毫无停下之意。愕然间但听诸军齐吼,响彻云霄,诸军肃立,接着即是弓弩绞动的吱吱声。嗖的一阵破天闷响,但见军队中升起一片黑云,竟然是漫天的弓箭。林彬大惊失色,此时再退已失良机,只得朗声说道:“我乃朝廷西门南宗宗主,恳请康钤辖一见。”一言竟毕,黑压压的弓箭已漫天落下,密集如雨。南宗队伍大乱,惊恐四起,官军竟然向他们放箭,这是他们如何也想不到的。作为南门一宗之主,这些弓箭的威胁并不大,但这一波箭雨过去,即会再有一波,他身旁的随属可闪避,这些带来的属下却无可避免。尽管只是一念之间,所成也如林彬所想一样,南门随属的武学修为都不低,只有那些未曾带兵刃之人尚有紧促。
禁军的箭阵极为庞大,弓箭手指挥使所占方位前后顺序有致,一波万箭阵得好一会儿才停歇。如此近距离,弓箭手皆是弓弩齐发,箭阵数量最少达两千,前后上下最少有三路。伴随着南门属下的惊慌与挥舞的兵器,却挡不住这密集的箭阵。一波箭阵过去,南宗下属死伤达两百人。惊魂未定之际,又一波箭阵腾空而起,伴随着南宗随属,下属的哀嚎,林彬身旁只剩下黑暗的传令官和近百名随属了。这一瞬间的生死,诸多同事毙命哀嚎,林彬失去了以往的镇定,怒吼声中,疾向顺天军大斾疾窜,意图穿越重重禁军护佑,直袭军都指挥使。(未完待续)
风云际会(10)()
有林彬在前,身后的随属尚能镇定,皆拼死护卫林彬左右。这些随属武艺均不低,较之于武林中的三流高手尚有余,这时近百名随属冲击,豁然间禁军死伤皆众,人仰马翻。一方有军令,一方则怒不可恕,奋力拼杀,气势如虹。不过片刻,顺天军两个指挥使毙命当场,官兵缺口大开,副指挥使拿不到令旗,七八百人杂乱无掌,死伤瞬间高达三百余众。军都指挥使大惊失色,已知这些人不寻常。但竟有擒杀军令,军都指挥使下令起号角,鸣金收兵。三都盾甲在前,两都弓箭手在后,四周皆有禁军跟随,甚是严谨。
南宗随属这时皆杀红了眼,岂肯罢休。官军撤退虽有序,但面对如此多的高手,官军武器对他们来说犹若无物,竟然没有任何方法阻挡,一路溃败,眼见乱匪不愿多言,军都指挥使下令以盾甲阵防御,全军围困。
大军催动,整然有序,很快便将林彬一众包围。林彬连杀了二十余人,怒气发泄,渐近清明,眼见自己离军都指挥使越来越近,跃起时甚至能看清军都指挥使李彦进的面庞。林彬怒道:“李彦进,你今日需得为南宗高杰做个交代。”说罢,凌厉的剑气森然,又有数人惨哼中毙命,已是血流成河。李彦进凝视林彬,但见此人虽杀戮甚重,武艺不凡,一身正气,非是乱匪,但军令在前,不可罔顾。南门》 wsa。大营诸军自是知晓,但此刻战前来询仍疑有诈,李彦进朗声下令,擒杀乱匪。
两浙驻军对付的非是大军之利,更多的倾向于对高手的围杀。长枪与藤牌是步军配备最多的兵器。李彦进一下令,前以六都步军厮杀,后以五百藤牌围成四方渐行渐近,逐步缩小南宗所占之利,而后则以箭阵待发,防止敌人施展轻功。如此紧密的军阵。不留一丝缝隙,身在其中林彬已感不妙。当下喝令南宗齐向李彦进杀去,已是豁命之举。这百余人皆是高手,虽说平日甚少杀伐,但统一号令之下,无疑是官军所不能挡的。即便官军攻击在先,南宗尚有混乱,但根基尚在,这时统一而行。自是人人奋不顾身,即便付出了十余人的代价,南宗气势却是一盛,藤牌方阵一阵溃散。饶是如此,战鼓擂动,官军奋吼震天,亦是气势如虹,竭力刺杀。源源不断,杀伐不尽。
眼见官军虽挡得一刻。但这番消耗下去,不免两败俱伤,到时一军之都对付几百人竟然是如此境地又该遭同事笑柄,于是李彦进下令前去向康玉请援。传令兵尚未出动,但听身后传来喊杀声。两指挥兵马指挥使领军援助而来,鼓声躁动中。顺天军官兵会意,藤牌方阵让出缺口,两指挥骑兵噪声中冲入。在这人员密集的马军大阵中,南宗一众皆难以有余暇施展轻功。待骑兵渐近方有喘息之机,却是又一番搏命。顷刻之间马军催动,南宗阵型溃散。待骑兵冲出方阵,顺天军各都领军将南宗随属分割围困,各阵再度复合,南宗形势不妙。
身在天际的南门飞卒遇到了策天军的截击,十数架蝴蝶翅皆未生还,即是如此远处的另一队南门飞卒便有人回去报信。
南宗阵型一散,再以步军分割围杀,顷刻即有数人毙命当场。活着的幕僚混乱中大吼,让林彬当先逃命。然而如此多的同事殒命,林彬已抱必死之心,由且有骑兵前来相助。天际的南门飞卒定会将讯息传回南门,远处的安定,保山两军又相近,多撑一刻,便多一分生机。林彬手中长剑不停,朗声说道:“亡且不惧,何以弃事,等。”一言竟毕,南门随属皆是精神一震,奋力向林彬靠拢。两军绞杀正酣,康玉先锋官再度来援,三千轻骑汹涌而来。林彬只感性命危及,身死不惧,却不愿莫名其妙死于官军围杀之中,却也无可奈何。正值此时,安定军,保山军军都指挥使近前,眼见前方官军混杂,喊杀声不断,战况不明,当下派斥候前去询问。不想斥候刚靠近便遭弓箭手一阵乱射,身种数箭毙命。安定,保山两军都指挥使尽皆愕然,不知此地究竟发生何事。
即便身在大军围困中,南门随属幕僚隐约中已看见安定,保山两军的将旗,顿高声呼救。本在向李彦进迫杀的林彬不顾身前重重危险,豁然转身,将呼救的幕僚,几名随属击杀,一时震吓全场。众随属本在向林彬靠拢的混乱中,林彬转身杀人自是谁也想不到,愕然间,但听林彬朗声说道:“局势未明,大军之利,同根相向,岂可胡为?”他这一说,众随属皆是一苦,却又无可奈何。此时倘若保山,安定两军为救他们,官军相互残杀死的是更多的人。但如此一来,他们的性命却不保,如此仁义高尚之风虽圣。但在信念之间,生死之间,怕死的,不怕死的皆掺杂其中。不惧死的愿为信仰而君子之仁,俱死的又不敢呼救,以免同事相向。
身在外围的李彦进,听得林彬的言语心中渐有疑惑。此次出军乃是剿灭天台山外的两浙乱匪,凡聚集百人以上,携带兵器者,皆杀无赦。而这些人全然是儒衫穿着,一身伦正气息,全不似乱匪,只是身有军令不敢违背,并未撤军。但远处的保山,安定两军早已听到南宗的呼唤,只是苦于没接到林彬的令旗验字,不敢妄动。当下两军都指挥室一商量,便让保山军军都指挥使前去南门大营请令,留下安定军监视一举一动。两军虽属南门辖令,但平日甚少见到南门之人,况且军中认令不认人,不需南门常驻军中。
这时两指挥骑军再度冲击南宗阵营,混乱中官军虽死伤数十人,南宗却又损失了数位随属。愤怒的余韵过后,林彬越来越清醒,已知无力回天,即便此刻将李彦进制住又如何?他一个人威胁不了一支军队的生死。杀了他,呵呵,杀了他又如何?能改变甚麽?能够为信仰,为君子之仁而死,这是上天对他最好的奖励,最终的归宿,只怨自己无力将这些随属带出生天。而内心深处,却又对这一切不解带着难以明白的憾恨。
诸众相距很近,林彬被围的讯息很快自飞卒,斥候接连传来,胡道则早已点了一万南门人士整军以对。一见禀报,胡道不禁神情一紧,心口压抑。此次大军调动,全然没章法,何进都感到了一丝不寻常。当即说道:“我领军前去,你在此坐镇,普天之下,又有何哉。”胡道正欲争辩,何进一甩广袖,飘然而去,说道:“事已至此,再讨论何意?”
当下,何进领着御内班,南门东宗宗主白龙,及宗主随属,下属,八个副司,副司随属,下属,近万人力前往驰援。半路遇到保山军军都指挥使,见到了监门凭证和南门门主印纸,及随监门汇聚安定军。
当何进领军来时,战斗似乎已经结束。山峦上康字大斾迎风朝立,山峦下黑压压一片,目无所尽。即便是光和日立,肃静的森然中却是凝重的杀气。当何进刚到阵前二里有余,有了林彬的前车之鉴,他便停了下来,让斥候将南门监门凭证,及皇上密诏送往康玉大斾。不待斥候近前,仍是一阵箭雨,康玉赫然下令进攻,大军瞬间催动,近两万支弓箭,弩箭,如黑云腾空而起,一时南门阵营大乱,何进更是惊愕万分,竟然敢罔顾圣旨,今日之事实在诡异,又或者此乃寇相辞相之前便已安顿好的?如果不是,朝中文武可无人有如此魄力,如今思来,不是寇相便是皇上,或者乃刚上任的王旦。
不及思虑,何进怒喝一声,发动了进攻的命令,其声彻云霄,不容置疑。这时南门平日的上下严谨体现了意志的不屈,随着漫天箭雨倾泻而下,大军之前,逃是死,不逃也是死,唯有背水一战,哪怕没有任何生机,也要为南门大营谋得时间。箭雨落下,迎来的即是惨无绝伦的杀戮,没有盾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