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沧海纪-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跑到了前院,只见门口大开,甚至都已经能听到马蹄声。

    坎蒙安城内向来都是禁马的,这时候听到一阵阵细碎的马蹄声,定然是已经被敌军攻入了城里,正在各处游荡。

    蒲定波却是咬着牙,还不死心,不顾危险,从地上的尸体旁边捡了一把剑就冲了出去。

    刚跑到了门口,蒲定波便颓然地发现,确实如他刚才所想,敌方的骑兵已经冲入了城中,现在已经进入了与原本的城卫军和衙门里的人手进行巷战的阶段了。

    坎蒙安到处都已经冒起了火焰,百姓慌不择路地到处乱跑,朝着四处逃窜,然而敌人非常有纪律性,几乎没有人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杀百姓,都是在围堵坎蒙安残存的反抗力量。

    蒲定波看得是睚眦欲裂,只恨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这些可都是他的子民啊!

    他蒲定波,可是他们的父母官啊!

    这座城,于他而言,就是第二个故乡,现在竟然被人如此凌虐,让他如何能不愤怒呢?

    蒲定波手握长剑,泪洒当场。

    他赤着脚,一身白色的睡衣上满是鲜血,他举起剑,不顾手臂撕裂的伤口。

    他高喊着。

    “杀!”

    “蒲大人!”

    背后的阴帅急匆匆地赶来,这蒲定波,可是上头紧急通知,明令要求要他带走的人,如此人才,是不可以白白丧生于此的。

    可路上突然被不长眼的蜉蝣阻了一阻,他到底还是慢了一步,只是一个晃眼的功夫,蒲定波人就已经不知道跑去哪儿了。

    “给我找!一旦要找到蒲定波,找到之后,马上制服他带走!”

    后面的幽冥们匆匆地解决了蜉蝣的杀手后,齐齐听令,义无反顾地冲入了前方的战场之中寻找蒲定波。

    ………

    大凉建武二十二年春,原本驻守于祁连山上的卫军突然出关,兵分三路,直扑燕州。

    作为边城,同时也是呼兰郡郡城的郡城,防守该是极为森严的坎蒙安,在一天夜里被卫国将军谢厚胤所率之部趁着夜色突袭,坎蒙安的守军竟然只坚守了不到两个时辰,甚至连附近的援军都没等来,便匆匆告破。

    坎蒙安新任总兵战死当场,驻守于此的熊罴军全军覆没,无一人投降,无一人逃走,无一人生还。

    坎蒙安郡守蒲定波孤身冲入敌阵,被乱刀分尸而死,葬身火海,尸骨无存。

    坎蒙安全城百姓都被谢厚胤所率骑兵驱逐而出,伤亡倒是不多。

    谢厚胤用驱赶牛羊的方法驱使坎蒙安百姓南下,用他们的肉体冲击敌营,趁着对方打开城门,依次核查,让百姓们排队入城的瞬间,再从后方一拥而上,百姓们受惊,慌乱无比,全部拥堵在门口,城门闭合不得,很快便被谢厚胤率军赶上,待得杀光所有守军之后,再继续驱赶百姓南下。

    三日之内,谢厚胤部连战连克,未逢敌手,尽取呼兰十三县!

    …

    文中战歌抄录自蒙古族远古民歌《札木合的战歌》,见于《蒙古秘史》第三卷106节

    如有侵权,随时告知更改

第四十九章 居庸关告急() 
沥血军,作为大凉九支倚之为柱国基石的铁军之一,号称战力天下第一,兵峰所指,无坚不摧,纵横南地,未逢敌手。

    这么大的口气,如此猖狂的话语,可不仅仅是狂妄自大的自我吹嘘,而是靠着一宗宗让旁人根本不敢直视,不敢有念想,唯有跪下来仰望的战功累积起来的,是靠着沥血军无数先辈的尸首和悍不畏死的冲杀堆积起来的。

    这些都是光荣的勋章,是让沥血军全军上下,都引以为傲的真实历史!

    这些极度霸气的名头背后,没有一个不是用一座座高达百丈的尸堆京观垒砌而成,如此,才能传承下来,坚不可摧!

    沥血军打仗,向来都是最为悍勇,伤亡最高,杀敌最多的,这也是为何他们被冠以“沥血”二字的主要原因。

    而更为他们全军都笼罩上了一层血色光辉的过去,便是这沥血军,原是被人称为将星下凡的大凉第一神将常定方的旧部!

    少年英才初领兵,便得先帝垂青,封其为万胜侯,而后不过二十一岁,便亲率凉军主力,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在燕然湖畔悍然迎击数倍于几方的晋军,青年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直杀得对方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一战斩敌六十万,坑杀降卒三十万,自此声名大噪,为各国所瞩目,其大名若是报出,在晋国能吓得小儿止啼,甚至成为那一战之后侥幸逃回去的士兵们一生都难以忘却的梦魇。

    只可惜天妒英才,即将成为凉国顶梁柱的青年,突然身染恶疾,猝然而逝,天柱崩塌,举国同悲。

    刚才说的,不管是哪一件事,都给他短暂而璀璨的人生添了一抹难以被人所忘怀的奇迹之色。

    古往今来,少年成名,乃至于后来功高盖世的武将有很多,但他却注定是要被世人所永远缅怀和憧憬的唯一一个!

    常定方在燕然湖畔病死之后,原属他旧部的沥血军悲痛万分,而后未加推辞,便直接接受了朝廷的命令,为朝廷镇守燕州,永远地与大将军常定方为伴,隔着燕然湖,与晋国这个老对手隔湖相望。

    大凉之后耗费了海量的人力与物力,在无险可以依托的情况下,硬是在这里拔地而起,修建起了一座雄伟的关隘,名为居庸关!

    世人都说,这是先帝缅怀常定方,故而不惜掏空国力也要为他修一座别样的冢,他生前为大凉征战四方,劳苦功高,死后亦遵从他的遗愿,继续为大凉镇守关隘,生生世世。

    从这些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以讹传讹的野史也罢,总之居庸关的地位和作用,自然已经不必再过多赘述,这里作为燕州北面连绵防线的门户所在,对面的晋国人若想主动入侵燕州,非得先破开这座高达三层,被大凉布下了重兵防守的居庸关不可。

    不说这居庸关之牢固,就单说这名头比天大的沥血军,其人数虽然只有二十万,可以说是远远比不上同在燕州的熊罴军和在另外一边幽州的玉阳和虎贲两军,但沥血军装备之精良,在凉国这边,是仅次于拱卫京师的狻猊卫与骁骑卫的。

    不说别的,就说这二十万骑兵胯下所乘的坐骑,便是神骏程度还要在狻猊卫所乘战马之上的呼兰神驹,光就这一点,便足以让其余各军的骑兵们羡慕得要死,多少他军的将士,是恨不得拿出自己的毕生积蓄,都想要跟对方换上一匹。

    不但如此,沥血军内,无论是快马轻骑还是披甲重骑,全军人手皆备一把手***弩,这个待遇,更是无人能够与之比肩。

    要知道,在整个大凉,也就只有骁骑卫与沥血军才能优先配给手***弩,毕竟弩*弓的工艺复杂,制作精细,实在是难以量产,哪怕有顾苍所绘的详细图纸,可没有能够进行代工的大型机关,全部零件,都得靠工匠们手动制作和拼装,而且为免制作工艺泄露,一个工厂就只允许生产一个部件,最后要再全部汇聚到凉州这边,再由朝廷挑选的绝对可靠之人按照图纸进行拼接,最后的最后,才由沿途的驿站保护,送往燕州。

    不仅如此,手***弩若是不慎损坏了,也只能立即先报备朝廷,将之上交,送往凉州维修,他们自己,无论是天天使用的兵士,还是哪里来的工匠,都是拆不了的,就算拆开了,也拼不上,只能是完全地坏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此技术的不被泄露。

    ………

    有沥血军镇守于此,本该可以保证居庸关无碍了,可在今日,居庸关却是迎来了它宿命的大劫。

    按照约定,卫晋蜀三方是要一同出兵攻取凉国的,到了这个日子,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谁要是心虚退了一步,来日也必然要被亡国,不是被清理了两个胆大包天的挑衅者后,准备一统南地的大凉,就是灭了凉国后,怀恨在心的另外两国。

    尤其是像陈靖这样识大体的,更是知道此次乃是毕其功于一役,开头的这场仗,必须要打,而且还得打好,不然一旦被阻,就是万般皆休,再无回转的可能。

    为了稳妥期间,他也是选择在夜里进攻,而且说起来,他们其实比旁边的卫国来得更加轻松一些,因为他们占据了极大的地利优势。

    燕然湖,这既是曾经阻拦了不识水性的大凉铁骑于外的晋国天险,更是一道谁也未曾猜到过,或者就算猜到了,也从未重视过的后手。

    因为居庸关在下游,而晋国在上游!

    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陡然笼罩在了这边,乌云滚滚,既灌溉着居庸关这边因为缺水而干涸的田地,也落在了燕然湖上游的水坝上。

    水坝其实是早就修建好的东西,具体历史,还要在很多年前了,毕竟燕州曾经是晋国的领土,不过这些年陈靖早早地便暗中派人去往各地,出资改流牵引,并且加以挖深,在这里汇聚起了无以量计的庞大水源。

    他站在高处,看着脚底下那片巨大的湖泊,四周各处,都有或大或小的,弯弯扭扭,如同蛇蟒一般的水流源源不断地运送着水源过来,然后在这里汇聚成了一汪根本探不到底的幽深湖泊。

    陈靖此刻站的地方,就在水坝旁边的一座山上的悬崖处,这里足够高,所以能看得足够远,也足够安全。

    头顶的大雨倾盆落下,砸在人的身上,甚至会感觉到那一股股微弱的冲击力,旁边的侍从穿着一身编制细密的蓑衣,可因为站得太久,一直没有动,所以其实里面都已经湿透了。

    天气寒冷,雨水冰凉,湿漉漉的衣服贴着身体,让他冷得几乎都要抖动起来了,可他只是咬着牙,抓着雨伞的手,这么长的时间,未曾有过一丝松动。

    突然,陈靖伸手拨开了一直忠心耿耿罩在头顶的雨伞,往外走了出去,身后的侍从见状,惊醒过来,慌忙惊呼出声喊道:“太宰!”

    陈靖穿着一身方便行动的黑衣,头戴黑纱帽,手扶腰间的宝剑,背后的披风垂落于地,此刻陡然没了雨伞的遮掩,转眼间便已经湿了大半。

    “无妨。”

    雨水打落他鬓角的头发,他将之拨到了一边,朝着后面轻轻地摆了摆手,上前几步,就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处。

    这个位置就太过危险了,后面的侍从甚至连跟上来的勇气都没有,倒不是他怕死,而是他深怕加上自己的重量后,把这里直接就给踩塌了,那他可是万死难辞其咎。

    陈靖站在悬崖边上,低头往下方看去,却见在那水坝的两边,都已经占满了人,这是监工之人。

    今夜,他们将跟自己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

    水坝是建在山上的,往下就是燕然湖,常年溢出来的水,都已经积累成了一道道小型的瀑布了。

    雨势变得越来越急了,天际的黑幕上,雷声滚滚,忽明忽暗,隐隐约约的,似乎有着一条条巨大的阴影在其中翻滚,那种恐怖的天威,未知的生物,凡人哪怕不小心看上一眼,都要被吓得心胆俱丧,再难站立。

    ……

    “咔嚓!”

    陡然间,一道炫目的闪电划破了夜空,在一瞬之间,照亮了底下的这片大地。

    距离水坝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之中,整整二十万精骑已经整装待发,跃跃欲试,当先领兵的,竟然是楚阳公薛弼!

    其实老人本不欲卷入这场战争,既然政变已经完成,陈靖这孩子他也放心,自己的女儿已经回来,不必再远嫁,他本可以留在京城养老,与家人们待在一起,可这次已经事关晋国国运,迫不得已之下,他还是选择了主动请缨,亲自披甲上阵。

    哪怕这一次,他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他却仍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因为他是薛弼,他是楚阳公,他是晋国人!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他不站出来,还要等谁站出来?

    已经有长达二十余年没有再领兵作战了,可当他披挂整齐,在下人的服侍下,穿上了晋国特有的鬼面甲,手握重新炼制的鬼头大刀,骑在马上,扶正了头上赤红色的鬼面头盔的那一瞬间,一种无与伦比的熟悉感和久别重逢的热血,再度涌上了老人的心头。

    上了战场的人,大多是终身都不会再下来了,有的下不来的是身体,而他下不来的是心。

    他把刀一转,感受着那股承受兵器反馈给他的愉悦感,他再度恢复了晋国楚阳公当年的威势。

    年轻时,哪怕深陷敌营,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也从未有过畏惧,唯有痛快两个字可以形容,只是未曾想,在晋国惨败,老将军身死之后,他薛弼,今生竟然还有再次披甲上阵的时候。

    只盼别丢了老将军的脸,到时候到了地下,不好跟他老人家交代。

    他一边想着,然后仰头看向了另外一边的山峰上,那里是陈靖所在的位置。

    可因为天实在是太黑了,而且雨势太大,遮挡视线非常严重,所以实在是看不清楚。

    他们这帮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一片空地,二十万精骑在这里已经候了整整一个时辰,莫说他们,就是旁边的马儿都有些难熬了。

    哪怕是披挂着全身甲,那也是留有缝隙的,毕竟要让关节能够顺利转动,不然怎么顺利杀敌。

    可平日里没事,但在今天,雨水顺着这些缝隙就滴了进来,把衣服给全部浸湿了以后,就这样贴在身上,这滋味可是真的难熬。

    天地之威,寒气透体,这帮人哪怕平日里训练得极好,都是些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今天回去之后,只怕也要生一场小病,更别说楚阳公这老头了。

    就在薛弼都有些烦躁的时候,一声远比天上的雷声更有爆发力的炸响突然响起。

    “轰隆!”

    ……

    山崖上的陈靖眼看时机已到,立即拔剑出鞘,站在他后面的传令兵见状,不敢怠慢,赶紧朝着下方挥动起了自己手中的大旗。

    大红色的旗帜,哪怕是在夜里也清晰可见,更别提这里还特意点了可以防水的,涂满了松油的火把。

    底下,在山坡的两边,水坝的斜下方,离着地面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各放置有一座巨大的投石机,在旗令到达的瞬间,站在投石机后面的人直接拔出刀,大吼一声,一刀砍断了绑住机关的绳子!

    “嘣!”

    一声弹簧绷开的声音猛然传来,声音之大,不亚于又一道雷炸响,在失去了束缚后,被拉满的杠杆瞬间就弹射了出去,放在皮袋子里的一颗巨石被一股机关产生的大力投射而出。

    “嘭!”

    “嘭!”

    两道巨大的撞击声几乎在同一时间响起。

    两块巨石携带着万钧的巨力砸在了水坝上,完全由土石构筑的水坝顿时就是一阵剧烈的晃动。

    原本还站在水坝两边的人慌忙朝着后面退开,往安全的区域跑。

    还未等底下守在投石机旁边的人开始摇动车床,放上石头,开始第二次投掷,原本看似牢固的水坝突然破开了一个小洞,一股有着一人环抱粗细的水流瞬间就激射了出来,打在了旁边一道小瀑布上面,瞬间就将之断流。

    “跑啊!”

    底下的人见状,一个个面色大变,顿时连投石机都顾不上上,慌忙就向着高处攀爬而去。

    下一刻,破损的地方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一道道裂纹迅速地由巨石撞击的地方扩散开来,直达整个水坝,才不过短短几息的时间,整个水坝便承受不住压力,轰然炸开,碎石飞溅中,一股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