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琳再次指了指麦茶,一副着急的神色,再次催促珂赛特开始工作。
战战兢兢的少女,端起了茶杯,低垂着头,躲避着他人的眼神,脚下飞快的跑着,慌乱中将茶水洒到了客人的桌子上。珂赛特手忙脚乱的用干布去擦拭水渍,却未料紧张的情绪,造成她皮肤下的蓝色线圈越来越亮。
托德暗呼一声不好。
伴随着劈啪作响的电流声,一道道刺眼的电弧击打着桌面,并顺着四溢的茶水导流到了客人的身上。
尖叫声、倒地声、破裂声,再加上一阵人肉焦糊的气味,整个姐妹旅馆的大堂顿时乱成了一团。
二十分钟后,精疲力尽的卡琳坐在后厨的板凳上,透过敞开的窗户仰望着天空,她的身边站着一脸沮丧的珂赛特。
“你差点杀了我们的一位客人!”
听见这句指责,珂赛特将头压得更低了些。
托德走了进来,朝着两位少女笑着说道:“客人没事了。”
卡琳从板凳上站了起来,向他投来了感激的眼神,但珂赛特看着托德的眼神则要复杂许多。
卡琳看着珂赛特,无奈的叹了口气:“你先是在睡觉的时候,烧掉了床;接着在洗碟子的时候,把帮忙的帕梅拉电到半死;今天,你又差点杀了一位客人。”
“我并不是故意的”珂赛特小声说道。
卡琳将头转向了托德:“关于她的异能,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托德看着白化病女孩皮肤下的蓝色线圈,头疼的摸了摸鼻子:“老实说,这种异能非常危险,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看着珂赛特重新垂下头去,托德有些不忍的又说道:“但或许可以试试。”
————————————————
托德的实验小楼,清理了实验台面上的仪器和瓶罐,将桌子拼成了一张临时的手术台。
芮契尔、卡琳和帕梅拉站在旁边,看着手术台上紧张不安的珂赛特,纷纷出言安慰她一切都会好起来。
托德戴上口罩,套上棉布手套,调试好乙醚的浓度,走到珂赛特的面前,对她说道:“等一会,我会给你全身麻醉,你将在三小时内短暂失去意识,这段时间里,我将利用微创手术,抽取你体内部分的发电线圈,来找到控制异能的方法。”
“我问你,你现在是否准备好了?”托德看着珂赛特的眼睛,平静说道:“放心,仅仅只是一个小手术,不会有任何危险。”
珂赛特转过头,将视线投向了芮契尔。
女子轻轻点头,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珂赛特深深吸了口气,说道:“我准备好了。”
托德将沾有乙醚的布放在了白化病少女的口鼻之上,数十秒后,后者陷入了沉睡。他先是朝着身后的三人点了点头,接着用消毒后的小刀在腿部切开了一个小口,最后使用纯银的尖头钳尝试去夹住皮肤下的异物。
就在钳子刚触碰到蓝线的时候,巨大的电流从珂赛特的身体内放射而出,将托德的棉布手套烧出了一个小洞,还将身下的石台烧出一片黑色的印记。
托德无奈之下,只能先用触碰的方式,尽可能多的消耗珂赛特体内的电能。
经过了近十分钟的放电,皮肤下的蓝线颜色渐渐暗淡下去,托德用钳子试了几下,最终决定再次尝试。
再切开一个小口,一把钳住珂赛特皮肤下的异物,托德忍住钳子上传来的高温,拼命朝外拉去。在周围人的惊呼下,一根六十公分长蓝色线虫从皮肤下被拉了出来。
托德将虫子丢进了事先准备好的云母培养盘中,对珂赛特的伤口做了包扎处理,接着瘫坐在地上,长舒了一口气。
将照顾少女的任务交给了芮契尔,托德带着这条能够放电的寄生虫,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通过解剖切片和显微镜观察,托德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新物种寄生虫。
这种寄生虫在虫体结构上分为了四层,最外面是一层能够分泌绝缘粘液的角质层,从外向内的第二层是肌肉层,第三层是髓质层,最里面一层是神经系统。
它发电的奥秘就在于第三层——髓质层,在寄生虫的管体中,有着大量的发电细胞,类似于小型的叠层电池,当它被宿主的神经信号所激励时,就能够使得电离子通过细胞膜并聚集起来。
寄生虫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就像许多叠在一起的叠层电池。当产生电流时,所有这些电池串联起来,这样在寄生虫的头和尾之间就产生了很高的电压。许多这样的电池组又并联起来,这样就能在体外产生足够大的电流。
除此之外,这种能够放电的寄生虫,还有一种更加奇特的功能——断体再生。
当用利器将这种寄生虫一分为二时,断面上的肌肉层将会立即收缩,一部分肌肉将迅速溶解,形成一团新的细胞,同时细胞会聚集在切面上,形成栓塞,使伤口迅速闭合。
与此同时体内的神经系统、髓质管等组织的细胞,可以通过大量的有丝分裂,迅速地进行出芽生殖。就这样,随着细胞的不断增生,缺少头的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一个新的头来;缺少尾巴那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一条尾巴来。这样一条寄生虫就变成了两条完整的寄生虫。
最终,托德给这种能够发电还能够再生的寄生虫,取了一个奇葩的名字——特斯拉。
第140章 磁力电子显微镜()
特斯拉寄生虫的发现,让托德在微生物学上有了新的突破,也让他在实验室设备上有了新的思路。
实验室现存的光学显微镜是他制作的第二台显微镜(第一台送给了特里斯坦),放大倍数最高为400倍,再配合上鹰眼的异能,放大倍数可以达到2500倍。
这个放大倍率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菌和染色体(需要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进行染色),而要想观察到病毒等更小的物质,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来呈现图像。
因为病毒的整体尺寸一般在30…80纳米,如果说仅仅想看到,那么放大10000倍,就可以肉眼识别到。但如果病毒团聚在一起,就需要继续放大到5…10万倍,才能有效观察到单个病毒。如果要清晰识别病毒形态,那还需要继续放大10…15万倍比较好。
而特斯拉寄生虫的发现,正好给了托德制造电子显微镜的基础材料。
像是透射电枪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由于制造难度太大,暮西镇的材料学和工程学技术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平,托德不得不将设备制造,定位在最初级也是最简单的磁力电子显微镜上。
磁力电子显微镜,是电子显微镜的最初级产品,它在前世由汉斯。布什于1926年发明。其原理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首先打造一个软磁材料纯铁或低碳钢制成的具有内环形间隙的壳子,接着在里面建立一个电磁线圈。当线圈通电时,电子将沿着线圈做轴线运动,磁感应将慢慢产生。随着电流加大,磁感应强度得以加强,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图案也会越来越清晰。视镜下的样本则会被放大,并显现在目镜之中。
主要原理就是这样,至于其它一些配件和理论,如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抽气管道、材料切片机,以及光的波粒二重性、洛伦兹力、电磁感应、锇酸染色理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现在谈谈电镜的材料,最关键的电磁线圈可以用特斯拉寄生虫来替代,但是软磁材料壳以及电磁透镜的打造,就需要调集暮西镇的所有学者、工匠和异种来共同完成了。
托德在检查了珂赛特的身体,并嘱咐她每天根据体内状况进行适量放电之后,就专门为了磁力电子显微镜的制造,在骑士团本部召开了一次技术大会,参会人员有修士乔、尤利西斯、林恩、老艾登和芮契尔。
在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讲解后,参会人员窃窃私语一番,给了托德一个让他崩溃的答案。
总团长大人,您说的东西我们听不懂
当托德打起精神,再向众人询问,哪里听不懂之后。
台下的人面面相觑,又给了一个让他绝望的答案。
从您说起电和磁,我们就听不懂了
托德将右手重重的拍在脸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他这时候才想起来,电流这一概念的真正提出,应该是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电磁现象的总结与归纳,应该是19世纪下半叶的麦克斯韦。
现在想用仅仅两个小时,就让这些中世纪的人,去学习和理解电磁理论,无异于痴人说梦。
“总团长大人,您说的电和磁,我曾经听有一个人提起过。”尤利西斯的发言让心情沉到谷底的托德,看到了一丝曙光。
“快说说,究竟是谁?”
“艾布。本。萨巴赫。肯迪。”
走进骑士团本部的会议室,看见木板上画着的电磁模型和计算公式时,肯迪的眼睛看上去就像夜晚中发现了猎物的花豹。
激动的阿拔斯学者,指着木板,嘴中冒出了一大串阿拉伯语。
托德皱起眉头,就电磁原理,用通用语和他聊了起来,越聊越是心惊。
肯迪说他的朋友,曾经提出过相似的理论,只不过没有这么完整和严谨。这些南方人,曾经将毛皮制品和金属玻璃放在一起摩擦,产生了可以引燃纸屑的电花。他们甚至还给这种劈啪作响的闪光取了一个阿拉伯语的名字——raad,意为闪电。
托德看着滔滔不绝的肯迪,总算想起在前世的中世纪,阿拉伯人好像的确是最早了解闪电本质的族群,他们比其它族群都先认出电的其它来源。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他们甚至还曾经写出了关于电能和磁能分析的著作,可惜在后来的战争中失传。
托德和肯迪聊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小时,让前者喜出望外的是,对方关于电能和磁能的理解,虽然有一些错误,但更多的是大胆的假设和接近真相的推理。
托德最终成立了一个磁力电子显微镜的制造小组,肯迪担任组长,尤利西斯、林恩和学生们作为研究员加入,修士们负责书籍的查找和提供,芮契尔负责制造过程中异能的支持,老艾登则负责制造工程。
手写了一份文书,要求圣库的管理者——玛丽王后,全力支持制造小组的工作,托德最后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并盖上了骑士团的印章。留下一屋子陷入讨论和争执的人,骑士团的总团长有另一件要紧的工作要去做。
北岛海鲜的物流货船到达了暮西海岸。
这些打着利爪部族和黑颅部族旗帜的大型货船,引起了暮西镇防卫力量的高度重视。阿方索带着暮西镇护卫队第一时间赶到海边,二话不说,就将负责送货的北岛海盗重重围了起来。
在半小时的对峙后,托德的及时赶到,总算让剑拔弩张的两方松弛了下来。
一方面让阿方索带着异种士兵,去实验小楼后面的仓库中取来冷冻异能的睡鼠;另一方面,托德和负责送货的摩尔根以及利爪武士们聊了起来。
这次的海鲜总共装了五大船,共计129吨。除了货品之外,为了保鲜,北岛人还在货舱中堆积了大量的冰,不过现在已经融化的所剩无几了。如果再没有装上细菌冷库的话,这些海鲜一旦变质腐败,一切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托德首先向摩尔根交代了暮西镇采购粮食的意向,接着指挥暮西镇的士兵将睡鼠笼子安置到船舱里,最后告诉了北岛人冷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忙活了半天,看着五艘北岛货船重新启航,驶向南方,托德深呼吸了一口气。心中暗道,能不能打通北岛—暮西镇—南方帝国这条贸易路线,关键就看这一只船队带来的结果了。
第141章 化石建模()
暮西镇进入了紧张的军事战备状态,粮食、箭矢、炸药等物资一车车的运到了军队驻地,从训练场上传来的操练声日夜不停。小镇的居民们平日里虽然知道,暮西骑士团对外用兵频繁,且从无败绩,但像是如此大仗势的战争准备,还是第一次见到。人们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骑士团最近要大干一票。
部队忙着训练,农夫忙着种田,学者忙着实验。整个暮西镇,只有一个人,反而闲了下来,无事可做。
从暮西保卫战,到北岛之旅,再到贸易启航,托德马不停蹄的忙了数个月。现在,终于有一段难得的时光,可以享受放松与休憩。
可是已经习惯于忙碌的总团长,一旦闲下来,反而浑身难受,无所适从。
托德今天去生化工厂看看,明天去暮西镇的工地瞧瞧,后天又来到圣序仲裁庭做客。结果一圈转下来,所到之处没帮上忙,却引得人们的争相朝拜,使得小镇本来良好的运营秩序变得混乱了起来。
无奈之下,托德干脆也不再四处乱转,索性就待在骑士团本部。
一天上午,在批阅了积压已久的公文之后,托德走到骑士团本部的花园,朝着太阳的方向伸了个懒腰。
一阵激烈的争论声,将他从平静和安详中惊醒。
跟随声音来到骑士团的主会堂,托德发现把守大门的士兵,正趴在门缝上朝里看着些什么,他不由皱着眉头咳嗽了两声。
“总团长大人!”
士兵转过头,看清来者是谁,吓得险些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示意他们不用紧张,托德轻轻推开了会堂的大门。
骑士团大会堂的建造,仿造了圣西德洛修道院的圣堂,巨大布道台、上百张长椅、高耸圣十字。会堂中坐了不下百人,但托德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他人的侧视,因为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会堂的布道台上。
三面巨大的木板呈扇形放在了高台上,上面都用炭笔写满了算式和数字。第一面木板前站着七八名修士,第二面木板前站在一帮学生,第三面木板前只有一个缠着白色头巾的男人。
托德眯着眼睛极力朝前看去,木板前的领头人他都认识,修士乔、尤利西斯还有肯迪,三派分别就电能和磁能正在做着激烈的讨论。
高台上放着一个玻璃槽,里面放着一些小磁针和一条特斯拉寄生虫,随着寄生虫的蠕动和发亮,磁针跟随虫体运动的方向,不停变换着方向。
“托德大人,已经告诉了我们电能和磁能的存在。在能量形式上,我相信我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关键是电能和磁能的关系。你们看看这条通电的虫子,它能改变周遭磁场的方向”
肯迪的侃侃而谈,让托德有些意外。
以乔为首的修士们,拿出了修道院中典藏的书籍,开始驳斥南方异教徒的说法:“我手中这本书——圣源天象说,是教历255年由安苏巴尔科大师所撰写,它从灵气转换的角度解释了闪电的产生。”
肯迪笑了起来:“那本书的观点,在发表的一百三十年后,已经被另一本书证明为错误的”
乔看了眼手中的书籍,疑惑的问道:“错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请问是哪一本著作?”
“柯蒂斯。莱奥内尔,教皇国人,著作名为大气本源说,按照天父教会的时间,应该发表于教历492年。”
修士们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不可置信的纷纷说道:“有这样的著作吗?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学者?”
肯迪放下了手中的炭笔,看向会堂顶部的教会彩画,眼中满是惋惜和悲怆:“柯蒂斯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