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海风-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杂七杂八的的加起来,其实也是不小的进项,也得好几百万两的银子,而且还不用跟朝廷算细账。

    当然了,几百万两银子的生意,去掉成本也就不到一百万的利润,虽然可观,小天也没太当回事。

    小天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做贸易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要开银行() 


    贸易量这个东西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决定的,照大明以前的那个生产力,两千万两白银便是他每年贸易额的上限了,就算全抓在手里,又能有什么意思?

    小天初中上课的时候就知道,工业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原材料的需求才是殖民扩张的动力。因此,其实小天这两年来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就一件事儿:从贸易集团向工业集团转型。

    这两年来,侠客岛及周边地区,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密密麻麻的大小作坊,有些是他出资建的,有些是他蓄意引导的,投入了小天大量的银钱和心血。

    虽然李燕这败家娘们错失了许多时机,不过也没啥大事儿,不管是不是小天的产业,多多少少都受小天的影响和控制,不说玻璃啊,橡胶啊,鲸油啊这些东西完完全全的都被小天控制,就算是其他行业,他也是原材料和市场两头掐,谁也不敢不听他的话。

    除了生丝和棉花,这次冒出来的作坊全都是从吕宋和南洋进原料的,也就是说,除了岸上的丝绸作坊和棉纱作坊,织布作坊,大明的工业全都是被他一个人把持着的。

    不过,即使如此,小天还是被这些一个个新冒出来的作坊吓了一跳,仔细打听过后才知道,这里面大户三成,勋贵宗亲四成,民间资本又是三成,在大海上也不用怕你是不是什么朝廷贵人,因此这民间资本的这一波反而发展的最快。

    听说,这岛上建的作坊还是少的呢,松江,苏/州,杭/州,那边土地更便宜,强权更好使,劳动力也更充裕,交通条件也没比这儿差多少,所以新建的作坊更多,听说光松江一地,今年新建起来的棉布作坊就有两百多个。

    许多事他都只是开了个头,事物本身固有的巨大惯性便会推动他自己去发展。

    小天十分清楚,他的所作所为,养育了一头名叫‘资本’的洪荒巨兽。

    当这只巨兽还幼小时,可能还需要小天精心饲养,但随着他一点一点的长大,不用小天去管,他自己也会啃食实封建的血肉,去成长自己。

    早晚有一天,连小天这个一手创造他的人,也会控制不住他,这就是一只饕餮,永远没有喂饱的时候。甚至弄不好,连小天这个一手创造他的人都会被他吞噬。

    不过,那少说也得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现在的小天还顾不了那么多,他要继续努力发展自己,李燕这个败家娘们攒下的那么多银子,必须得赶紧花出去,否则,不但是他自己的损失,连大明的银根都会跟着吃紧。

    可是,这么一大笔的钱往哪儿花可是一个问题,赚钱不容易,花钱更不容易,就算上交给朝廷一部分,恐怕依然还会剩下一座金山,他一时半会儿又没有那么大的项目要去建,而且他也已经决定,将那些技术门槛低,利润薄的生意让出来,专心做他的高大上工业,也就不可能四面开花,他也没有那么多人手去管。

    逛到了银库,看着眼前一座座银山,别说戚继光了,连小天这个主人都被震惊了。

    在这之前,小天从来没有攒过银子,他虽然赚的快,但是他花的更快,所以这其实也是小天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银山,也被这壮观的场面给震住了。

    不过小天很快就从震惊中缓了过来,毕竟银子这东西堆在一块也谈不上美感。

    看着这一座座银山小天只撮牙花子,这东西在账本上也就是个数,但真正见到实物,完全就是两个概念。不说别的,这么多银子,光搬运少说也得一万多人。

    等等,搬运?卧槽,小爷想到这么多银子可以干什么了,老婆,你真是个天才。这些银子你攒的实在是太对了。

    想到此,小天也不管戚继光是不是还在看着,情不自禁的就亲了李燕一口,抱起她一连转了三圈才给放下,口中大笑道:“哈哈哈!有了这么多的钱,小爷可以开银行了。”

    没错,开银行,还有什么比这更费钱,更赚钱,更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么?

    大明的经济,本身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山*西那边已经出现了银行的雏形:钱庄。甚至这钱庄还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京城和江*浙地区,都有他的分号。

    银子这东西,虽说是贵金属吧,但毕竟总体价值也不是太高,大明一直是银本位货币,用金子许多时候也不好算账。

    一百两银子以上的交易,想要做到钱货两讫,就已经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了。超过一千两银子的生意,就几乎很难看得到现钱了。

    想想看,假如小天想要做一笔十万两银子的生意,从京城运到松江,光银子就有足足六千多斤重,这么多银子,要多少人才能运得走?又要多少人护送?

    钱庄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些难题,他可以在京城将这笔银子直接存入钱庄,等回了杭*州,在从杭*州的钱庄里把这笔银子给取出来,虽然要给钱庄一笔手续费,但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少了人力,还免去了许多麻烦,这笔钱花得还是物超所值的。

    不过对小天来说,钱庄这东西还是太lo,不但盈利模式单一,而且终究只是小打小闹,这个时候更多的还是面向山)西的晋商,咱一个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好青年,玩儿这玩意都嫌丢人,要玩儿就玩儿点洋气的。

    钱庄的主要功能,毕竟还是节省银两运输中的种种麻烦,远算不上一个金融机构,小天当然不满足于此,他要开的是一家真真正正的银行。

    要想建立一家真正的银行,最核心的,便是信用。而信用,就是大量的准备金。平日里要让小天拿出几座银山来,恐怕能难死他,但现在,李燕这败家娘们已经替他把钱给攒出来了。

    甚至,一家普普通通的商业银行都不足以支撑小天的野心了,他要做中央银行,小天的目标,是彻底控制海上的经济,发行货币。

    罗斯柴尔德说过: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这句话虽然有些狂妄,但本质上是没错的。小天要是有一天控制了货币的发行,他绝对能在朝廷横着走。

    发行到整个大明,或许还有些难度,但如果是发行到海上,小天相信,凭自己的势力,名号,加上这么多的准备金,问题还是不大的。

    至于怀璧其罪?朝廷接盘?小天还真不担心。老实说,小天在海上想干什么事儿,朝廷还真管不了。至于日后要不要给朝廷面子,那就到时候再说吧,有了这样一张牌,皇帝也不敢跟他耍流氓啊。(。)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望() 


    从银库回来,小天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找到新的目标的小天,自己一个人在书房里,废寝忘食的做了好几天的计划。

    不算扔出去的一大筐废纸,最后写出来的计划书足足有好几本书那么厚,基本上就是他一本神雕侠侣的字数,而且这还只是初稿。

    开银行这么大的工程,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周全,自然不是这么几天就能安排完的,所以,小天写完计划书之后,只能做一些前置的准备工作,简单的安排了一下大方向,就领着戚继光进京了。

    他这次回岛,本来也呆不了多长时间,嘉靖和各位大佬都在等他作报告,年前是一定要赶回去的,再说,新婚妻子6蕊也盼他盼的是望眼欲穿,他要是敢耽误了过年,他那个武功天下第一的老丈人非得踹他个欲仙欲死不可。

    当然临走前,他便已经吩咐李燕和香叶两人交接工作,李燕逐渐隐居幕后,香叶逐渐走上前台,等他从京城回来,就要直接把人带走了。

    因此,在做开银行的准备工作时,小天也不止一次的将香叶领出,今天见见这个,明天见见那个,跟大家混了个脸熟,可是介绍的时候又免不了介绍的有些含糊不清。

    你们那都是什么眼神?就好像我俩有什么事儿一样,果然,不纯洁的人看整个世界都是肮脏的,你们这些龌龊的人啊,真是没救了。

    小爷和香叶可是清清白白的,嗯,起码暂时还是清清白白滴。

    离开侠客岛进京,他这个海上老大居然在这条路线上没走过几回水路,好像每一次都是急匆匆的,为了赶时间,只能从松江上岸,一路快马加鞭的赶路,没办法,谁让这孙子在侠客岛上浪费的时间太长了呢。

    京城,听说小天回来了,全京城的百姓全都拿出自己最大的热情去城外迎接他,众人争先恐后,都想要一睹他的真容。

    这也不奇怪,虽然小天崛起的时间还很短,真正进入大家视线的时间更是只有一年多,但如今他的名望,说是如日中天也不为过。

    最近几年,朝廷有了钱也不会在再百姓身上加税,天公也作美,收成都不错,百姓的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不仅如此,在这富贵云盖的京城中,招工的地方越来越多,给的工钱也越来越贵,稍微有一把力气的人,随便干点什么也能赚够老婆孩子的花销。

    商业变得特别达,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堆满了货仓,又走进寻常百姓家,许多以前只听说过的商品现在自己也能买得起了,许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东西也一点点的走进人们的视野了。

    戏院,酒馆,青楼,赌坊,这些娱乐休闲场所也变得生意更好了,老百姓有了闲钱,自然要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么,就连那天桥底下说书的唱戏的卖艺的,生意也跟着好了不少,只觉得最近两年每天收到的打赏越来越多了。

    土豆和玉米,前年丰收了之后自然也全都播种了下去,这两样东西都不挑地,因此越是土地贫瘠的地方,分下来的就越多。当然了,分也分不到平头老百姓的头上,收获的那些都是可着藩王先分,藩王分完分郡王,郡王分完分勋贵,勋贵也分完了么,嗯,剩下的可以吃了。

    今年前半年,土豆和玉米还是两样新鲜东西,就是寻常的富贵人家,也只能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一点,打打牙祭,尝尝味道,平民百姓也就是看看,根本就闻不着味。

    可是今年秋收之后,这两样高产作物也终于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达官贵人就是就是泡在淀粉里也吃不了这么多的土豆,除了当种子的一部分,其余的统统都进了老百姓的饭锅里。

    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小天从来也没有提过粉条这么个东西,智慧勤劳的大明子民就自己研制出来了,甚至许多地方还建立了专门的粉条作坊,三五个村子里就有一个,一家几口人就可以投产,方便快捷投资小。

    土豆和玉米这两样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做菜吃。在这之前,大明的百姓绝大多数是没有菜吃的,城里还能好一些,村里每天的食物除了主食以为只能吃一些酱菜,就一口咸淡儿,让嘴里多少有点滋味,而且大多数时候只能吃一小碗大酱,丁点菜都没有。

    要不怎么古人寿命都短呢,都是这营养不良给闹的,所以古人一个大汉一顿饭吃五张大饼那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菜吃啊。

    现在好了,北方吃馒头,配菜土豆炖粉条,美。南方吃米饭,配菜粉条炖土豆,更美。还能加一棒玉米,吃剩下的玉米棒子和叶子还可以喂给牲口吃。

    听说这期间还出过一点动荡,不知道哪个缺的冒烟还缺心眼的人,提议这土豆玉米是国之重器,不能随便交给百姓,应该规定,只有达官贵人的田才能种植,听说这个提议还在朝堂上得到了一定的拥护,这帮人,为了利益真是丧心病狂了。

    要真是这样,可以肯定,土豆和玉米的价钱肯定降不下来,这些高产的作物也就失去他们的作用了。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举动有利于他们兼并土地,如果土豆和玉米的价钱降不下来的话,一亩土豆的所产少说也是一亩小麦的四五倍,百姓也不是傻子,自然愿意将土地寄名在这些达官贵人的名下了。

    这个提议,其实也是代表了他们这个阶级的利益,藩王喜欢,大户喜欢,官员也会喜欢,唯独老百姓跟着遭殃。以至于,这个荒谬的提议竟然得到了相当多的认可,差一点就通过了。

    到最后,气疯了的嘉靖大帝靠着打板子才把这些人的嘴给堵住,嘉靖大帝打了四十多年的板子,头一回觉得这么不解气,恨不得撸胳膊挽袖子亲自打死这些蛀虫。

    朝廷里,有良心的官员还是占了大多数的,圣人言为天地立心,百姓立命,这些人还是记得的,不得不说大明是我中华五千年来最有节操的一个朝代,这次的板子打的出奇的顺利,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小天开始的,京城的百姓都是包打听,后世的出租司机,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经济政治学家,这时候也差不多,他们将现在的美好生活,都算做了小天的功劳。(。)

第一百八十章 什么情况() 


    除了百姓以外,出来对小天夹道欢迎的,还有这朝廷上上下下所有的大臣。

    除了嘉靖本人,包括严嵩和他老丈人陆炳在内的所有大臣,这次全都出来了。小天这次完全算得上是远征归来,大获全胜,虽然对手不是鞑子,但是大家都是明眼人,这一战最少能让大明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一个等级,绝对算是大功劳了。

    自古以来军功最重,小天这一仗,虽说他觉得完全就是欺负人,但说他打出了大明几十年国运,一点也不算过分。

    其实小天这个时候一点也不想见到他们,真的,他现在出风头已经出够了,这时候回京最想看的是自己的宝贝新婚妻子,谁愿意瞅您们这些老头子满脸褶子的老脸。

    而且,被这帮老头迎接,或许风光倒是挺风光,但是这实在是太遭罪了,这么多大佬出来了,你是不是得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是不是得挨个打招呼,跟他们见礼?是不是大老远的就得下马,腿着走过去以示尊重?

    小天快马加鞭从松江一路赶到京城,大腿都磨破了,现在就想赶紧回家抱着宝贝媳妇好好睡一觉,你说你们跟我填什么乱?

    不过小天前世正经科班演员出身,自然不能让这些大佬看出端倪,客客气气的寒暄完之后,本想回家亲媳妇去,可这帮大佬却非得拉他面圣,说嘉靖已经在玉溪宫等着他了。

    小天说,我这风尘仆仆的,总得让我换身衣服吧,这帮人都说不用,出征归来的将士,越粉尘越好,这样才显得为国效了死力么,小天心想我特么效个屁的死力了啊,我是抛头颅了还是洒热血了,都跟我没啥关系啊,总之你们就是不让他先回家,不让我亲媳妇呗,行,老子忍,谁让你们官大呢。

    见到嘉靖,小天正要行礼,嘉靖却给拦住了,开口道:“不用行礼了,今天你是功臣,黄锦,去搬一把椅子给怀贞,让他坐下答话”。

    这突如其来的礼遇给小天着实吓得不轻,不用行礼也就算了,明朝的虚礼其实也没那么严,动不动就下跪的那是鞑子入关以后的事情了,但是这赐坐可就受不了了啊

    满朝文武,有资格站在玉溪宫的,哪个不是绯袍,这些人随便拎出一个放到地方上那也起码是个省官,可是这些大佬中,除了嘉靖,只有严嵩一个人有座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