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此言一出,张飞不禁神色一变,有些不忿道:“大哥你竟要我听从那手无搏鸡之力的儒生调拨!?”
“哼,若你不愿,我大可立即动身前往高菀,替了二弟,让二弟率军前往!!”刘备一听,刹地面色一冷,冷声叱道。张飞听了,连忙说愿,再三保证之下,刘备才肯让他领军。
一阵后,张飞刚是离开不久,帐帘便被轻轻打开,从外钻出了一个人。刘备定眼望之,正是田豫。
“主公,你已安排完毕耶?”田豫拱手一拜,沉色而道。刘备点了点头,道:“一切已是妥当。只不过此番却是略有不甘罢了。”
说到这,刘备眼中射出两道厉色。田豫见了,笑了笑,道:“时事所迫,这也没有办法。毕竟以我军的实力,如今还不足以握有青州!再有那孔融懦弱,十有ba九却不会听从主公的劝说。
不过此番我等若能得到那个地方,以为根基,然后再依照主公与我早就定好的计划,未来必能在北方之地,图有一席之地!”
“哼,天下人都说那郭鬼才如何如何厉害,却忽略了其他的高谋之士,就如此番,恐怕连那郭鬼才也猜不到他也会被我军利用!至于那目中无人的袁绍,更万万不可能想到会有如此结果。我倒很想看看,待一切尘埃落定时,这袁绍到底是怎样的表情!”刘备带着几分狠厉地说道。
田豫不禁一笑:“呵呵,恐怕到时袁本初会把主公恨之入骨,急欲除之而后快!”
刘备一听,道:“也正因如此,我等才要把青州拱手相让给那马羲,让袁绍视为忌惮,我等到时才好尽快地站稳阵脚,稳定局势啊!”
刘备双眸发亮,似乎是另有所图。青州当下可谓是风云色变,谁也没想到这一秒会发生什么。
于是,次日一早。龚都即率上万新军,浩浩荡荡地杀往了齐国边境,另一边张飞也和田豫领着五千精锐,火速望乐陵救援。
却说就在刘备各有调拨时。马纵横却是正引三万大军来到了东莞郡,东莞太守以及一干文武,不由喜之,纷纷出城郭来迎。马纵横遂是引军入了主城歇息,当夜宴席之中,那东莞太守以及不少文武,皆几番有意将东莞让予马纵横,并且又有不少诋毁孔融无能,难保青州的话。马纵横却是笑而不语,只言自己此番前来,只为协助孔融还有刘皇叔击退袁绍,以保青州无失。众人听了,自是难免有些失望。
当夜,马纵横和郭嘉一同回到寝室内,马纵横满脸通红,看似醉了几分,却不过是天生一喝酒就会脸红,此时不知道是多清醒。
“哈哈,果如你所言,这孔融并不信我,竟还教人试探。还好奉孝暗中提醒,不然我还不知能不能识破!”只见马纵横忽然一把搂住郭嘉,那强壮魁梧的身躯,起码有郭嘉两人大。郭嘉被他搂得整条手臂还有肩膀都在发疼,但却也没推开,笑道:“主公说笑了。就这雕虫小技,就算我不张口,主公一样能够发现。”
“哈哈,却也不知,但若我今夜答应要了东莞。那孔融又会若何?”马纵横大笑一声,遂在郭嘉耳边低声而道。
郭嘉侧头望向马纵横,眼神一眯,道:“那恐怕主公一到北海主城平寿,就会遭到孔融的部署袭击!”
“哈哈哈哈~~!!那岂不是说,奉孝你又救了我一命呐~!!”马纵横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主公有鬼神之勇,手据龙刃,坐跨赤乌宝驹,自是不惧孔融伏杀。不过以眼下局势来看,与孔融翻脸,不仅失了大义,而且还佐证了主公忧心图谋青州的罪名,是极其愚蠢的!”郭嘉沉声而道。马纵横听话,淡淡一笑后,道:“我明白了。那接下来刚是如何?”
“迅速赶往北海,然后趁孔融并无戒备,站稳阵脚。到时就算孔融反应过来,却已回天无力也!!”郭嘉双眸发光,疾言厉色而道。马纵横听了,重重一颔首,遂是领会。
于是,一夜过去。次日一早,马纵横就立即率领兵马离开,朝着北海郡的方向火速赶往。
却说马纵横依照郭嘉的吩咐,行军神速,一路鲜有歇息,并且几乎每日都是日夜兼程。数日后,马纵横率领两万马家军精锐,赶到了北海边境。
而孔融先前已得东莞一干官吏的回报,闻说马纵横并无图谋之心,不由大喜。同时也暗暗埋怨刘备无中生有,几乎误了大事。原来,当初孔融得知马纵横忽然从东莞进军时,吓得手忙脚乱,想着这前有饿虎,后有雄狮,唯恐青州难保,急派流星马报说刘备。而刘备接到密信后,也迅速地回信了。当时,刘备在信中有言,教孔融务必要拦住马家军,万万不能让路给马家军,让其可以从东莞北进,前往北海。否则马家军一旦来到北海,定会张露爪牙,北海则危矣。同时刘备又提醒孔融,如今青州四面临敌,必须强硬起来,一旦时势所逼,就算与之拼个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否则青州旦夕不保!
可哪知孔融胆小,唯恐得罪马纵横,一时是难以下定决心。于是孔融便想出一计,故意教东莞太守以及几个官吏试探性地要把东莞献予马纵横。倘若马纵横欣然接受,他则立刻整顿北海兵部,待马纵横一入北海,便伏兵俱出,杀他个措手不及。然后又令东莞的兵马,封锁退路,自能把马家军困在青州。而倘若马纵横慨然拒绝,那就证明马纵横并无图谋之心,便礼贤而待之。
其实这也不能怪孔融过于的天真,毕竟孔融从小学习儒家的思想,而儒家提倡‘礼’学,虽会教人防备,但更多的时候,却还是教人相信人性的完善,以礼相处,以礼相待,以礼相守。
儒家的思想若是在太平盛世,倒是能带来和平安盛,使得天下百姓和乐融融,社稷昌隆。
可如今天下大乱,儒家的思想根本就不适合乱世之道,所以像孔融这种被儒家思想查毒已深的人,反而缺乏几分变通之道。
却说孔融得知马家军来到北海,先派人发往辎重犒劳。马纵横收到了孔融的辎重不由大喜,不但打赏使节,还特别赠予宝剑一具,回赠给孔融。使节欣喜收下,遂是快马加鞭而回。
次日,孔融收到了马纵横回赠的宝剑,又听所派使节对马纵横赞叹有加,遂是对马纵横再无疑心。
又是两日后,马纵横率领两万马家军终于来到了平寿城的附近。孔融听说,连忙召来一干文武,准备率领众人到城郭迎接。
北海一干文武听闻,都不由震色,认为此番有马家军的精锐据守,青州必能稳若泰山,自都心中欣喜!
可就在此时,蓦然有一人扯声大喝,使得殿堂为之一颤。
“主公莫是要把青州拱手让人耶!!?”只听喝声如同洪钟震荡,众人纷纷望之,见那人一身紫袍缳甲,英眉剑目,唇红鼻挺,倒也是个英雄少年!
众人一见这少年各是暗暗变色。若是在以往,众人早就喝叱了。至于素来把礼节看得比性命还要的孔融,恐怕也早就大发雷霆。可眼下孔融包括众人都不敢喝叱,全因此人不久前助刘备大破了十万贼军,并且屡立功绩,射杀贼将更是不计其数。加上这少年又是青州东莱人,眼下可谓是声威大震,甚至在青州上下也鲜有人能够与他比拟。
此人,正是太史子义!
“子义休得胡言乱语!!马羲如今贵为我大汉朝的伏波将军,岂会是奸佞之辈?更何况,若他真是有心图谋青州,当初在东莞时早就可以动手。再有此时他身处我青州腹地,一旦与我翻脸,我大可前后夹攻!而他却慨然拒绝,自断后路。你可别忘了在他身边可有一个郭鬼才在辅佐!就算你以为那马羲不过一介武夫,但这郭鬼才可是出自颍川的名门望族,并且被誉为天下第一智士。如此人物,又岂会犯下这般低级的错误!”孔融疾言厉色而道,听他口气,倒似乎有些看扁武人出身的马纵横,反而更看重出自名门望族,更是儒家大族子嗣的郭嘉!
其实,这一点已成为儒生的通病。因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重用儒生,故而天下大权都几乎集中在儒生手上。渐渐地,天下各大世族也推崇起儒家的思想。因此,儒生也多是高贵之士。而在儒生最为鼎盛的时期,满朝之下,十有ba九的文官奉侍,全都出自儒家,这些人多是清高冷傲,自然而然排斥那些不熟孔贤之道,粗鄙无礼的武人。这种风气一直持续至今,却是不衰反盛。
因此像是孔融这种也是出自名门望族,更是自少熟通儒家思想的他,其实打心底里就看不起马纵横。
就算马纵横被称为鬼神,战无不胜,天下无敌!
第七百二十四章 巧夺平寿(上)()
而在孔融这个儒家人的眼中,马纵横始终不过是一个粗鄙的武夫罢了!
不过,如今正值乱世,天下战火不休,正是武夫建功立业,崛起的时代。@,更让他自幼受到天下儒生的推崇。
却说,这下孔融听闻太史慈所说,不由大怒叱之。太史慈闻言,双眸一厉,道:“就怕这马羲如似当年袁绍对那韩馥一般,虚以委蛇,最终反客为主!末将以为,马羲此人绝非野心磅礴,绝不能让他轻易进入平寿城。如今主公反悔还是来得及的,不如就在城内设以伏兵,待马羲无妨进入时,主公一声令下,伏兵俱出,末将则趁乱将那马羲射杀便是!!”
孔融闻言,不由色变,殿中一干文武也不禁纷纷惊呼起来。就在此时,孔融麾下主薄祢衡,赫然大喝一声,竟是叫好起来,慨然走出,喝道:“太史子义年纪轻轻,却尚知人心险恶,豺虎狡诈!主公,你若不肯听之,必遭灭顶之祸!!”
孔融听话,大觉祢衡无礼,瞬间便是变了色。话说这祢衡也是自幼聪慧,被誉为神童,与孔融交好。不过祢衡天性恃才傲物,虽有智慧,但孔融却嫌他无礼,故不得重用。当初,祢衡就曾多番劝说孔融不能让马家军从东莞北上,最好劝其改道而行。但孔融却是听不进耳。
这下,祢衡当众喝话,甚是高傲,倒有几分贬低孔融的姿态。孔融自是暗怒。这时,又见殿下走出一人,正是孔融麾下军师王修。却说这王修智慧超群,善于谋略,且为人忠贞,故深得孔融欢喜。王修先是一拜,遂道:“我以为祢主薄说得也并非无理,那鬼神马羲在兖州韬光养晦已有一段时日,如今锋芒正锐,再有如今正值乱世,天下诸侯哪个不是野心之辈?也或者那郭鬼才早就看出东莞那些官吏有心试探,故意教马羲拒绝,已好蒙骗主公。毕竟一旦北海落于其手,东莞自然人心动荡,再是取之,自如囊中探物!!”
王修此言一出,众人无不色变,纷纷惊呼起来。这时,武将席中一人忿然大喝,推席而出,看他一脸横肉,浓眉恶目,扯声就喊:“主公~!我看两位大人都是智士,说的话亦有道理!但若主公有意,末将愿效以死命!!”
正听那人语气雄伟,视死如归。孔融眺眼望去,心头一壮,正是自己麾下第一猛将武安国是也。
却说这武安国天生神力,善用一柄百斤黑熊大锤,乃是个万夫莫敌的猛汉。再者,武安国忠贞不二,孔融极为喜之,且亦是信赖。
这下,孔融见武安国也是来劝,不由神色连变,渐渐有些动摇起来,呐呐道:“可一旦不能成事,那马羲神勇,且麾下又有两万精锐,平寿必然危也!!”
孔融此言一出,祢衡立是神色一厉,又快前几步,疾言厉色而道:“主公~!!那马羲不过一介武夫,再是厉害,莫能翻天耶!?再有武将军力当千军,太史将军神箭无敌,两人早有准备,互相配合,莫还杀不了这马羲耶!!?”
只见祢衡面红耳赤,颇为激动。这时,王修倒是面色暗变,忽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暗暗望向了祢衡,脑海里不由回想起十多日前的一段对话。
“祢大人!!主公懦弱,不敢拦阻马家军!如今马家军已入东莞。虽然主公有心试探,但却怕那郭鬼才早就看出,那马羲遂是将计就计,瞒过主公!到时,一旦马羲引兵来到北海,北海危矣!!”
“呵呵,王大人乃我军军师,在危难之时,理当沉稳不乱,为何却如此失态?”
“哎!祢大人你莫笑话我了!如今青州危在旦夕,那袁绍、马羲无不是凶狠人物!如今整个青州都是人心惶惶,再有主公畏惧马羲,却又不肯承认,如今一心只想试探后,再做决定。你教我如何沉稳下去!”
“好了好了。看在你为主忧心的份上,我倒不讽刺你了。我确有一计,不但可以避免与主公吵个面赤耳红,还可以一举击杀那马羲!”
“哦!?祢大人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哼!那郭鬼才自以为聪明绝顶,他会将计就计,我为何却不知随机应变?我等如今却先不加以理会,待其来到平寿,自以为大计可成,防备松懈时,我等再以伏兵杀之!岂不是好!?”
“哎~~!!这倒是妙计啊~~!!正平之才胜我百倍也~!!”
“呵呵,军师谬赞了。这不过不得已而为之罢了,若非主公前番屡屡不肯听我劝说,我等却也不必冒这个险啊!”
这下,王修蓦然记起,祢衡说这话时,不但有几分悔恨,而在他眼中更有两道怨色,从他眼中一闪而过。
话说,祢衡慨然一喝。武安国和太史慈都为之心中大震。武安国双眸圆瞪,扯声就喝:“主公!!末将愿为你摘下那鬼神头颅!”
“主公!末将愿为接应!!就算那马羲侥幸躲过武将军的奇袭,末将保证,只要有一张宝弓在手,定能须臾将之射杀!!”武安国话音刚落,太史慈也是神情赫赫地厉声喊了起来。
孔融一时是犹豫不决,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说两万马家军已到了平寿城十数里外。
“主公时间紧迫,还请主公早作决定!!”却见祢衡很是强势,疾声又道。太史慈、武安国再是又劝。
孔融心头一紧,只觉心思慌乱,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下来。祢衡、武安国、太史慈三人听了,无不面色大震。
可就在此时,王修猝是面色一变,急道:“主公!”
王修这一喊,可把纠结不已的孔融,喊得心头揪紧,连忙望向王修问道:“军师有何高见!?”
王修听了,却是眉头一紧,毕竟他只是觉得有些怪异,也并无十足的证据。
“军师如此近正是火烧眉头,你可想好再说话,否则一旦平寿不保,祸至青州,你可就成了万夫所指的罪人拉!”这时,祢衡忽是阴阳怪气地喊了起来。王修听了,心头连跳,面色忽然黯淡下来,先是摇头,然后拱手告罪道:“适才臣一时心血来潮,刚又细想,觉得并非上策,竟是如此,还不如用祢大人的计略。”
孔融听了,不禁有些失望,叹了一口气道:“没想到最终我还是要与马羲为敌。但愿一切如所想进行,否则…!!”
孔融一想到伏击不成,马羲轰然大怒,率军要与他拼命的样子,就不由心惊胆跳,浑身发寒。
当日,刚到晌午时分。平寿城外,正见马家军阵型整齐,装备精良,兵戈闪烁,铁马神骏,将者威武,兵士奕奕,宛若铁流一般的洪潮缓缓逼来,隐隐更有一股肃杀之气,说是天兵神将也不为过!
在城头之上,孔融以及其麾下一干文武看着不由都吸了一口凉气。本想到城郭外迎接的孔融,这下自不敢轻易行动,暗暗更是连咽唾液,心揪肉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