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批:鬼医凌霄。
这幌子是凌霄让阿丑临时制作的,用的都是好材料,精钢为杆,锦旗为扇,单单材料费算下来就差不多三百多文。
阿丑不明白,干嘛要弄这么贵的。
凌霄只说了一句,“高端大气上档次。”
自我包装,自我营销,说了这些阿丑也不懂。
但是阿丑却发现,周围看过来的眼神很不不对,尤其在幌子展开的一瞬间。
“太狂妄了!竟然在此打出如此旗!”
“还把不把我们杏林六老放在眼里?”
“黄口小儿,吕太医让他过来坐诊,就乖乖坐着就是,竟弄出偌大阵势,欺我等眼瞎乎?”
除了和凌霄认识的老医师张昭外,另外五个坐诊医师在小隔间骚动起来。
他们可以容忍凌霄半路插队,在这里蹲下一;也可以容忍这个小辈和自己呆在一个地方坐诊,却绝不能容忍他亮出这么大口气的招牌。
别说这五个快要蹦蹦日天的老医师了,就连和凌霄关系不错的张昭,也觉得凌霄这样做太狂妄了些。
哎,年轻人还是该谦虚谨慎为好。、++!已经有300万的道友选择了,各种网友经典书单!不用再担心书荒问题!xhsjyd【
032 死撑()
如今是冬日早上。
医馆开门较早,前来就医问诊的人还不是很多。
毕竟是坐在大厅门口,寒风阵阵。凌霄坐得久了,就有些忍耐不住。反倒是阿丑似乎吃惯了苦头,揣着手,缩着脖子,自顾自地背诵着凌霄新教的医方歌诀。
“有些冷,我四处走动走动!”凌霄说。
阿丑就“哦”了一声。
凌霄说完,就起身往大厅里面转悠,这才发现,原来人家小隔间里面内有乾坤,厚椅棉垫,置有暖炉什么的,有的甚至还咕嘟嘟烧着茶水,还有专门的药童伺候,只有自己傻乎乎在外面硬挺,大冬天的不冻死才怪。
凌霄摇了摇头,沿着那小隔间往里钻。
在这大厅最里面最敞亮的地方,也有一个隔间,与其他隔间不同的是,地方大了一些,并且在隔间旁边,祭放着医祖“扁鹊”神位,显得有些怪异。
此时,一名身穿粗布棉袄的小药童一边流着鼻涕,一边正拿了鸡毛掸子打扫那神医牌位。
凌霄望去,牌位上面雕刻着扁鹊神像,牌位前香炉内,插着几支香烛,香烟缭绕,檀香扑鼻而至。
“阿嚏!”隔间传出的暖气与体内聚集的冷气交织一起凌霄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心冷脾热,冷暖自知!”突然,有人说道。
凌霄扭头一看,却是一个老男人,四十来岁样子,峨冠高挽,青髯飘飘,穿着昂贵的青色棉袍,只可惜长相与这身装扮极不相称,主要是有一张歪嘴,把整个脸型都给歪没了。
“此话有些高深!”凌霄笑道。
“高深不敢当,只是有些黄口小儿太过狂妄自大,以为懂了一点点医术就可以耀武扬威,肆意妄为……”歪嘴老男人笑眯眯地看着凌霄,不用说,那个“黄口小儿”当然就是凌霄了。
凌霄不明白这个老男人为什么会挖苦自己,自己是掘他祖坟了,还是偷他棺材板了,这么冲!
“哈哈,这位老先生好口才………却不知你我是否远日有怨?”
“无怨!”
“近日有仇?”
“无仇!”
“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我无怨无仇,你嘴巴这么臭,何苦来哉?!”
那歪嘴愣一下,似乎没想到凌霄会这么牙尖嘴利。
“难道说……你不认识我?”歪嘴探问道。
“哈,可笑!我为何要认识你?!”凌霄随即打量一下对方,然后挑挑眉毛,“再说你也不是女人,我也对老男人不感兴趣,尤其还是歪嘴的那种……”
听完此话,歪嘴老脸顿时一红,倒不是因为自己被眼前这个毛头小子给侮辱了,而是因为凌霄竟然不认识他!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自己在杏林医馆很出名,除了大医师徐善初,就数他最牛逼,可是今天,竟然有人不认识他。
干笑两下,歪嘴老男人指着一处道:“你且看那是什么?”
凌霄看去,却是隔间上面的医师名:妙手冯为。
两侧则是对联一副………
上联:悬壶济世堪扁鹊。
下联:妙手回春赛华佗。
又是赛华佗?
俗不俗啊!
眼看凌霄望着对联发呆,老男人不禁傲然一笑,“现在,你该知道我是谁了吧?”
凌霄点点头,怪不得无冤无仇,这老家伙一见面却挖苦自己,“杏林六老”之一,自己抢占了他们的地盘,能不生气才怪。
作为杏林医馆最有资格继承大医师徐善初位置,拥有私人诊室,成为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大医师,冯为一向眼高于顶。
当初,吕太医提议让他收凌霄为徒,他不屑一顾。要知道,他冯为门下,哪个不是有钱人家,要么就是名门之后,像凌霄这种寒门子弟,哪有资格入他门下,那岂不是拉低了他的档次。
谁曾想,一眨眼这小子竟然堂而皇之地和自己并列于此。
还有,凌霄那大张旗鼓的幌子实在太扎眼了,他冯为也不过才比一比扁鹊,赛一赛华佗,凌霄倒好,直接搬出了佛祖鬼神。
简直大言不惭。
也正因为如此,妙手冯为才会看凌霄如此不爽。
此刻,冯为指着自己名,得意洋洋地问凌霄:“怎么样,现在你总该知道我是谁了吧?”
凌霄实在不愿意多生事端,不过看对方那得意洋洋的嘴脸,就笑了笑道:“歪嘴华佗是么?”
“任你牙尖嘴利,却不知你能撑过几天!”冯为被提及缺陷,不禁大怒道。
“这个不劳你费心………搞不好到时候我搬进这里取暖,你搬到外面受寒!”
“哈哈哈,可笑!这是可笑!原来你除了牙尖嘴利外,还这么喜欢说大话!”冯为用一种嘲弄的,不屑的目光看着凌霄,“倘若你真的有能耐,我就甘愿让出这个房间。”
“没听说过吗,世事难料!”
“那我就睁大了眼睛等着!”冯为冷笑,“看看你这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子怎么把我赶出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无话可说,于是凌霄就竖了一下中指,“好,我们走着瞧!”转身离开。
冯为吹胡子瞪眼,“竖指头?你什么意思?……老子才是第一!”
……
参观完坐诊大厅,凌霄径直回到自己摊位。寒风从门口吹入,阿丑缩着脖子眯着眼睛,趴在桌子上正打盹。
凌霄不得不佩服阿丑的抗寒能力,这样也能睡着。
听到凌霄的脚步声,阿丑揉了揉揉眼睛,忙道:“没什么人,眯了一会儿。”
真没人吗?
凌霄看一眼四周,此时就诊的病人已有很多,偏偏他这摊前却还没有一个病人。
相比之下,“杏林六老”的小隔间可是热闹的很,尤其那妙手冯为,更是病人一个接一个,看起来生意兴隆。
医师坐诊的收入除了一小部分交给医馆外,其余大部分都是自己收入。不过病人所需药材,必须在此购买,这才是医馆的最大收入。在此大厅,冯为病人最多,为医馆创收也最多,之所以傲慢,也是有资本的。
那些从冯为诊室内出来的病人,议论着自己在里面看病情况。
“冯医师给了俺一副偏方,明年定能抱上大胖小子!”一个黑胖妇女说。
“冯医师说我肾虚精亏,给了秘方,回去定能重振夫纲。”一个白面书生说。
“冯医师……”
“冯医师……”
这些人一个个从凌霄的摊前走过,赞美之词传入耳朵。
“阿宵,那个冯医师真那么厉害吗?”阿丑忍不住问道。
“作为医师有此赞誉,应该不错。”凌霄并没有嫉妒或者鄙薄对方,而是很公正地说。
阿丑点点头,又忧愁道:“可我们的生意怎么这么差?大半天了,连一个病人都没有。”
凌霄笑了笑,没有回答。
……
眼看从早上到中午,前来就医的人越来越多。
室内,药童服侍着,冯为咬着茶壶嘴喝着小茶,病人排成小队,等着他看病。
“那小子的医摊怎么样了?”偶尔冯医师也会“关心”一下外面的“新人”。当听到回答是“无人问津”,冯医师就会露出一副“早料到如此”的笑脸。
幌子做得再大又怎样?上面的口气吹得再响又如何?
没人找你看病,且看你能撑到几何!【!,。
033 吃着火锅;唱着歌()
就这样,第一天过去了。
凌霄摊前连一个病人都没有。
那些病人看他太过年轻,就没人肯过来看病。毕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何况看病乎。
大家对他唯一的兴趣就是那个大幌子,还有幌子上的那幅对联,评价是:吹牛太大,小小年纪也不怕闪了舌头。
对此,阿丑很是忧郁。
凌霄却无动于衷。
……
第二天,凌霄依旧准时出诊。
医摊前依旧没有人。
第三天,依旧如此。
第四天,第五天……
作为和凌霄认识的老人,张昭有些于心不忍,想要给凌霄介绍一俩熟客,却被婉言谢拒。
相比之下,其余五人就觉得张昭有些多管闲事,尤其那冯为更是觉得凌霄该有此报,最好能自动离开这里,别再丢人现眼。
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凌霄不仅没有走,还扎根在此。
首先,凌霄也不知从哪里找来门板,做了一圈屏风,非常巧妙地遮挡住了门口的寒风。这还不算,紧接着,他又搬来偌大火炭暖炉,堂而皇之地烤火取暖。
当然,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毕竟抵抗风寒火炉取暖无可非议,可最让杏林五老受不了的是………凌霄竟然在这里吃起了火锅!
没错,就是火锅!
青菜,荤菜,洗刷干净放置一旁。
各种佐料,蘸酱,目不暇接。
再添上凌霄独自配制的火锅秘料,整个火锅“咕嘟嘟”发出诱人的香气,可谓香飘十里。
火锅,古称“古董羹“。据考证,东汉时期即有火锅,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吃火锅的情景。
到如今大宋,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可是像凌霄这般把吃火锅上升到“艺术”程度,却极是少见。
不说别的,单单那火锅的形状就蛮古怪的,一个铁锅,用月牙隔开,一边清汤,一边麻辣。
凌霄取名曰:鸳鸯火锅。
再看那蘸酱,调料就有七八种,有红有绿,有黑有白,黑的是芝麻糊,白的是小蒜泥,色彩搭配,味道搭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捯饬出来的。
还有他那秘制底料,实在太吸引人了,距离老远,就能闻到那股子火锅香味人垂涎欲滴。
杏林六老都有些坐不住了,时不时地探头看看外面,诧异,这次是涮牛肉,还是涮羊肉?要么就是青菜豆腐?
香气扑鼻,食欲大动。
……
首先忍不住的是老医师张昭,看着凌霄和阿丑踩着椅子吃着火锅,就满脸笑容地凑了过去,然后被邀请坐下,再然后就……很不要脸地大吃起来。
看得其余五老直咽唾沫。
冯为再也忍不住。
成何体统!
在这里吃火锅!
把这里当成了什么?
饭店?还是酒楼?!
于是,他就怒气冲冲地把凌霄吃火锅的事情告到了徐善初那里。
徐善初一听又是凌霄这尊瘟神,当即呵斥老头冯为:“人家吃自己的火锅,与你何干?!”
冯为被骂得摸不着头脑,弄不明白,在医馆吃火锅还有理了?这是医馆,不是饭馆呀。
……
事实上,凌霄并乎自己有没有病人可以做生意,因为那“麻沸散”的秘方已经开始在杏林医馆研制出售。按照凌霄和吕太医的约定,到时候红利滚滚,凌霄又岂会在乎治病这点小钱。
所以凌霄是开心的,没有病人又如何,他照样吃着火锅唱着歌。
不过谁也没想到,凌霄这火锅的味道太不一样了,那张昭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逢人便说这火锅的美味。
老太医吕望溪来了。
名义上是来看望凌霄的,毕竟凌霄才坐诊不久,又听说他生意冷淡,作为医馆馆长,前来慰问两句也是应该。
当时凌霄正在热火朝天地“涮羊肉”,于是就邀请老太医尝两口。
老太医皱眉头,对于在这里吃火锅他是有想法的,想要婉转地劝阻凌霄几句,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坐下,吕太医很是矜持地吃了几口,然后愣了一愣,紧接着很不矜持地大吃起来。
吕太医走了,抹着嘴,满肚子涮羊肉地走了。
……
然后陆谦来了。
这位原本来拍高衙内马屁的陆虞侯,听说凌霄在此坐诊,就过来看热闹;再然后就一坐在火锅前不走了。
按照他的话说,吃遍东京大小火锅,从未吃过这般味美的。
陆谦走了,剔着牙,心满意足地走了。
凌霄也心满意足,因为他宰了陆谦一两银子。
别人蹭火锅吃,可以不要钱,陆谦却不行。谁让他小人呢。
……
高衙内来了,他是被丫鬟搀扶着来蹭火锅的。吃完以后,他丢下一银锭,对凌霄说道:“十两,给我家老头也弄一锅!”
于是,十两银子,凌霄卖了一包火锅调料。
于是,当天晚上太尉高俅吃到了平生最好吃的火锅。
听说这是儿子高强专门给自己准备的,不禁赞许,孝心可嘉。又听说这是凌霄自己配制的,曰:不务正业。
但隔日,高太尉就又花十两弄了一包火锅调料。在检验安全,没有危险以后,秘密送入皇宫。
当晚,大宋皇帝赵佶吃到了远超御膳房的鸳鸯火锅。
……
十两又是十两!
凌霄接了一张又一张的火锅订单,没想到他坐诊多日,连一副药都没卖出,火锅调料却卖得大火。
凌霄觉得自己太“不务正业”了。
算算卖底料的钱,竟然足足有三百两。
幸亏这时候,没人再下订单了。
凌霄知道,自己火锅底料的配方估计已经被人仿制出来,只要不是笨蛋,多实验几次,总能凑齐里面的配料。
凌霄却不知道,首先仿制出自己配料的乃大宋御膳房的御厨。
而命令他们仿制的则是大宋皇帝赵佶。
……
其实凌霄一点都不怕别人仿出自己的火锅底料;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变着法,一口气弄出十七八种不同类型不同味道的火锅底料。让那些聪明人仿都没得仿。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原因是,太不务正业了。
于是,凌霄的诊摊又变得冷清了。
这让“杏林六老”松了一口气,凌霄在这里卖火锅底料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他们辛辛苦苦大半个月,还不如人家卖一包底料赚得多。
情何以堪?
眼看凌霄摊前冷落,自己室内病人如潮,医师冯为总算找回了一丝安慰。
是啦,这里是医馆,只有超高的医术才是王道;不像那小子,只会弄一些旁门左道。
“日子这样才正常呀。”
冯为发出感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