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强梁-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轿稳稳地停在建昌县衙门前,许梁下了轿,眼见旭日东升,红霞满天,那一抹朝阳红得妖艳如血,全无平常的金光四射。

    脑中想着秦先生的解签之语,“一生坎坷,杀伐不断,”许梁郁闷地朝一县主簿的签押房方向走。忽听得前方一个声音道:“许大人今日来得好早啊。”

    许梁抬头一看,便见一向古板的南康府洪推官正站在游廊下,双手笼在长袖间,笑吟吟地朝自己打招呼。

    “呵,洪大人早啊。”许梁强笑道。打过招呼,许梁便要走过去。

    “许大人留步。”洪推官又道。

    “洪大人还有何吩咐?”许梁愕然道。

    “呵,”洪推官笑着摆手,道:“吩咐不敢当,只是何大人和本官可能还要在建昌逗留上两天,多有打扰许大人和诸位建昌官员,还请许大人见谅。”

    “哦,无妨。”许梁恍然道:“建昌县虽小,景致倒也有些,两位大人不妨多住些日子。”

    “正是这个意思,”洪推官笑得格外开心,“许大人能理解,那真是太好了。”

    笑完,两人侧身而过,几乎是在同时,两人的脸上全无半点笑意。

    洪推官进了二堂,冷声说道:“大人,下官又拖延了两日。”

    何通判正坐在案桌后,手里捧着一纸卷宗仔细看着,闻言点头道:“两日足矣。”

第一百零七章 全城搜捕() 
许梁回到签押房,越发的心神不宁。

    何通判和洪推官肯定的暗中追查着什么,但到底是什么,许梁却一点都不清楚。这种感觉很不好。现在整个建昌县衙二堂都由南康府的官兵把守着,想要暗地里派人进去查看一番都做不到。

    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更让许梁坐立不安。他枯坐一阵,便向王知县请了假,带了亲兵直奔巡防营营地。

    巡防营门口的拒鹿马什么的早已清走,一队士兵执长枪守在营门口。许梁的马车进接冲进了营地内。

    巡防副使黄子仁此刻正在试他那套新盔甲,由两名士兵帮着披挂整齐,黄子仁正美滋滋地对着一面立着的铜镜左瞧右看。

    见了许梁进来,黄子仁叭地一声站到许梁面前,身上那套盔甲上缀着的甲片磕碰着哗啦作响,黄子仁嘻嘻笑道:“大哥,你看看,兄弟我这身从六品试百户的装备咋样?够威风吧,就是沉了些。”

    许梁瞄了眼,问道:“找于永年办的事情办妥了?”

    “妥了。”黄子仁道:“那孙子虽然贪得狠了些,办事倒也牢靠,这回弄来两名试百户,两名总旗,四名小旗的世袭军官衔,嘿嘿,这银子花得不冤。”

    许梁点头,又打量眼黄子仁那身铠甲,摆手道:“行了,脱下来吧,你也不嫌累得慌。”

    黄子仁嘿嘿笑着,先脱了头盔,待解铠甲时,便朝边上两士兵叫唤道:“诶,你俩就知道光站着哪,过来帮本将军一把呀,把那扣子解开!”

    待黄子仁换上常服,许梁急问道:“早上我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唉,别提了。”黄子仁一听,垮下脸来,说道:“张振东那老东西兴许是听到什么风声了,我让人盯了张府一整天,那老东西都没出门,这我们不好下手呀。我想等天黑,直接带人闯进去。”

    “等到晚上就晚了。”许梁道,说着咬咬牙,狠声说道:“带齐人手,随我去找他。”

    “啊,好”黄子仁摩拳擦掌,“奶奶的,我早就想带人冲进去了。”

    “冲进去?”许梁讶异道:“冲进去做什么?他张振东可是建昌县有头有脸的人,咱们就这么带人冲进去?然后呢?杀人还是放火?”

    “呃,那大哥你是什么意思?不冲进去怎么抓人?”黄子仁愣愣地说道。

    “我是建昌主簿,当然是投贴子正正当当地拜访张会长了,至于你们嘛,带一百人手,去把建昌江上那几艘画舫给我抄了,罪名嘛,说捉拿逃犯。”许梁幽幽地说道。

    “呃,大哥,咱们抄画航做什么?”黄子仁很不解。

    “一是查一查何通判和洪推官那天在画舫上面都干了什么,二来嘛,也给建昌地面上的人提个醒,好让他们知道知道本大人不喜欢他们与南康府的人靠得太近。”

    待许梁坐了马车赶往张府,半道上却被赶着回去报信的巡防营哨官胡小勇给拦住了。胡小勇听说许梁要去投贴拜会建昌商会会长张振东,摇头道:“大人,您不必去了,张振东根本就不在张府。”

    许梁惊道:“怎么回事?”

    “嗨,咱们都看走眼了。”胡哨官一脸愤愤,道:“黄副使和属下都以为张振东呆在张府一直没出门,晚些时候属下觉得不对,恰巧属下村子里有几个老乡在张府做事,便让他们帮着查看清况,刚刚我那老乡出来说,张会长自三天前随着几名官差自后门走后就一直没回来过。”

    “官差?”许梁一听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肯定是何洪二人让张振东交待了什么东西,又把张振东给藏了起来。

    许梁跳了起来,大叫道:“传令下去,巡防营全体出动,全城搜索张振东,一经发现,即刻逮捕,若有阻拦,格杀勿论!”

    “是。”胡哨官领命后带人奔赴巡防营地,召集人手去了。

    张振东果真是不在张府的。许梁带了一队人马,前前后后,就差把张府给翻过来,依旧没找到张振东的下落,临离开时,张府的管家追到大门口叫器着:“等我家老爷回府,非得上南康府告你们一状不可!”

    许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临走了又返了回去,命人将张府里外的妻妾儿女,家丁下人统统索拿了,关到巡防营的牢里。又回到县衙里向王知县报告说发现张振东勾结土匪,现已畏罪潜逃,请命全城搜捕张振东。

    现在县衙里有何通判别和洪推官两位南康府的官员在,王知县哪敢做这个主,大惊失色之下拉了许梁便去向二堂的何洪二人禀报情况。

    何通判看上去倒没有一点惊奇的样子,沉吟半晌才缓缓说道:“张会长是否勾结了土匪本官不清楚,不过张会长倒绝不会是畏罪潜逃,眼下本官找他来询问些事情,是以张会长一直就在本官身边。”

    王知县心神一凛,便猜到何通判又是在查案子,这一想便不想再插手了,当下恍然大悟在笑道:“原来张会长是让何大人给传唤过来了,这倒真让人意外,既然张会长没有外逃,那一切便好办了。”说着,王知县又转向许梁,道“许大人哪,依本县看,待何大人问话完你再去找张会长核实下,可千万别冤枉了好人。”

    许梁连连称是,又向何通判请示道:“大人,眼下既然这张振东是在您这里,那么可否让下官与他见上一面,核实下他勾结土匪的事情,咳咳,实不相瞒,下官为求稳妥,已叫人索拿了张会长的家人,现在正关在巡防营的牢里,这个,早些查清楚事实,也好早些替张会长洗清嫌疑,您说是么?”

    何通判眼神玩味地看着许梁,末了嘿嘿一阵冷笑,道:“许大人说得在理。不过,本官找张会长询问的事情十分紧急,张会长的什么嫌疑也不差这一时,这样罢,他的家人许大人不妨先关着,待张会长回去后再审查也无妨。”

    许梁看那何通判一脸阴险的样子,便猜到何通判不会同意,也怕逼急了何通判当即翻脸,只得告退出来。

    出得县衙二堂,许梁边往签押房走边打量县衙的房子,以前许梁不曾仔细打量县衙的建筑,现在看来,建昌县衙虽小,但正堂,二堂,前厅,两翼厢房,前后跨院,居然林林总总的也有上百间房舍。现在二堂由南康府的官兵把守,二堂以内房舍有四五十间,若要藏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燕七一见到许梁,许梁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有没有办法安排人进入二堂?”

    燕捕头想了会,道:“二堂虽然不让咱们的人随意进出,但他们总是要吃饭的。每日三餐,都由皂班的弟兄进去送饭。”

    许梁点头道:“让皂班的弟兄位留意一下,我怀疑张振东就被软禁在里面,设法给这老小子带句话。”

    “什么话?”

    “嗯,”许梁想了想,道:“就说他老婆孩子在我们手里,让他小心说话。”

    “是,我马上去办。”燕七拱手道。

    晚间时候,负责清查建昌江上几艘画舫的巡防副使黄子仁让人带回来个不好的消息。

    那日何洪二人在其中一艘画舫上呆到很晚,离开时曾带走两名歌伎。但那歌伎是什么人却并不清楚。

    许梁火了,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查清楚!”

    深夜,梁记保卫部阿风带回来了个泼皮男子。

    “少爷,这小子知道那两歌伎的来路。”阿风报告道。

    “快说,那两人是谁?”许梁急问。

    泼皮却不着急,端着架子,待价而沽,抽着鼻涕,斜着眼皮子,道:“风爷说小的要是说了,公子爷会给不少赏钱。”

    “不错。”许梁点头,满口答应,问道:“只要你所言属实,多少银子咱们好商量。”

    泼皮伸出一个巴掌,撑开五根手指头,道:“我要至少这个数。”

    许梁点头道“没问题,阿见,给他五十两银子。”

    手里被塞了五十两银票子,泼皮眼都直了,咽口唾沫道:“那两大官带走的歌伎,小的看得真真的,就是以前谭二爷家的那名三夫人和她的婢女。”

    “你敢肯定?”许梁心中大惊,又问。

    “错不了。”泼皮道,“以前小的就住那谭二爷家巷子口,曾见过几回谭家那三夫人,水灵灵的娘们,一掐都能出水,小的看了头一眼便绝不能忘了。”

    许梁虽然没有亲见,但听到这里已经信了。打发了那名泼皮出去,便陷入了沉思中。

    泼皮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出了许府大院,走出了东门街的时候狠狠地又扇了自己一巴掌,骂道:“你他娘的就一天生的穷命,遇上这么阔绰的主就不知道伸两只手,出十根指头?!”

第一百零八章 谭家遗孀() 
许梁等到天亮,再也没收到任何有关谭志胜那小妾和丫环的消息。三月的阳光刚有些暖意的时候,县衙里来了名衙役,向许梁通报说,何通判今日要开堂断案,请主簿大人早点过去听审。

    何通判要动手了。

    建昌县衙大堂里,两侧站满了值守的衙役,建昌一地的父母官陪坐着,南康府何通判和洪推官主坐案台前,一脸的庄严肃穆。

    许梁凑到边上王知县耳边,一脸惊奇地小声问道:“县尊,何大人这是唱的哪一出?”

    王知县摇头,“我也不知道。”

    “咳咳。”何通判轻咳两声,朗声说道:“诸位大人,本官与洪大人在建昌逗留多日,原本打算明天就打道回南康府了,不料就在前两天,有两位女子拦到本官轿前大声喊冤,要本官替她申冤!”

    何通判说到这里,轻叹一声,道:“唉,原本这算是建昌县诉讼,本官与洪大人不便过问,然而本官听取了这女子的诉求之后,大吃一惊,若是那女子所言属实,此事实乃非同小可。直至昨日,本官才核实了些事情,如今便召集诸位共同审理一番这件案子。”

    “何大人,”王知县出声问道:“不知是何人告状,所告何事?”

    何通判眼光若有深意地看一眼正襟危坐的许梁,轻笑道:“待本官将那原告带来,一问便知。来呀,带原告谭钟氏。”

    “带谭钟氏!”随着传令衙差一声长吆喝,两名衙役带了名红衣女子徐徐走进了大堂。只见那女子约摸三十岁上下,一身红艳艳的宫装,柳叶眉,桃花眼,身形纤弱,满面忧容,一眼看去,真是我见犹怜。

    “民妇谭钟氏见过大人。”女子轻巧地施礼说道。

    “嗯。”何通判和颜悦色,问道:“谭钟氏,当日本官听了你的冤屈,今日当堂审理,你便将当日的冤屈再与诸位大人说一遍。”

    “是。”谭钟氏应声道,抬头朝堂内的诸位官员看了一圈,目光停在许梁身上,脸上渐显出愤恨之色,一指许梁,泣声说道:“启禀诸位大人,民妇谭钟氏,原本为谭家二爷谭志胜的三夫人,自嫁入谭家,相夫教子,苛守妇道,谭家原本为建昌第一大户,民妇因此得以衣食无忧,不料,祸从天起,十几天前突然有一阵官兵冲进谭府,说是谭家通匪,要抄家问罪,可怜民妇,遭此大难,衣食无着落,从此流离失所。”

    “原来你是谭志胜的遗孀!”王知县像是才认出这位谭家的三夫人一般,惊道:“当日谭家被抄家,听说谭夫人便带了家人回了娘家。唉,谭家两兄弟通匪被杀,全是他们咎由自取,好在朝庭宽厚,罪不及家人,三夫人生活无着落,本官听着也叹气,只是谭家实乃罪有应得,三夫人来此却还要告何人何事?”

    “不错。”建昌县丞陆澄源也应声道:“谭家通匪一事,罪证确切,朝庭已有定论,三夫人,你若是还想为谭家辩护,那便是胡搅蛮缠了。”

    “诶,两位大人何不听谭钟氏把冤屈讲完?”何通判道,“谭钟氏,今日本官替你做主,但有冤屈,直说无妨。”

    “谢大人。”谭钟氏款款地又福了一礼,再起身,满面悲愤地伸手一指许梁,叫道:“诸位大人,谭家有没有通匪,民妇作为不谙事务的女流之辈,自然不敢断言,今日民妇状告建昌主簿兼巡防营巡防使许梁,抄查谭府,私吞查抄银两,欺瞒朝庭,有蓄意栽赃陷害谭家的嫌疑。请诸位大人为民妇做主。”

    话音未落,众人悚然动容。王知县惊道:“谭钟氏,你可有证据,诬告朝庭命官可是重罪!”

    “谭钟氏,谭家通匪,早有定论,休得再言。”陆县丞训道。

    许梁端坐座中,如老僧入定,一言不发。

    谭钟氏到底是久居府中的女子,涉世不深,见了建昌知县和县丞的严厉发问,心中胆怯,已有惊慌之色。

    啪!何通判一直就注意着谭钟氏的神色,一见这情况便拍响了惊堂木,替谭钟氏解了围。“谭钟氏,你说你要状告建昌主簿许梁私吞查抄银两,可有证据?你放心,只要证据属实,本官定替你做主。”说完,冷笑着斜了眼许梁。

    谭钟氏听到这话,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转而朝何通判伏倒在地,泣声说道:“民妇原本不清楚这事,只是前阵子偶然听得建昌县衙的官吏所说,当日呈报上去的查抄银子只有两万多两,民妇便起了疑心,其他的民妇不甚清楚,然而民妇身为谭家二爷的三夫人,旁的不知道,对谭家到底有多少家产还是知道的。别说区区两万两,就是再翻了倍数,都不止这个数。民妇进而想到,谭家是许主簿带人查抄的,定然是许主簿私吞了其余的银两,他查抄谭家,兴许正是眼热谭家家产,什么通匪没准都是蓄意栽赃的。是以,民妇这才斗胆状告许主簿!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妇,为谭家做主!”

    “谭钟氏,你起身说话。”何通判眉头一皱,盯向谭钟氏,问道:“依你所言,谭家到底有多少家产?”

    谭钟氏刚直起的身子不由得一抖,抬眼看向何通判,眼神犹豫地道:“至少有四、五万两……总之绝对比两万两要多很多便是。”

    何通判眉头皱得就更利害了,抬高声音道:“到底多少?”

    “四万……不,五万两。”

    “多少?”

    “五万两!”

    大堂的几位陪审官听得何通判与台下原告一问一答,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