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强梁- 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着许江的质问,许常昆便嚅嚅地,在许江和许杨氏一再逼问下,便将因为许江在十三号街被拦下之后,有心为大儿子出头,便去找了许梁的事情说了。

    许江顿时无语,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见着许梁时,许梁神情会如此冷淡了,感情都是都是自己老爹,许常昆跑去坏了事。

    三天后,许江带着复杂地心情去巡抚衙门向许梁告别,然而许梁居然带着楼仙儿出城游玩去了,摆明了不想见他。

    许江便极其郁闷地去了固原城上任。

    一脚把许江踢到了固原,许梁便派人把依旧留在长安城的许常昆夫妇一道送往固原城,让他们去和许江作伴。

    几天后,贺齐到了长安,接任西安府知府之职,品级上提升了一级。成为正四品的红袍高官。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中华总商会的第一个年会,终于在崇祯五年的八月底顺利在长安城召开。

    年会召开期间,许梁由于是官方身份,不便直接在主会场露面,但会后,依旧通过葛乔和梁子期把几位商人代表带到长安城里最豪华的酒楼,亲自接见。

    整个酒楼被巡抚衙门包揽下来,前后门,各个层楼都安排了巡防司官兵守卫,三楼雅间里,几位中年商人陪着笑小心地坐着。

    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通天下物流的大掌柜葛乔起身,一一为许梁介绍这几位商人。

    “巡抚大人,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几位的来历。”葛乔起身,指着一人,说道:“这位苏半城,乃是浙商的代表,布庄生意起家。”

    苏半城忙起身,恭敬地朝许梁施礼。

    “草民苏半城,见过巡抚大人。”

    许梁淡然点头,道:“苏老板不必多礼。”

    葛乔又指着苏半城旁边一人,道:“这位孙得胜,乃是鲁商的代表,专攻金银玉器,财力十分雄厚。”

    孙得胜忙摇头笑道:“葛会长过奖了,孙某小打小闹,实在入不了巡抚大人的眼。”

    许梁笑道:“孙老某太过谦虚了,孙得胜的大名,本官在京师时,便听人多次说起过。”

    葛乔又指一人,道:“这位嘛,想必巡抚大人多半不会陌生,这位是张元宝,是晋商的代表,同时,张老板还是日升隆在陕西分部的大掌柜。”

    许梁听到日升隆的名头,不由想起了这家由山西商人联手建立起来的,在整个大明朝都极有影响力的钱庄,不由看了张元宝一眼,和善地笑道:“张老板原来还是日升隆的大掌柜,失敬哪。”

    张元宝人如其名,长相也十分讨喜,闻言起身拱手,道:“巡抚大人抬爱了。巡抚大人在京里任光禄寺卿之时,便联合成国公朱纯臣,把蜂窝煤的生意做到了山西,我们日升隆的大东家听说此事之后,一直对大人十分敬仰!”

    许梁笑笑,道:“张老板客气了。”

    葛乔接下来引见的几人,却是东南方的商人。

    许梁保持着微笑,都见过之后,便招呼大家就坐,随后精选的美酒佳肴便端了上来,两名事先安排的歌伎也到了,与饭桌隔着三米远,弹琴轻唱。

    众人喝着美酒,吃着佳肴,再听着婉转动听的女子轻唱,雅间的气氛很快便融洽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梁便轻轻放下筷子,看了诸位商人一眼,道:“本官听葛会长说,诸位对于到赤斤城设点做生意,不少人还存在顾虑?”

    几位商人心道:正题来了!便纷纷放下杯子筷子,一位好色的商人艰难地把目光从那身段诱人的歌伎身上收回来,看向许梁。

    几位商人互相看了看,然后苏半城作为浙商的代表,便轻咳两声,朝许梁拱手道:“既然巡抚大人问起,那草民便大胆直说了。”

    许梁笑着示意:“苏老板但讲无妨。”

    苏半城道:“大家都知道,我浙商活动的范围,多半是东南沿海和湖广,江苏等地,而赤斤城远在土鲁番,对浙商来说,实在太远了些。巡抚大人提出建设赤斤经济特区的设想的确是非常好,只是,草民担心,西域贫困,即便顺利运作,也没什么油水,到时候白忙活一通,空欢喜一场。”

    其他几人也都看着许梁,苏半城的顾虑,这些人也有类似的想法。

    许梁想了想,轻笑几声,指点着苏半城,笑道:“苏老板有引顾虑,那是不清楚西域的具体情况。我许梁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你们所认为的西域贫困,没有油水之说,完全是错误的看法。诸位难道不想想,一旦赤斤城作为完全开放的贸易区,周边的土鲁番,鞑靼,土默特,叶尔枪,亦力巴里等等地区的商人便会云集赤斤城!用他们宝贵的金银,来换取廉价的布匹,茶叶,陶器,嘿嘿,这些西域国家,不从王化,人傻钱多,诸位挣他们的钱,还不跟玩一样?”(。)

第六百八十七章 忽悠() 
许梁的一番俏皮话,令在座的几位商人都不禁失笑,的确如许梁所言,虽然西域这些国家也不乏精明的商人,但大多数人与大明的商人交易,基本上都是吃亏的份,吃亏次数多了,这些外邦人士觉得讲理不过,便拿拳头说话。正因为如此,在明朝历史上,也曾在边关小城开设贸易,后来都由于这样,那样的冲突而不得不关闭。

    果然,接着鲁商代表孙得胜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巡抚大人,我们也不否认与外邦贸易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然而您也知道,这些外邦人是很难会心平气和地与咱们谈生意的,一言不和便拔刀相向,这是常有的事情。我们担心,到了赤斤城里,这种情况也会发生。”

    许梁点点头,对于大明与外邦交易的这些通病,许梁多少都听说过一些,想了想,许梁道:“孙老板,还有诸位老板,我许梁敢担保,这种事情在赤斤城绝对不会发生。诸位来到陕西也有些日子了,该听说陕西全省的税务,与大明其他省份大不相同。在陕西省内,税收只有地税,商税和关税三种。而赤斤城是由梁军镇守的城池,赤斤城内的税收也遵循陕西省内的税收制度,可谓童叟无欺,至于外邦人闹事的问题,我许梁已经在赤斤和沙州布防了四万梁军,再加上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有了这些军事力量震慑,我想没有哪个傻子会亲身试险。”

    几位商人交头接耳商量一阵,听到许梁保证有四万多兵力镇守城池,都大为放心,作为商人,最害怕发生的事情,便是生意没有做成,反倒血本无归。如今有了足够的兵力保护,诸人的心都放下不少。

    商人们商议一阵,晋商代表张元宝开口询问了,“巡抚大人,您在陕西的威望和实力,我们这些人都没有疑问,然而您必竟是朝庭的官员,一两年之内还镇守陕西倒也罢了,万一哪天圣旨一到,许大人遵从皇命离开了陕西,到时候人走政息,继任者不支持您的路子,那该如何为好?”

    “是啊,巡抚大人,您若一直在陕西,那咱们自然毫无担心,怕就怕万一您调离了,到时候咱们这些人在赤斤城的利益,谁来保证?”苏半城,孙得胜等商人他附合着问道。

    许梁仰天哈哈一笑,道:“诸位,本官是什么人大家都比较清楚,除非本人愿意,否则的话,即便是全命圣旨,也休想把本官从陕西支使开。退一万步讲,即便本官离开了陕西,这对诸位的利益也基本上毫无影响。”

    “怎么会?”有人惊问。

    许梁呵呵一阵轻笑,看向晋商代表张元宝,得意地说道:“这件事情,旁人不太清楚,想必日升隆的张老板非常清楚。自本官的军队占领土鲁番的赤斤和沙州两城之后,朝庭曾连下三道命令,要本官从赤斤和沙州城撤兵。而那个土鲁番速檀的使者赖在京城里向外夷馆哭诉了一个多月,把眼睛都哭肿了,只求本官把两地还给土鲁番。”许梁摊开手,冷笑道:“结果呢?赤斤和沙州两地仍旧在梁军手里,而土鲁番速檀曾集合兵力妄想从梁军手中夺回两城,结果被守城的梁军打得落花流水!”

    “张老板,真有这事?”其他人疑惑地问张元宝。

    张元宝点点头,道:“巡抚大人所说不差,那土鲁番的使者的确在京师里呆了一个多月,几乎每天都往外夷馆跑,求着朝庭把赤斤和沙州还给土鲁番速檀,听说闹到最后,外夷馆的官员见了他都绕道走。”

    诸人听了,都不由得发出惊叹之声。

    许梁看了看诸人,沉声道:“本官这么说的意思,便是要告诉大家伙,本官在不在陕西巡抚任上,与赤斤城没有太大关系。本官给诸位一个承诺,无论何时,赤斤和沙州城的守卫兵力不会低于四万人。有这四万人保护,诸位在赤斤城的商铺尽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张挣钱!”

    几位商人听了许梁的保证,又商议一阵,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个承诺,于是几位商人放下心来,轮着向许梁表示要积极参与赤斤城的商业贸易。

    许梁陪着几位商人闲聊一会,便借故告辞,把继续陪着几位商人的任务交给了葛乔,自己打道返回巡抚衙门。

    回到巡抚衙门之后,即便是许梁有些酒量,也架不住这么多人一杯一杯的敬,依旧喝了不少,酒劲一上来,便有些晕头,喝了许府三夫人楼仙儿命人准备的醒酒汤之后,便倒在床上沉沉睡去,直到夜色降临时分,才转醒。与楼仙儿一道吃了些清淡的晚餐,陪着楼仙儿聊了会许府里的锁事,便见一名前院的青衣侍卫走过来,朝许梁禀报道:“启禀大人,秦王和镇国,抚国两位将军在客厅里等了一下午了,参政王大人命属下来请示一下,是否要见一见这三人。”

    许梁大为惊异:“秦王?他们来做什么?还等了一下午?”

    楼仙儿便撇嘴,“这三人来得倒是挺早,只是妾身看相公回来之后便醉得不轻,不想打扰相公休息,便拦下了,让他们三个在客厅候着。谁成想这三人到现在还没走,看来多半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罢。”

    许梁起身,来到客厅,正陪着秦王朱佑年和镇国,抚国两位将军的陕西参政王启年见到许梁进来,忙朝秦王说道:“王爷,我家大人起来了。”

    新继任的秦王朱佑年和镇国将军朱奇,抚国将军朱能两人连忙站起来,即便是枯坐了一下午,三人也不敢表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讪讪地朝许梁拱手。

    “巡抚大人为国操劳,实乃我辈楷模哪。”镇国将军朱奇恭维地道。

    许梁摆手道:“哪里,朱将军过奖了。”他看了看这三位,在长安城里,自老秦王朱存枢死后,新秦王朱佑年,加上镇国,抚国这两个勋贵,便算是长安城里的勋贵代表了。这个时候,朱佑年和朱奇,朱能凑到一起,还巴巴地守在这里求见自己,到底为了哪般?

    许梁便惊奇地问道:“三位联袂而来,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还请直说吧?”

    秦王和镇国,抚国三人互相看看,秦王朱佑年毕竟年轻,脸皮还没修炼到家,便由年长一些的抚国将军朱能开口说道:“巡抚大人,我们这些受祖上余荫,忝为陕西勋贵。眼看着这两年,陕西在巡抚大人的大力治理下,百姓生活日益安定,我们都深感欣慰哪。虽然说大人实施新税法,我们这些人都贡献出去大部分的田产,收入大为减少”

    “嗯?”许梁挑了挑眼皮子,看了抚国将军朱能一眼,淡然道:“朱将军的意思,难道是责怪本官的新税法太过严厉,损害到朱将军的利益了?”

    朱能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巡抚大人息怒,我不是这意思。咳咳,去年布政使司要重新丈量田亩,我们几人都是全力支持的。”

    秦王朱佑年和镇国将军朱奇也忙附合道:“是啊,巡抚大人,我们都捐献了一半以上,那是十分支持巡抚大人的。”

    许梁淡淡地点头,“那就多谢诸位了。”

    朱能忙道不敢,沉吟了会,又开口说道:“只是巡抚大人,咱们这些陕西勋贵,自认是极为拥护巡抚大人的。只是去年一年,陕西勋贵名下的田产便少了至少七成以上,那个田产少了,每年的收入也就大为缩水,您知道的,咱们这些人在陕西发展数代了,每家每户都有成百上千人要养活,咳咳,光靠那些剩下的田产所出,维持日常开销已是相当艰难了。”

    许梁抬了抬眼皮子,道:“朱能,我记得你们这些勋贵,每年朝庭是会拨付一笔不少的奉养银子的吧?”

    朱能听了,心中顿时更加苦涩,幽怨的看着许梁,拱手道:“唉,巡抚大人有所不知,自去年巡抚大人主政陕西之后,一力主张税务改革,惹得朝庭户部不满,如今朝庭已经停发了咱们这些人的每年的奉养了。”

    “哟,还有这种事?”许梁听了,心中很是快意,然而表面上依旧大为惊讶,甚至还有些愤愤不平:“户部这些人未免也太不讲道理了。唔,本官想起来了,现在的户部尚书还是毕自严这个老家伙吧?”

    秦王等人点头。

    许梁便一付无能为力的样子,摊手道:“别的人都好办,只是这个毕自严向来油盐不进,我也拿他没有办法。唉,你们受了苦,还是想办法忍一忍吧。”

    秦王等人不禁苦笑,秦王朱佑年心里憋屈得无以复加,回到长安继任秦王之后,他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老爹,前任秦王朱存枢要把自己留在京师读书,实在是国为秦王府已经只剩下空壳一个了。

    朝庭的奉养没有了,若找不到新的经济来源,只怕已经缩水到只有一百二十几号人的秦王府又要忍痛裁员了。

    这真是藩王界的耻辱啊。

    现在,这个可恶的陕西巡抚许梁还想叫自己这些人再忍一忍?难道要叫自己这些人都去喝西北风吗?!

    秦王朱佑年再也忍不住了,登时就气呼呼地出声了:“巡抚大人,你的新税法收了咱们大量田亩,你是陕西巡抚,硬要这么做,咱们这些人也无话可说。可是,你总该给咱们一条活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饿死吧?”

    许梁抬起眼皮子,惊奇地看了眼年轻的秦王朱佑年,道:“哟,小秦王爷火气挺大的嘛!这样不好,当年要官和你爹,老秦王一齐在土鲁番并肩作战的时候,老秦王可比小秦王爷能够沉得住气哪。”

    秦王朱佑年差点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

    自己堂堂大明藩王,身份尊贵无比,在许梁嘴里,居然叫成了小秦王爷?!自己今年已经二十二了,妾室都娶了三房了,哪里小了?!

    秦王朱佑年怒气上涌,就要发怒,好在一旁的镇国将军朱奇见机得快,连忙拉住了秦王朱佑年,把他按回到座位上。

    许梁鄙视地看了秦王朱佑年一眼,悠悠地说道:“嗯,本官知道,去年的新税法实施,你们都是出了大力气的。本官也不是那种恩将仇报,赶尽杀绝的人。你们的难处,本官也会放在心上,等忙完了赤斤城招商的这档子事情,本官便把陕西布政使何准和齐楚,参政王启年一道叫过来,争取商量个办法出来”

    许梁说得不紧不慢,秦王,镇国,抚国两位将军便是听得脸色难看,什么叫争取商量个办法出来?保不齐还有商量不出办法出来的时候?

    看来不挑明是不行的了!抚国将军朱能与另两人对视一眼,便轻咳一声,打断了许梁的话,拱手道:“巡抚大人,其实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想要解除陕西勋贵的危难,眼下便有个好机会!”

    许梁遗憾地住了嘴,看着抚国将军朱能,问道:“听朱将军的语气,你们多半是商量出了办法。说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