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强梁- 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大人放心。”罗汝才应道。

    巡防司的官兵此次随行的只有五千人,加上火炮营的部分人手,加起来有六千人左右。平凉城里有罗汝才布防,许梁见没有需要插手的地方,便带着巡防司和火炮营的官兵进驻了镇原城内,在许宅附近的军营里安扎下来。

    许宅里,许梁和铁头,铁四爷三人围坐在一起,边喝酒边聊天。两名黄衣丫环端着酒壶在一旁负责倒酒。

    铁四爷平时一个人看管着诺大一座许宅,倒也无聊,今晚许梁和铁头回来了,酒桌上话题便多了起来。

    聊了一阵,铁四爷问道:“梁三儿,这次准备在镇原住多久?”

    许梁笑道:“看情况,杀退了民军,我和铁头便回长安去。”

    铁四爷便伤感地道:“才来又要急着回去哪?”

    许梁便笑笑,不作声。铁头替许梁解释道:“爷爷,少爷如今要打理的事情多,不能长时在镇原久住的。”

    铁四爷眼眶便湿了,摆手道:“我知道!梁三儿是干大事的人。”他抹了把眼角,便朝许梁和铁头强笑道:“不说了,来,咱们喝酒!”

    一场酒席下来,铁四爷已是醉得不省人事。自有许宅的丫环将铁四爷扶进卧房里去。许梁与铁头随处走着,许梁忽然看着铁头,道:“四爷爷还是想咱们在这城多住些时候。我看这次来了,阿铁你便不必急着随我回长安吧,在镇原多住几天,陪陪四爷爷。”

    铁头沉默半晌,点点头道:“也好。”

    许梁忽然停住脚步,上下打量着他,问道:“阿铁,你今年快二十五了吧?”

    铁头愕然地看着许梁,“怎么?”

    许梁往前走了几步,然后说道:“也该娶妻了。”

    “”

    许宅里许梁的卧房摆设还是以前的样子,屋内打扫得极为干净,一尘不染。两名丫环将床铺好了,见许梁没有要她们暖床的意思,便略为失望地欠身退出去了。

    许梁本人陪着铁四爷也喝了不少,倒在床上不一会便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极为踏实,在天将亮的时候,许梁便被闯进屋的铁头摇醒。

    “少爷,醒醒,快醒醒!”

    许梁皱着眉头睁眼看着着铁头,恼怒地道:“再摇少爷我就要被你摇散架了!怎么了?”

    铁头神色惶急地道:“少爷,我刚刚得到消息,原本围攻隆德城的民军在罗汝才率梁军增援后忽然放弃隆德,加速往平凉城方向来了。今天早晨已经到了平凉城下,与城里的守军打了一仗。”

    许梁听了,神色清醒了些,然后瞪着铁头喝问道:“那又怎么样,平凉城难道被民军攻下来了?”

    铁头讪讪地道:“那倒没有。罗汝才在城里留了近两万守军,守城绰绰有余的。况且罗将军正率军往回赶,民军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许梁听了,一头又倒回了床上,无奈地看着铁头,没好气地喝道:“那你还跑来打扰我的清梦?!”

    “不是啊,少爷你听我说。”铁头焦急地说道:“据侦缉处的探子回报,原本民军围攻隆德县城时,民军当中是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的。然而今天凌晨出现在平凉城外的民军当中,却并没有骑兵的影子!”

    “嗯?”许梁猛然起身,盯着铁头,惊异地问道:“你是说民军的骑兵不见了?”

    “恩。”

    许梁顿时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了,跑到一边的书柜上,翻找出一份平凉府的地图,目光在地图上游离着。

    隆德县在平凉城的西北面,而民军已经到了平凉。那民军的骑兵会去哪里?目标应当不会偏离民军大部队太远:平凉城的东面是崇信和泾州,崇信和泾州距离平凉都有些远,而且攻打这两座城,必先绕过平凉城。往北是固原城,那是九边重镇,三边总督府所在地,民军除非脑子坏掉了才会去打固原。

    许梁目光忽然定格在一个地方:平凉东北边的镇原城,也就是自己眼下所在的地方。

    铁头惊疑地问道:“少爷,他们不会是来偷袭镇原城了吧?”

    许梁手指点了点地图,喃喃道:“难说。若是平常,镇原一个小县城,城墙加高加厚,民军是没有兴趣的。但是如果民军知道镇原城里屯积了几万担粮食的话,那就难说了。”

    说着,许梁嘿嘿一笑,朝铁头说道:“传令下去,把巡防司的人都派到城楼上去,咱们得防着点。”(。)

第六百二十五章 骑兵当步兵用() 
巡防司的人原本就在许宅附近,得到命令之后便开始紧急集结,开往镇原的四座城门。

    突然增加的守城兵力惊动了镇原知县贺齐。

    贺知县和县丞,典史等官员听说是陕西巡抚许梁的意思,便找到许宅,待见到一身戎装的许梁之后,贺知县感到事态有些严重,神色紧张地看着许梁,拱手问道:“大人,出什么事情了?”

    许梁边说边往外面走。

    “民军杀到平凉城下了。”

    “所以咱们这是要去支援?”贺知县问道。

    许梁回头看了他一眼,道:“民军的骑兵不见了,本官担心他们会冲着镇原的粮仓而来。”

    贺知县轻啊了一声,忙跺脚朝身边的县丞和典史说道:“你们二位也别跟着了,快去召集民兵,准备守城物资。”

    许梁赞赏地看着贺知县安排手下两名官员去了,点点头道:“贺知县不错嘛,遇事不惊,挺有章法的嘛。”

    贺知县嘿嘿一笑,谦虚地道:“自打上回被京营总兵王朴带人突破镇原城门之后,下官痛定思痛,便与县丞和典史他们商定了这套应急的法子。”

    许梁点点头。两人出了许宅大门,随行的青衣卫早在门外集结完毕,见许梁过来,便将那匹大黑马牵了过来。

    许梁翻身上马,转而问贺知县道:“会骑马吗?”

    贺知县一拍胸,大声道:“当然。”

    于是许梁让青衣卫给贺知县也安排了一匹马,两人带着青衣卫便往城门方向赶去。

    半路上。铁头带着一队巡防司的人马追了上来,朝许梁问道:“大人。火炮营也已经集结完毕,要不要调上来。”

    许梁摇头道:“眼下连民军的影子都没有看见。调火炮营过来做什么?!”又问贺知县:“倘若民军发动偷袭,依贺大人之见,他们会攻哪座城门?”

    贺知县想了想,道:“东城门外地势开阔,极适合骑兵冲锋。而且东城门外二里便是一片树林,也方便敌人隐藏行踪。”

    许梁挥手道:“去东门。”

    巡防司和青衣卫汇合成一支人马赶到东城门,许梁等人登上城楼,朝城外看去,只见城楼下十几个等待进城的百姓。而远处旷野里行人稀少,贺知县所说的那片树林就在两里开外,绿幽幽的伫立在官道右侧。

    此时城门紧闭,尚未到开启的时间。

    许梁便问道:“跟离开城门还有多少时间?”

    贺知县道:“还有两刻钟左右。”

    “通知下去,今天四座城门都延后一个时辰再打开城门。”

    “是。”贺知县就着,招手把城楼上几名士兵叫过来,让他们去其他三处城门传令。

    城楼上巡防司的五千人马已全部安排到位,城楼上的守军看上去比往常多了不少。贺知县和铁头陪着许梁站在城楼上,放眼看着城外。

    城外的官道静悄悄。

    一刻钟之后。镇原县丞带着十几名民兵拉了两车热气腾腾的馒头过来,在城楼上分发着,作为守军的早餐。

    贺知县给许梁和铁头拿了几个,朝县丞笑道:“县丞大人准备挺充分的嘛。”

    县丞便呵呵地笑道:“下官猜着一会多半会有一场硬仗。便把街上刚开张的早餐店的馒头都搬了过来。下官先给东城门送来,一会再去其他城门。”

    贺知县点点头。

    许梁手里拿了两个馒头,一口一口地吃着。看着镇原县丞分发完两车馒头,又拉着空车匆匆地走了。便对贺知县道:“你手下这个县丞不错。可以让他接你的班。”

    贺知县先是一愣,随即喜形于色。“大人的意思是?难道要升我的官?”

    许梁笑骂道:“倘若贺齐还想接着当镇原知县,那本官也没有什么意见。”

    贺知县便搓着手,讪讪地道:“巡抚大人误会下官的意思了。下官是十分愿意在更高的位置上听候巡抚大人的差遣的。”

    许梁哈哈一笑,拍拍贺知县的肩,鼓励道:“不要着急,本官会给你安排一个更合适的位置的。”

    “多谢大人。”

    在城楼上说笑一阵,又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到了原本打开城门的时间了。

    城门外等待进城的十几名百姓眼巴巴地看着依旧紧闭的城门,见丝毫没有开启的迹像,便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

    城外的百姓有认识镇原知县贺齐的,仰头看见贺知县就在城楼上,便仰着脖子放声喊道:“贺大人,到时间了,怎么还不开城门?”

    贺知县从城垛上探出头来,俯视着下面一群等候进城的百姓,大声回应道:“诸位父老乡亲,本官得到消息,近十万民军正在围攻平凉城,为保镇原安全,今天城门开启时间往后延一个时辰。诸位要进城的,还请耐心等待。”

    “啊?民军居然攻到平凉城了?”问话的百姓惊叫着,然后与周围的百姓小声商量着。许梁等人站在城楼上,跟离远一些,便听不太真切。

    城门外的百姓议论了一阵,似乎达成了共识,有人便仰头朝城楼上喊话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耐心等一个时辰再进城吧。”

    贺知县回应道:“多谢诸位的理解。”

    这些进城的百姓多半是带了包裹的,听说还要等一个时辰才能进城,便四散到大道两边的草地上,将东西放在地上,就地坐着歇息,或是聚在一起闲聊。

    其中有两名身穿青色知衫的男子在人群里交换个眼神,便慢慢地往外走,离开进城的人群十几步远之后,便加快脚步。往远处走去。

    许梁等人在城楼上看得真切,许梁指着这两个男子。冷笑道:“这往回走的两个人必定是民军的奸细!弓箭手,把这两人留下来!”

    巡防司的弓箭手便张弓搭箭。瞄准两名男子。

    贺知县惊叫道:“慢着。巡抚大人,万一杀错了人怎么办?”

    许梁冷哼一声:“非常时期,宁错杀,不放过!”

    贺知县愣了愣,便住了嘴。

    巡防司的两名弓箭手听了同时松手,两支利箭呼啸着飞射出去,准确地命中两名男子。便听见两男子惨叫一声,扑倒在地。

    两名男子突然被射杀,倒把城外的百姓吓了一大跳。所有的百姓都惊恐的站起来,仰头看着城楼上。

    贺知县大声喊道:“大家不必惊慌,刚才死的那两个人是流贼的奸细。”

    贺知县的话对城楼下的百姓安慰不少。

    “原来是奸细哪,死了也活该。”有百姓如此说道。

    忽然,有百姓指着被射杀的男子大叫道:“贺大人快看,那人要跑了!”

    城楼上许梁等人放眼看去,果然见其中一名男子挣扎着站起来,背上还斜斜地插着支箭矢,一拐一拐地往前跑。

    “嘿。这人命还真大!”许梁讶然笑道。

    巡防司箭术最好的两名弓箭手出手,居然还会有失手!铁头顿时感到脸上无光,从一名手下手里夺过弓箭,对着那男子再一箭射出去。正中那男子的后腰。

    那男子闷哼一声,摇晃两下,终于不支倒地。在地上挣扎几下,便没有了动静。

    许梁见城楼下的百姓正在探询地往那被射杀的男子的地点走去。不由皱了皱眉头,朝贺齐说道:“民军的探子出现在这里。想必大部队距离此地不远了。底下的百姓留在城外只会增加无谓的伤亡,赶紧让他们离开!”

    贺知县听了,便扯起嗓子朝城下的百姓喊话!

    “乡亲们!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你们快点离开!快离开!”

    城外的百姓听了贺知县的话,都抬头看着城楼上,有百姓便招呼周围人道:“既然贺大人都这么说了,乡亲们,咱们还是快走吧!”

    “是啊,贺大人说的准没有错!”

    其他的百姓纷纷附合着点头,随即三三两两调头离开。

    就在那十几名百姓离开城门下不久,官道尽头突然响起沉重的马蹄声。黑压压的一支骑兵队伍朝着镇原城东门呼啸而至!

    许梁看得不由瞳孔一缩,这支骑兵虽制服和武器都不统一,坐骑也不尽相同,有驴子有马,甚至还夹杂了两头大水牛!然而几千骑奔跑起来,疑有千军万马的气势。

    消失的民军骑兵队伍果然是奔着镇原城而来了!

    许梁当机立断,喝令从其他三座城门处抽调部分人手过来,又命火炮营急速赶来东门。东门城楼上,巡防司提督铁头呼喝着,喝令城楼上的守军布防。

    许梁身旁的青衣卫指着骑兵当中的一人,朝许梁道:“大人,前头那个头上扎着毛巾,前胸罩着皮甲的人便是神一魁的手下,红军友!”

    许梁和贺知县都很吃惊,红军友居然亲自领兵偷袭镇原来了!

    城门外,红军友呼喝着拼凑起来的骑兵队伍奔到城外一箭之地,便不敢上前了。红军友跟着神一魁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多少有些眼力劲。看这城楼上的兵力布防,比情报里的守卫松懈的说法可相差太远了!而且城楼上那名身披甲胄的年轻将军,身边围满了青衣青帽的侍卫,那个姓贺的镇原知县一脸谦卑地站在那年轻将军身侧,隐隐都以那年轻的将军为中心。

    这种排场,可不是一般的守城将领能够摆出来的!

    关键是,早已过了开城门的时间,而东城门依旧紧紧地关闭着,不远处躺着两具尸体,背上都插着箭矢,看衣着多半是那两名派来打探消息的探子了!

    红军友皱着眉头打量着城楼上,朝旁边一名骑兵头领说道:“柴老四,这形势有些不对啊!你看这镇原城,像是防卫松懈的样子吗?”

    柴老四便是红军友手下的骑兵头领。柴老四仰头打量了城楼上半晌,见城垛上站满了戒备的明军,城楼上不断有明军士兵来回穿梭!排成一排的弓箭手,正半张着弓箭,瞄准了城楼下的民军骑兵。

    柴老四也吃不准镇原城里是什么状况,但想到此行的目的,便壮着胆子朝红军友说道:“红将军,属下觉得平凉的明军兵力都被吸引到平凉城去了,这镇原城里兵力必定不多。朝庭的官员最是狡猾,虚张声势!别看城楼上站着的士兵挺多的,属下估计,这镇原城里的兵力不会超过一千人!”

    红军友皱紧了眉头,疑惑地看着城楼上。

    柴老四急了,劝道:“红将军,咱们这边担搁不得啊!数十万弟兄还在平凉城外与明军对峙,吸引朝庭的兵力呢!只要咱们这里拿下了镇原城,取得了城内的粮草,咱们这次联合行动,便算是大功告成了!将军,不能再犹豫了,咱们在这里多担误一会,平凉城外便要多死伤不少弟兄呢!”

    红军友想了想,终于狠下心来,咬咬牙,道:“你说得不错!不管镇原城里是什么情况,这镇原城,咱们势在必得!传令下去,二营掩护,三营攻城!”

    说罢,红军友手中的大砍刀朝镇原城门一指,身后的民军呼喊一声,便冲出来两个方阵的骑兵,挥舞着兵器,怪叫着朝城下杀来!

    短短一箭之地,民军骑兵转眼即到,奔跑中的民军在马背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