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强梁-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奇。我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自然是担心戴风这突然提出收楼仙儿为义女,其中会不会另有目的?

    冯素琴俏巧地白了许梁一眼,摇头轻笑道:“相公多虑了。戴将军的为人品性,素琴自认还是看得清楚的。他提出收楼仙儿为义女,妾身看来,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来楼仙儿为人活泼乖巧,嘴又甜,与戴将军相处得来。二来仙儿与莺莺年龄相仿。看见仙儿,戴将军便如同看见了莺莺妹妹一般。”

    许梁叹道:“但愿是我多想了吧。”

    冯素琴拉紧了许梁,朝大门口方向指去,笑道:“相公。有大部分宾客都已经到了,相公你作为许府的主人,也该去迎接一下了。”

    许梁顿时苦恼地道:“当初我就说摆几桌庆祝一下就成了。你非得大摆筵席,这般麻烦。”

    冯素琴推着许梁往门口走。边推边失笑道:“相公你就委屈一把吧,赔几个笑脸便能收到大把大把的贺礼。这等好事,上哪找去!”

    许梁被动的往前走,抗拒道:“那也不能让我堂堂的平凉同知出去卖笑吧?”

    冯素琴感慨道:“这么值钱的卖笑,旁人想卖,还卖不出去呢。”

    两人嘻嘻哈哈地说笑着,来到大门口,汇同戴风迎接前来吃酒席的官员士绅商贾。

    迎了一阵,许梁便看见陕西参政洪承畴自一顶轿子里出来,忙与戴风迎上前,双方寒暄一番,许梁引着洪参政进府,在主坐上坐了。

    酒宴进行得极为顺利,高朋满座,宾主尽欢。

    很快便到了奉茶的环节,幽扬的乐声中,司仪在一旁高唱着:“义女向义父奉茶。”

    便见楼仙儿双手从一旁丫环的托盘里接过早准备好的茶壶茶杯,满满地倒满了一杯,恭敬地双手呈到戴风面前,略带羞涩地道:“孩儿见过义父,请义父喝茶。”

    戴风满面红光,笑吟吟地接过,凑到嘴边轻轻地抿了一口,便放到一边,自怀里掏出一对玉手镯,对楼仙儿说道:“仙儿,义父手边也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这对玉手镯,乃是莺莺她娘当年陪嫁的嫁妆,传给了莺莺。如今,义爷便把它交给你。”

    楼仙儿听了,吃了一惊,推拖道:“义父,这么贵重的东西,仙儿不能要。”

    “这是义父给你的,你就拿着吧。”戴风道。

    “这么重要的东西,我怎么能要”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戴风不知怎的,眼圈忽然红了,抬高声音说道。

    许梁见状,朝楼仙儿说道:“仙儿,这是你义父的一片心意,你要好生收着,仔细保管。”

    楼仙儿点点头,双手接过手镯,甜甜地道:“谢谢义父。”

    戴风见楼仙儿接了过去,连声说道:“好,好”

    司仪便又高声唱道:“礼成!”

    楼仙儿收了玉手镯,不便在大厅里久留,便朝堂中的宾客们告了声罪,回到女眷们那边去。

    戴风似乎情绪很高,左手提着柄酒壶便走入宾客中间去了,当先到达的便是梁军中将领的那几桌,顿时将那几桌的气氛掀到最高点。

    主座上,尚有许梁,洪参政,陆同知,黄推官等人。

    洪参政便靠近了许梁,举杯与许梁轻轻碰了碰,道:“新上任的平凉知府在西安府附近出了意外死了。”

    许梁点点头,道:“早些天陕西按察使司的人来询问过我,我对他们说,这事跟我毫无关系,我一点都不知情。”

    洪参政点点头,又道:“堂堂正四品的知府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在上任的路上,朝中大臣们很是火大,内阁的曹阁老连续给三边总督府和陕西三司施加压力,要咱们追查原因,找出真凶。”

    说罢洪参政便盯着许梁的脸色。

    许梁一脸平静之色,自顾自地夹了片卤牛肉放进嘴里,慢慢地品尝。

    过了一会,许梁说道:“虽然这是总督府和陕西三司的事情,但如果要用到平凉知府衙门的地方,平凉府必定全力配合。现在的总捕头牛辅机原本就是从西安府调过来的,他与陕西三司的人都很熟悉,双方接洽也顺利。”

    洪参政有些疑惑,从许梁的反应上来看,看不出任何问题。

    洪参政便换了个话题,将声音放低,低到只有许梁一个人能听清。

    洪参政说道:“虽说新知府的死多半是个意外,但这对国忠你来说,却是个绝好的机会。”

    “哦?是吗?”许梁淡淡地回应。

    “国忠你的升迁受挫,事后我和总督大人弄清楚了。”洪参政说道,“那阵子恰好逢到曹阁老主持崇祯二年的京察,京里的大人们不好帮武总督说话。如今京察已经过了,提名的知府也死了,这平凉知府的位置,又空了!”

    洪参政的声音极轻,听在许梁的耳中却有着一股难言的诱惑之力。(。。)

第三百八十五章 平凉府考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许梁为了升任平凉知府的位置,费忙心思,若说对知府的位置没有相当的执着,那都是骗人的鬼话。

    洪参政的话虽然听在许梁耳中很轻,但引诱之力却相当强大。

    曾经以为那块最诱人的蛋糕是别人的,忽然发现,自己还有抢过来的希望,怎么不令人兴奋异常。

    许梁强压着内心的激动,表情淡淡地看着洪参政,道:“知府的位置空了又与我有何相干?”

    洪参政暗道有戏,不怕许梁装着漠不关心,只要许梁不是一味漠视,肯开口说话,便可知道许梁对知府的位置还是想当在意的。

    洪参政轻轻七拍大腿,道:“上次安排落空,那真是时运不济,谁让国忠你摊上曹老头主持京察呢!现在不一样了,京察之期已经过了。本官和武总督准备再次提名国忠你为平凉知府。”

    “是吗?”许梁看上去也看不出有多惊喜,依旧淡淡地道:“那下官就多谢洪大人和武大人的一番美意了。两位大人对许某的苦心栽培,下官没齿不忘。洪大人放心,下官这后半个月哪也不去,老老实实在府里呆着,专心等着朝庭的圣旨。”

    许梁说得极为真诚,洪参政听了却表情讪讪地,尴尬地道:“那个猪往前头拱,鸡朝后边扒!国忠想要顺利升任平凉知府,这武总督和本官的大力举荐是一方面,此外,国忠你自己也要多多在圣上面前好好表现。”

    许梁眼神茫然。装傻充愣道:“下官这不表现挺好嘛?一心一意呆在府里,哪也不去。啥也不干,不干事。不惹事,不给上头添麻烦,多好啊?”

    洪参政感觉这谈话没办法继续下去了,瞪了许梁一眼,略微抬高声音,道:“国忠,你这样耐心等待固然也算是表现较好的一个方面,但武总督和本官其实更希望国忠你能够再次出兵,收复汉中府。平息起义军的叛乱。”

    许梁看了洪参政一眼,听明白了。任洪参政舌灿莲花,说来说去,还是看重许梁手下的几万梁军,想要许梁带兵出征,替朝庭平定叛乱。

    许梁冷冷地看着洪参政,沉默良久,道:“这件事情,下官需要考虑一下。”

    洪参政讪讪地道:“领军出征这样的大事。是该好好考虑周详。国忠你快快考虑清楚,尽快给本官个答复。”

    许梁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酒宴结束后,许梁本想叫游击将军戴风一道过来商量。但见戴风满身酒气,走路都打晃,知道他显然喝多了。便差人将戴风安全送回府去。送走了大部分宾客,许梁留下黄道周和邢中山两人。

    平凉推官黄道周在酒桌上便看见洪参政拉着许梁嘀嘀咕咕。猜到洪参政多半找许梁有事情。此废陪着许梁到了许府书房里,周边除了邢中山便没有旁的闲杂人等。便开口问道:“大人,席间洪大人与您商量了许多,可是有要紧的事情?”

    许梁缓缓点头,将洪参政的意思说了,道:“本官心里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是以才把你们两个叫来,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黄道周对于许梁命令梁军全线撤回平凉,将虎头关等地拱手让给起义军的事情,内心深处本就颇有意见,此刻听许梁所说,暗道这倒是说服许梁重新进军汉中府的好机会,当下便抚掌大为赞同,道:“大人,下官倒认为,不管这平凉知府最终会不会落到大人您身上,出兵汉中府都是势在必行之举。就如洪大人所言,朝庭最终任命大人您为平凉知府,大人升迁之后,武总督必然还是会命令大人出兵汉中,下官不懂兵事,但凡事宜早不宜迟的道理,想必对于兵事也是同样适用的。退一万步说,即便大人您万一还是与知府一职失之交臂,但若坐任汉中府的起义军势力壮大,平凉府与汉中府也仅隔着一个凤翔府而已,起义军势力扩大,必然也将严重威胁到平凉府的安危。是以,下官认为,出兵势在必行。”

    许梁淡淡地扫了黄道周一眼,知道黄道周如此极力鼓动自己出兵,内心里还是牵挂着汉中府的百姓,不置可否,转而看向邢中山,问道:“邢将军,你看呢?”

    邢中山沉声说道:“末将不懂得黄大人所说的那些大道理。末将只知道起义军杀死了我梁军近两万将士,此仇不报,我心难安。”

    许梁一怔,不上自主地又想到戴莺莺。缓缓点头,看着黄道周和邢中山,道:“二位的意见我都知道了。我会认真考虑的。”

    黄道周和邢中山知道许梁如此说,便是还没完全拿定主意。当下也不便催促,各自起身,拱手离去。

    许梁一个人尚在书房里沉吟着。只见平凉推官黄道周居然去而复反,又回到了书房里面。

    许梁惊异地看着他,问道:“怎么了?”

    黄道周嘿嘿地笑两声,站到许梁面前,从怀里摸出本帐册道:“差点忘了件重要的事情。这是崇祯二年二月平凉府治下各州县收齐的战时税银。请大人您过目。”

    许梁点点头,接过翻开看了看,眉头便皱了起来,不悦地道:“崇信和镇原两县怎的才收了这么些税银子?连平凉县和泾州的一半都不到?”

    黄道周苦笑道:“崇信县自大人亲自去过一趟之后,征收情况有些改善,但依旧不如尽如人意。至于镇原县,则是一贯的老样子。”

    许梁皱眉看着,道:“史俊生和秦峰两人如此冥顽不灵,如果放任这两人,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州县。”

    黄道周赞同地道:“是啊,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啊。”

    “得想个什么法子。将这两混蛋收拾收拾。”许梁喃喃说道,凝神苦想一会。忽然想到此次曹阁老的京察一事,不由问道:“二月的时候。京城里搞了京察,弄得朝中人心惶惶。咱们能不能效仿北京城,也在平凉府内搞一次审查?”

    黄道周听得眼前一亮,沉思一会,又丧沮地道:“大人,地方官每三年一次考察,都是有成例的。然而镇原知县史俊生和崇信知县秦峰上任不满一年,尚达不到进行考察的条件。”

    许梁不满地道:“哎,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非常暑期,就不能特事特办?”

    黄道周想了想,道:“那也得上面同意。”

    许梁听了,开心地笑了。眼下正是武总督和洪参政有求于自己的时候,找他们特批些政策,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许梁当即起身,朝外走:“洪大人尚在外面吧?我去找找他。”

    许梁追到外面,陕西参政洪承畴已经离开了,许梁当即骑了一匹快马。追出城去,在通往固原的官道上追上了洪参政的马车,拦下,将提请平凉府治下官员提前考察的事情说了。洪参政当官十几年。对官场上的那些道道门儿清的很,听了许梁的来意,便知道许梁想干什么。眼下正是要用许梁的时候。自然是满口答应着,拍着胸脯保证会向陕西三司和总督府衙门争取。

    有了洪参政的意向。许梁便心安了不少。回到平凉府里后,便着手安排梁军出征的事情。命令梁军总管罗百贯准备粮草。找几个梁军重要将领商谈抽调出征兵力的事情。

    如此忙碌地过了三五日,许府里忽然来了个不速之客。崇信知县秦峰。

    秦峰一身便服,领着一名下人小心翼翼地进了许府,在客厅里接过下人手中提着的几包茶叶糕点,小心地放到一旁的茶几上,这才对坐在主座上似笑非笑地许梁拱手,表情讪讪地道:“同知许大人,下官自建昌县调任崇信知县也有几个月了,一直未曾得空拜访大人,实在是失礼了。这些是老家托人带来的茶叶,点心,下官拿过来给许大人尝尝。”

    许梁饶有兴趣地看着崇信知县秦峰,淡淡地摆手道:“秦大人有心了。说起来本官也有些时候没吃上建昌的糕点了,经秦大人一提起,倒真有些想念家乡的味道了。”

    秦峰忙陪笑道:“大人喜欢就好。下官临来的时候,还曾犹豫再三,也不知道这糕点合不合大人您的口味。刚刚在府门外,还担心许大人你事务繁忙,不肯接见下官呢。”

    “哎,秦大人你这就太见外了。”许梁责备道:“你我本就是老相识,又同吉安府的同乡,本就应当多走动走动嘛。”说着十分大度地一挥手,道:“往后,秦大人就当这是你家一样,秦大人想来,我许府的大门,随时为秦大人敞开着。”

    “呵呵,那下官日后可就要多叨扰大人您了。”秦知县呵呵的笑着。

    许梁与秦峰两人在客厅里热情洋溢地聊着,气氛十分融洽。秦知县说着吉安和建昌的家乡趣闻,说来说去就是不说他此番的来意。许梁也不着急,虚情假意地客套着。

    秦峰见时候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离去。

    许梁一脸玩味地看着秦知县离开。许府的三夫人楼仙儿进来,看见茶几上摆着的两盒糕点,欣喜地叫嚷一声,抓过一盒,拆开瞅了瞅,又失望地扔到一边,朝许梁说道:“相公,你这同乡也未免太小气了,头一回上门拜访,居然就提两盒酥饼上门。”

    许梁回过神来,笑道:“听说是江西老家的糕点,秦知县特意拿过来给我尝尝鲜,礼轻情意重嘛。”

    楼仙儿噗嗤一笑,指着那打开了包装的酥饼,道:“这哪是你老家的糕点啊?分明就是平凉城里长乐大街上那家李字糕点店制作的酥饼嘛,喏,这油纸上还印着李记的字号呢。”

    许梁听了,走上前仔细看了看,笑容便收敛了。

    心中暗想,这秦峰今日唱的是哪一出?想了半天,不得要领。

    傍晚时分,平凉县知县郭天叙便提着两手的礼品上门来了。一番客气地塞暄,放下礼品,将拜访的意思带到,临走之前,郭知县便迟疑着问道:“大人,您看您过几日便要率军出征了,不知哪天有空,下官和镇原知县史俊生史大人想请大人您吃个便饭。”

    “谁?”许梁讶异地问道:“镇原知县史大人?”

    “呃,正是史大人。”郭知县不好意思地搓着两手,道:“史大人由于以前与大人您闹了些不愉快,他不敢直接上门拜访大人,便托下官带个话。”

    许梁听了,联想到崇信知县秦访的到访,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当即沉下脸来,道:“那你就帮我回了史大人,就说本官最近很忙,没空。”

    “呃?”郭知县神色黯淡,讪讪地拱手道:“是”

    第二日,果然不出许梁的所料,陕西布政使司行文平凉知府衙门,同意平凉府临时组织对平凉府治下五品以下官员进行考察。

    平凉府的各级官员闻风而动,提着礼品上门拜访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