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强梁-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铁四爷道:“然而主考官多半是从京城里派下去的。如今三少爷怎么说也是红袍高官,京里的大人们总归认识几个。”

    许梁回想一阵,苦笑道:“四爷爷你这倒说错了,京里的大人们,大多数我也不认识,即便认识的少数几个人,也是仇人居多。”

    铁四爷瞪眼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许梁叹了口气,道:“三岁孩子没有娘,说来话长。”于是便将自己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和邢部尚书乔允升,佥都御史张年运这些文臣之前的恩怨简略地说了。

    铁四爷听直了眼,他没料到许梁居然与这么些大人物结了仇。愁眉苦脸地想了一阵,铁四爷脸上又冒出点希望之色,迟疑着说道:“我记得原建昌知县,王贤王大人如今是吏部文选司郎中,他久在京城,王大人能否帮上忙?”

    许梁翻了个白眼。道:“王贤乃是吏部尚书,管不到礼部的事情。”

    铁四爷神情微暗。喃喃道:“这可怎么办?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许梁遗憾地摇头,问道:“既然许江大哥他这两年用心读书。那应当能够考得上。考试这种事情,最重要的还是靠实力,靠关系走后门,毕竟不是正道。”

    铁四爷道:“按正常来说,老太爷和大老爷都不担心许江少爷,只是每次秋闱,说是公正严明,但总有人会弄些猫腻出来。依老太爷的意思,不需要三儿你去通关系帮着许江少爷。只要三儿你能设法保证没有人为难他便成。”

    许梁无奈地道:“我没有办法。”

    铁四爷怔了好长一会,叹息着,拄着拐杖走了。

    许梁仍站在那里,没有动步子。思考着自己与京里的关系,自都察院之后,许梁似乎又把邢部给得罪了,论起与京里的关系,与许梁相善的只有吏部文选司郎中王贤。以前还有锦衣卫的指挥使洛养性,然而自李心贝的真实身份暴光后。洛养性在午门外挨了顿板子,手下参与追杀魏忠贤的锦衣卫或死或发配,损伤严重,锦衣卫已经断了与自己的联系。洛养性对许梁的态度如何。许梁心里也没底。

    想来想去,许梁竟发现自己是那样的势单力孤,不由有些沮丧。

    年夜饭很丰盛。鸡鸭鱼肉,荤素搭配得当。许府请来的那两位厨子做菜的手艺当真不错。许梁开了张大圆桌,将三位夫人。舅母冯氏,铁四爷和铁头,大丫环春儿,已经伤势大好的平凉游击将军戴风叫到一块,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

    子时的更声一过,崇祯元年便正式宣告结束了,崇祯二年悄然开始。

    一场大雪,出现在大年初一的清晨。

    雪是难得一见的大,说鹅毛大雪都不够贴切,天空中落下的雪花就跟一团团棉花似的,一个时辰不到,便将整个平凉城铺了厚厚的一层白色。

    三夫人楼仙儿的屋里,楼仙儿看着窗外的雪景,难得地发了声感慨:“瑞雪兆丰年啊。”

    结果换来许梁一声嗤笑:“屁的兆丰年!突然下这么大的雪,平凉城里的难民肯定措手不及,若处置不得,得冻死多少人?!”

    楼仙儿脸色红润,心喜于许梁能够年三十宿在自己屋内,受了许梁一声取笑,也不着恼,轻笑道:“人家只是感慨嘛。”

    许梁撇嘴道:“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完,许梁朝屋外走去,楼仙儿此时正在对镜梳妆,见状叫道:“相公,你去哪里?我叫了早点过来了。”

    许梁的声间自院子里传来,“不吃了,我得先去城里看看。”

    许府里,铁头和一众青衣卫早就准备待命了。许梁一挥手,带着铁头和四名青衣卫出了许府,上了大街上。

    许府门前的积雪已经被许府的家丁打扫干净,地上铺了些草袋子。

    再往前走几十米,街上便难得看见路了,大大小小凌乱的脚印子印在厚厚的积雪上面。许梁提起袍裾,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了积雪里,朝平凉知府衙门方向走去。

    沿路,陆续见着开门扫雪的百姓,也有倒地不起的难民,全身弓得跟只虾米似的。

    往常两刻钟便能走到的知府衙门,因为下雪的原因,许梁一行人竟走了快一个时辰。待安全到达知府衙门大门口,许梁的全新的牛皮靴子里便都跑进去不少雪粒子,受了许梁的体温的影响,融化成了冰水,踩在脚上咯吱做响,非常难受。

    知府衙门里,一众衙役们也在忙进忙出的清扫积雪,平凉知府张凤奇背着手站在屋檐下,看着一众衙役们抡动着扫把。

    许梁朝张知府走去,不顾张知府突然变暗的脸色,沉声道:“这雪太大了,城里进了不少难民,得及时收拢救治,不然,难民的难以度日。”

    张凤奇沉默一会,看着许梁语意不明地道:“许大人看着办吧。”

    声音渐冷,听上去还有些阴阳怪气。

    许梁不理会他,转身去召集衙役,又让青衣卫去平凉游击将军营里,调梁军帮助着一起扫雪,这样衙役们自然不会反对。

    便在此时,平凉推官黄道周和同知陆一发两人联袂而来。黄道周一双棉鞋全湿了,难以想象,黄道周能否承受得住脚底下的冻意。

    当下许梁带着黄道周和陆一发两人带着一大帮子衙役,握着临时找来的扫雪工具,浩浩荡荡的开始清扫任务。

    许梁拿着扫把扫了一会,便交给了知府衙门的衙役。许梁自然是不会一直亲自动手扫雪的。示意平凉同知陆一发安排这些人,许梁将黄道周叫到了一旁,沉声道:“给我查件事情。”

    “大人请讲。”

    许梁靠近了些,轻声道:“原安东中卫指挥同知黄子仁事发时,尚有发妻冯敏儿和兵母冯氏在城里,然而到如今黄府也被查封了,冯敏儿下落不明,冯氏没地方住,只能住在一间又脏又臭的牛马棚里。你去查一查,平凉知府衙门的牢里是否关着冯敏儿。”

    黄推官问道:“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要将查封的宅子如数归还?”

    许梁摇摇头,道:“黄子仁阴谋造反,宅子该封也就封了吧。我要你去查,便是要查清楚冯敏儿到底在不在平凉城里。其他的不用你操心。”

    黄道周点点头,应承下来。

    远处,平凉游击副将龙峰领着几千官兵也赶来清扫路上的积雪,由于有了生力军的加入,整个平凉城里的主要干道很快便能清理出来。

    黄道周的办事效率极其高强。许梁上午放出话去,黄推官下午便路到许府里报告结果。

    许梁听了,半晌没说话,深深地叹息一声,问道:“当真不在牢里吗?”

    黄推官肯定地道:“不在牢里。下官亲自到牢里核对了囚犯名录,又到各个牢房清查了一遍,确实没有发现冯敏儿。”

    许梁道:“那就再查查黄府是怎么被查封的。”

    黄道周显然是有备而来,听到许梁的指令,却没任何动作,恭身说道:“查过了,查封黄府是知府大人下的命令。至于抓捕冯敏儿,则是衙门里张捕头动的手。”(。。)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力推荐() 
许梁虽然因为与平凉知府张凤奇斗争的缘故,极少在知府衙门里办公。对知府衙门里的衙役并不是全部认识,但他对张捕头很熟悉。

    平凉知府衙门里有一个姓张的捕头,而且只有一个。他与平凉知府张凤奇同姓,而且是张凤奇最忠心的狗。

    许梁想了一会,神色绝然地道:“有人太不安份了。发动咱们的人,不停地上折子状告张凤奇,直到把他搞下台为止。”

    黄推官苦恼着,看着许梁的脸色,小心地劝解道:“大人,眼下陕西各地都是起义军,正是需要官府稳定团结的时候,打击张凤奇的事情能否先缓一缓?”

    许梁不悦地道:“正是因为迫切地需要稳定团结的官府,所以才要加快速度把张凤奇搞下台。不然,本官在前线奋勇杀敌,张凤奇却躲在城里拆台架秧子,这谁受得了。黄大人说要稳定团结是必须的,但我与张凤奇八字不和,团结不到一块去。”

    黄推官见许梁已经决定了,便不再多言,拱手施了一礼,转身消逝在去知府衙门的路上。

    平凉城的大雪连着下了三天三夜,待正月初四那天,雪终于停了。各地进出城的商人百姓开始进出城门,城内也开始热闹起来。

    当天许梁接到固原州总督府衙门传来的军令,令许梁带兵即刻前往固原州听用。

    梁军的骑兵营在追击李心贝的过程中损伤严重,能够上阵杀敌的骑兵不足三千人,许梁便没有带上。清点了六千步兵。又点了罗汝才和龙峰两位将领随自己出城前往固原州。

    平凉城的守城任务,交给了平凉游击将军戴风。

    梁军出城的时候。平凉城里的几封状告平凉知府张凤奇的奏折也随着急驰而去的驿站信使出了城门,朝北京城方向奔去。

    新年刚过完。武总督就这么急着召自己带兵前去,许梁用脚趾头也能猜到出了什么事情。如今陕西省内,除了各处的起义军外,没有别的令武之望更看重的东西。

    许梁带着六千梁军赶到固原城外,安营扎寨,进了固原城内才知道,这次奉命而来的军队不止梁军一家,延绥总兵贺虎臣,庆阳守备贺人龙。居然连西夏总兵王恩也来了。加上许梁带来的六千梁军,此时聚焦在固原州内可以出战的明军总计两万余人。

    武总督摆这么大的阵仗,出的事情必然不会太小。

    总督府大堂里的军事会议上,许梁听着三边总督武之望描述的形势,不由吃了一惊,暗道这乱子果真不小。

    平凉府自大年初一就开始下雪,白雪茫茫,隔断了平凉府与外界的联系。

    而平凉在下大雪,其他地方可能还是晴天。

    起义军们极有可能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正月初一后,起义军王嘉胤部,王左桂部,高迎祥部。王大梁部,以及朱子健的顺义军,一起发动。趁广大的大明官员和百姓躲在安里宴请亲朋的空档,攻城掠寨。势不可挡。

    几股起义军自不同的地点,沿不同的行军路线。然而,陆续到达汉中城下,近十万大军对汉中城形城合围。

    这一天,才是正月初三,平凉的雪势刚刚变小。

    许梁半眯着眼睛,细细地回想着武之望说出来的事情。心里的震惊无法用言语表达,这十几股起义军,几乎同时于各地起义,然而又几乎同时发动,扫清障碍,最后成功会师于汉中城下。

    这种事情若一味解释为巧合,连鬼都不会相信。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居然能居中调动各路起义军,顺昨会师于汉中府。

    “汉中府的守军不足五千人,形势十分危险,本督目前能够抽调的兵力,便是你们几位。”三边总督武之望最后总结着说道,“现在我命令诸位即刻起程,赶往汉中府,在汉中城失陷之前到达,杀退起义军。”

    “然而人无头不行,军无主帅也不行。”武之望又道,“诸位将军,谁领这元帅之职?”

    堂中诸位将军你看我,我看你,都不作声。

    庆阳守备贺人龙咕哝一句:“二万打十万,一打五啊。”

    武之望的目光在诸将的身上停留一阵,见无人应答,便说道:“延绥总兵贺虎臣,领兵十多年来,鲜有败仗,这行军元帅之职,贺总兵便担了吧。”

    贺总兵眼光有意无意瞟了庆阳守备贺人龙一眼,若有所指地淡然说道:“本将军怕有些人不听指挥,指哪不打哪。”

    贺人龙听到武总督直接任命贺虎臣为行军元帅之后,虽然心底有极度的不甘心,但他依然没有说什么,虽然贺人龙人称贺疯子,无论是从威望,还是才能等,延绥总兵贺虎臣都要略胜贺人龙一畴。

    待贺总兵将领箭取下来,捧在手心里。

    武总督便又说道:“此次进击,事关汉中府的生死存亡,事关朝庭的颜面,无论如何,还请诸位将军暂释前嫌,尽心尽力,拜托了!”

    武之望说着,起身走到堂下,朝众将军深深地鞠躬,长揖到地。堂中的众官员纷纷起身,给这位武总督回礼。

    武总督见状,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重亲回到座位上,一手捋须,一手平放,满意地看着堂中诸将,呃,还有那位一身绯红官袍的青年官员。

    许梁没有注意到武之望的眼神曾经在自己身停留了一会,但他注意到,庆阳守备贺人龙嘴角一抹阴冷的笑。心神一动,想起那此拆损的梁军骑兵,想起那仓惶而逃出去的李心贝,许梁心知愿望越来越强烈。

    于是,许梁不由自主地站出来,拱手向三边总督武之望,满脸的义正言辞。

    “总督大人,即然主帅人选已定,下官以为,尚需要决定一位先锋官的人出来。这名先锋官须得有大智慧,大勇气,行进在最前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朝庭的大军顺利到达汉中城外,给起义军一个迎头痛击!”

    许梁此言一经说出口,屋内的众人都是一惊。先锋官的事情,其实并不是生次出征都必须设立,而且这事完全是行军主帅的内部事情,贺总兵出征之前,便能自行决定,实在没必要拿到桌面上来说,而且还当着众官员的武将的面来说。

    武总督微微一愣,随即展颜一笑,看向贺虎臣,道:“原本先锋官该由贺总兵来指定,不过,既然许大人已经提了出来,那便在这堂上确定下来吧,贺总兵,你的意思呢?”

    贺虎臣微微一笑,点头道:“如此也好。”然后,贺总兵微笑着看着许梁,问道:“许大人,不知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许梁闻言,俊脸难得的一红,看上去倒有些羞于启齿。

    众人恍然道:难不成,许梁要毛遂自荐,亲自去当这个先锋官?

    贺总兵和武总督都微笑着看着许梁,给了他个鼓励的眼神。

    许梁的胆气似乎就壮实了许多,胸膛微挺,眼睛在堂内众人身上滴溜溜一阵转,手指微微地指向众武将,转了一圈,落到自己身上。

    许梁脸色就更红,道:“所谓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本官以为,这行军先锋官,必得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之人方能担任。本官看来,称得上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人,只有”

    众人紧盯着他,见他的神情,有人不由心底大骂许梁无耻。想自己当这先锋官便直说就是,还非得搭上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评语,给自己脸上贴金,真是太无耻了。

    庆阳守备贺人龙鼻尖冷哼一声,见了许梁的姿态,贺守备就已经基本确定许梁要做什么,不屑地看着他。

    许梁的只有两字尾音未落,指着自己鼻尖的手忽的转动,朝贺人龙指来,许梁接着说道:“只有庆阳守备贺人龙将军能够担任!”

    众人愣了,贺守备呆了!

    谁也没想到,许梁绕了一大圈,居然会将众人的目光引向贺人龙身上。

    贺守备呆呆地看着许梁,迷茫地问道:“为什么是我?”其实当屋内众的数十道目光落到贺人龙身上的时候,贺守备甚至于无端的激动起来,久经沙场,一惯冷静的心都漏跳了半拍。

    众人也用疑惑地目光看着许梁。

    许梁用极真诚的神态,指着贺守备说道:“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贺将军当之无愧!”(。。)

第三百四十三章 晚出发() 
许梁说得是那么真诚,听起来好像不给贺守备安个行军先锋的名号,将会天理不容一样。

    贺人龙尽管心中有些疑惑,然而他向来以粗犷威猛著称,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