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乡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乡记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行,下回去集上再买一副呗。”林远涛对地里的事不了解,还是听周瓦的吧:“对了,这里夏天容易缺水啊?”

    “说不好,这种地不都是靠老天爷吃饭吗?反正多预备点儿总比什么准备都没有要好。”周瓦不想多说,他哥想把他给张土才是他的一块心病。他和张土才结怨就是因为争水的事。现在说是和娘家不走动了,心里头哪能那么轻松就放下了?怨也好恨也好,总之是没办法当成什么也没发生。

    挑了几天的水,林远涛着意打听了一下夏天缺不缺水什么的。听村里的人说,这边时气还算好,十年里一半都是风调雨顺的,涝的时候也有,最怕是旱的时候,河里的水不够浇地,常有因为争水打起来的,最旱的年头,连村里的井水都少不少,家家每天只能担一两担的水,将将够吃用。

    林远涛回去就和周瓦商量要在自家这边打一口井自用。

    “打井?能行吗?”村里还没有谁在自家院子里打一口井的呢,村里有河,村中间有那么一口大井,差不多的年景都是够用的。

    “这有什么不行的。县城里头好些人家都打了井,自己用着方便不说,房子租或者卖,有口井人家都乐意要。”林远涛见多了有井的宅子,用水方便多了。他是因为后院引过来的山泉水用着也挺方便,一时没有想起来这事。

    “咱家这里可是地势高,要是遇上旱时候,村里那口井水都少了的话,咱这里就更不能有水了。”要是那样的话,打了井不就跟没打一样吗?

    “没事,我以前见过地势高的地方,都是打的深水井,轻易不会少水。”林远涛立意要打一口井了,“我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真到了少水的时候,怕有人看咱们不顺眼找麻烦。再说井水毕竟比咱们后院引来的水干净,用着也方便。”

    “这么说倒是行,就是不知道咱家这里能不能打出出水的井来。”周瓦听人说过,这打井不是谁都能干的,得有人会看水脉才行。以前村里有人自己动手挖过,根本就不出水。

    “我过两天找人来看看,能打出水来最好,打不出来咱们也不强求。”林远涛知道城里头有人专门会打井的,打算找个手艺好的来看看。

    周瓦夜里翻来覆去睡不好,搅得林远涛也睡不着了:“这是怎么了?”

    “我想着咱们打井会不会动静太大了,别人还不得想着咱家还是有钱才能这么折腾。”周瓦还记得林远涛说的话呢,外来的,没站稳脚之前不能让人觉得手里钱多。

    “你是想着这事啊?”林远涛犹豫了一下,“其实我想打口井也不只是为了自家用,还有点儿别的想头,就怕你说我折腾。”

    “啥想头?”

    “我想着咱家地不多,一年下来留下口粮,再交了税,也剩不下多少钱了。现在咱们两个人用够,等咱家人口多了,恐怕就不够了。村里的地估计咱们买不着,就得想点别的法子。”林远涛说,“虽然说靠山吃山,我不想像石家那样打猎为生。”

    “这话对。”周瓦赞同林远涛的话,“石家是人多,进山打猎也都有个照应,一个人进山太危险了。山鸡兔子卖不上价,大的猎物打着了,一个人也带不回来。那咱们干点儿什么好呢?”

    “我在山上看着挺多的柞树,也有些桑树,我就想着圈个小山头养点蚕。”林远涛说。

    “啥?”周瓦惊得从被窝里坐起来,“养蚕?这可是从来都没人弄过。”

    “你看你急啥。”林远涛把周瓦按回被窝里,“我这现在就是想想。村里能种粮食的地咱们是买不着,你看石家在这里住了多长时间了,还是只有那么几亩地。不过我在县里打听过,咱们后头的荒山是没主的,价钱便宜着呢。咱们打打荒山的主意还不错。荒山出不了多少粮,都是没人要的,咱买了估计也没人眼红。到时候山上栽上点儿柞树桑树,养点儿蚕,就算咱们不会织绸缎,生丝的价格也不便宜。”

    “那是不能有人眼红。”这点周瓦赞同,“可是养蚕能行吗?别说咱们村里,就是县里也没听说过哪里有养蚕的。”

    “这边是没有,不过我在别的地方见到过。你放心,没有把握我不能做。”林远涛说,“要是咱以后真养了蚕,缫丝什么的都得用水,自家有井方便。咱们先慢慢来,左右打口井就算花点钱也是有用的。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不着急,慢慢来。”

    因为想着要打井,第二天林远涛就骑着赶着马车进了城打听消息。又过了几天,带回一个老头来自家探看,得到有水脉的肯定答复后,林远涛付了定金,约定过两天挑个黄道吉日来给自家打井。

    打井是件大事,得知会里正一声才好。林远涛把打井匠人送回去,直接就去了李成家。

    “打井?这倒是好事啊。”听林远涛说了来意,李成立即感叹道,“咱村里以前旱的时候,也想过打井来着,不过挖了挺深也没见水,以后也就没有人提这事了。反正差不多的时候水也够用。”李成顿了一顿又说:“林兄弟你别嫌我多管闲事,你家那块地势可高,能打出来水不?”他不怕别的,就怕到时候出不了水,村里人估计就得说什么的都有了。

    林远涛笑起来:“这话怎么说的?李大哥你多问一句是为我好我能不知道?你放心,我进城专门找人看过了,说是底下有水脉。我都请了打井的匠人挑个好日子过来打井了。”

    “还请啥匠人?知道哪块有水我帮你找几个人挖不就行了。”李成没见过人家打井,想着一直往下挖不就行了。

    “我家地势高,得打口深井,还是让人家专门干这个的动手把握大。”林远涛说,他是宁愿多花几个钱也不想欠人情。以前可是听说过打井有塌了的时候,要是用村里人帮忙碰上这事他还不得养人家全家啊,“到时候打井匠人住我家里,还得找李大哥去给我当个陪客才好。”

    “那我肯定去。”李成一口答应了。

11打井() 
林远涛家打井那天,是个特意寻出适宜动土的黄道吉日。

    李家村这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子里,只有一口不知道是多少辈子以前祖宗留下的水井,就连村里的老人都没有见过正经的打井匠人。等到这一天,村里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聚到了林远涛家的院子里来看热闹。

    老匠人带着徒弟恭恭敬敬地先祭拜了土地爷,焚了黄表纸,放了一串鞭炮,碎散的红纸屑飘了半个院子之后,才在事先选好的井位上开挖了。老匠人先挖下了第一锹土,然后就由他带来的两个徒弟接了手,至于他本人,可以先歇歇,和主人家说说话,等到了挖出的土已经潮乎乎几乎捏得出水来的时候,需要下井盘,架轱辘了,老匠人才会亲自出手,显显自己的本事。

    所以,这会儿他有足够的空闲和村里来看热闹的人唠唠嗑,说不定唠着唠着就又有买卖上门了呢。

    “这真能出水啊?这块地可高。”这是自己挖井挖不出水的村民甲。

    “咱几辈子吃饭的本事还能看错?不出水你就把我这老头子埋里头!”老匠人对自己的本事可不含糊。

    人群哄笑起来:“别听这小子胡咧咧,他是自己没挖出水来不服气呢。”

    “挖井可不是逮个地方就能出水,要不然要我们这样的人干什么!”老匠人很自得,指着院子外头的树,“看着没?那树长得多好,没水能长那么好么?”

    “是啊,这树是长得好。”

    ……

    议论了一会儿,两个徒弟挖出的土已经有点儿潮呼了。老匠人蹲下身捏一把,这土已经不会散开,而是松松地结成了一块。老匠人张开巴掌给众人看:“看见没,这都已经潮呼了,有水气了。这底下肯定有水。”

    “唉呀,这可真是。”看过老匠人手里的土,大家伙这才真信服了。

    就有人开始问:“这打一口井得多少钱哪?”

    老匠人笑得眯缝起了眼,看看,这生意不就来了,不紧不慢地道:“这得看是什么样的井了。深水井就贵,浅水井便宜。也能单独看水脉,给你找准地方,家里有劳力的自己挖去呗,那就更便宜了……”

    林远涛这个主人家在一边给出主意:“谁家地多,赶紧请了去地里看看,要是能在地里打出水来,省得担水浇地。”

    老匠人得了主人家的允许,被一群人夹裹着往地里去了,就连说好了要留下陪客的李成也一并不见了踪影。

    林远涛跟两个还在不停挖土的匠人打了声招呼,就会堂屋去看看。今天来看热闹的人很多,他答了半晌的话,嗓子都快冒烟了,趁着这时候没人喝点水才好。当然,他还想顺便去厨房看看——今天头一顿,得吃的好点儿,周瓦的厨艺还没太大进步。这是当然的,前些日子院子里的菜蔬还都没下来呢,周瓦想学也找不着练手的啊。

    不过许是听到有人进堂屋了,周瓦很快端了大壶茶水出来,见只有林远涛一人,还挺惊讶。他一边给林远涛倒了杯茶,一边问:“这人都哪去了?怎么一眨眼就都不见了?我还想着你们说了半天话,必是渴了,特意煮了茶水出来呢。”

    林远涛吹吹,喝了两口水才答道:“刚才挖出来的土都有潮呼的了,大家伙觉得这匠人靠谱,有几个有意思想打井的样子。反正现在还不用老匠人下井,我就让他们先去看看去了。这不,一下子呼啦啦就走光了。”

    “真是,感情他们瞅半天就是为这呀?还靠谱不靠谱的,咱花钱请回来的人还能瞎请么!”周瓦对于某些人谈论自己家挖不挖得出水来挺不高兴——来看热闹没什么,就不能说点儿好话?有人就是见不得人好!

    林远涛很满意周瓦的态度,这说明他是真把这里当成家了,处处为家里着想才会不高兴。不过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抓着周瓦的一只手安慰地拍了拍:“对了,趁这会儿没人我去厨房看看?搭把手啥的。”

    周瓦脸一红,“不用。”看四周没人,凑到林远涛耳边说:“李进家的带着好几个人帮着我呢,都知道我粗活儿不好,怕我出丑。你千万别进去。”

    “行,我就问问,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有人帮忙我还凑什么热闹?那啥,反正米菜都有,你请帮忙的也留下吃顿饭,别让人白忙和一场。”林远涛又拍了拍周瓦的手,没想到周瓦人缘这么好了,这才多长时间啊,还没到五月节呢。

    “行了我知道,”周瓦抽出手来,“你还是出去看着点儿,给挖井的师傅送点儿水喝,我去忙去了。”转身又进了厨房。

    一进厨房就被人围上了:“说,出去干啥了?那么多功夫。再多一会儿饭都又蒸一锅了!”“就是,俩人说半天说啥了?”……

    幸亏周瓦身体比这些哥儿都壮出不止一号,才好不容易挤出来:“我就出去送茶水,问问人怎么都没了,还能说啥?让我留你们吃饭呢,咱们再后头也开一席。”

    还是李进家的给他解围:“人都哪去了?咱们帮点忙顺把手的事,吃什么饭呢?还开一席!”

    “对啊,刚才院里还围着一帮人呢,我想看一眼他们怎么开挖的,连个缝儿都没有。”一个人就问。

    “说是看这个挖井的靠谱,有的人也想挖,让挖井的帮着相地方去了!”周瓦回答道,又说:“等会儿饭菜都给咱自己带出份儿来,都留下吃饭。前头吃啥咱就吃啥,我这可是真心实意地留人啊,谁要是抹不开脸我可上家门口抓人去。”

    “瞅瞅周瓦,留人吃饭都这么霸道!吃,大伙儿都留下吃!”说完,几个人都笑起来,手里的活计忙的也更快了。

    ***

    对于村里的大热闹,有的人是不熟,不好意思上门看;有的人呢,则是没脸上门凑这热闹,比如和周瓦结怨的张土才家,或者周瓦的娘家。

    对于林远涛家打井的事,张土才其实挺好奇的,他家里日子过得不错,人口也多,要是花不多少钱他也有心挖一口。不过不是在家里,他家地多,稍微旱点儿的年头,他都要跟村里人争水。一回两回行,年年都这样,以后不是要和村里头的人都结怨了?那样的话,他在村里也就过不下去了。所以,他想着能在自己地里打口井最好。

    他和林远涛不熟,和周瓦因为水打过一回,也就没脸跑到林远涛家去打听消息。不过没关系,村里人去的不少,总有人能知道。为了早点儿知道,他特意把一堆农具送到大门口,他就坐在门口收拾,希望等过来人就能搭个话。不过他不知道林远涛出个主意,把人都支到地里去了,他在家门口等,当然等不到人。

    “这都啥人,看热闹看个没完了咋地?”左看没人,右看没人,张土才等得闹心。

    张土才家的在一边给他打下手:“你跟着着啥急?多少年没有打井的,谁不想多看会儿热闹?”想起现在的周瓦,“你要着急就上林远涛他们家看看去,他能把你怎么的?还能把你撵出来啊?”

    “我和他屋里头的打过架,咋上门?”张土才没好气的说。

    “不就因为争点儿水嘛,现在人家的地也不和你挨着啦,还能老记着这事啊?”张土才家的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本来那回就是你不厚道,那么多人非得跟个小哥儿争,让人戳后脊梁不?周瓦他家就指着他活了,他能不跟你拼命吗?还非得和人家不对付一辈子啊。找个坡就下吧。”

    “你跟谁一家过日子啊?咋净帮别人说话呢?”张土才郁闷了,“说的我欺软怕硬似的。再说,和周家那哥儿打一回,我不没占着便宜吗?”

    “跟谁一家我都是凭良心说话!一个村地你都要得罪遍了。以后咱儿子说亲,你这么霸道,看谁家能把哥儿给过来!”张土才家的白了他一眼:“跟个哥儿打架打输了你还有理了呗?还有脸说呢,我都替你害臊!还有,你那时候说的啥话,还要纳个小?让周璋家的撵周瓦出门子,你缺德不缺德呀?”

    “我就说说吓唬吓唬他,那能当真吗?!”张土才被说得脸上下不来了,“庄户人家谁家能纳小?还过日子不?我那是气话!就那么一说!他们老周家办的缺德事可跟我没关系!那周璋家的还是你们老李家人呢。”

    “你说啥呢?俺们老李家人怎么的了?就那么一家没脸的你老拿出来说嘴,让我兄弟他们跟你来唠扯唠扯?”张土才家的才不怕他说,他们家敢在村里得罪那么些人,一个是张土才家兄弟不少,地也多;另一个,就是他娘家兄弟多,还是村里的大姓李家人。

    就在他们要吵吵起来的时候,终于有人回来了:“张大哥忙啥呢?老些人都下地看能不能挖井了,你家那么多地不去看看?”

    “不在老林家挖呢吗?怎么这会儿又下地了?”张土才家的问。

    “人那个老师傅,会看水脉,林远涛就说趁这功夫老师傅不用下井,让老师傅先给大家伙儿看看。你家也去看看吧,这功夫就在西边地头那呢。”

    张土才家的就推他:“你快去瞅瞅去,咱家西头地多,让人师傅就便看看。快点儿地!”张土才站起身,东西也不管了,急忙往西边走。

    这头张土才家的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这个林远涛还挺关照咱村里人,人不错啊。我还在这合计人能不能看上咱村里人呢。”

    “这话说的,人要是看不上咱村里人,能娶周瓦吗?现在人两口子过得挺好,老一起下个地啥的,还带着周瓦城里头逛去。”这人也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