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乡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乡记事-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挑好种茧,保管好了,这是下一年的希望。剩下的,就要开始缫丝了。

    其实秋蚕缫丝,远没有春蚕那么赶。主要是因为春蚕结茧是在夏天,温度高,很快就出蛾了。到了秋蚕这时候,温度低得多,时间宽裕的很。

    不过,周瓦是手里头不留活的人,脾气上来,恨不得连明天的活也干出来。林远涛呢,则是想着早点儿把丝弄出来,他赶在头年就把丝卖出去。一个是得了钱村里头人就能安心,另一个林远涛也想试试这丝销路咋样,如果好的话,就像小秦说的,边上几个村也有山,也有柞树林子,那就是也能养。到时候丝多了,他做收生丝的生意,估计一年也不少钱。南方干这行的就挺多。

    如此一来,缫丝车就又从厢房搬了出来。

    这缫丝的活,对周瓦来说,就是得耐心好点儿,别的倒也没啥。家里头一共三台缫丝车,夏生睡着了,剩下三个人一人一台,还能说说话,一点儿也不觉得烦闷。眼看着丝被从蚕茧上抽出来,几个人心里头都高兴得很。

    小秦更是如此,他高兴还有一个事:丝抽出来了,蚕蛹就能吃了。

    自从上回风寒的事,周瓦对小秦吃东西就上了心了,一般东西都不让他多吃,就怕又有凉了热了的。再加上收地这段时间忙,连肉都没有吃,小秦馋了。

    “林哥,咱晚上炸点儿蚕蛹吃呗?”小秦越想越想要流口水,这家里头吃啥得问林远涛。

    林远涛看周瓦一眼,就道;“行,晚上就炸点儿。这些天干活,没工夫进城,连荤腥都没咋沾。”又跟周瓦说:“梁大夫说了,这蚕蛹其实也是滋补的,是好东西呢。”

    周瓦就笑:“我就是怕小秦再吃坏了,也没说不让吃,你老瞅我干啥?要我说,这个蚕蛹到底不是大肉,吃着垫垫嘴还行,想要荤腥不如进城买点儿肉啊,骨头啊啥的。这蚕蛹滋补,就便给梁大夫送点儿,还有他说的要霜打过的桑树叶,你也给他带去,省着他惦记着。”

    小秦没想到周瓦已经给他开荤了,立即高兴了:“林哥,你快换衣裳进城吧!你这剩下的活,我帮你干。记着啊,我要吃老宋家的酱肘子和猪耳朵。”

    “就知道吃!”林远涛说。不过他还是起身去换衣裳,这一段,他也觉得油水少了点儿。

    林远涛不但给梁大夫带了蚕蛹,桑树叶,还带了周瓦泡好的桑椹醋。梁大夫挺高兴,难得没跟林远涛吹胡子瞪眼的。

    听着林远涛絮叨了一会儿夏生流口水了,打喷嚏了之类的琐事,梁大夫终于忍不住把他撵了出去:“我都说了,我是大夫,不是带孩子的!”

    林远涛眨眨眼,他也没问梁大夫啥呀,他就是想让人知道自家小夏生多招人稀罕。别人家的小孩儿会看着大人吃东西就咬着手指头流口水么?别人家的小孩儿会打个喷嚏也软软糯糯的让人想要揉一揉亲上两口么?

    梁大夫把林远涛撵出去,终于觉得耳边清净了。摇摇头,梁大夫笑着念叨:“有了孩子就得意成这样!”回身去摆弄林远涛给他带来的经过霜的桑树叶,“还算有心吧。”

    林远涛买了东西,又忍不住在集市上买了个精致的布老虎。他进了城就常常喜欢买些小孩子的东西回去,不过夏生现在啥都喜欢往嘴里头送,所以周瓦也不是买回去什么就给夏生什么,好些都收了起来。

    回去的路上,正赶上杨家庄的私塾下课,林远涛顺便就把村里头的孩子带回去了。几个孩子爬上车,引来几个其他村里孩子羡慕的眼光。

    “咋的?你们私塾里还有别的村的人?”林远涛问。

    “是啊,好几个村里头的都来这念书。”虎头点着头道:“老鸹坎,榆树屯,碾子屯,还有好几个别的地方的。”

    林远涛就道;“那么一来,人应该不少吧,你们先生教的过来不?”

    “教的过来吧。”虎头不太确定的说,“反正先生都是一样的教,天天领着念书啥的,就是现在不像以前挨个上去背书了,现在抽人上去背,背不上来就打手板子。”

    “我哥天天都得上去背。”毛头说,“哪回抽都能抽到他。”

    林远涛就问:“那你呢?”

    “两三天抽一回吧。”毛头说。先生对他明显就没有对虎头那么严。

    林远涛就明白了,这个教书先生也是挑着人教呢。不过这是别人村里头的私塾,先生咋样也轮不到他来说,要是等李家村以后有了自己的私塾,请了先生,倒是可以说说。

    林远涛当着孩子没多说啥,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俩孩子说着话,等到了村里,别的孩子都跳下车回家了,林远涛赶车到了李家门口说一声,就把两孩子带家去了。

    自己家算是村里头讲究吃的,这些天都没咋吃好,更别说别人家了。没遇上林远涛也不能特意去叫,既然碰到了,肯定的把孩子带家去吃顿好饭。这念书也是累脑子的事,孩子还长身体,吃喝得跟上。

    回到家,周瓦哄着孩子玩儿,小秦还在忙呢。林远涛就说:“虎头和毛头都来了,小秦你也别忙了,歇歇吧。这活也不是一天就能干完的,跟他俩玩儿会儿。”

    虎头和毛头下了车,跑过去逗了下夏生,又都跑过去扒着小秦,看他干活。

    “小秦哥,这丝可真好。”毛头挨着小秦坐着说,“小秦哥,你说俺家的蚕吐出来的丝跟这一样不?”

    “咋不一样?都是一样的蚕种。”小秦说,“你俩跟夏生玩儿去,我把手上这点儿活干完就找你俩去。今天林哥给咱们炸蚕蛹,可香了。”

    “小秦哥,你让俺们俩学学呗。”并没有去找夏生,虎头也挨着小秦坐下了。

    “你俩学这干啥?天天上学,好好念书就得了。”小秦说。他自己干还快点儿,他现在满心都是吃,没有教人的心思。

    “那啥,先生说了,俺们都是种地人家出身,得知道农事,不能忘本。”虎头把学里的先生扯出来当大旗。

    “你先生让你学缫丝?那你该去跟你爹学种地,那才是正经的农事。”小秦不为所动。要是虎头毛头扑过来说点儿啥好话,那还差不多。

    毛头就急了,扒着小秦的胳膊:“好小秦哥,你教我吧。我阿姆肚子里有小弟弟了,我学会了,回去帮他干活去。”毛头撅撅嘴:“我爹手可笨了,这活肯定不会干。”

    “你呢?”小秦忍着笑问虎头。

    虎头也不说啥先生说了,直接道;“我也会去帮着干活,买书买纸的,可费钱了。我想多干点儿活,家里头就有钱了。”

    “直接说不就完了!”小秦道,“行吧,看在你俩有孝心的份上。”

    林远涛从厨房出来,端着炸好的蚕蛹,问周瓦:“这人哪?不等着吃饭干啥去了?”不正常啊,这几个小子都是能吃的时候,要是按往常,那就得闻着味儿扑过来了。

    周瓦努努嘴:“在外头跟小秦学缫丝呢。央求小秦好一会儿了,小秦也淘气,非得让虎头毛头给说好话,还不能重样。”

    林远涛捻起来一个蚕蛹送到周瓦嘴里:“随他们去,他们小孩子的官司,俺们才不管呢。”

    夏生看着周瓦吃东西,就要往周瓦嘴上扑。林远涛忙把他抱过来:“馋儿子,那个你还吃不了!”周瓦赶紧把嘴里的东西咽下,道:“煮了鸡蛋没?我给儿子喂点儿蛋黄。”

    等小秦带着虎头毛头笑嘻嘻的进了屋的时候,一桌子菜已经摆好了,几个孩子争着抢着去洗手,小秦嘴里还埋怨:“林哥,饭好了你咋不叫俺们呢?俺们早就饿了。”

    “叫了,咋没叫你们?你们自己没听见还怪我了。”林远涛睁着眼睛说瞎话,“你们在外头干啥呢,喊你们都听不着?”

    “没,没干啥。”虎头抱着饭碗道:“俺们挺长时间没看见小秦哥了,说话呗。”学缫丝的事先不让大人知道,让他们知道了,又该说他们不好好念书净想别的了。

    林远涛和周瓦对视一眼,小样儿的,还知道保密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sophia94的地雷

    祝大家新年快乐!

80收丝收茧() 
林远涛自家的缫丝进行的很顺利。如今家里头别的事都弄完了;林远涛用不着每天下地;小秦也用不着天天往山上跑,就在家里头忙着这点儿活。

    林远涛看着天天缫出来的丝;很满意:“要是别人家也都跟咱家似的,我下雪前就能走一趟。”

    周瓦紧着手上的活:“谁能像咱家这么利索?不说别的;咱家三台缫丝车;就能三个人一起动手。别人家谁舍得下这本钱呢?你就别想那好事了。”别说三台缫丝车;一家能有一台就不错了。好几百个钱的家伙事;手里头没拿到钱谁舍得先花出去。

    “不能吧?”林远涛道,要是按周瓦说的,别说下雪前了;怕是过年前他也走不出去。

    “我在村里头长大的;比你清楚。你就等着看吧。”周瓦说;“实在不行你就等开春再出去吧,这时候紧赶慢赶的,不管咋赶道上都得遭罪!”

    “那我得找李远问问,不管咋样,都得先做打算啊。”林远涛让周瓦说的直挠头。他还以为自己把做缫丝车的木器行告诉了村里头人,肯定自己就能去买了回来使。

    没等林远涛去找李远,李远就主动过来找他了。

    李远进了院子,就看见三个人坐在缫丝车钱忙和,就连打招呼,三人也没停下手下的活。李远也不在意,庄户人家做活做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非得停下手里的活招呼熟人的。反而是李远,背着手在三人跟前这看看那瞅瞅,看着那缫好的丝眼红:“这就出了这些丝了?”

    小秦笑眯了眼道:“这些是今天的,昨儿弄得都收起来了。”

    “今儿就这些哪?”李远脸上喜色更胜。不过转眼又发起愁来:“林兄弟,村里乡亲们养的蚕倒是都挺好,那蚕茧挺大,就是这缫丝……”

    李远说到这里就是一顿,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缫丝也不是谁都会的,再说也没有家伙事,大家伙瞅着这一堆的蚕茧也挺着急的。”

    林远涛把手头的活一停,就招呼李远进到屋里头坐着说。

    等到进了堂屋,林远涛让了李进坐下:“这缫丝啥的,我夏天时候收的那批蚕茧,村里头可是不少人都上俺们家来练过手,摆弄的都挺熟练的。俺家瓦片还说呢,感情大家伙是给俺们家里头帮忙来了,咱家自己人都没伸上几手。”

    李远其实也是知道的,只是村里头人来央求他,他这个当族长、当里正的,也不好不过来。

    李远抹了把脸,道:“林兄弟,不怕你笑话,村里头人都是没啥见识的。夏天那会儿,看见你们家养蚕吐了丝,眼瞅着能得钱,就都想着跟着养。你这也大度,蚕种也给出了,小秦这孩子还跟着跑前跑后,跟着操了不少心。这大家伙都看在眼里,也都感激着呢。就是这会儿,你之前不是告诉说城里头木器行有缫丝车吗,也有人去问了,这价钱有的人就嫌贵。也就是几户人家买了。你瞅这事整的,我记着你以前还说要赶着年前往南方去一趟呢,我合计着够呛能赶趟,过来跟你商量商量。”

    这事还真是让周瓦说着了,林远涛摸摸下巴,自己还是没合计到地方啊。

    “那大家伙是啥意思?”林远涛问,“这丝缫出来倒是不怕放,就是这蚕茧,小秦说,不到明年开春也不能出蛾,这都赶趟。”

    “唉呀,我这都不好张嘴。”李远低着头道,“家里头好几拨人来说,这村里头不是有几家有缫丝车的吗?就有人合计等这几家用完了,大伙儿换着用。都是乡里乡亲、亲戚里道的,能换着用就换着用呗。”

    这事,从李远本心来说,他也不怎么乐意这事——他是买了缫丝车的,结果被村里头没买的耽误了。要是他没当这个里正,他还能说句话,当了里正,有的话反而不好说了。

    果然林远涛就笑:“这也想得太好了!不是我一个外人说话不好听,这缫丝车谁家买都是花了钱的,这玩意儿又不像是那锄头啥的,那是铁打的,结实耐用,谁家都用,一时不趁手借着用用谁也不能说啥,你说是不?”

    李远点点头,“是这么个事。”

    林远涛接着道;“咱这蚕一养起来,那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我也都跟大伙说过,这这世上没有平白捡钱的事,你种个地还得有种子,还得沤粪呢,这不都得先往里头投钱吗?咱这养蚕,也是一样的,蚕种钱是一个,还有这缫丝车也算是一个。这地里头粮食收回来了,你连着皮卖是一个价,你去了壳卖精粮,那又是一个价。我老实说吧,我今年呢,就像赶着年前去南边看看,咱这丝到底能卖多少钱,耽误呢,是耽误不起的。”

    李远就有点儿着急:“那咋整?”

    “你别急啊。”林远涛一抬手:“李大哥,你说我这人咋样?”

    李远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说:“林兄弟你这人当然是没话说。”

    “既然这么着,想必大家伙也能信得着我?”林远涛问。

    “那还有啥可说的?”李远道:“要是信不着你,大家伙也不能看你养蚕,也跟着一起养蚕了。”

    林远涛就道:“既然这么着,那我说个法子,你看行不行:有缫丝车的人家,缫出丝来我收了。那些没有缫丝车的人家,要是能自己想出法子来,不管咋整,把丝弄出来,我也收。但是就要看成色咋样了,好的坏的我不能一个价。要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干脆就把蚕茧卖给我,或者是别的人家,都行。但是这价钱,肯定是要差一大截的。”

    李远合计一会儿,道:“我自家倒是没啥事,别的人家,要是看价钱差太多,那也不好说啊。”

    “李大哥,我知道这村里头亲戚多,挺多都是几十年前是一家子的。”林远涛说,“但是你现在是里正,有的事不能干看亲戚情分,该拿出里正的威风来也得拿出来。我再说一句不好听的:虎头他爷,我到咱村里第一个认识的就是他,当时多精神的人呢,我和瓦片的亲事就是他给说的。他对村里头人,那真是没话说,特别是李达他们,恨不得掏心窝子都,结果最后呢?要是当时李达他们的事,虎头他爷拿出族长的威风来,跟族里头人都说好,人人出力,李达后头也不能盯准了虎头他爷,那也就没有后来这些事了,你说是不?”

    李远被林远涛这一番话说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也不知道想啥呢。

    林远涛任他想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道:“李大哥,我也不是催:我早就打算好的,今年肯定得去一趟南边。我最多再等半个月,半个月一过,不管有多少丝能收上来,我都不等了。”

    ***

    “李远大哥走的时候,脸上可不咋好看,你跟他说啥了?”周瓦问。

    “能说啥?我就说我最多等半个月就走,能缫出丝来的我就收丝,没那能耐的就收茧,舍不得的就自己留着,我还不稀罕了。”林远涛挑挑眉头说,又道:“儿子醒了,我给咱儿子挤羊奶去。”

    周瓦起身起抱孩子,小秦神神秘秘地凑到周瓦跟前道;“我刚才扒门边上听,林哥好像还说了李远大哥他爹的事。”

    周瓦点点头,抱着夏生把尿。

    小秦跟着他道:“其实我林哥这么来一回也行,这村里头人吧,是没啥坏心,但是呢,总想着别人把挣钱的道给他们趟好了,偏人家说啥还不全信。林哥这么逼一回,以后咱说啥,别人肯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