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在岩地之上飞行着,这片荒芜的地方生物稀少,但每靠近一颗家园树的话,就能发现家园树下聚集了不少生物,它们基本依靠家园树的落叶为食,有些则专门猎杀那些吃落叶的,由于家园树在岩地上一到两公里才有一棵,所以生物都显得比较稀少。
在岩地上,所有的家园树都没有印加虫群。
在一棵家园树附近,利维坦遇到了一种全身都是金黄sè的蜻蜓,它们和巨脉蜻蜓差不多大小,琳将他们称之为‘黄金蜻蜓’,它们成片地飞舞在空中,就如同无数闪烁的金光一般,而且它们飞的方向和利维坦是相同的。
说起来,‘黄金’在琳的思绪中不单代表颜sè,还代表了一种石头,但琳从来没见过那种石头。
到达了大概在相对于地面上脑袋虫群落所在的位置时,琳发现这里的洞穴顶端距离地面也越来越近,原本通常是三百多米的高度,在这里只有五十多米高,在这里,琳也没有见到家园树,最近的一棵距离这里有三公里多。
同时,琳却看到其他植物的踪迹。
岩地的蔓延已经结束,这里似乎到达了植物的地盘,但这些植物长相怪异,不是扭曲树,也不是蕨木,而是一种琳从来没见过的植物。
它们高达五十米左右,直径有一米,正好从地面到洞顶,它们全身没有植物的绿sè,而是紫sè的树干,全身都长满了大量的红sè尖刺。
这些植物排成了一道长长的直线,将岩地和后方的森林隔绝开来,在它们身后,琳能看见绿sè的蕨木丛林。
琳感觉它们有些像是挡住沙漠的闪光扭曲树,但它们给琳的感觉更加的怪异。
和利维坦飞在一起的黄金蜻蜓在这时纷纷的朝这个这些植物上冲去,琳发现这些蜻蜓只要一接触植物身上的尖刺,就会完全动弹不得,好像被黏在上面了一样。
最前面冲锋的蜻蜓都死光了,但后面还有部分蜻蜓可以钻过去,因为踏着同伴的尸体,它们不必直接接触到黏糊糊的植物,从而得以钻进后面的丛林中。
利维坦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在这里观察了一段时间,琳发现这种植物会分泌出溶解液,将黏在身体上的蜻蜓慢慢地溶解消化,然后用体壁吸收掉它们。
原来这是一种肉食的植物么?第一次见到呢……不过琳见过很多动物喜欢吃植物,所以植物吃动物显然也是有可能的。
它们以撞在它们身上的生物为食,那些蜻蜓可能是要进去繁殖什么的,不得不经过这片‘死亡尖刺之墙’,但这些植物为什么那么整齐的排列在这里?好像特地为了隔开岩地和丛林似的,那么高的密度其实不利于它们的捕食方式,零星的分布在丛林效果应该好很多。
也就是说,这个现象是某种生物所为……
琳能看到,在这些‘死亡尖刺’下,有一些黑蜂正在走动着。
印加虫群……它们为自己的领土划出了一道‘边界线’。(……)
第九十章 起源与复苏()
对‘死亡尖刺’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植物的确是印加虫群特意种在这里的,植物的根部都有挖掘过的痕迹,‘死亡尖刺’并不算硬,应该不是用于防范外敌的,但能很好的防止丛林中各种生物离开,这也许是岩地如此荒芜的原因之一,如果在这建立基地的话那就太显眼了,会引起印加虫群的注意。
但琳可以放下很多观察用的眼球,来注意这个‘边境’的印加虫群会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利维坦现在要返回家园树的基地,琳将继续建造环境,并对印加虫群持续xing观察。
这种生物的确很有观察价值,琳主要还是通过学习别的生物来进化的,琳很好奇它们是如何诞生的,琳见识过不少生物的进化,但琳曾经在海洋的地盘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实在很小,所以有很多琳完全没见过的生物也并不奇怪,但是,对于那些没见过的生物就无法判断它们是从何进化的么?
那倒是不一定。
琳从印加虫群的挖掘场受到了启发,挖掘场内,琳发现有许多生物进化间的过渡品种,而且每个进化阶段的品种,它们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样,所以琳也可以通过挖掘,来寻找一些生物的祖先。
虽然琳现在不能在印加虫群的地盘挖掘,但琳也能推测印加虫群,阿兹特克虫或者玛雅的族群是在何种情况下诞生的。
‘分工型’生物的最初的情况应该是幼体分化,在某些群居生物中,它们生下来的幼体和成体居住在一起。这些生物慢慢地发现。幼体能办到一些成体办不到的事情。比如钻进一些缝隙寻找食物什么的。
于是它们开始会让群落保持一定数量的幼体,来维持着它们的作用,但是幼体迟早会长大,于是这个过程慢慢地被加强进化,这时候这种生物甚至会专门产生出一种长不大的幼体来帮助群落,这大概就是‘分工’的基础吧。
然后分工就慢慢地出现了,也有可能群体的一个个体遇到了某种情况,让它的细胞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过的个体与没变化过的原始个体共同繁殖,因为变化个体和原始个体都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它们都被保留了下来,应付各种情况。
这个之间的过程很是奇特,就像物种出现雌雄一样,最开始只是靠分裂,然后变成组合细胞,然后又变成‘雄xing’的一方只提供细胞,‘雌xing’的一方则负责组合细胞和生产,显然。雌雄之别代表着各种生物都能制造出不同的‘分工’个体,但像印加虫群这类生物。它们的分工更为详细。
从这个过程看,琳也能推算‘脑袋虫’这类兵种是如何诞生的,其实很简单,比如说战斗的时候,它不可能整窝都冲上去,总会有几个个体围在后面挤不进去的,然后这些个体会在后面观察整个战局,这些在‘旁观’的个体脑袋会收到更多的信息,导致脑部细胞产生进化,它们会变得比其他个体更能思考。
然后这种特别的能力也被保留了下来,慢慢的,这种群落中就会出现这种专门‘观战’的个体,它们和其他善战的个体区别开来,同时它们也要负责把看到的各种情报传递给其他个体,于是它们拥有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进化到最后就干脆由它们直接指挥了。
这种分化很有意思,一般的生物是把雌雄的能力聚合在幼仔上,而分工型物种却把各种能力分别发展,从而变得无比强大。
其实分工型物种非常罕见,但一旦进化成功,那就如爆炸一般会不断地变强,琳在一亿年之前,就见过原始的分工物种。
那个物种被琳叫做……军团球,琳在一次的登陆时遇上的,这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事件,但想回想起来也是很简单,军团球就是用母体作为‘运输载体’,然后释放出幼体去攻击,军团球或者类似于军团球的生物,就是琳所见到的这些虫群的祖先。
研究别的生物进化,也就等于琳自身的进化,琳对各种生物的进化都非常有兴趣。
如果没有研究,那就没有进展,琳并没见过脑袋虫的完整玛雅族群所以不清楚,但阿兹特克虫那种杀尽一切的生活方式肯定是很难有什么进展的,它们的种族会到达某个地步就很难进化了。
反观印加虫群,它们挖掘化石很可能就是为了研究鱼类,并且它们尝试复活鱼类,也可能是寻找其中的优点之类。
总之,印加虫群显然是最强大的虫群,需要小心面对才行。
但除了观察现在,也必须想象未来才行,当初琳见到军团球时,琳根本就没想过它有可能进化成如此强大的物种。
琳慢慢地建造着在岩地基地附近的各种东西,琳原本是先想让蔓藤蕨暴增,然后制造许多泥土什么的,因为泥土的基本成分就是植物和动物的尸体碎屑,但琳发现蔓藤蕨并不是遇水就长,可能还和温度什么的也有关系,于是琳只好慢慢地等扭曲树长成了,在那之前,琳会用绿毯伞来摆放在岩地大多数区域以获得养分。
这一切都没有接近死亡尖刺的边界线,因此印加虫群没有发现琳也在地下开始建造基地了,大概没发现。
就像琳有印加虫群没注意到的侦测手段一样,印加虫群也可能有琳注意不到的侦测方式,可能在岩地上的某个生物,就是印加虫群的兵种之一。
当然琳不会去因为怀疑而杀光它们,琳只是在让狩脑者注意印加虫群的一举一动。
时间慢慢地过去,chun季已经到了中旬,印加虫群的部队已经聚集了相当之多了,这些兵种大量的聚集在家园树的树上,但琳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在这个期间,陆地上的脑袋虫也越来越繁盛,脑袋虫建立起了十多个岩山,并成功繁殖出了除了‘步兵’以外的另一个兵种。
这种兵种叫做玉蜀黍,这是脑袋虫的发音,琳发现这个兵种就是用来种植物的,它们会种下一种蕨类的种子,然后收集扭曲树的叶片将其嚼碎,将其作为养分洒在地上滋养蕨类。
感觉挺普通的兵种,但也象征着玛雅族群的恢复。
另外,脑袋虫再次有对琳说月即将到来的事情,需要做好准备。
实际上,脑袋虫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准备,于是琳打算做各种各样的准备,但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应对印加虫群。
琳将山峰通往地下的那个通道挖的更宽了一些,并将许多兵种,包括贝希摩斯在内都聚集到了山峰所在的位置,它们给下面的基地运输养分,也做好了印加虫群熔岩袭击的准备。
玛雅族群的毁灭事件应该是印加虫群做的,但琳很好奇它们是怎么弄出熔岩的,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什么发现。
另外,琳还对阿兹特克虫进行了一些研究,琳释放出大量的飞行者在沙漠中搜索阿兹特克虫的踪迹,那些逃跑掉的虫子不可能就此消失,果然,琳在找了几个昼夜后,发现阿兹特克虫大量的聚集在了沙漠的一块空地,它们好像很喜欢这个地方,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阿兹特克虫和一头深沙巴士,为了研究它们,琳让飞行者制造出变形者,侵入了那头深沙巴士体内。
变形者在深沙巴士体内发现了一个卵,这个卵位于深沙巴士体内最接近于脑部的位置,琳知道那是什么,新的首领,将要诞生了。
分工型生物这点也是很好,一般生物脑受损是很难恢复的,但它们即使‘脑’死亡,兵种也会保持着一定基础程度的智力,并试图繁殖出新的脑。
这个卵在一个昼夜左右时出现了裂痕,里面爬出的生物,它的外表,大小和蒙特祖玛极其相似,但应该只是表面,它出生时可能没有任何的知识,因为‘脑’里的记忆是无法通过繁殖传递的样子,但很显然,它们有别的方法传递知识。
这个‘蒙特祖玛二世’在出生之后就立刻爬到深沙巴士体内的中心,琳发现那里有颗小球,那颗小球和当初蒙特祖玛用来隐藏包裹脑细胞的简直一模一样,琳推测蒙特祖玛将它的一部分记忆留在了这颗球中,传递了给它的后代。
这个方法很是强大,阿兹特克虫有可能东山再起,但琳现在已经没什么兴趣理会它们了,但为了防止有什么问题,琳让变形者爬上蒙特祖玛二世的身体,悄悄地在它的关节上弄出伤痕,然后钻入它的体内,寄生在它的脑部附近。
有什么情况的话,琳可以直接杀掉它,然后再在深沙巴士生产出下一代首领时,毁灭它的整个族群。
但琳现在主要关注的是地下,所以这里就暂时先不管了。
琳在缓慢地扩张着地下岩地的领土范围,并造出了一种新的繁殖仓,这种繁殖仓外表看上去像是石头,不易被发现,它们遍布着岩地,而且附近也摆满了炮台。
这些准备,最终都没有白费,琳终于观察到,印加虫群的大部队开始行动了……(……)
ps:感谢~阿气~的588~和月票~
第九十一章 侦查虫群()
印加虫群开始活动了,琳还是第一次见它们这么动作,这意味着什么呢?
有十棵的家园树树皮上的通道中出现了大量的虫群,这些虫是印加虫群的兵种之一,体长只有十厘米左右,模样和黑蜂很相似,但是眼却特别的大,它们的数量可能有数万以上,不停地从十棵家园树之中涌出,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飞去。
这些虫应该不是用于攻击的,琳认为它们可能是在探索与侦查。
平时,印加虫群的黑蜂偶尔会搬出一种叫做‘眼虫’的兵种来观察,这就证明黑蜂应该是没有视力的,它们只能靠接触来判断物体,这些飞虫,可能就是用来确认周围环境用的。
琳将它们称为‘侦查虫’,它们的行动也的确如此,侦查虫在空中成群结队的飞过地下世界,每一棵树,每一个生物,包括狩脑者在内它们都会围着仔细的观察过一遍,不过狩脑者并没受到它们怀疑。
大量的侦查虫在搜索完附近的环境后,它们开始聚集并往北方飞去,如果它们一直飞向北边,那就能到达琳基地所在的岩地之处。
它们到那边还需要一段时间,琳必须做好准备,将所有东西都隐藏好。
侦查虫飞的特别的快,它们只有一部分是沿途到处看的,而另一部分则一直不停地往北飞,在一个昼夜左右时,就到达了‘死亡尖刺’组成的墙壁之处。
在死亡尖刺外的岩地上空,琳有许多观察用的飞行者,琳发现大量的侦查虫停在了尖刺墙后面。没有任何一只肯飞过去。
奇怪。那些植物不是它们种的么?难道这样会导致它们自己也过不去么?
就在琳这么想时。突然一个琳曾经在印加虫群的家园树内部见过的兵种出现了。它被在一群黑蜂的包围之下,靠近了死亡尖刺的根部。
这个兵种长的很像没有背甲的甲虫,琳看见它张开身后的两对翅膀,发出了一种‘嗡嗡’的高频率声音。
在这个声音的影响下,侦查虫们面前的死亡尖刺居然很不可思议的往两边歪曲,露出了一个足以让侦查虫通过,而不会碰触到尖刺的空口。
它们……用声音来控制死亡尖刺?控制倒是不奇怪,可植物里面应该没有肌肉细胞。不能这样动的吧?看来得弄一个研究研究呢。
大量的侦查虫冲出了死亡尖刺的‘边境’,涌入了岩地之中,它们在进入岩地范围的一瞬间就全面散开,并对周围的一切物体进行观察。
琳立刻让所有飞行者飞到地面,并变成和岩石一模一样的颜sè,但这样做也不知道侦查虫能不能发现它们。
侦查虫对荒芜的岩地检查的更为详细,每一块石头它们都会看一看,不过石头什么的它们只会看个几秒,而对这里出没的一些生物,它们会围着看个半天才飞走。
好在。没有任何一只侦查虫发现琳伪装成岩石的飞行者。
看来它们是特化的太厉害了,侦查虫估计只有视力强大。嗅觉和听觉什么的都不行,所以用变sè伪装对它们来说很有效。
侦查虫在看完这个区域后就迅速地继续向北飞去,琳让一些飞行者变sè并悄悄地跟上它们,这时,琳还看见有更多的侦查虫从尖刺墙后面飞出。
侦查虫每遇到一棵家园树,都会绕着家园树绕圈飞,一直从树下转着飞到树冠才肯离开,期间看见什么生物,都会围着看六十秒左右。
这个侦查手段还真是好玩,琳在想自己要不要学一学,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