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总算是见到了,”说完她又笑着加了一句:“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有时间的话希望你能来甄府。”甄华透露出这样一个消息,是希望她能登门探究竟麽,可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想知道,她的名字大概早在安平王世子出现在应天府的时候就已经很多人知道了。
第五十一章 大婚()
有些事总不是你以为的那样,王青茵不知道自己在不经意间已经入了某个人的眼。
回到府中,王青茵梳洗了一番便觉得确实有点累,平心而论,今日的她赏景赏的还是很尽兴的,所以午觉便很快入睡。
一觉醒来已是未时,王青茵怔怔的坐在床榻上出神,今日的午睡时间有些长,就在她醒来前,脑海里闪现出了一些没有见过的片段,梦里有熟悉的李家、却也有她今生不曾想起来的人。这个梦到底是什么?她有些不确定的想,这会不会是她不曾留意的前世所发生的?
……
自从不再去外院的书房后,王青茵便把自己主屋旁边的那间原先就摆放书籍的屋子正式作了自己的书房。因天已经暖和,她也不再躲在主屋的暖炕上,这一日正在书房看书临摹字帖。正在认真间,只听得外面传来紫嫣的声音道:“大少爷来了。”随即,王君献便撩起帘子进来。
“你倒是越来越会享受,这几日我不在府里,你如今身体怎么样?现下正是春分,最是容易得病。”王君献已经坐到茶几旁。
“我如今好的很。你让人送来的燕窝,李嬷嬷日日嘱咐人给我做,你没见我都长胖了。”王青茵放下手中笔道。
“若果真是这样倒好了,也不枉我和嬷嬷费心。今日见你气色好我也就放心了。”王君献隔三差五的来疏影阁,府里的人早就见怪不怪,从前王君献虽然来的不是这样频繁,但却是时常惦记王青茵的身体,众人自然早就知道这位大少爷对妹妹的关心,如今时常过来看望也就不那么引起注意了。“前两天听说你出门赏景去了,我那时不在家,今儿回来给父亲请安的时候他提了一句,你有些日子没去父亲那了吧。”
突然被问起这件事,王青茵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见王青茵的表情如此,王君献了然道“其实,从前那件事好似是太太有什么事惹得父亲不快,父亲为了清净便下了那道令。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太太也不敢提了,你大可大大方方去。”
王青茵道:“我不是为这件事,咱们府里虽然不像别的人家那样热闹,可姐姐妹妹们加起来也不算少,我是怕有心人惦记上。”
“父亲疼你是众所周知的事,说来说去,你防的还是太太吧?这两年她暗地里打压你我也是知道的,这些日子倒是好些了,想来她还是顾忌父亲的。”
“哥哥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我也直说了,我这院子每天都有人盯着呢,我不出门还好些,一出门就是事啊。况且,如今我的身体其实早就无大碍了,但是为了让某些人放心,我也只得待在屋子里静养。这于我,其实没什么,倒是哥哥要小心,太太最不放心的不是我。”王青茵认真对王君献道。
王君献无奈地摇摇头,道:“我无心争,我其实是打算考取功名后自立出去的。”
这个答案王青茵也料到了,谈到这个问题,两人也只点到为止,不再多说。
……
这一日,王家难得的迎来了客人。
外书房内,一名头戴方巾软帽、身穿宽大直缀的中年男子坐在四方扶手椅上,他的对面正是王盛和。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有些浓重。还是那名男子先开口道:“当年我算是逃过一劫,如今做些小买卖家境也算是殷实。才刚回府城,本打算见琴儿一面,谁知道她已经……唉,不说了,这些年也多亏你收留她、照顾她,我今日来也不为别的,我想见见外甥女。”王盛和叹了一口气道:“我从未跟三丫头提起这些,这些年她们母女的真实身份也无人知晓,你若见她,也不知会不会横生枝节。”
“我知道你的顾虑,实在不行就在府外见面,或者哪天她若出门,你派人告诉我一声,我找机会见她。我听说这些日子,府上的姑娘也往外面走动,她也在里面,听说这丫头谈的一首好琴。”这人说着便流露出慈爱的微笑来。
连这些事都已经打听到,显然是已经关注王家许久,王盛和暗叹一声,只好道:“我会留意的,一旦有机会,会让你们见上一面的。”
中年男子稍微停留了些时候便告辞了。
这件事也很快便传入了王青妍的耳中。静静听完大丫头兰瑛的陈述后,王青妍并没有立即问话,而是沉默了片刻后道:“这件事府里还没有传开吧?”
“没有,且,屏退左右。”
“早晚会弄得路人皆知,都叫他不要露面了。”王青妍皱眉道。
“姑娘不必担心的,舅老爷如今早就换了户籍,就连姨娘的名字在府中用的也是化名,再说又过去了这么些年,年长的谁还记得是什么,年轻的就更无从得知了。”
丫头的话似乎并没有起多少作用,王青妍并不言语,她只知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世上也只有死人不会开口……
……
一晃春去秋来,这一年的时间几乎过的飞快,转眼金秋已到。这一年,百姓皆知的事情便是太子大婚。朝堂上的争斗似乎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十月初一,初定,皇帝赐礼、陈家行定婚宴。
十月十五日大婚。据说,婚礼的前一天,太子妃的妆奁被送到东宫中,其中包括皇帝赐予的仪币,即首饰、衣料、日用银器等,计有镶嵌东珠珊瑚金项圈一个、衔珍珠的大小金簪各三支、嵌东珠二颗的金耳坠三对、金镯二对以及做各式袄褂被褥的貂皮、獭皮、狐皮数十张,绸缎等。
成婚当日,太子到皇帝、皇后前行三跪九叩礼,銮仪卫预备红缎围的八抬彩轿,属官、护军参领等人率领护军负责迎娶新人。吉时降临,内监将彩轿陈于中堂。太子妃礼服出阁,随侍女官伏侍上轿下帘……
静幽园内,难得的众人聚在一起听着街头巷尾传来的大婚消息,王青薇首先道:“可惜不在京中,看不了这隆重场面。”王青茹接着道:“从此只怕身份有别,再难见面了。”王青茵和王青妍倒是一致的安静,并未发表任何感慨。不过,在场的人也都没有发现,王青妍此刻眼中的幽深目光。
第五十二章 茶会()
应天府毕竟离京城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京中大婚的消息也是几日后才传来的。虽也只是只言片语,可听的人尤其是闺阁中的女儿还是带着一份艳羡在里面,王青茵眼角稍微倾斜,此刻的王青薇仿佛就是这样的心情,毕竟如今已经十四岁的她也到了相看的年纪了。旁边的王青茹虽没有特别的表情,可也能猜到此刻她心中的落差感定是极强。王青茵在心里暗叹,若不是经历了上一世,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对这件事云淡风轻吧。
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如猜测般那样,贾氏开始带着王青薇和王青妍出席各家的大小宴会。本是互相配合的事情,可没有几次后,王青薇开始称病不出门。贾氏虽然每次出门都会招来王青薇和王青妍两人,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给王青薇的机会。如今,正主却称病。
正房内,王青薇的丫头翠菊站在大厅禀报主子的病情,贾氏听完什么话也没说,只端着茶盏轻轻啜饮,翠菊站的时间稍微久了些便心里有些打鼓,不安起来。贾氏这才放下手中茶碗道:“既然病了,那就该好好休息。”翠菊心里刚要松口气,便又听到贾氏接着道:“今日是有些晚了,明日一早我会派管事去请郎中,你们好生伺候主子,千万别把病给耽搁严重了,否则拿你们是问。”翠菊战战兢兢地应道:“是。”贾氏眼角抬都未抬,继续用茶。周嬷嬷在旁补说了一句:“下去吧。”
厅堂内只剩下贾氏和周嬷嬷。
周嬷嬷问道:“夫人怎么看?”
贾氏道:“小孩子家的游戏而已,她想闹就让她闹去,咱们看看是谁笑到最后,这以后嫁人的又不是我。”
周嬷嬷又道:“那这宴会是照常去?眼下只带着三姑娘?”
贾氏不咸不淡的道:“她也十三了,早晚要定下来,如今正好,先解决这一个。”
……
丫鬟翠菊回来后,王青薇即刻就问:“可是说了?”“说了,夫人说叫小姐好生养着,明日一早给请大夫。”翠菊看着王青薇有些担心的道。王青薇道:“怕什么,别的不会,难道装病还不容易?现在天气也不暖和了,弄点冷汗还是很方便的。”
第二日,大夫果然一早进付给王青薇看病。贾氏得到的回答是,偶感风寒并未大碍,往往这样的回答便是没事,大夫一般没病都会给个保守的答复,深处内宅,贾氏自然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况且这也是早就料到的。于是,在后面的几日,跟着贾氏出门的就只有王青妍。
应天府每年都会有来自周边各州府的官家夫人们的茶会,每年春、秋皆有,也有偶尔临时起意而办的。茶会原本只是府城内的夫人作为消遣而办的,久而久之,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渐渐地,便扩大了邀请范围,时间久了,倒也成了应天府的一个特色。作为府尹夫人,贾氏当然有这个资格参加。因陈家产业居多,闲置的宅子在付城内好几处,是以往年办茶会的地点基本都是陈家提供的宅子。
这一次的茶会仍是陈家主动提供场所,不过不是平日里闲置的园林,这一次倒是陈家的主宅,与往年似乎是有些不同。
因贾氏出门,便免了今日的请安,一早,王青妍就已经梳妆整齐等在大厅。贾氏梳洗完毕后对着王青妍又是心疼、又是责怪怎么不先吃了早饭再来,母女两人一同在大厅用了早饭方出门去。
陈府今日早早的便着人等在门外,来的大都是女眷,引路的婆子、丫头井井有条挨家挨户的接待入内。来人皆被引进花园内的亭榭之下,上一次王家姐妹自是逛过此处,王青妍自然也熟悉此处。陈府的花园比一般宅院的要大,景色自然也更丰富好看,穿过假山,依稀听见流水声,循着园中小道走过去,便看见视野开阔处乃是一个处水榭,众人慢慢踩着石桥到水榭下休息喝茶。一时进入榭中,只见里面早已摆好了两个食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面设着茶筅茶具各色盏碟。众人看到,都笑说今日不只是茶会,还是酒会。亭榭当中也早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另有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众人依次坐下,丫头忙上茶,摆吃食点心。
这个时候,陈府现今掌管中馈的二夫人来了。陈二夫人见到众人忙道歉说来晚了,又拉着贾氏一通寒暄。因贾氏年轻,又是第一次参加,所以陈二夫人拉着她给众人意义介绍,除了应天府还有来自苏州、常州、镇江、凤阳等地。贾氏这才知道这茶会竟有如此影响。
其实,应天府乃是商市集聚地,景色气候皆怡人,各地夫人每年趁此机会带着儿女过来赏景买物也是一乐趣。
这边凤阳府知府夫人邹氏看到贾氏便主动过来问好,顺道看了一眼贾氏身旁的王青妍,王青妍有些害羞的底下头。贾氏道:“这是我家的三丫头,平日里最爱花花草草我便带了来。”邹氏点头道:“三姑娘清秀可人,看着便是如此。”说着两人一起坐到一起,而王青妍则和其他府上的来的小姐一道坐在了另一桌上。刚坐下,便看到陈家二房的陈雨菡和陈汐菡顺着小道来至榭中,同行的还有甄家二房的两个女儿。
王青妍见那边桌子上各位夫人正在聊着家常,这边的千金小姐她并识得,便轻轻起身走之廊下与陈家姐妹等人一起。陈汐菡每次都是最活脱的一个,见王青妍慢慢走来,便主动迎上道:“怎么就你一人来,其他两个姐姐和青茵妹妹呢?”王青妍轻言细语道:“大姐如今在家安心备嫁,二姐今日身子正好不舒服,至于四妹妹她向来很少出席。”陈汐菡听后又道:“既然两位姐姐不能来,那茵妹妹是应该过来的,她在家肯定也是一人,还不如过来一道玩耍。听母亲说,这茶会持续两日呢,今儿个没来,明日你定叫上她。”这边正在与甄家姐妹一处的陈雨菡听见妹妹如此说便赶忙过来道:“四妹妹,这茶会多是那些夫人们赏玩消遣,咱们不过是陪衬,何况王家四妹妹年龄还小不适合这样的场合。”说吧她对着王青妍礼貌的笑笑,而陈汐菡听了这话后,再看看今日来的少数的几个闺阁小姐后,心下也明白了,便不再多说。
几人便围着煮茶的炉子的那边的案桌坐下,陈雨菡吩咐丫头摆杯箸茶盏。王青妍这才跟甄家姐妹打招呼道:“没有想到两位姐姐今日也来了,想必是因为闷来赏景的吧。”王青妍这话分明是抬高了甄家二房姐妹的身份,甄静闻言微笑道:“我二人也是与妍妹妹一样来凑热闹的,听说陈家的茶会甚是热闹便过来了。也亏了汐菡妹妹特意去通知了一声。”王青妍点头道:“这就是了,平日很少在什么地方见到你们,倒是多亏了陈家妹妹的福,咱们又聚一起了。”陈雨菡吩咐丫头摆好一切后,也加入到了闲聊中,“我让丫头新煮了桂花茶,这是我们府上刚摘的,大家尝尝。”
这边贾氏与陈二夫人等人也不时地注意着那边几个姑娘的动静。旁边滁州的知州夫人曲氏道:“陈家的姑娘看着大方识礼,陈夫人教女有方啊。”陈家二夫人笑回应道:“你们家姑娘也是个温柔贤惠的,你瞧那边桌子上几家的姑娘都喜欢围着她转。”贾氏则道:“行了,都别谦虚了,我瞧着两家都是好的,我哪一个都喜欢。”
第五十三章 初议婚事()
几位官家太太们的闲聊慢慢地就围绕着儿女展开,贾氏与滁州的知州夫人曲氏还有凤阳府府尹夫人邹氏、以及盐运使司运同老爷家的夫人正聊得起劲。
贾氏的效率很快,至晚间便把要知道的各家的资料打听到了。
“滁州知州大人赵安有两子,一嫡一庶,嫡子如今十七岁了,庶子十五。凤阳府知府家的公子如今适合年龄的也就是嫡长子十六岁,不过,毕竟是一方知府,我特意命人仔细查问了一番,这家的嫡长子从小便是个被宠坏的,如今身边的丫头、通房可想而知就……还有盐运使司运同林老爷家公子,也是嫡长子,这个倒是一表人才,十五岁,听说人品也好。”周嬷嬷在一旁把各家情况大致的说了一遍道。
“虽说咱们应天府在各方是个好地方,可一些夫人远道而来选亲,不是自家孩子品性不好就是家里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的事使得同一地方的姑娘不愿意嫁进去,官家太太本就眼高,这就来应天府打主意了。我倒是好奇滁州知州夫人,看样子是打算给嫡子挑个家世背景好的,咱们家的庶出姑娘怕是看不上。”贾氏道。
“夫人是看上了知州大人赵家?”周嬷嬷问道。
“若是赵家,咱们家三姑娘怕是只能嫁给庶子,到时候肯定会埋怨我的。凤阳府知府家的门槛可不低,就怕她挑剔人品。如今也就林老爷家的公子哥无论人品、样貌都合适。我也不为难她,让她自己选。你待会把这消息告诉她,让她这两日仔细想想,也好心里有个底,到时候我问她只管说自己的意愿就好。按理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本不该她小孩子过问,可是为防着某些人背地里搞小动作,咱们就放在明面上。”贾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