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镇国长公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镇国长公主-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般一想,萧妃心中主意一定,伸手找了个极得用的女官来,开口道:“赶紧的,去安乐公主府上请她过来,就说我有事要与她商量。”

    那女官应了一声,连忙抬步出了宫门。

    萧妃靠在美人榻上,看着窗外似血一般的枫叶,徐徐的阖了眼,乌黑的眼睫搭在白瓷一般的肌肤上,更见静美。

    她不动声色的在心中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果是多事之秋。

    ******

    谢晚春比萧妃看得更清楚,自然也比萧妃宫里的女官去的更早些。她一大早的起来,瞧着外头天气正好便叫人备了车马去安乐公主府上。

    安乐公主上回宴上吃了好大一个闷亏,如今见着谢晚春倒是觉得心中颇有些怵,不免仔细的装扮了一番,上前挽了谢晚春的手,歉疚道:“上回宴上,是我思虑不周,说错了话。你走后,我想了好久,总觉得对你不起,就怕你生我的气呢。唉,我都要没脸见你了。。。。。。”

    “就是怕你想多了,我才特意来瞧你呢。。。。。。”谢晚春似是半点也没记在心上,握着安乐公主的手笑着道,“我自小便与公主一同在宫中长大,当真是如亲姐妹一般,便是生谁的气也不会生公主的气。”

    谢晚春与安乐公主皆是微微一笑,抬眼对视一瞬,那一对极其相似的桃花眼里似乎是含着如出一辙的虚情和假意,多情似无情,如同镜中倒影。她们不由得又掩饰般一笑,手挽着手逛了一会儿园子,一团和气的把公主府的里头的好景致赏看了一遍、赞了一遍。

    绕过湖边的桂花树,两人一同走上横在湖上的石桥,谢晚春的目光似是流连在那迭起的清波上,漫不经心的打量着湖中的锦鲤,口中徐徐的道:“说来,我这回来,倒是有件事想与公主商量一二。”

    安乐公主“哦”了一声,若有所思的转头瞧了谢晚春一眼,妙目盈盈。

    谢晚春轻轻的道:“这回朝中一番闹腾,公主怕也是看在眼里了?皇上心性宽厚,待人极好,只是可惜后宫无后,总有些事情闹出来,反倒是坏了皇上的名声,倒不如立个新后得好。”她略一顿,便顺嘴恭维了安乐公主一声道,“我到底是远了一层说不上话,可公主乃是皇上的亲姐,您说的话,皇上必然是会听的。”

    安乐公主神色一顿,踌蹴片刻,并没有立刻应下。

    谢晚春却接着道:“现今皇上怕也正烦着容贵妃,您这一劝,必是会应的。待立后之事过了明旨,便是容贵妃再来苦求拦阻也来不及了。来日新后登位,必也是会记着公主您的功劳,便是宗室里头也只会赞公主您深明大义。”

    谢晚春深知安乐公主的心思,紧接着又加了一句:“之前,多少人劝过皇上立后,可惜皇上只是不应。倘如其他人都劝不动的事您却劝动了,岂不就表明了您在皇上心里这独一份的位置?”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么么哒,晚安安,明天更六千,所以我先码字去啦~

第57章 30。31() 
安乐公主是什么样的人,谢晚春一直都看得很清楚——她自以为是,骄傲到近乎傲慢,偏偏没有与之相配的智慧以及自知之明。

    以前先帝或是谢池春在的时候,安乐公主到底也知道些轻重,不敢轻易出头。可如今,安乐公主上蹿下跳,又是开花宴、又是结交宫中萧妃。。。。。。她所作所为,不就是想要在宗室里头拔个尖,早些封上长公主的封号?

    所以,谢晚春这几句话一半是激她,一半是利诱。

    果不其然,安乐公主闻言神色已然有了些变化,入鬓的长眉轻轻的一拧,神色已经松动,只是语声里仍旧带了几分迟疑:“我倒也想。可上回我已是与陛下说过一回,若是此时再提,就怕会引得陛下不快。。。。。。。”说到底,她和皇帝只是同一个爹,底气也不甚足。

    谢晚春双手按在石桥的护栏上,微微一笑,扬起的面庞似是映着微微的光,白腻柔润的肌肤透白犹如美玉,她红唇微动,轻轻道:“今时到底不同往日,”她抬目看了安乐公主一眼,语声极低,似桥下微微荡漾的水波,“上一回,陛下惦念旧人旧情,自然不会轻易就应下。可如今容贵妃声名扫地,朝议纷纷,陛下心里怕也已经生了厌。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正是该提此事的时候。至于公主您,只需把后宫无后的坏处说上一遍,再提一提如今朝中舆论,陛下那里必会应了。如此,陛下心里、宗室里头、朝臣那边,都会记着公主您的好。”

    安乐公主听得一怔,菱唇扬起,不觉点了点头:“说得倒也有些道理。。。。。。”她迎上谢晚春的目光,忽而心念一转,不免笑了起来,“对了,你家那个小姑子似也未曾婚配,正是绮年玉貌,论家世、论才貌,也不知要如何的人才能配得上呢?”

    这话便有几分试探之意了。

    毕竟谢晚春无由来的便来公主府说了这么一通,安乐公主自然也难免怀疑谢晚春是醉温之意不在酒,想着要借此机会扶持自家小姑封后。

    王望舒乃是王家的长房嫡出的女儿,其母宋氏也出自五世家之一的宋家。王家门第清贵,便是太宗皇帝也曾选后于王家,王老爷如今又是被称“天官”的吏部尚书,执掌官员升迁任免,权重之处不输内阁阁臣。

    这般的家世背景,确确是可堪为后。

    谢晚春却微微蹙了蹙眉,摇了摇头:“舒姐儿年纪还小,倒是不急着论亲事。”这是委婉拒绝的意思,谢晚春不欲与安乐公主翻脸,便又细心的解释了一句,“如今内宫局势复杂,前有容贵妃后有萧妃,偏皇上体弱却无子嗣。若以大局起见,怕是要选个年纪大些的,好生个正宫嫡子,安一安朝内朝外的心思。”

    安乐公主这才有些讪讪然,掩饰般的一笑:“是我想的多了。”

    谢晚春拉了安乐公主的手,柔柔一笑:“公主这也是关心则乱。”她一顿,纤长的眼睫轻轻一扬,乌黑的眼珠便如两丸黑水银,剔透而明亮,似能看入人的心底,“不过公主倘若真想好好的办成此事,到不需急急的去提人选,倒不如推开一步,直接建议陛下来常选秀,也显出了您的大公无私。”

    左右是安乐公主劝动了皇帝选后,新后得位,自然是不会忘记这位安乐公主的“大恩”的。

    安乐公主倒也不笨,立刻就明白了谢晚春的言下之意,她神态之间更见亲昵:“妹妹说的是,到是我关心则乱了。。。。。。”亲密的握起谢晚春的手,她笑得犹如三春之花一般的绚烂多姿,“你先前说的很对,咱们自小一同在宫里长大,犹如亲姐妹一般,日后可要常来姐姐这儿坐一坐,多说说话。”

    谢晚春有些恶心,想了想倒也没有甩开安乐公主的手,反倒是垂头微微一笑,双颊浮出一抹淡淡的轻红来,犹如霞光映照一般的动人。她忍住那股子恶心肉麻感,似有几分羞赧的垂下眼,眼睫似蝶翼一般的轻盈灵动,静美妍丽:“瞧姐姐说的,我不过就是旁观者清,说了几句话罢了。便是没有我,姐姐迟些儿也会自己想明白的。”

    安乐公主自来自视甚高,嘴里虽是谦逊了几句,可心里却也不觉点了点头:的确,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便是谢晚春此时不提醒,过些日子她自己也能醒过神来。

    只是,既是说清了事情,安乐公主心里头不免有些焦急起来,生怕被人抢了自己的功劳,想了想便委婉道:“多亏了妹妹提醒,此事确实是事关重要,我得立刻起身进宫去劝谏陛下。只是妹妹你。。。。。。”

    谢晚春颇有几分“事了拂衣去,深埋功与名”的感觉,连忙摆摆手表示自己不介意:“我家中还有事呢,公主自去忙好了,我也该回去了。”

    安乐公主大乐,越发觉得这小堂妹越长越讨人喜欢,眉目含笑的送她下了桥:“那我就不送你了,路上且小心些,日后若有什么事,尽管来找姐姐我便是了。对了,我这儿新得了几件头面,都是市面上没有的,迟些儿叫人给你送去。”她得进宫,自然要去换身衣服,再做打扮。

    谢晚春寒暄了几句,这才转身回去,她可不敢把这话当真——当初安乐公主与先承恩侯眉来眼去,几乎到了山盟海誓、生死与共的地步,可事发之后,承恩侯惊惧而死,安乐公主倒是安静乖觉,熬了一段时间就另嫁他人了。瞧她如今这容光焕发的模样,怕是连旧日情郎的面容都记不得了。

    谢晚春半点也不觉的安乐公主这薄情的上头是随了自己,反倒想着:昔日海誓山盟尚且能抛之脑后,又有什么值得可信的?

    这般想着,谢晚春随着安乐公主府上引路的女官一同绕着园子往外去,忽而瞥见另一头急匆匆的一行人,眸光一暗,状若无意的问道:“看那装扮好似是宫里的贵人?”

    引路的女官见着自家公主不拿嘉乐郡主做外人,便也没藏着捏着,直言道:“瞧那装束,应是华清宫里人吧,许是萧妃娘娘有事要找公主呢。”

    谢晚春闻言并不应声,反倒是扬起黛眉,抿了抿,微微一笑:萧妃这个时候派人来,为的肯定是立后之事,说不得萧妃那里连立后的人选都已经替安乐公主选好了呢。

    可惜,那她可来晚了。。。。。。

    可怜安乐公主这般的身份与地位,偏偏心气儿比能力高,成了旁人手里的刀,谁都想借来耍弄一番。

    ******

    安乐公主确实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动作极快,谢晚春回府吃了一顿午膳,等到傍晚的时候便听见了外头传来的消息:安乐公主劝动了皇帝,说要选秀。

    谢晚春闻声的时候倒是神色不变,漫不经心的翻了一页书,微微颔首。边上伺候的琼枝正好替谢晚春收拾了安乐公主送来的头面,心中颇有几分惊惧,伺候起来越发小心谨慎。

    其实谢晚春会插手这事也没什么好心,只是想狠狠地抽容贵妃一嘴巴,顺便早点叫后宫安定下来,让皇帝留个子嗣罢了。毕竟,皇帝这身子骨本就有些弱,怕是不利子嗣,偏偏容贵妃瞧着也不是个好生养的,折腾了这么多年也没个子息。若有个万一,皇位空悬,后继无人,怕是要生出许多事来。

    大熙虽是已历三世,皇室的子嗣依旧单薄得很。太/祖戎马半生,偏孝慈高皇后早年随军征战伤了身体,太。祖感念爱妻深情便一直等到孝慈高皇后养好身体,年过三十才得了一子一女,便是太宗皇帝与明华长公主。后来孝慈高皇后早逝,太。祖思之如狂,也就没再立后,后宫里虽也传过子嗣但都没生出来,也就只有高皇后所留下的这一子一女。

    太宗皇帝倒是生了好几个皇子皇女,只是陆续死了几个,后来夺嫡争位一番乱斗,便也只剩下晋阳王、蜀王以及先帝这三个皇子,而唯一剩下的皇女乃是元后王氏所出的景平长公主。景平长公主下嫁的乃是宁国公世子,生一子高佑,因宁国公府卷入谋反之事,太宗皇帝诛其全族,便是外孙高佑也不能幸免。景平长公主一夕间丧夫失子,偏偏皆是生父所为,无处话悲,一夜白发,便上了城外青云观,落发为尼。太宗皇帝到底对女儿怀了一丝歉疚,几次封赏,令人在青云观建了一座皇家寺庙,封其为孝明仙师。

    而太宗剩下的这三个儿子里面,晋阳王早死,只留了谢晚春这一个女儿。先帝倒也生了几个儿子女儿,结果晚年两王逼宫一共死了三个,谢池春紧接着一死,现今却也只剩下皇帝与安乐公主。反倒是蜀王,太宗朝时平平无奇,先帝朝时波澜不起,闷不吭声的生了好几个儿子女儿,如今儿子又生孙子,如今倒是儿女成群、人丁兴旺。

    谢晚春原也不管这个,毕竟子嗣之事实属天意,倒也怨不得旁人。可她如今随着王恒之查过江南盐务,知道此事牵扯到了胡家的万全钱庄之后便忍不住的把目光放到了从来都没声没息的蜀王身上——要知道,蜀王府如今最得宠的侧妃便是胡家家主胡三通的次姐。

    有些事就是禁不住想,越想便越是觉得里头暗藏玄机。

    所以,谢晚春才会干脆釜底抽薪,先劝动了安乐公主赶紧给皇帝选个皇后,再如何也得先叫皇帝留个子嗣下来才是。

    ******

    谢晚春的想法没人知道,不过皇帝要选秀封后的事情倒是犹如丢入湖里的小石头,激起了许多波澜。

    王老爷忙完了事情,下了衙便回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关了门问妻子:“蓉姐儿的亲事既然都已经订下了,舒姐儿可有眉目了?”

    宋氏不免蹙了蹙眉,一面替王老爷脱了外衣,一面斟酌着应道:“瞧老爷说的,舒姐儿眼下才十四呢,何必这般急?她年纪最小又是个姑娘,我这做母亲的总也是想要多留几年,好好疼疼的。”她

    “舒姐儿乃是我的嫡女,我自然也是疼的。”王老爷换了一身家常的莲青色布袍,倒也松快了些,坐到边上的木椅上,舒展了眉头,语声轻缓,“只是如今马上就要选秀,若是不定下亲事,难免生出旁的事来。”

    宋氏从丫头端着的小茶盘里接了茶盏,递给王老爷,轻叹了一声:“我知道老爷的意思,只是这婚姻之事乃是大事,关系着舒姐儿一辈子,必是不能轻忽的。可得好生的挑,这么急忙忙的选人,反倒是失了女儿家的矜持,叫人看轻了去。”

    “我王家的嫡女,谁敢看轻了?”王老爷掀开茶盖子押了一口茶,不由得蹙了蹙眉,沉下声音与宋氏道,“你也莫要瞒我,舒姐儿的事情拖到如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似王家这般的门第,王望舒又是嫡女,宋氏必也是把女儿的婚事记在心里的,十岁左右就该相看起来了,到了如今也该有几个人选才是。

    宋氏不由得嘴里泛苦,只得说了实话:“当初我生舒姐儿前,做了个梦,梦见抱月入怀,后来生的时候又恰逢八月十五满月。我那时候自也有几分诧异,便暗暗的寻了几个道士或是和尚来给女儿看命格,每个都说‘命格极贵,贵不可言’。。。。。。”

    王老爷倒是不知这桩旧事,闻言拧了拧眉,嘴里道:“怪不得,你想着要给女儿取名望舒。”他一沉吟,抬目去看宋氏,“这么说,你是想要女儿入宫的?”

    宋氏轻轻叹了口气,难得的坦诚直言:“倒也想过,只是没想好。早些时候储位未定,自是不敢想,后来皇上登基,先有萧淑妃后有容贵妃,我瞧着舒姐儿的模样,便也觉得不放心。。。。。。”她这小女儿是宠出来的,后宫那摊子浑水,哪里能去。

    那一句“命格极贵,贵不可言”就像是吊在她面前的肥肉,叫她割舍不下又不敢真的去摘,真真是犹如鸡肋一般,几番踌蹴煎熬自是不必再提,反倒是生生的耽搁了女儿的婚事。

    王老爷素是不管后宅之事,倒是不知道妻子心里竟是这般想的。他深深的叹了口气,把手上的茶盏搁下,握紧了妻子的手,柔声道:“你说得对,后宫那摊子浑水,舒姐儿那个性子若真是去了,怕就没命了。咱们家也似那些眼皮浅的人家,要靠女人来博前程,很不必叫舒姐儿去受那个罪。”

    宋氏心里暗暗舒了口气,点点头:“是我先前想差了,好险老爷你提了一句,这才没耽搁了女儿。”

    王老爷见着妻子神色,知道她怕也一时放不下这多年的念想,凝眉细思了一会儿,倒是郑重其实的和宋氏提起了几句旧事:“倒不是我有偏见,叫我说,这皇后之位瞧着风光,内里还不知是如何模样呢。当初太宗皇帝选后于王家,便是仁孝皇后了。那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