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长的儿子,不是理应得到太子之位么?”
贞贵妃轻叹:“四殿下,这件事情不是本宫能做主的。四皇子稍安勿躁,等候皇上与朝臣的决议就是。”
四皇子皱眉:“母妃,您这是敷衍儿臣么?宫里谁人不知,父皇如今最信任之人就是您,您说一句抵得上旁人十句百句的。您如此推脱其实还是想要您亲生的七弟当太子吧?”
贞贵妃看了四皇子半响,想了想还是问道:“殿下,能否告诉本宫是谁让你此时来求本宫的么?”
四皇子不耐烦:“您答应皇儿就是了,是谁让我来的又有什么要紧。”
“那请恕本宫无能为力,本宫从未干预过前朝之事。”
四皇子脸色一沉:“母妃当真如此绝情么!”
贞贵妃语重心长:“殿下,本宫今日好心提醒你一句,远离那些进谗言的小人。这人根本就是不安好心”
“是好心还是虚情假意儿臣心里清楚的很!”四皇子撇了撇嘴,“你答应不答应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不过母妃可要想清楚了,你若是拒绝了我,也别想我以后会念着你的旧情。”
贞贵妃无奈道:“四殿下想做什么?”
四皇子瞥了贞贵妃一眼:“我手中握有你当初害死我母妃的证据!”
贞贵妃惊讶地看着四皇子:“本宫害了你母妃?”
四皇子轻哼一声:“若不是林姑姑告诉我。我还被你蒙在鼓里!你当初为了将我养在膝下,不惜下毒害了我母亲,还把罪名栽赃到先皇后头上!我母妃离世之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却已经晚了。只能暗自咽下这苦果并将你害她的证据交给林姑姑保管,并嘱咐她等我长大离开你才告知我真相!”
四皇子口中的林姑姑原本是丽妃跟前的大宫女,在丽妃去世之后就伺候四皇子,到了年龄也没有出宫嫁人。
贞贵妃也不由得心下恼怒了,这些人为了往上爬真是不惜一切手段。
不管四皇子所谓的证据是丽妃之前为了防她而可以捏造留下的,还是那位林姑姑编造的,都是其心可诛。
“母妃。您再好好想想,儿臣先告退了。”四皇子下了通牒,草草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四皇子走后,一位长相秀美气质出众的女子从内殿走了出来。
贞贵妃回头苦笑道:“不成想让你听了笑话。”
女子笑着摇头:“我也没想到会听到这些,早知道就不进去换衣裳了。不过是茶水打湿了一些裙摆。”
“我派人送你出宫,小一想必在外头等的急了。”
听贞贵妃提起儿子,三娘忍不住笑:“嗯,他非得学什么古人要为我赶一回马车,就让他等等吧。他脾气好着呢。”
贞贵人失笑:“你呀,总是捉弄孩子。也亏他忍得了你。”
三娘走到她面前,笑着道:“娘娘还没有下定决心吗?”
“什么?”贞贵人抬头,看着三娘。
三娘笑了笑:“当断不断,形势怕是更加紧张。现如今还未到鱼死网破的时候。说不定比你逼不得已的时候才出手更为合适。娘娘,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什么决定,都要及早做好,这样才能将事情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贞贵人想了想,点头:“我明白了。”
三娘朝她行了一礼,告退出宫。
过了几日。皇帝来问贞贵妃立太子的事情。
“皇上心中不是已经有了人选了吗?怎么还来过问臣妾这个妇道人家?”贞贵妃笑道。
顺德帝看了贞贵妃半响,突然轻叹一声将她抱在怀里:“对不起,莺儿。”
莺歌淡淡一笑,将头轻轻抵在他胸口上没有说话。
其实顺德帝想要立的还是四皇子这个长子,这也是他一直没有立后的原因,长幼有序是他和太后都十分看重的,这是皇室内部稳定的根本。尽管四皇子的天资不如七皇子。
第二日贞贵妃与皇上一同去了太后宫中,之后便传出了贞贵妃主动请求皇上和太后立四皇子为太子的传言,从朝到野无人不称颂贞贵妃贤良淑德。
之后,皇帝便下旨立了四皇子为太子,并立了贞贵妃为皇贵妃。
接受册封的这一日,皇贵妃面对着后宫妃嫔们羡慕嫉妒的脸,暗地里却是淡淡一笑。
她的好名声是皇帝给她宣扬的,包括皇贵妃的分位,都是给她的补偿。其实她一个内宫里毫不干政的妇人,何德何能可以影响皇帝和太后的决策?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她若是在皇上问她立谁为太子的时候回答立她所生的七皇子,等待她的想必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身在皇家,很多事情都是只能自己意会的,旁人看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热闹罢了。
当初撺掇四皇子来她面前要挟的人,其实并非真的为四皇子打算,而是也如同她一般看出了皇帝的心思,而使出的害四皇子出局的暗着。
目的就是想让四皇子激怒她,然后她与四皇子反目,等四皇子失去争储的资格的时候。她这个心黑狠毒的贵妃也要到拱手让位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皇贵妃莺歌看向了坐在一旁笑容牵强的端妃,冲着她微微一笑,意味未明。
可惜她却不愿意被当枪使。
而四皇子想到四皇子莺歌还是忍不住一叹。
既然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她也就只能看着了。作为一个母亲。她自然是偏心自己的孩子的,这一点她无法不承认。
她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不主动害人。以后如何,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从那以后。皇贵妃为人更加低调了,她开始每日花大量的时间去慈安宫陪着卧病在床的太后,连后宫之事也分给了端妃,赵妃和柳妃三人共同打理,彻底远离了是非圈做起了甩手掌柜。
两年后,七皇子自请要与庄亲王次子一起去北疆历练。七皇子年纪虽然尚幼却是老实稳重,皇帝便将他交托给了宁夏总兵王璟。
顺德三十二年。太子出宫游玩之时遇到刺客,竟被伤了四肢经脉,被侍卫抬回来之时已经四肢俱废。
刺客自称是替当年的沈家报仇。
太子被伤一事让顺德帝大受打击,可是皇帝的位子是不可能让残废之人坐上去的。朝廷中提议废除太子另立的折子不断。
皇帝思量再三,宣七皇子回京。这个时候宣七皇子回京。其中的意味就不同一般了。已经冷落了好几年的皇贵妃的宫殿里再次热闹了起来。
皇贵妃却依旧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丝毫不为所动,最后干脆以要清净为由闭门谢客。
七皇子回京的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沿途遭遇了三拨刺客,最后幸亏遇上了带人去接弟弟回京的庄亲王世子和没事跟着一起去凑热闹的礼亲王世子,最后四人一路杀回了京城。
一身狼狈的四个少年,在看到皇宫大门的时候,相视一笑,然后累极倒地。
“宣老二。你不是经常吹嘘自己的功夫是得了庄亲王亲传,比你这个自幼被娘亲惯坏了只知道吟诗作画,骗小姑芳心的大哥要好多了?之前那一战是谁要哥哥救的?”横躺着的七皇子一脸揶揄的拆庄亲王次子的台。
宣两两偷偷觑了微笑看着他的哥哥一眼,眼睛一抽:“我,我什么时候说过那种话!我怎么可能说那种话!我我我哥哥是最厉害的!”
“是吗?那之前是谁偷偷跟我说他很为他家兄长的未来担心?说他兄长只会些花拳绣腿,只会讨娘和妹妹的欢心?”礼亲王世子也来火上浇油。
宣小一脸上的笑容更温和。看着自己的弟弟不语。
宣两两两眼一闭,满脸欲哭无泪,十分没种地道:“这怎么可能是本少爷说的!在本少爷心里,哥哥是个无法逾越的存在!那什么只会在娘面前撒娇,只会讨妇人欢心的是我才对!”
“”
“切”
宣两两在心中安慰自己:娘说了真正的勇士要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要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屈能伸,不能与比你强的人硬碰硬!
*********
在七皇子回宫这一日,端妃被皇帝赐了一杯毒酒。端妃身后的周家一夜之间被抄家灭族。
顺德三十三年,顺德帝立七皇子为太子,七皇子的生母贞贵妃被册立为皇后。
封后大典之后,三娘带着三个孩子乘马车回府。
看着在一旁笑笑闹闹的孩子,三娘忍不住微笑。
只是想了想,她还是道:“今日我有些话想要与你们说。”
三个笑闹的孩子立即都收了声,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娘亲。
三娘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头,认真道:“当初你你们执意要救七皇子,娘并未阻止你们,因为娘知道你们都长大了,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并且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你们凭自己的本事全了这份兄弟情义,娘很为你们骄傲。”
顿了顿,她继续道:“可是,从今而后,娘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另外一条,那就是君臣之礼。该讲兄弟情义的时候不吝啬付出,该认清自己身份的时候就要将那些都丢到一旁,不被外人的言语行为影响自己的判断。只有等你们能做到这些,娘才能真正放心你们。”
兄妹三人认真想了想,看着他们的母亲,郑重的点头:“娘,我们明白了。”
等马车停下,帘子掀开,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静静立在了门口,双目认真的注视着马车,三娘的目光与他相遇,灿烂一笑。
“你们的爹爹在等我们呢,快下去吧。”
长江后浪推前浪,老一辈的故事缓缓落幕,属于年轻人的时代即将来临。
那些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
本书完——
欢迎继续支持眉南的新书嫡谋^^
。(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后记——最后的一点交代()
后记——
看到有亲在求宣信和沈惟的番外
我交代一下。
其实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在这篇文宣信这个人从没有正面出现过。他只是活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并且是一个对男主的成长过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的长辈。
有人问我他是活着还是死了,这个我不知道
真的。
至少在我的文完结之时他没有出现,或许的死了,或许因为某种原因活在世上的哪一个角落,等到哪一日回来给大家一个大惊呃吓
他的番外我不打算写,写了就不得不交代他的生死,而这是一个连我自己也不清楚的未解之谜
就让他一直活在大家的记忆里吧^^
再来说说沈惟。
沈惟这个人,我本人对他没有厌恶,总觉得他也是个可怜的人。
想到他上辈子的惨死以及一切都没有发生前那个单纯的傻傻的甚至是干净纯粹带着些小小倔强的理想主义者的书呆子我就不忍心写死他t…t
在我心里,人物都是活的下不了手啊55555
(众人怒:你丫的三观呢?)
(某摊手:正跟节操在滚床单呢)
所以,最后他跟礼亲王一起私奔了。这两个没有节操的人一起滚远些,眼不见心不烦去吧!
至于他们过的怎么样,最后有没有吵架闹分手别问我,我不知道。不然我得写**了不讨厌他们的人可以稍稍想象一下霸道腹黑攻和傲娇狠毒受相爱相杀的狗血历程
*********
最后感谢支持名门这本书的妹子们,每天回来数着粉红和打赏的时候我就坐在电脑前傻笑被人喜欢的感觉真好
篇幅有限,我现在无法一一送出感谢,不过我记得你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份支持
因为每日的书评区我都会认真看。
最后说一句:我会记住你们的!!!(别误会,请跟着我用温柔的语气念这句话^^)
*********
最后的最后,希望喜欢这本书的亲们继续喜欢我的新书嫡谋
虽然现在比较瘦,但是上架之后我会给力更新的,这一点可以保证。^^
我们新书里再见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61章 崔姨娘事发()
玉竹闻言,一阵脸红。
第二日一早,玉竹伺候完了崔姨娘起身,待她去了庄嬷嬷那里,便自己也匆匆收拾了一下,草草用了几口早饭,小心地收好了崔姨娘交给她的药方子,找藉口出了府。
玉竹这一去就是半日,直到快午时的时候才从外头回来。
崔姨娘这一日心中也是很不安的,这是她第一次将这种事情假人之手,她总觉得自己的右眼皮在跳,可是伸手去抚的时候,又没有动静,想了想可能是自己太紧张了。
崔姨娘安慰自己。
到了中午,这一日庄嬷嬷很好心地没有多留崔姨娘,而是让她早早地就回了自己的房里歇着。崔姨娘在房中来回走了许久,正当她焦虑玉竹怎么还没有回来的时候,玉竹回来了。
“姨娘,我买到了。”玉竹一进门就惊喜地对这崔姨娘道。
崔姨娘转头,看见玉竹以及她从怀中拿出的小包袱,心中一喜,迎了上去。
“可还顺利?有没有让人发现?”崔姨娘一边拆开了玉竹手中的包袱检查,一边急急问道。
玉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不安的崔姨娘,于是心中也有些不安:“还算顺利,应当是没有让人发现吧。”
崔姨娘闻言立即抬头,正要说话。
门却是让人撞开了。
崔姨娘忙转头朝门口看去,却见是后院的掌管刑罚的杨嬷嬷领着几个粗使婆子站在了门口。
崔姨娘一惊,眼中闪过惊恐之色,下意识就要将自己手中正提着的包袱藏了。可惜杨嬷嬷没有给她机会,只扬了扬手。跟在她身后的四个粗使婆子便箭一般地冲了上来将崔姨娘按到在地。
杨嬷嬷缓缓地走进来,伸手去拿崔姨娘手中的小包袱。崔姨娘虽然被狼狈地摁到了,却是下意识的将手中的包袱抱紧了,杨嬷嬷皱了皱眉,手上一使劲。包袱便到了她手中,只是因为用力过猛,那报复上的结被扯开了。几个小药包掉落了下来。
杨嬷嬷不敢马虎,忙上前将那几个药包好好收了回去。
“嬷嬷你这是敢干什么?我怎么说也是半个主子,是五小姐的生母。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闯进我的屋子。抢我手中的东西。你眼中还有没有王家,有没有老爷?”崔姨娘厉声喊道。
她说话向来是轻声细语,温温柔柔的,从来没有这么声色俱厉过,这时候却是表情狰狞,言语凄厉。
杨嬷嬷一愣,随即冷笑道:“奴婢自然是知道您是半个主子。”她将“半个”两字咬的很紧,却是看了一眼按住崔姨娘的几个粗使婆子:“你们都看见了。这包袱是从姨娘的手中拿过来的,她自己也承认了包袱是她的。”
说着杨嬷嬷朝着崔姨娘一笑:“还好姨娘您自己也承认了,不然到时候你到了主子面前倒打一耙。说是奴婢栽赃嫁祸,奴婢还真当不起您这一抬举。”
崔姨娘此时已经是脸色惨白如纸。
杨嬷嬷没有在说什么。只是拿紧了手中的包袱,扬了扬头:“将姨娘压到正房去听候夫人发落。”
“姨娘……你们要干什么?快将姨娘放开。”玉竹在惊愕之后,急声喊道。
杨嬷嬷看了玉竹一眼,嘲讽地一笑:“你这丫头倒是忠心,她将你往鬼门关上推,你却还为她的安危担心。真是可惜了。”杨嬷嬷摇了摇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