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谋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人谋律-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老太太,自从上回在山里迷了路,我家小姐的身子亏虚得厉害,一直没有大好。这两天担惊受怕,又病下了。刚才听说您往家里来了,强撑着要来见礼,奴婢大胆,给拦下了。老太太也是个疼人的,若因为这点子虚礼让我家小姐病情加重了,您岂不是心疼?反倒是小姐的不孝。”再者,小姐迷在山里,没遇着猛兽或者强人已经是天大的幸运,这些全是拜你所赐。

    只是这句话,过儿终究没敢造次说出。仅就提起以前的病根没好利索,已经噎得老徐氏再不能多话,只皮笑肉不笑的道,“那可得好好养着。春家老爷和老太爷的命根子呢,可不能有了闪失。”说完,再不理过儿,扶着女儿的手进了东屋。一路走,一路数落嫌弃春家的院子太小、房子盖得不敞亮、院门的木头用得不对、窗纸不是最白最韧的那种、下面侍候的人少、厨房门口挂着的干红辣椒晒得品相差、甚至连天气,似乎在春家上空都比她徐家差了一截。小小的院子,顶多十几步路,却让老徐氏找出诸多错处来。

    春荼蘼装病,本来就是歪在外间的塌上,支愣着耳朵,注意着外面的动静。此时听老徐氏鸡蛋里面挑骨头,不禁闷笑。老徐氏总挑剔春家,以显示徐家是高门大户,却充分暴露了她乡间的土财主的嘴脸,而且还是暴发户那种,没有底蕴,处处小家子气得很。

    而院中,过儿耐着性子听老徐氏唠叨着进屋,看到一边的小琴戒备又得意地盯着她,冷哼了一声就进了厨房。小琴愣了下,也立即跟了进来。

    春家的厨房在西厢的隔壁,很大,自从春青阳决定分伙不分家后,就垒了两个灶,连同着家伙什儿、柴米油盐什么的也是两套,分为左右。左边属于春大山两口子及婢女小琴,右边是春氏祖孙和老周头、过儿做饭的地儿。

    “还不到吃饭的点儿,你这是干什么?”见过儿刷锅煮水,和面打鸡蛋,小琴问。

    “我给老周叔做碗鸡蛋面,碍着你什么了?”过儿没好气地说,“他老人家被太太支走了三天,风尘仆仆,一早上大约连饭也没用就赶回来,还不许吃口热汤面?”

    小琴哦了声,不客气地吩咐道,“既然如此,你多做点吧。我们家老太太虽然吃不惯粗茶淡饭,但外面还跟着两个家仆,想必也是没吃的。还有王妈妈……”

    话没说完,就让过儿顶了回去,“奇怪了,你们家的人,为什么吃我们家的饭?再说,我用的是这边的米粮,你若是真心疼人的,自己做不就得了。”

    “徐家来人,还不是为了老爷!”小琴瞪眼,“这就是春家的待客之道吗?”大约因为徐家老太太在,气势比平时足。

    可是过儿不吃这套,看也不看她,“我们小姐已经把老爷的麻烦平了,用不着别人。至于说待客,谁请来的谁招待呗!老太爷不是说了,各过各的。怎么着?老太爷人不在家,咱们当下人的就反了天不成?”她特地把“下人”两个字念得格外用力,气得小琴恨不能扑过来,抓花她的小脸。

    但过儿一向泼辣,虽然比小琴小好几岁,却从来没吃过亏,又长期粗活细活一把抓,还很有点力气。结果,小琴也没敢怎么,只扔下一句话,“没规矩的东西,猖狂的你,早晚有你好受的!”跺跺脚就走了。

    过儿也不理,心想着有小姐和老太爷撑腰,在春家,老徐氏也不好发落她,只管把鸡蛋面做好了,趁热给老周头送了过去。

    “老周叔,小姐叫我送吃的给你。”她把香喷喷的面端到桌子上,又张望道,“徐家不是跟来了两个男仆,人呢?”

    老周头知道小姐向来怜老惜弱,对他更是亲切,心中感动,吃了一大口面,便向对面努了努嘴道,“咱春家小门小户的,哪有专门待客的房间?何况他们只是下人,我这里又是住人的地儿,乱得很,只好委屈在杂物间的候着。好在,椅子倒是有。不过,太太的娘不是个体谅下人的,早上和那个婆子在马车里吃的,没理会旁人。我怕那两个小子也饿坏了,你如果做得有富余,好歹也给他们送些。小姐一向心软,知道了必是高兴的。”

    “就你们心善,我是坏人。”过儿嘟着嘴道,“不过是点子吃食,我还舍不得?不过是看不惯徐家人大方在表面,内里凉薄。”但到底还是不忍心,依言而去。

    她回到厨房,见小琴正在煮茶,当下也不搭理,只把剩下的面汤倒了一盆子,外加两只胡饼,一碟子咸菜,送到了外院的杂物房。

    那两个仆人还以为得生饿一上午,正揣着手,恨不得啃木头,见状自然千恩万谢。过儿当然借机大大赞扬了自家小姐的仁慈,善待下仆,并隐晦的提及徐家母女的冷漠,然后趁着他们吃东西,跑到老周头悄悄打听了下这几天的情形。

    “我紧赶慢赶,一天一夜就到了徐家。”老周头愤愤地说,“亲家老太太当时就骂咱家老爷不省事儿,害了她女儿。说老爷如果坐了监,定要把太太带回家。又扯了一大堆什么当初就不应该嫁过来的废话。倒是亲家老太爷说,赶紧把人救出来要紧。还烦请了涞水县一个相熟的刀笔小吏,毕竟同行之间好说话。本来亲家老太爷不让亲家老太太来,可你也知道,谁拦得住啊。”

    “那位公爷呢?怎么没见着?”过儿好奇。

    “让亲家老太太拜托,直接去县衙了。”

    “啊?这样不好吧!”过儿吃了一惊,“小姐已经解了老爷的冤屈,就等着三堂读鞫呢。这样……徐家这样,不会坏事吧?”

    老周头也是一愣,过儿却已经跑进院子里。

    注:其实过去面条不叫面条,称为汤饼。馒头呢,叫蒸饼。但为了大家的阅读习惯,就按习俗叫了,特此说明,大家知道就好。

    ……………………………………

    ……………………………………

    ……………66有话要说…………

    为了感激大家连日来的支持,又是各种票票,又是各种书评的,明天双更一天。希望童鞋们继续无条件支持。呵呵。

    感谢c、phoennydj打赏的平安符

    感谢梵天lwxs520 ……》

第十七章 没有男人惦记的姑娘;不是好姑娘() 
春家所在的这片地方,属于地团,也就是府兵军户聚居的地方,地理位置上处于城外,毕竟府兵们战时是士兵,平时就是农民,还要种地的。而普通百姓,还把这里称为“糠地”,只因为很多军户穷困。他们虽说不用缴田税,但古代生产力低下,出产本就不多,还得看老天爷的喜怒,日常的军务装备还得自己担负,实在过得艰难。

    因而,春家的宅字在糠地中很显眼,东边紧邻着家境稍好的何嫂子家,西边是一条容一辆马车通行的阡陌小路,后面是自家菜地,再旁处,就是大片普通民居了。

    春荼蘼坐在当院里,提防老徐氏又出幺蛾子。虽然有点冷,好在刚才战斗了一场,又是近晌午时分了,身子倒还是温热的。

    不过她坐了会儿,忽然觉得不自在起来,似乎有人窥探,循着那种异样感望去,就见到一个年轻男人正趴在西方临街的墙头上,津津有味的凝视她,见到她看过来,咧嘴一笑,牙齿白得闪光,像要咬人似的。

    这人是谁?长得很是不错。他在那儿趴了多久了?都听到了些什么?大白天的爬墙也太大胆了!虽说现在这个时辰,男人们大多外出做活了,可军户家的女人孩子也都挺厉害,叫嚷起来,他就得被围起来打。可是,看他似乎没有恶意……

    因为太突然了,一时之间,她有点发怔。而她自己不知道,迷惑的神情在她的脸上,奇异的形成了微妙的蛊惑力。在那位墙上君子的眼里,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饱含着一种急欲怒放的肆意,恨不得让人立即摘下枝头。

    “小姑娘挺凶的啊。”男人的笑容加大,带点戏谑地说。

    “凶你妹!”春荼蘼的胸中正还有点余火,又遇到这种不守礼的爬墙家伙,当即暴发,“还不快滚,等着我叫人来赏你吃小炒肉吗?”

    墙头男一愣,定定地望着春荼蘼,不明白凶你妹是怎么个凶法。

    春荼蘼只觉得自个儿的脸都要被那双格外明亮的眼睛灼伤了,怒得站起,“看什么看?再看把你眼珠子挖出来!”

    墙头男又一愣,随即唇角上弯,似乎要大笑。但这时,因为春荼蘼声音大了,东屋听到了动静,门帘一挑,小琴鬼鬼祟祟的探出头来。

    春荼蘼冷冽的目光狠狠甩过去,吓得小琴一哆嗦,赶紧又缩回屋了。春荼蘼再看向西边墙头,那不知哪里跑来的野男人也不见了踪影。想必,是路过西墙外的小路,听到动静,多事的来看热闹。好在她似乎也没说什么紧要的事,应该不碍的。

    其实,她根本不会把自家美貌老爹娶徐氏时的那点难言之隐说出来,但她算准了老徐氏不敢赌。道理讲不通,武力上不占优,威胁别人这种事,她做起来并没什么心理障碍。但刚才那个男人是谁啊?虽然大唐风气开放,但随便爬人家的墙,也实在不是正人君子所为。何况她家的墙是很高的,难道外面有垫脚的东西?不行,待会儿得让老周叔去看看。祖父和父亲都不在家,一院子女人加一个老人家,还是安全第一!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时,墙头男已经快步离开春家的范围。同行的,还有一个看起来身体有点孱弱,但紧跟着走了半天也没有气喘的俊俏郎君。

    “春家姑娘挺不错的嘛。做事爽利、果决,却还给人留三分余地。”墙头男停下脚步,半转过身回望,正是折冲府都尉韩无畏。不过,他还是穿着低阶卫士服,若不注意他的容貌和气质,就像普通的军中少年。

    跟他在一起的,自然是大理寺丞康正源,也是一般读书人的打扮。

    “因为你爬人家的墙,她还要请你吃小炒肉?”康正源伸出手,轻按按自己的唇,似乎把要打的哈欠压了回去。他唇红齿白,手指如玉,两相一衬,说不出的好看,却又丝毫不女气。

    “你不懂,这是本地的方言。请吃小炒肉,是指要拿棍子打人呢。”韩无畏英眉一挑,很有兴味的笑笑,“她这是心疼我吗?提醒我快走,而不是直接叫人打我?啊,我就知道,本都尉实在太过英俊,是女人就会生出爱慕之情的。”

    “表哥,你恶心人也有点限度好吗?”康正源做了个要呕吐的样子,“若她也像京中贵女们那样,见了你就百般示好,也就不过尔尔了。我看,人家是家里有事,嫌你烦呢,恨不得快把你打发走。我在下面听着,好像人家叫你快滚来着。”

    “女人嘛,总是口是心非,说不定她表面凶我,心里是为我好的。”韩无畏耸耸肩,大言不惭地说,“可惜你没看着她那俏模样,明明是旧衣素颜,头发都散了,可就像华服贵履,妆容精美似的,特别坦然大方。你说,别的姑娘突然见到以墙头上趴着个不认识的男人,不吓得尖叫,也得惊慌失措吧?至少,因为自己形容狼狈,也得有点尴尬吧?她呢,敢跟我对视,还扬言要挖出我的眼珠子。啧啧,了不得。”说到后面,不由得赞叹。

    他却不知道,那是春荼蘼在现代职场和法**历练出来的淡定和从容。另外,就是她心里放着春大山的事,顾不得别的。

    “我又不是登徒子,不做无礼之事,自然看不到墙内春……呃……雷霆。”康正源道,“再者说了,你从小苦练武功,难道就是为了今天爬墙?”

    “你站在墙根下头听,就很正派吗?别臭美了,咱俩是一对登徒子,你不过是个放风的而已。”韩无畏坚定不移地把康正源拖下水,“但也怨不得咱们,院内吵的声音这么大,正好路过的人,谁还没点好奇心?”

    “是正好路过吗?你是特意拉我来的吧?”康正源毫不留情的揭发道。

    韩无畏笑笑,继续向前走,两人边走边说。

    “昨天我回军府,急调了春家的记档来看。春大山的父辈,本来是兄弟三人,他们家是三房。因为春青阳那辈上已出两丁,春青阳就没进兵府,而是去县衙当了差役。你也知道,为避免逃避当兵员的,律法规定军户不得分家。可是春家大房和二房,居然没生出儿子来,就此绝户了。总共只三个女儿,嫁到了外县。到春大山这辈,没办法,隔房顶了他大伯父的缺。”

    “春大山现在也没有儿子吧?若有,也不会叫个姑娘家上堂去代父申冤。”康正源问。

    韩无畏点了点头,“可若不是有这一出,我也不会注意到春家。只是想不通,一个内宅的小姑娘,我打听过,平时也不像其他军户女那样抛头露面,娇养着呢,却怎么会那么熟悉大唐律法,还能运用得如此熟练?”

    “这个……昨天我约见了县衙的部分官吏,倒是私下问了。据说,春荼蘼三个月前大病了一场。养病期间实在无聊,她祖父就从衙门主典那儿错了《大唐律》给她看。想必,是那时候熟悉的吧?但短短三个月就有如此实力,就算不是过目不忘,也是天分超常呀。”

    “看她上堂的样子,倒像是个老手。只是她土生土长在范阳,并无特殊经历,也只能以天分来解释了。”韩无畏轻蹙了下眉头,“至于说春大山,他二十一岁为丁,九年时间,从卫士到小火长,再到队副,一级级升得不算快。不过近十几年来,阿尔泰山那边内讧不断,扰边的也只是在幽州北部边界的小打小闹。没什么战事,就捞不到军功,升迁无望。春大山是个忠耿的性子,不擅溜须拍马,家里也没有得力的亲朋,这样还能升官就已经很不错了。”

    “春大山长成那般样子,极招惹女人的,上官不妒忌就好了。”康正源笑道,“关于女人缘这事上,你是深有体会。你想提拔他,不会是同病相怜吧。”

    “若是人才,没必要不提拔是不是?军府还正好有个职缺。但我是想,他有个如此不俗的女儿,必定也有不俗之处。”韩无畏摊开手,“但今天过来也不是为了什么,就想来看看,哪成想还真遇到好戏了。春大山武艺不错,练兵也有一套,可惜家宅不宁。不能齐家的人,在军中能有大作为吗?我觉着,还是再看看吧。对了,你什么时候走?”

    “我身边的幕僚麻烦得很,出门必看黄历。”康正源抓抓头发,“他说三日后正是出门的好日子,所以我那天一早就走。范阳有你坐镇,本没什么大案要案发生,我先往幽州北边去,趁着数九寒天下大雪之前,把那边先巡察完毕,然后再往回走。如果赶不及回长安过年,最后还是落脚在你这儿。”

    “行,那我等你,正好可以和我一块儿过年。”说到这儿,韩无畏又是一笑,“不知春家那丫头过年时穿得喜庆点,是个什么样子?”

    “你别总惦记人家姑娘好不好?”康正源也笑道,“哪有点折冲府最高官员的样子。”

    “这你就不懂了。姑娘就是给男人惦记的。没有男人惦记的姑娘,不是好姑娘。”两人说笑着离去。

    春大山不知道,他升官之路,就因为徐氏母女而耽搁了下来。而被惦记着的好姑娘春荼蘼同学,此时还在家中焦急的等待着衙门的消息。

    ……………………………………………………

    ……………………………………………………

    ………………66有话要说………………

    感谢锦衣夜行蒙面墨镜人打赏的金光闪闪财神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