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采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文采风流-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铎冷笑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我不过是想歇一阵,就跳出想取代我的人了!”

    “虽然去年的作家富豪排行榜还没有出来,但大家都知道榜首绝对非你莫属,现在媒体们唯一的疑问是你去年的稿费有没有过亿而已。如今你是当之无愧的通俗,周岳敏想成名的话,借着你的名头炒,才事半功倍啊!”蒋先诚为张铎分析道。

    “只是我现在实在是分身乏术,恐怕要让他得意一阵子了!”张铎现在同时更新雍正皇帝和佛本是道,正在忙着拍摄上海滩,年底前还要把大话西游弄出来,实在没有精力开第三部

    “这样的话,就怕时间久了,读者就把你淡忘了啊?”蒋先诚担忧道。

    张铎却“哈哈”大笑,他现在写的几部是经久耐读,流行几十年的作品,怎么可能短短的时间里就被读者淡忘掉。

    “没事的,我自有分寸!对了,时间不早了,咱们也该赶往会场了,要是让市里的领导等咱们,可不太好啊!”

    蒋先诚作为万盛图书的总经理,是有专车和司机的。张铎便没有开自己的车,蹭蒋先诚的奥迪去的会场。

    同去年差不多,滨城国际会展中的场馆外,依旧是横幅高挂,彩球飘扬。场馆大门上的红色的横幅则变成了2002滨城图书订货会。横幅的两旁是参展的各出版社名字。而上面最大的雍正皇帝海报,却是央视友情提供的。

    把雍正皇帝的权买回去之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立刻运转起来。问张铎要后面的剧情大纲,改剧本、定导演、选演员,忙的一塌糊涂。

    而已经定下来的雍正扮演者,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隋国庆,滨城图书订货会中的海报,正是他的定妆照。

    张铎和蒋先诚到的时候,才九点半多,而整个订货会却是要到十点才能开幕。两个人先去了嘉宾休息室,有休息的沙发,也就一些点心和饮品。

    张铎跟蒋先诚正在休息的时候,忽然瞧见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涌进休息室。里面有东北晚报的总编吴惟忠,松江人民出版社的新任主编朱国兴。而当中最神气活现的,却是那个周岳敏。

    “来的挺早啊,老蒋!阿铎,你那部上海滩拍的怎么样了?”吴惟忠跟蒋先诚是多年的老友,跟张铎的私交也还算不错,所以上来打招呼。张铎和蒋先诚笑着跟吴惟忠问好。

    朱国兴是松江人民出版社外聘的,跟蒋先诚没打过交道,况且两家公司关系并不和睦,也就没有上前。

    周岳敏倒是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哎,张铎,拍戏好玩吗?”

    张铎瞧了这位刚刚火起来的新人,不咸不淡地说了句:“马马虎虎了,挺累的!”

    “是吗,我倒是准备过一两年,也弄一部电视剧玩玩呢!”周岳敏雄心勃勃地说道。

    “是吗?那预祝你成功了!”张铎客套地说了句。

    “怎么,你不相信我?我跟你说,电影、电视剧这个行当,我迟早都会进的。但我要自己开公司,才不像你,在万邦当个小股东,大头都被别人分走了!”周岳敏不屑地说道,显然是对张铎的创业模式不太认同。

    张铎皮笑肉不笑的说:“是吗?那我提前祝你生意兴隆,票房长虹啦!”张铎言不由衷地说。他前世今生两辈子,像周岳敏这种,取得一点成绩之后,沾沾自喜、踌躇满志的人见的实在是太多了!却是连说都懒得说了!

    周岳敏却听出张铎敷衍的意味来了,“张铎,我知道你去年很火,但不好意思的是,你的套路已经过时了,以后是我开创的架空下,就算你再开武侠怕也不是我的对手。所以你改去写雍正皇帝,倒是很明智啊!”

    周岳敏这一番话说出,蒋先诚、吴惟忠、朱国兴都楞住了。跟张铎不喜欢看报纸不同,这三个人处在出版行当,对周岳敏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他胆大妄为,却想不到他居然敢在这种场合,说如此挑衅的话。

第二百一十三章 图书订货会() 
这几个人都盯着张铎,想知道他会是什么反应,是针锋相对,还是沉默不言。不过从以往的经验看,张铎针锋相对的可能性比较大。

    谁知张铎却笑了,笑的有些肆无忌惮。“是吗,那么恭祝你新书大卖,将来能够取我而代之!”

    周岳敏见张铎“怕了”,十分兴奋地说:“这是我的目标,我一定会超越你的!”

    张铎站起身来,拍了拍周岳敏的肩膀说:“岳敏,说实话,我真的很看好你,你一定会成功的。如果有一天我能做皇帝,一定封你为太子!”说罢转身走掉了。蒋先诚见状,自然跟在张铎的后面。

    朱国兴咧着嘴笑着说:“想不到张铎也不过如此,见到岳敏风头正盛,就做了缩头乌龟,连句硬气点的话都不敢说。

    周岳敏开始还有些得意洋洋,不过笑着笑着就回过味来了。阴沉着脸说:“妈的,他竟然骂我是他儿子!”吴惟忠也反应过来,在旁忍俊不禁。不过此时的张铎正在跟滨城市的市长李国泰在谈话,周岳敏也不好过去找茬,只能先忍下这一口气了。

    “张铎同学,我听说你在拍上海滩,不知你什么时候,能拍一部反映咱们滨城或者是东北的电视剧呢?也为咱们家乡的宣传,做做贡献!”副市长李国泰和颜悦色地说道。

    他之前是负责文教卫生的副市长,自从去年图书订货会大获成功之后,便向市里提议,大力发展滨城市的文化产业,争取把滨城打造成一个“文化之都。”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开了许多会,也到市里的文化产业走访调研过,并在现场做出了一些指导。如今一年过去了,滨城的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松江晨报和东北晚报分别名列国内报刊业的第三、第四名。并且日均发行量,全都过了两百万。在一城之内,出现两家日均销量过两百万的大报社,这是天大的政绩啊!

    而在涌现出了以张铎、周岳敏为首等一大批,在国内的,有着极大的人气。

    至于影视传媒方面,松江台如今成为央视以下第一地方卫视,有些时段的收视率便是央视也比不了。而万邦影视,除了位列国内影视制作公司前十外,更是出品了好几部高质量的影视剧,公司规模急剧扩大,收益率极高。

    上面的这些成绩,虽然与李国泰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但滨城的文化产业毕竟是在他负责的时期高速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也因为“政绩突出”,被提拔为常务副市长。

    李国泰自然知道滨城的文化产业是因人而兴,所以对张铎的态度十分友善。他希望张铎能为滨城拍一部电视剧,除了是想捞点“政绩”,也是想跟张铎拉近点关系。

    事实上,李国泰的这种想法,正是国内电视剧市场乱象的根源之一。有些电视剧拍出来后,不过审核,不上映,直接就扔在仓库里了,因为最初的拍摄目的,就是为了给地方政府“献礼!”

    张铎却是做不能做这种事的,他不拍则矣,拍的话,就要拍部好的片子来。以他现在的影响力,自然是不需要讨好父母官的,但他父亲张振兴在滨城做房地产行业,现在跟李国泰的关系走的很近,张铎就不得不给对方这个面子了。

    张铎仔细地想着前世跟滨城或者说东北有关的电视剧,首先乡村爱情他是肯定不能拍的,即便这部戏在北方很火,因为跟他的风格实在实不符合。

    闯关东倒是不错,却也不够震撼,张铎皱着眉头仔细地想着。李国泰见张铎真的上了心,心中喜悦,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油然而生,笑着说道:“哎,不必急于一时的!”

    张铎却突然开口说道:“有了,李市长,近代东北,名声最盛者,莫过于张氏父子,你说拍一部大帅传奇怎么样?”

    李国泰作为东北人,提起大帅,自然是有种自豪感的,可作为滨城的副市长的话,他却觉得这部电视剧没滨城什么事!大帅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奉天,就是那座张氏帅府,如今也好好地挺立在奉天城内。

    “这部片子没咱们滨城什么事儿啊,我看你还是在想想。要是没什么好题材就算了,毕竟滨城发展起来的时间太短,没什么底蕴!”李国泰略带失望地说道。

    李国泰都不提了,张铎自然也就不再纠结,两个人又说了一阵话,就到了图书订货会开幕的时刻了。

    会场之内等待的客商里,陈善明和秦良穆又碰到一起去了。去年的时候他们就来过这里,还曾想直接把钱扔给张铎,然后再去找张铎签书,不曾想全都被张铎把钱退回去了。

    这次又遇见之后,陈善明先说道:“秦兄,你过来准备拿什么书啊?”

    “我这次准备多拿点周岳敏的寻明记,这部书现在很火的!你呢?”秦良穆问。

    “我,我也准备多拿点寻明记回去卖!”

    “怎么,星仔的新书雍正皇帝你都不多拿点?”

    “那本书虽然不错,但读者多为官商阶层,他们买书肯定是去新华书店那种能开发票的地方,哪里会去找咱们批发的私营小店,雍正皇帝在咱们手里,绝对卖不出几本的!”陈善明侃侃而谈地分析道。

    秦良穆拍手笑道:“英雄所见略同啊,这次星仔恐怕要丢面子喽!”

    “哼哼,我觉得他丢点面子到也不错,免得总是那么傲气!”陈善明一想起去年事,心里就有些不爽,恨恨说道。

    滨城市火车站,一个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整齐的年轻人走出火车站,瞧了瞧腕上的手表,用蹩脚的普通话说:“估计那边已经开始了,也不知道去了之后,还能不能买到星仔的书!”

    滨城国际会展中心这边,已经进行开幕仪式了。先是文化局长周慕言致开幕词,然后是李国泰发表了一通长篇大论。作为嘉宾,张铎也有发言,却只是寥寥几句而已。

    当主持人宣布各展区开放,可以去自由选书的时候。众书商蜂拥着跑向二楼,再次把台上的一干领导看的都傻眼了。

    一干书商上了二楼,依旧是直奔松江人民出版社的展区,喊的却是寻明记给我来五千册,给我来八千册这样的话语!去年射雕英雄传的火热,今年复制到了寻明记的身上。

    周岳敏看到自己名下的书被批发商抢购,兴奋的手舞足蹈,哈哈直笑。“你们快看万盛图书的展区,都没什么人啊!”朱国兴和吴惟忠顺着周岳敏指的方向望去,见万盛图书的展区里果然没什么人。

    蒋先诚和张铎坐在展区里面,蒋先诚有些坐不住:“张少,咱们这也太丢人了!这跟你在文坛上的地位也不符啊!”

    张铎轻轻地吹了吹茶水,若无其事地说道:“蒋叔叔,对面火不火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吗?就算现在没人来,又能怎样呢?”说罢喝了一口茶水,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

    “张少,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风轻云淡了?对方火了,不就把你的名头压下去了吗?要是明天媒体上传出,你的新书不如周岳敏的新书受欢迎,会影响你在读者中的江湖地位啊!”

    张铎依旧在品他那杯茶,似乎在喝很甘甜的琼浆玉液一般,淡然自若,“不用担心,咱们输不了!”

    这时终于有一些书商进入万盛图书的展区,只是要的数量的很少。毕竟万盛之前出版的书,都已经卖的市场饱和了。而新近出版的雍正皇帝不被在场的批发商看好,卖出的数额寥寥无几。

    “张铎,你这里人不怎么多吗?周岳敏走过来,一脸嘲讽地说道。

    “人不在多,肯买书的,来一个就够了!”张铎风轻云淡地说道。

    “切,告诉你,我的新书订货量已经达到二十万册了,倒是你,书的销量可跟你的名气不匹配啊!”

    张铎越发懒得理周岳敏,喝了一口茶,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周岳敏见张铎如此藐视于他,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哼,咱们等订货会结束的时候,再见分晓。”说罢气呼呼地走了。

    “张导什么时候变的的这么宽宏大度了?”蒋先诚不解地问道。

    张铎轻笑一下说:“他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而已,我跟他计较,丢身份的是我!”

    周岳敏的行为,就像70年代里,京城中急于成名的顽主,找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大流氓的麻烦一般。对于这种刚刚出道的半大小子,你打了他,别人说你以大欺小。你要是跟他纠缠,一不小心吃了亏,几十年的名声就毁了。所以对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甭搭理他,在精神上严重鄙视他,在实际行动中个,用实力碾压他,而不是做口舌之争。

    “张导,其实他比你还大了一岁的!”蒋先诚实在受不了张铎扮老成,忍不住开口说道。

    “那他在我心中,也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而已!”张铎不屑地笑着说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封笔的想法() 
对于张铎的少年老成,蒋先诚已经是深有体会了,也就没再说什么。不过万盛图书这边,雍正皇帝的销量确实很不理想。

    来参加订货会的都是国内的图书批发公司,他们在这里进书之后,回去批给当地的私营书店。但张铎出的几本的基本都是新华书店的渠道。分到订货会上的数量本就不多,加上书商们对这部书潜在购买者的分析,认为在私营书店的销量不会太好,所以到现在为止,也只售出六万多册。

    如果是对普通的作家而言,这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一个销量了。但对张铎而言,这简直是失败的不能再失败,特别是还没有新人周岳敏的新书寻明记销量高,简直丢脸至极。

    “喂,老李,孟南星的书,你不去拿一些?”一个胖的像缸的书商说道。

    “拿啊,我准备去拿两百本雍正皇帝,你弄多少?老家伙”另一个体型消瘦的说道。

    “我啊,我准备先进五百本瞧瞧,你怎么拿这么少啊?”

    “嗨,要是武侠,说什么我也要弄个玩八千册,雍正皇帝嘛,我听说喜欢这书的人不是政府机关的,就是企事业单位的,人家买书都得去能开发票的新华书店,到咱们那批书的小店,嘿嘿!”

    “普通老百姓应该也有愿意看的!”

    “是啊,所以我才进点回去瞧瞧,好的话再补货呗!”

    蒋先诚听到不远处两个书商的谈话,才知道雍正皇帝销量低迷的原因。却也有些感慨,这帮书商还真是精明啊,他都没想过这方面的事情,那些书商居然连发票的事都算计到了。

    “张少,这次咱们万盛图书在订货会上,销量恐怕会很不理想啊!”蒋先诚悄悄对张铎说道。

    “那能怎样!卖多少是多少呗!咱们过来参展,不过是给市里一个面子,事实就雍正皇帝这部书,咱们就有网上书城、新华书店两个渠道了,批发出去也不过是多个私营书店体系而已,难道你还怕全渠道的销量不行?”张铎反问道。

    “呃,那倒也是,我相信后天统一上市后,雍正皇帝的销量,一定很可观!只是那周岳敏如此猖狂”蒋先诚很想问一句,老大,你不生气啊?”

    “你觉得他能跟我相提并论吗?”张铎笑着问道。

    蒋先诚到真的很想说能,在他看来,张铎创建了新派武侠周岳敏却在张铎的基础上,开创了“架空历史武侠”是惊才艳艳的人物。

    “他虽然不能跟我相提并论,却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刚才说的那句,我若能能当皇帝,一定封他做太子,并不是在调侃他,而是真的看好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