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明谈完工作离开后,李轩也提前下班,他今天要去参加在上…海大酒店举办的一场庆祝酒会。陆氏电子公司刚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完成上市,股票发行价6港元,上市首日上涨33%以8。05元报收。
香港又多出了一个亿万富豪,陆秦天和妻子共持有陆氏电子公司52。6%的股份,以收盘价计算,市值高达1。64亿港元。而东方电子公司是上市公司陆氏电子的第二大股东,持有21。5%的股份。
“李生,多谢光临!”陆秦天看到李轩挽着女友钟楚虹从宴会厅入口进来,立刻与其他人告罪一声,满脸喜色的迎了上来。
“陆董,我现在好歹也是陆氏公司的大股东,庆功宴自然不能缺席!”李轩笑了笑陆秦天自己去忙就行了,他今天可是庆功宴的焦点。
之前东方电子与rca公司关于显像管合资工厂的谈判,在李轩的要求下,加入了陆氏电子,变成三方合资。几天前大家刚刚达成初步意向,其中东方电子为主要出资人,占股45%,陆氏电子为次要出资人,占股25%,负责新工厂的具体具体筹建和未来的。而rca公司以技术和一部分生产设备入股,占股30%,并负责新工厂的技术。
陆氏电子今天股价能以大涨收盘,几天前公布的加入rca与东方电子的显像管合资厂计划,是的利好消息之一。陆氏电子虽然是三方中股权最小的一方,却会负责显像管工厂的具体筹建,已经与佘口工业区就新厂用地问题展开谈判,希望能在那里建设一个外商独资企业。
陆氏电子也是香港东方系外围企业中,第一个实现上市的公司,市场给与的反应非常热烈。年底前还会有另外两家与东方电子有很大关联的企业陆续上市。现在楼市已经开始滞涨,但股市还没受到太大影响,这应该是八四年香港前途问题尘埃落定前最后的绝佳窗口期。
。。。
第194章 显像管厂()
今晚的主角是陆秦天李轩与他寒暄过后,就和女友一起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
“你不是说显像管是东方电子公司的核心零部件吗,为什么不自己控股,而是要引入陆氏电子分散了股权!”钟楚红有些不解的问道。她在李轩身边不断的耳濡目染之下,对商业也不再是一窍不通。
李轩组织了一下语言,对自己女友解释道:“我们建造工厂唯一的目的,就是实现零部件能有一部分自我供给,确保出现突发状况时也不会停产!比如去年马来西亚遭遇特大洪灾,日本几大知名pcb生产企业在吉隆坡附近的工厂都受灾严重,导致pcb印刷线路板基板全球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
再比如几个月前,美国国会刚刚通过新法案,家庭电话用户不必再得到电话公司的批准,就可以自行选购电话机,这项法案瞬间激活了美国电话机销售市场。
以前美国用户必须选购电话公司指定的电话机,市场主要份额被几家大公司牢牢控制。但现在没有限制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这给了许多小品牌以价格取胜的机会。据说现在全香港已经有超过五十家电子厂开始生产各种家用电话出口美国。
但香港这些电子公司只能做最简单的装配工序,核心部件全靠进口,欧美零部件企业从上个月开始就提高零部件报价,大部分利润都被它们这些上游企业攫取了。同样的,我们公司自己如果能有一部分产能,在与上游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时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有足够的底气和他们慢慢磨!
显像管虽然在街机和电脑显示器中都有使用,但并不算是什么核心技术,关键的专利都掌握在其他企业手中,因此我们自然没必要在此投入太大的精力!而建设和这样一座大型电子工厂,可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
“李生。你好!”一个精神烁烁的老人走过来热情的向他打招呼。
“姚书记,你好!”李轩一眼认出眼前这个说话声音中气十足,红光满面的老人。他正是招商局董事长,佘口工业区的工委书记姚耿。
由东方电子、rca和陆氏电子合资建设的显像管厂并不是一个小工厂,而是包括彩色管厂、彩管玻璃厂、荧光粉厂等在内的一系列成套工厂,总投资高达2亿港币。香港不太可能如此大规模电子厂的廉价工业用地。所以新厂的建厂地址会选择在内地。
陆氏电子作为出资方之一,已经代表合资厂开始与内地政府进行前期沟通工作。佘口工业区是新厂候选的建设地址之一。如果显像管厂落户佘口,这极有可能成为佘口工业区自1979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外商投资,工业区管委会上下对此自然热情非常高涨。
佘口工业区成立比深海特区还要早,它是由香港招商局全资开发的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香港招商局的前身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于1873年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新中国成立后,招商局在大陆的财产由人民政府接管,而迁往香港的员工和在1950年宣布起义。起义后招商局依旧在香港经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内地中央政府驻香港的三大中资企业之一。
香港招商局从1950年在香港落脚开始,一直按照香港的商业规则经营,已经逐步融入到香港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得到香港商界广泛认可的中资公司。招商局开发佘口工业区所需的前期资金,就是全部由中银香港、汇丰、恒生等香港银行借贷而得的。
但是佘口工业区成立的最初一段时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波又一波的港商从中环码头,登上招商局的接待渡轮前往与新界元朗隔海相望的佘口半岛考察,但转了一圈返回香港后就都悄无声息了。
直到深海特区成立。内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毫不动摇后,香港商人对内地政策的可持续性才多了一丝放心,陆陆续续有一些大胆的小企业去佘口投资建厂。今年的前九个月佘口工业区已经的外资企业超过了50家,大多数都是香港老板。开发区的第一期工业工地基本已经租满,正在紧张的展开二期用地的三通一平工作。
但前往佘口工业区发展的大都是规模不大的小厂,企业的质量并不高。现在突然有一笔高达2亿港币的投资有意落户佘口。这对管委会上下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这一家工厂的投资额,就抵得上开发区成立以来所引进的近百家工厂的投资总额。
“我们东方电子虽然是新厂的主要投资人。但主要是负责财务监督,具体的筹建工作会由陆秦天先生负责!”李轩笑着说道。
陆秦天已经开始和内地方面谈判。虽然合资厂的首选是佘口开发区,但谈判也要讲究策略,不可能直接把自己的底牌给暴露出去。所以陆氏电子近期也在和深海特区的上埗工业区频繁沟通。
佘口工业区管委会虽然是隶属于特区政府管辖,但工业区主要是由香港招商局主导开发,行政上相比于特区的其他地方更加。而特区刚刚划出上埗附近的一块区域作为重点发展电子工业的开发区,已经有多家来特区发展的电子工业…部下属大型电子企业入驻。
“我们佘口工业区相比于特区的另两个工业区,在基础建设方面无疑更有优势,而且我们能给外商企业的政策和服务也更加灵活!李生如若有时间,不妨可以过海亲自实地探查一番!”姚耿又见缝插针的补充了一句。
在高达2亿港元的巨额投资诱惑面前,兄弟单位的情谊都顾不上了。上埗工业区很可能就是佘口在争取这个大型项目上,最的竞争对手,姚耿虽不至于去故意贬低对手,但却会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优势。
近期佘口开发区上下人最的任务就是拿下这个显像管项目,而依托香港招商局的便利条件,姚耿收集到的资料要比上埗工业区管委会和特区政府都更加详尽。虽然现在新项目由陆氏电子在负责筹备,但实际的主导权却掌控在眼前这个年轻人手中。
李轩早已和陆秦天有过沟通,新厂筹备具体由他负责,就没必要出尔反尔自己去过多插手。东方电子以后派驻合资厂的人员主要会负责财务和营销这两块,只要能掌握住这两方面,李轩就有信心控制住项目的主导权。
于是他干脆把话题转移开去:“我们这次筹建的新厂,相比于内地在西陕省渭城建设大型彩色显像管厂,其实还远远不如!也只有政府强力主导,才能一口气建立整个完善的工业体系!”
姚耿立刻明白了李轩所指的项目,点了点头说道:“4400项目投资是比较大,据说从日立、旭硝子、大涂等日本公司,采购全套新建技术和设备花费的外汇就超过1亿美元!李生您的东方电子公司产品畅销欧美国家,自然无需为外汇的问题犯愁,原材料也可以在全球采购,许多次要工序无需自己建厂!
但4400项目不同,它主要职责就是解决国内现在面临的显像管短缺问题,建厂很的一个目的就是要降低产品的用汇指标。现在国内大多数显像管厂只能从国外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一只彩管用汇超过50美元。而渭城彩管厂建成后据说能降到12美金,每年可以为国家采购显像管的外汇就超过5000万美元!”
李轩不由对眼前这个老人有几分刮目相看,看来他对显像管这一产业做了充足的功课准备。而他去了解这些信息的目的,自然是瞄准了合资厂项目。否则远在西北的显像管厂即使投资再大,也和他这个佘口工业区的书记没太大关系。
西陕省渭城彩管厂总投资高达7亿人民币,年产各类尺寸的彩色显像管100万只。而李轩准备建设的显像管厂一期工程总投资只有2亿港币,年产量却高达150万只,其中彩管120万只。并不是说李轩有花小钱办大事的神通,而是他无需像渭城彩管厂那样去建设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建立一套完整工业体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之前rca公司在波兰,日立公司在芬兰都没能取得成功!不久前rca公司的技术专家哈迪先生,刚刚应邀去西陕访问,他对渭城的项目评价非常高。
而哈迪先生接下来也会作为rca公司的首席技术代表,负责我们这个新厂筹建的技术,他希望能与渭城的国内同行们多交流,吸收他们的优秀经验,到时候还需要内地政府多!”李轩说道。
。。。
第195章 北上邀请()
姚耿和李轩寒暄了一阵,知道他口风很紧,也就没追问,决定接下来再慢慢做陆氏公司和东方电子两家的工作,一定要让显像管厂落户在佘口。
“周女士也来了!”钟楚虹伸手一指,亚视的总裁周梁舒怡也来参加酒宴,就在不远处。
“我和陆夫人是好友,这次接到她的邀请就过来助兴!”周梁舒怡也看到了自己老板,走过来笑着解释了一句。
“李生,钟小姐,又见面了!”霍应东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李轩的后背,笑着说道。
“霍生,听说你前段时间身体不太好,现在无大碍了吧?”李轩看着他有些蜡黄的脸色,关切的问了一句。
“好多了,谢谢李生关心!年龄大了身体就容易出问题,我这把老骨头就像一台老爷车,不时出点小毛病也是正常的,可不比你们年轻人!”霍应东摆了摆手爽朗地笑道,示意自己并没什么大问题。
“周小姐,亚视在你的主持下,最近的发展可是日近千里啊!特别是新开播的《城市现场》栏目做的不错,电视台就给多民生,服务市民!”霍应东又对旁边的周梁舒怡大加赞赏道。
“霍生过奖了,主要还是李生在后面高屋建瓴指挥得当,我们才能选准方向,稳步前进!”周梁舒怡展颜一笑,看了一眼自己的老板说道。
在外人听来,这只是周梁舒怡的自谦之词,但她自己却清楚,亚视当下最火的几个节目。周五晚上的《谁能成为百万富翁》,周六晚上的《超级无敌奖门人》,以及每天紧随着《晚间新闻》结束后播出的《城市现场》,其实最初的创意都来自于她的老板。
李轩每次只是把节目大致的思路讲一下,具体的节目筹划工作都由周梁舒怡这个总裁组建专业团队去完成。李轩无需去赚这些名声。因此这些节目的总策划人都挂着周梁舒怡的名字。不知道内情的外人都以为周梁舒怡才是亚视最近势头渐渐压住无线台主要推手,一些香港报纸都快把她吹捧到天上去了。周梁舒怡虽然十分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但却也很警醒自己的位置并不是那么不可代替。
《城市现场》是亚视刚刚开播不久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节目素材全部来自于普通市井生活,拍摄视角对准香港的市民大众,以平民的视角来解读生活百态。把新闻的话语权交还给社会大众。
节目一开播就因为很贴近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曝光的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收视率因此一路攀升,已经牢牢占领了晚饭时段的收视主导权。
“《城市现场》昨天播出的那期节目就很不错,公共屋邨一直是香港社会治理忽视的一个角落。好几位立法局议员已经向港府提交倡议。要求港府加大对公共屋邨的投入,特别是打击社…团对屋邨青少年的渗透和引诱!”霍应东不禁竖起一个大拇指。
《城市现场》最近几期节目把目光聚焦在公共屋邨问题上,香港大部分的公共屋邨聚集的都是低层收入者,住户鱼龙混杂,治安混乱。居住在屋邨的少年或因为贫穷,或因为父母疏于管教,许多人都无心读书,最后都成了飞仔。加入社团打打杀杀,走上一条不归路。
李轩笑了笑,他自己就出生屋邨。对那里的情况自然不陌生。但他也知道霍应东这样的忙人,应该很少有闲暇时间坐下来看电视才对。
“港英政府对香港的治理还存留不少殖民主义残留思想,他们更的工作是维护英资企业在香港的利益,对占香港95%以上人口华人市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长时间不闻不问!亚视‘民生,服务市民’的立场非常对!”霍应东点了点头又再次夸奖道。顺便还贬低了一番港府。
“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这座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健康、治安等等。作为一家负责人的传媒。亚视有义务和权力,监督港府更公平高效的的为香港市民服务。其实《城市现场》这个栏目也得到港督先生的认可,他认为这是香港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梁舒怡不动声色的接过话题。
最近香港人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英国政府刚刚出台的《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该条令修改了原先出生于英国属地的人都能成为英国公民的规定,而是改为必须父母中有一人是英国公民,或定居于英国才能成为英国公民。
这项法案一露出风声立刻在香港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关“九七大限”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许多人在恐慌之下已经着手准备移民,因为一旦法案生效后,就堵死香港人移民英国的权利。
可以说香港问题的谈判虽然还未开始,但中英双方的交锋已经展开。新界的租期只到1997年为止,而香港售卖土地的租期都是70年。这就让新界土地在97年之后产权,是否依旧有效的问题引发了剧烈讨论。而香港财政又全靠土地支撑,港岛和九龙的土地基本已经开发殆尽,占香港98%面积的新界是港府卖地收入的主要来源。
于是港府干脆让《英皇制诰》授权香港通过一条法律取消新转让新界土地的租期年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