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电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电子帝国-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出路!”李轩笑着说道。

    李轩自然知道美国半导体企业并没能依靠技术上的优势保持对日本it企业的压制,反而被日本打得大败,最后只能依靠美国政府出面,迫使日本政府签署了一项《日美半导体协议》,才勉强保住了一丝元气。

    但即使这样,德仪、英特尔等企业也都相继退出了dram存储器领域的竞争。直到后来韩国的三星公司和台湾的代工晶圆厂崛起,才结束了日本企业在内存领域的辉煌。

    张仲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我同意李先生的看法,美国半导体企业长久以来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即使生产管理比较粗放,也依旧能获得高额的利润。但当竞争对手的技术开始迎头赶上,双方开始刺刀见红的价格战时,美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现在美国所有的it企业都是自己设计芯片,然后再由自己的晶圆厂进行生产,大部分公司的重心主要放在芯片研发上,而不是芯片生产上!有没有可能成立一个公司,无需考虑芯片研发,只专注于晶圆生产,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芯片良品率!”李轩突然说道。

    张仲谋眼前一亮,却有些疑惑的问道:“我记得贵公司也是有芯片研发业务的,那么两者的关系又该怎么处理?”

    他其实也明白李轩来找自己的目的,是想要邀请他加入东方电子公司。但在这之前孙仲谋还没有做任何决定,毕竟东方电子相比于德州仪器依旧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我的小说《重生电子帝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148章 晶圆代工模式()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生电子帝国》更多支持!“在我看来,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完全可以拆分成两个的公司!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新芯片的研发设计,而晶圆厂专注于降低芯片制造的成本!”李轩笑着说道。

    在后世随着晶圆厂造价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放弃自建晶圆厂,而走所谓“ab…light”模式(轻晶圆厂模式,即不再继续投资晶圆厂,不足产能交由晶圆代工厂)。

    amd公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为了减少亏损,它直接自己的晶圆工厂给拆分出去,只专注于芯片研发。而即使是有厂模式最坚定的支持者英特尔公司,也开始把一部分芯片生产外包出去。另一个idm(整合组件制造)巨头三星公司,却开始进入芯片代工业,承接其他公司的订单,与台积电进行竞争。

    张仲谋皱了皱眉,思考着在李轩的提议的。

    “随着制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晶圆生产工艺的投资越来越高,现在主流的光刻机售价在几十万美元,而下一代光刻机造价至少在一百万美元以上!

    建设晶圆厂所需的投资越来越高,这就势必要求工厂必须有足够的开工率,才能实现盈亏平衡!而现在大部分晶圆厂只承接自家的生产任务,造成了产能的极大浪费!”李轩解释道。

    “如果能把晶圆厂出来,在满足自家芯片的生产任务之余,也可以承接外部订单。无疑可以更好地利用产能!晶圆工艺的更新换代很快,意味着设备折旧费很高,如果能提高开工率,平摊在每块芯片上的折旧成本就会降低!”

    “正如你所说,每家芯片公司都有自己的晶圆厂。连自身工厂的产能都无法填满,又怎么会把芯片生产外包!”张仲谋突然笑着问道,似乎在考李轩。

    “张先生,你觉得限制进入半导体芯片产业的真正门槛是什么?”李轩没等对方回答,就自问自答的说道,“在我看来最大的门槛就是晶圆厂的投资太高。即使建设一座最小规模、落后工艺的晶圆厂也至少需要几百万美元的投资。

    这对大多数有志于加入芯片研发产业的公司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但如果仅仅只是成立一个纯粹的芯片设计公司,只需几个人,几万美金即可!当出现一家专门的企业,愿意帮他们完成这么巨额的投资,成立一家芯片代工企业承接生产订单。立刻会跟着涌现无数的小型芯片设计公司!”

    根据李轩之前收集的资料,张仲谋希望德仪能够继续加大在半导体业务上的投入,技术专注于技术领域。而德仪公司的新任总裁夏柏先生上任后,却开始把公司的重心转移到开发消费性电子产品上。

    两人对公司发展理念的分歧,正是后来张仲谋从德仪辞职的最重要原因。这也是李轩下决心,亲自来达拉斯邀请张仲谋加入东方电子的信心所在。

    早在六七年前,41岁的张仲谋就已经被升任为德仪公司的资深副总裁,是公司内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的第三号人物。当时半导体业务占德仪总营收的50%。公司在全世界的6万员工,有一半归张仲谋领导。

    当时英特尔公司在存储器领域如日中天,张仲谋却主动挑起dram存储芯片的市场之争。最终让德仪公司硬生生从英特尔口中抢得一块肥肉,被美国杂志评价为“让竞争对手发抖的人”。

    这样一个拥有前程似锦的美国梦的牛人,让放弃在德仪公司的高位,到东方电子这家小公司屈就,李轩又需要给出怎样的职位,才能吸引对方?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东方电子虽然规模不大。业务却很繁杂,游戏、电脑、软件、半导体都有涉及。某种程度上东方电子的发展模式。也不符合张仲谋专注于一个领域进行深耕的理念。后世台积电就一直只专注于芯片代工领域,几乎没有去涉足下游的消费电子。

    “不知张先生有没有兴趣。为东方电子筹建一家专门的芯片生产公司。对半导体产业的新模式做一次伟大的探索,如果晶圆代工模式能够成功,这很可能会深刻改变,整个半导体产业未来的格局!”李轩图穷见匕,终于挑明了此行的目的。

    对处在现在地位的张仲谋来说,金钱的吸引力已经不再那么大了。开创一番新的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业,也许更能打动他。这也很可能是为什会在他四五年后,以五十四岁的年龄,返回台湾进行二次创业的最大原因。

    两人在书房谈了大概一个小时,李轩就礼貌的起身告辞离开,返回提前预定好的酒店。张仲谋并没有直接给出答复,只说自己需要考虑。李轩也知道这样一个重大的决定,不可能随便就轻飘飘的答应下来的。

    第二天,李轩又在德仪公司的总部,会见了eo夏柏先生。李轩这次来达拉斯,除了商讨晶圆厂转让之外,还涉及两家公司其他方面的一系列合作协议,比如双方对各自拥有的一部分专利进行相互授权。

    东方电子是一家电子新军,自身的专利池几乎空空荡荡。为了下一步发展能更加顺利,取得一些基础专利的授权,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而这方面德仪无疑是很好地合作对象,这家半导体巨头公司的技术积累丝毫不比ibm等公司逊色。

    而东方电子手中也恰好有一些德仪公司能看上眼的专利,比如运用于ab电脑上的key…102键盘专利,德仪就有意把它用在自己的新个人电脑上。

    苹果公司的巨大成功,不仅引来了ibm这头深蓝巨鳄。同样也让德仪、惠普这些大型公司,对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垂涎欲滴。新兴的个人电脑市场对德义公司来说还有些陌生,如果能与另一家与苹果公司同样,在这一领域风头正劲的东方电子公司适度交流,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李轩对这些大鳄纷纷涌入个人电脑市场。并不十分排斥和担忧,反正他很快就准备抢在ibm前去掀桌子。在一个透明竞争的市场,这些臃肿的大企业效率真的很堪忧,还不如那些山寨小公司对李轩的威胁更大。

    整个上午,李轩在德仪一位高管的陪同下,参观了他们位于市郊的一座新工厂。这里将用来生产德州仪器即将上市的个人电脑产品。吃过一顿丰盛的牛排工作餐后,李轩到早已被布置一新的会议室,与夏柏先生一起在几份合作协议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东方电子为此一共需要向德州仪器公司支付1250万美金,用以获得对方在加州硅谷附近的一座晶圆厂,以及涉及计算机和半导体领域的一百多项专利使用授权。

    “夏柏先生。不知道贵公司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有什么限制条件?”李轩举着香槟酒杯,微笑着对身前的这位身材高大的白人老头,试探的问道。

    夏柏很快明白了李轩话中的涵义,他摇了摇头:“李先生,只要不损害德州公司的利益,我们对所有员工的职业自由,并不会做出任何限制!”

    李轩点了点头,似乎岔开到另一个话题:“贵公司准备进军计算机市场。似乎张仲谋先生并不太同意?”

    这在德仪公司内部根本不是一个秘密,张仲谋已经在公司内外多个场合大声疾呼过自己的观点,不管夏柏这位总裁在不在场。也不管其他听着是不是有心。很大程度上,张仲谋这种不愿与人妥协,过于刚烈的性格,也是妨碍他继续在德仪内部升迁的重要原因。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权利,这不足为奇!但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方向,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夏柏的脸上丝毫没有不豫之色。依旧是十分绅士的笑容。

    “我的东方电子有意邀请张仲谋先生,出任新成立的晶圆厂事业部的负责人!不知道这个唐突的举动。会不会对两家公司的合作产生困扰?”李轩直截了当的问道。

    张仲谋即使愿意从德仪离职加盟东方电子,也必须要经过德仪董事会的批准才行。李轩干脆自己挑明了这件事。

    夏柏摇了摇头,轻笑道:“这首先需要张本人的同意,如果他确实认为加盟贵公司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好处,我们虽然表示遗憾,但不会设置特别的障碍!”

    李轩不乏恶意的猜想,眼前这位德仪的新掌门人估计是巴不得张仲谋尽快滚蛋。因为后者的一系列言论,对他的权威构成不小的挑战。如果是普通的高管,夏柏自然可以一脚踢开。但张仲谋在德仪公司有二十年的资历,现在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取得的,董事会中他的支持者并不少。

    这也是李轩看重张仲谋的原因,因为不管是他在德仪的业绩,还是后来一手打造台积电,都证明了他的能力绝对毋庸置疑。

    既然取得了夏柏这位eo的谅解,李轩的挖角行动不用再那么偷偷摸摸了。当然李玄也不会故意高调,毕竟张仲谋与德仪的合同,还有两三年才到期。(我的小说《重生电子帝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票!

第149章 东方半导体() 
与德仪公司的协议签署后,李轩并没有急着离开达拉斯,而是在这座城市又待了三天,他留下来的目的自然是心照不宣了,但表面上的理由是游玩。

    既然是游玩,德仪公司作为东道主自然不能失礼,特地安排了一位华裔雇员,给李轩当导游。李轩的导游姓顾,出生在休斯顿,是位典型的ab(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香蕉人。黄皮白心,虽然是个华裔,但和本土的美国人已经没有两样了,中文说的远没有英文流利。

    李轩跟着这位约翰顾游玩了不少地方,第一站就是去肯尼迪纪念馆。达拉斯这座城市留给美国重要的政治影响,莫过于肯尼迪遇刺,到底谁在背后指使射杀了肯尼迪,这个谜团直到几十年后依旧没有解开。

    纪念馆位于市中心一座暗红色外墙七层高楼的第六楼,因此达拉斯人习惯性的称这里为“六层楼纪念馆”(rmu色um),当年那颗罪恶的子就是从这里射出来的。

    李轩不是美国人,对美国的历史少了几分兴趣,只是随意的浏览一群就出来。从纪念馆出来后,他在导游的指引下,还特地跑到不远处的马路上,马路中有一个画着白线“”。这个位置就是当年肯尼迪总统中时所处的地方。

    晚上,李轩又去达拉斯小牛队的主场,看了一场没有诺维斯基、没有库班的小牛队比赛。好吧,他后悔的泪流满面!球场上的这支小牛队,是今年刚加盟nba的军。被来访的华盛顿子队狂虐了二十几分。

    第二天李轩又开车一百多公里,去郊外的农场体验了半天德州牛仔的生活,骑马、放牛、割牧草,好好玩了一次美国农家乐。

    终于在第三天,李轩重回到了张仲谋的家中,对方经过三天的考虑。是该给他一个明确答复的时候了。

    “李董,你准备给我在东方电子中,安排什么样的一个职务?”张仲谋直截了当的问道。

    李轩听到他对自己的称呼的改变,不由心中一喜,说道:“东方电子其实只是一个泛称。从我去年开始创业到现在,整个公司一直在飞速的扩张当中。为了跟上发展的步伐,公司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多次调整。

    经过一次的拆分,东方电子其实已经成为一个控股公司,资拥有东方游戏公司、东方软件公司、英国艾康电脑计算机公司、美国计算机园地销售公司,五大实体子公司。

    此外还有一个东方科技有限公司,下辖台北、香港、美国硅谷和英国剑桥四个研发中心,以及与香港三所大学合办的东方实验室。

    正在展开的所有半导体研究项目。大都由东方科技下辖的几个研发中心和东方实验室负责,从所有权角度来说实际上与东方电子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我已经在东方电子公司名下成立一个的子公司东方半导体,由它来面负责东方系所有企业的芯片生产业务。而我期望能由您来掌舵这个公司。”

    这个职位相比于张仲谋现在在德州仪器内的地位只低不高。至少他现在是德仪内部的三把手,直接管辖着这家跨国公司的几万员工。而现在的东方电子撑破天也就两三千人,他还只是下属一个分公司的总裁。

    “你能够给我多大的权利?”张仲谋目光灼灼的盯着李轩的双眼问道。

    李轩也惧与他对视,眼神的交流是真诚的沟通方式,他微笑着轻轻吐出几个字:“独断专行权!”

    张仲谋是一个做事严肃认真,对下属要求严苛的人。后世在台积电被称为“暴君”。但这种严苛是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高要求,他执掌下的台积电是台湾盈利好的公司之一。而且他的性格刚烈。坚忍不拔,对这样的将才。李轩愿意放手让他去施为。

    “刚刚从德仪收购的这家晶圆厂会划入东方半导体名下。同时我们还在于通用电气公司商谈,收购他们位于北加州的一座晶圆厂。也在与ra公司商谈,收购他们位于旧金山西南的一座芯片封装测试厂!

    除此之外,我还会投入500万美金用于这三座工厂的技术升级改造。未来两年,我对东方半导体公司的现金投入不会少于3000万美元,用以支持公司扩建的晶圆厂!”

    李轩开出自己的条件,继续说道:“如果你从德仪公司辞职,东方半导体公司愿意提供一份年薪200万美金的合同,同时一次性向你支付300万美金,用以弥补未来三年你在德仪公司失去期权、分红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