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电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电子帝国- 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华发作为一家合资企业,陆氏集团虽然是占股较少的一方,但它的决定将直接影响到特发集团,以及它背后的特区政府的选择。因为如果作为港商的陆氏集团不同意,特区政府绝不可能强行推动。

    “李生,既然你有意见,那我可以退一步,就要你们华强10%的股权好了!按照你们华强公司的章程,持股达到10%的股东,有权进行董事提名,我要求陆氏在华强董事会中至少拥有一个席位!

    否则我们少量参股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你们华强不缺乏现金,而我们陆氏同样不缺乏现金!我赞同《东方瞭望周刊》最新一期中,那篇关于国内彩电产业的分析。

    大陆彩电去年销量的下降,只是各种因素叠加下的暂时低潮,中国市场未来的潜力不可限量!我没理由因为几千万的现金,就放弃华发这样一家能排进全国彩电企业前20强的公司!华发的企业管理并没有任何问题,相信很快就能走出困境!”陆秦天笑着说道。

    陆秦天之所以改变想法的原因很简单,李轩之前做出了继续加大对深海特区和内地进行投资的决定。东方集团绝对是香港资本投资选择的风向标,李轩既然愿意为内地未来的发展前景背书,无疑可以大大增强其他香港投资者的信心。

    实际上陆秦天为此还亲自向李轩探过口风,李轩也没有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而是用十分肯定地语气亲口告诉他,自己依旧非常看好内地接下来的发展前景。这让陆秦天心中大定,改变了之前准备想要从内地撤出一部分资金的计划。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陆秦天非常清楚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现在正是内地发展陷入一定困境的时刻,他如果能在关键时刻加大投资,更容易收获真正的友谊。这对陆氏集团未来在内地的发展,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陆秦天也不可能胡乱投资,而华强公司正是能入他法眼的优质资产之一。所以他拒绝了李火林想要现金收购自己持有的华发电子40%股权的建议,反而提出愿意以这部分股权加现金的方式,获得华强公司20%的股权。

    华强电子现在的股权结构中,控股股东粤东省电子工…业总公司持股55%,rca公司持股15%,剩下的公中持股30%。而陆秦天的胃口可谓不小,想一举成为华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答应陆秦天的这个要求,省电子工…业总公司在持股权肯定会被稀释到50%以下,失去绝对控股的地位。李火林虽然有意稀释省电子工业总公司的股权,但这有一个前提是必须保证国家对华强电子的绝对控股。

    所以李火林原先的设想是引入特发集团,这样对国家来说华强的股权只不过是左手换右手,控制权依旧牢牢掌握在国有资本手中。而一旦国有股失去绝对控股地位,意味着华强公司的控制权就有可能易手,这很容易成为国内保守派的攻击目标!

    “陆生,你的要求我需要回去与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认真商讨之后,才能最终答复你!华发的大股东特发集团实际上已经意属我们提出的并购建议,这一点希望您能够知晓!而且华发的生产线建成于八四年,主要以生产14、16寸的小屏幕彩电为主!

    随着国内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尺寸彩电的销量增速正在开始慢慢下降,20寸以上的彩电销量越来越高。所以华发的生产线不出五年,将彻底陷入淘汰!但陆氏的发展重心显然没有放在像华发这样的合资企业上,我猜您不太可能再几年后继续大笔投资升级华发的生产线,所以还不如呈现在公司还有不小的价值时,适时的进行折现!”李火林继续对陆秦天施加压力道。

    两人的这一次会面并没有达成任何结果,但大家经过相互试探,至少明白了对方的一些心思。特别是对李火林来说,他对华发可谓是志在必得,陆秦天如果只要10%的股权,给他操作的余地就会大许多!。

第604章() 
“俞刚兄,你还是宝刀不老啊,这一杆稳稳上果岭,有机会抓下一只birdie!”李嘉城对身旁的包俞刚称赞道,然后从球童手中接过铁杆,准备自己接下来的开球。>

    李嘉城先站在一旁试挥了几下,找了找挥杆的感觉,然后才站上开球台,摆好球,猛力一辉。他这一杆球,抛物线的弧度很高,但距离稍显不够,最后落在了果岭边的产草区,位置比之前停在洞口边的包俞刚要差许多。

    李嘉城不由摇了摇头,对自己的这一杆并不太满意。他把球杆递回给身旁的球童,然后与包俞刚一起沿着球场上的球道,漫步朝果岭的落球点走去。

    李嘉城酷爱打高尔夫,这是全香港人众所周知的事情。据说他之所以选择把家安在深水湾,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港岛上唯一一座高尔夫球场。李嘉城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开车去自己家附近的深水湾高尔夫球场,打上一个小时的高尔夫球。

    “俞刚兄,据闻北边似乎对令爱夫妇不太满意!”李嘉城看似闲谈似的随意说了一句。他今天约包俞刚一起打球,自然不是纯粹为了叙旧。

    包俞刚皱了皱眉,他明白李嘉城话中所指。去年内地生政…治风潮之后,香港也陷入人心惶惶,许多人对回归后的前景产生忧虑。于是有人就在私下里开始酝酿一个新想法,在九七回归后由港人自己出钱,向中央政府继续“租用”香港。

    为此,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许多人就开始向北京方面试探,其中就包括了包俞刚的长女夫妇。包俞刚的大女婿苏海汶是个奥地利人,作为欧洲人的他天然就能获得英资财团的亲近。而包俞刚则是除霍营东之外,与北…京中央高层关系最密切的香港富豪之一。

    所以苏海汶夫妇就被香港许多财团推选出来,作为出面试探内地方面的人选。这实际上就是当初英国人“用主权换治权”那一套的翻版,自然不可能被内地方面所同意。

    但苏海汶的私下试探不知怎么得的就被香港媒体所知晓,于是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内地方面自然就要对此作出反应,于是苏海汶就被某些****报纸批成了“卖港求荣”政治不正确的典型。

    另一个时空中,特区政府成立后推选第一任特时,当时有意参选的有两人。一位是董船王的长子,而另一位则是包船王的二女婿。论政治影响力,包船王能够把董船王甩出几条街,他的朋友圈中可是有日本相、英国相、法国总统、阿根廷总统。

    但是两大船王家族第二代的这次关键对决中,最终胜出的却是董家。包船王的二女婿某种程度上,其实正是受了自己连襟的拖累,让中央高层对包家能否坚持政治正确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俞刚兄,我之前与财神李一起参加许家的婚宴时,李生透露出一些想法,他准备推动香港廉价公屋的建设,这对咱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李嘉城继续说道。

    “哦?财神李这是吃力不讨好啊!”包俞刚不置可否的说道。

    “是啊,但财神李觉得香港房价涨的太快,迫使整个香港社会产生通货膨胀,推高了香港的劳动力成本,损害了香港工业的竞争力!”李嘉城也摇头苦笑道。

    “哈哈,他的这个提法倒是有趣,一边不停地主动给员工加工资,把他的东方集团变成了全港最受雇员欢迎的企业,一边却反过来说香港的用工成本太高!”包俞刚有些好笑的说道。

    东方集团是全香港出了名的舍得给高薪的企业,平均薪金水平比香港其他公司高出近一半。以至于其他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也不得不开始加薪!所以包俞刚听到财神李嫌香港工资太高的时候,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谁让人家是财神李!”李嘉城悠悠的说了一句。

    不久前,《香港政经周刊》推出全港亿万富豪排行榜,其中李嘉城和包俞刚分别以185亿和9亿港币排在第2和第5位。而荣膺香港富的自然非李轩莫属,据《香港政经周刊》估算,李轩的个人财富换算成港币高达13亿。而排行榜上从第2名到第15名的财富总和,也才只有135亿港币,也就是说李轩一人的实力就抵得上香港除他之外的前十五大豪门。

    虽然人家是财神李,李嘉城这句话中包含了不小的无奈。李轩已经到了光用钱就能把香港其他富豪砸死的地步,也幸亏他没有把事情做绝。否则如果东方集团也会师进军香港地产业,其他公司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其中最鲜明的例子就是置地公司,它正是李轩活生生用大把现金从怡和手中夺过去的。虽说当初参与收购行动的还有李轩的其他盟友,并不能说是李轩仅凭一己之力就干翻了香港百年老店——怡和。

    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当初收购置地的行动,李轩甚至都无需调动东方集团的资金,仅用自己名下的投资基金就把事情搞定。如果李轩真得调动整个东方集团的力量进行初级,那么港股市场上除了那些大股东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公司,没有一家其他公司有底气逃出东方集团的魔掌。

    “财神李希望能由我们地产界出面,说动港府增加每年的土地供给指标,从而通过调整商品房的供求关系来控制房价的增长度!”李嘉城解释道。

    “这件事操作起来可不简单,不但要说动港府,还有说动北京政府!”包俞刚不动声色的看了李嘉城一眼说道。

    “是啊,所以除非我们地产界内部先统一意见,然后以集体的力量向港府和北…京的中央政府出倡议,才有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李嘉城点了点头说道。

    据有关方面数据统计,香港前十大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高达125亿港元,占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五分之一。而在置地公司被李轩收购强行之后,这十大上市地产公司已经清一色全部是华资身影,如果这股力量能够汇集起来,的确有让港府和内地中央政府重视的实力。

    “增加土地供给,意味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所有地产公司来说可是得不偿失的啊!”包俞刚不解向来低调的李嘉诚为什么会对这件事这么热心。

    “财神李的提议还不止如此,为了说动北…京方面能够同意放开用地指标的建议,他还提出可以把额外这部分指标的卖地收入,作为专项资金用来建设廉价公租房,从而实现双管齐下!”李嘉城苦笑着说道。

    “财神李这是准备打一套组合拳啊!”包俞刚低声说道。

    “俞刚兄,我也知道如果按财神李设想的这一套来做,我们以后的日子会难过许多!但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人家是财神李啊,就算我们不愿意,人家也有直接掀桌子,然后自己另起炉灶的资本!

    与其到那时大家都下不来台,我们还不如现在提前入局,这样至少能多掌握一些主动,使得整个行动不会完全朝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展!”李嘉城叹了一口气说道。

    “香港报纸上近段时间的那几篇吹风文章,想来就应该是财神李的手笔了!我们如果不按他的游戏规则玩,想必很快就会在舆论的口诛笔伐中,站到全港六百万市民的对立面上去!财神李这一套为民请命的手段,可是玩得越来越纯熟了!”包俞刚很快就现李轩布下的一些蛛丝马迹。

    “俞刚兄,不瞒您说,在我约你打高尔夫之前,霍家、林家、许家、以及郭德胜和李昭基都已经被财神李说服!”李嘉城轻声爆料道。

    “以前没听说郭、李两人和东方集团有什么交集啊?”包俞刚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对于前三家的选择,他并不感到意外,但郭德胜和李昭基的选择却让他十分不解。

    郭德胜和李昭基在香港富豪排行榜上,分别能排到第4和第8,更重要的是两人是相交几十年的好友,好到能穿同一条裤子。郭、李两家向来相互守望,就算李轩在财势上更胜一筹,但想要同时压服两人却也并不容易。

    “俞刚兄,李昭基的恒基兆业和郭德胜的新鸿基地产,可都是收购新界换地权益书的大户!而现在全香港谁不知道,想在新界开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东方集团搞好关系!”李嘉城一针见血的说道。

    落后他半步的包俞刚立刻回味过来,并抬头看了身旁的李嘉城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因为东方研究院的研中心落户沙田,以至于沙田近几年的楼价暴涨。而因为天水围电子工业园启动,周边的元朗区房价也开始迅攀升。

    李嘉城正是从天水围电子工业园中收益最大的地产商,长实集团之前在元朗囤积的大量地皮,因为天水围电子工业园带来的大量人气,而一下子价值暴涨!

    而天水围电子工业园前期的土地规划已经基本耗尽,未来新园区的选址将直接决定了,哪里会成为整个新界新的展热土。所以如果香港的地产商们能提前知晓东方集团的规划布局,在工业区选址周围囤积地皮,就能收获大量的红利!

    包俞刚根据李嘉城的提示,一下子就理清了背后的利益纠葛。长实集团已经在元朗尝过了甜头,李嘉城自然不愿意放弃后面的机会,所以主动承担起说服自己的责任。在新界拥有大量地皮的郭德胜和李昭基想成为李嘉城第二,所以一拍即合的接过了财神李递出来的橄榄枝。

    这就是李轩的厉害之处,东方集团对整个香港经济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自然也辐射到了地产行业,他已经站到了有权决定整个利益格局的高度。包俞刚想到这里,不由对那位感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感到一丝佩服。

    而就在李嘉城约包俞刚在深水湾高尔夫球俱乐部打球的时候,另一位香港富豪也没闲着。新世界集团的“鲨胆彤”最近这段时间的日子可不过的不太舒心。

    去年年初,郑玉彤的好友冯景喜突然离世,这让郑玉彤一下子想开了许多,决定把家族事业交给长子打理,自己则开始安享晚年。但他的儿子郑佳纯显然还还太嫩了,在接手新世界集团之后,立刻开始了一系列冒进的收购行动。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新世界集团的负债就在郑佳纯的一连串大规模投资并购中,从原先的3亿港币迅飙升到了9亿。而郑佳纯力主收购的这些新资产,大多不是亏蚀就是盈利不如预期。

    这让新世界集团刚刚出炉的年度财报非常难看,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先是股价大跌,然后资本市场开始看淡新世界集团的前景,就连银行都开始重新评估新世界集团的金融风险。郑玉彤眼看形势越来越严峻,只好重新出山来主持大局,安抚人心。

    “郑生,佳华银行同意向我们提供2亿港币的紧急信授,至于后期的长期信授,佳华方面表示也可以谈!对了,东方集团李生的秘书上午打来电话,李生相约您有空的时候一起吃饭!”郑玉彤的秘书汇报道。

    “李生约我吃饭?”郑玉彤看了秘书一眼,见对方确认的点了点头,才继续说道:“你帮我回复李生,我随时有空!”

    “算了,我还是待会儿自己打给他吧!你叫佳纯召集公司的管理层,五分钟之后开会!”郑玉彤想了想,又改主意道。

    因为之前大笔收购,新世界集团近期出现了现金流紧张。而由于新世界集团的业绩表现低于市场预期,造成公司股价暴跌,让几家与新世界集团关系密切的银行对新贷款表现出犹豫的情形。

    所以,郑玉彤干脆派人开始接触香港的其他银行,毕竟凭他和新世界的招牌,即使现在陷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