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电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电子帝国- 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可惜在内地方面的强烈反对下,总督阁下的选…举路线图直接胎死腹中。但港府通过拉拢香港精英阶层,来维持自己统治末期的影响力的目的,已经暴露无遗。不过这对李轩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因为东方集团通过过往近十年不断扎根香港,周围早已自的聚拢起一大批香港社会的精英。资本是怎样控制社会的,东方集团就做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示。

    小公司、大工厂的老板们需要依附于东方集团的产业链来承接订单;专家、学者们需要东方集团提供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经费来进行课题研究;政客们需要与东方团有直接或者间接关联的几万甚至数十万张选票的支持。所以谁与东方集团为敌,谁就是砸这些人的饭碗,必将遭到最坚决的反噬。

    这也是李轩这些年从未展现过任何一丝亲英的倾向,但港府对其的态度却越来越客气的根本原因。一开始,他还需要做一个******,通过中立在中英之争中左右逢源,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现在的李轩和东方集团,已经越来越有底气自成一派,站着就能让港府不敢小觑。(。)8

第592章() 
“每次看到这栋大厦,总觉得像是我孙子搭的积木,随时都会掉下来的样子!”李火林从一辆豪华小巴上下来,抬头望了望眼前的东方大厦说道。≯ >

    “呵呵,老李,你这是不懂得欣赏建筑的艺术之美,这叫后现代风格!”走在李火林身后的另一个男子揶揄道。

    “好像你老倪就很懂的样子?我看你也不过是看了报纸上怎么说,鹦鹉学舌而已!”李火林毫不客气的反击笑骂道。

    “你们俩好歹也是手下有上千人的大公司总经理,别站在门口给别人当猴看了!”小巴里又6续走下来四个人,其中一人说道。

    “东方大厦可是中环一景,每天都有大量游客特意来这里,把东方大厦当做拍照的背景!人家不是在看猴,而是你们把拍照的最佳取景地给占了,没看到地上圆圈里有一个照相机的图案嘛!”

    还是李火林点出了旁人一直打量他们这群人的原委,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东方大厦了。大家不由都低头看了一眼,现他们果然妨碍到了别人。于是众人一阵轻笑之后,纷纷迈步走进身前的东方大厦。

    “您好,我们与东方商事的蔡敏女士约好了上午十点钟会面!”领头的李火林直接走到前台接待大厅,朝一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笑了笑说道。

    “请您稍等,我帮您查询一下!”女孩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然后立刻低头在身前的电脑上开始操作。还不到一分钟,她就微笑着抬头回复道,“几位贵客是从大6深海特区来的吧!蔡经理已经在工作日历中备注过与你们见面的事项了,你们可以直接去十五楼会议室稍作等候,我立刻通知蔡经理!”

    因为进入办公区需要安检和刷卡,女孩说着伸手朝不远处一位穿着制服的保安挥了挥手,让他过来给客人引入。

    “跨国大企业就是不一样,管理很严格啊!要是我们工厂门口也放这么一台x光机,电子元件失窃的事情就能杜绝了!”倪宏志把随身携带的黑色公文包反倒x光机的传送带里进行安检,口中不由感叹道。

    “人家东方集团可不像你老倪需要防范小偷,你没看到x光机只有入口处有嘛,这是对付不怀好意之人的!香港最近这几年治安有些乱,像持枪抢劫这样的恶**件,今年就已经生了不止一起了!”李火林摇了摇头说道。

    “香港这么乱啊?”倪宏志有几分不可思议的说道。

    “老倪你还真以为资本主义都是花花世界啊,你在大西南不知道香港这边的情况。据不久前香港《明报》披露,从198年到现在,十年间针对李家的绑架策划案已经过了2起。据说李轩先生每年花在安保上的钱,就高达1亿港币!”另一人抢在李火林之前解释道。

    一群人在闲聊中,电梯很快就抵达了十五楼。一个身着淡蓝色西装短裙的风韵少妇,早已站在电梯口等候。根据《东方日报》的一个评选,东方集团是香港所有公司中,女职员平均颜值最高的公司。以至于许多立志于娶一个大美人回家的香港男人们,都哭着喊着想要进入东方集团工作,以便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虽然佳人在侧,但在场的几个男人却没有丝毫分心,最多也就是在心里暗暗有几分惊艳罢了,毕竟今天过来是有重要任务的。

    “蔡经理,我听说贵公司准备把彩管的配额,由每季度协议分配,改为每月协调一次?”李火林当仁不让的开口问道。

    今天一起来的六个人,都是国内与东方集团有密切联系的几家电视机厂的负责人。其中李火林作为华强电子公司的总经理,与东方集团的关系最为紧密。毕竟华强公司之前与东方集团旗下的Ra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工厂,主营业务正是彩电生产。

    除了华强公司之外,与李火林一起来的其他五人,分别是华、赛格、桑达、康嘉以及长宏这五家公司的负责人。这六家企业中,除了长宏公司之外,另外五家公司无一例外不是深海特区的电子企业。

    “从1988年开始,大6的电视机年产量已经突破了1万台,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特别是北京的中央政府为了消除,从八八年开始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从去年开始进行了严厉的宏观经济调控。

    这直接导致了大6的电视机销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陷入了严重的停滞状态!我们东方集团一贯以来都积极寻求,能与所有合作伙伴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在大6电视机产业面临巨大危机的情况下,我们觉得有必要调整之前的营销策略。

    原先每季度签订一次的供销协议,会大量占用各位所在企业的流动资金,毕竟我们公司一惯采取的是先款后货的销售策略!而接下来改为每月进行一次订单协商,不但能够减少各位一次性的应付货款压力,还便于各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库存情况,更灵活的制定生产计划!

    各位也完全可以放心,我们东方集团在制定新政策时,历来会优先保证与我们保持长期合作良好的伙伴们的利益。所以虽然协商机制生了调整,但我们的彩色显像管,依旧会优先供给在座六位所属的企业!”

    蔡敏慢声细语的解释道,她是东方商事深海分公司的营销部经理。而深海分公司营销部最主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负责Ra公司所有获准在内地销售的彩管份额的分配。

    刚刚过去的198…9年,对于中国的电视机产业来说,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倒春寒。在国内政…局动荡,价格闯关失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电视机产销两头都出现了十年来的最严重下滑。

    消费者从之前挥舞着钞票疯狂抢购的状态,一下子变成持币观望。许多企业没能敏锐察觉到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至于出现了严重的库存积压。

    从198年到1985年,全国各地先后引进了113条电视机生产线。这其中的不少工厂在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这轮寒流中都没能撑住,已经陷入停产倒闭的困境。而在座的这六位相比于国内大部分同行则要滋润许多。在电视机产业逐步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产品的质量往往能决定生死命运。

    而电视机中最核心的元件无疑就是显像管,东方商事公司代销的Ra显像管显然比其他国产显像管要好一些。这让采用Ra显像管的电视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非常不错,即使在市场突然恶化的情况下,依旧能稳住销售局面。(。)8

第593章()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小說,上一年的全国性抢购风潮,引发了严重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直接导致中央的价格闯关计划失败。

    为了控制民众盲目的恐慌性消费,国家被迫出台一系列限制打压政策。具体到彩电行业来说,史无前例的开始征收特别消费税和国产化发展基金,让彩电的零售价格刚性上扬了一大截。

    价格上涨自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与此同时去年的春夏之交,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内出现了一场严重的政…治风波,中国和西方的短暂蜜月期迅速宣告结束。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海外投资大幅削减,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增长率跌入十年来的最低点。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彩电行业在过去的两三年内,仿佛经历了一轮急速的过山车。1988年,全国的彩电销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06万台,相比于前一年一口气增加了00万台。就在整个行业开始大干快上,纷纷憧憬来年销量突破1000万台大关的时候,去年的销量却出现了雪崩,重新跌回到只有78万台。

    在销售不振的情况下,全国的彩电产量虽然也同步出现了下跌,但依旧达到了900万台。当然,这一数据已经剥去了像rca公司这样在由内地工厂代工,直接用于出口的那一部分产量。也就是说,去年全年,全国上百家电视机厂积压了将近10万台彩电。

    更严重的是,由于之前彩电销量连年上涨,以至于国家虽然严厉限制彩电生产线的重复引进,但各地扩建产能的冲动依旧很高。以彩电中最核心的配件——彩色显像管为例,除了东方集团在深海特区投产的生产基地之外,目前全国只有三家工厂能够生产。

    分别是咸…阳彩管厂拥有50万只产能,沪海电子管厂拥有0万只产能,以及中日合资的福新电子管厂拥有0万只产能。这400万只产能,再加上东方集团旗下rca公司获批的00万只在国内销售的彩管配额,以及围绕着rca深海特区电视机产业基地,这两年陆续由其他企业投产的100万只彩管产能,全国也仅能供应700万只彩管而已。而就算以去年产量下调后的彩电产量计算,全年依旧需要进口00万只彩管,才能满足各家电视机厂的生产需求。

    但是,根据东方商事公司收集到的资料,仅仅是今年上半年,就将先后有北…京松下和金陵华飞两家新的彩管厂正式投产,产能分别达到40万只和190万只。除此之外,今年下半年还将有设计产能达到170万只的沪海永新,以及由美国ge公司独资,产能达到150万只的麦克企业公司,和中法合资的产能达到150万只的粤东汤普逊这三家工厂先后投产。

    也就是说国内的彩管产能在今年年底时,将会一下子增加1000万只。从明年开始,国内的彩管供应将陷入一个严重供过于求的周期。而与此同时,东方商事公司不久前也刚刚从北…京取得批文,今年在国内销售的彩管配额可以增加到00万只。

    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对外交流陷入全面停滞,许多原本已经协商的差不多的外资项目,纷纷被外方以各种理由暂缓或者取消。出于规避政…治风险的考虑,东方集团提前在1988年,就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在内地进行战略收缩。

    等到去年时局动荡时,东方集团已经完成了战略调整,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当然,李轩并不是真的准备从内地撤资,毕竟中国将是未来三十年内,全球增速最快、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谁失去了中国市场,谁就失去了未来!

    东方集团的动作更多的还是出于自保,要知道从去年开始,北京的政治气候就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就连是否继续对外开放,都在中央高层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这种思想混乱的状况,无疑会严重干扰到东方集团这样的外资企业的日常经营。要知道国内的许多私企老板为了自保,去年纷纷主动把自己的工厂无偿捐给国家,为后来的企业产权明晰埋下了诸多隐患。

    而李轩也非常清楚,这场党内保…守派与改革派的较量还要持续两年,一直等到199年的又一个春天,那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壮丽诗篇后,一切才会尘埃落定。

    当然,东方集团并不是说要等到九二年之后,才能反身继续回内地投资。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真正混乱的时期已经过去,国内的秩序早就恢复了正常。只不过投资者都是谨慎的,在北京的争论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大部分人都不敢贸然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去冒险。

    这也造成了内地虽然依旧积极大声吆喝,但真正能吸引到的投资却远少于预期,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其中来自欧美和日本的资本,由于政府层面上对中国的政…治孤立,短期内看不到解冻的迹象。

    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吸引外资的助力并不是来自西方的资本,而是来自港澳和东南亚的华侨资本。相比于对中国非常陌生的西方世界,同种同源没有文化隔阂的华人资本,显然更容易适应国内的投资环境。

    这一次他们虽没有像西方资本那样撤退的那么坚决,但也普遍处在观望和犹豫状态。对内地方面来说,这股力量才是眼下最容易说服和争取的。但想要真正打开僵持的局面,这个时候却急需一个有影响力的带头大哥,出来做个榜样,才能安抚人心!

    而最佳的选择无疑李轩这个顶着“世界首富”头衔的华人之光。他如果能站出来说一句看好内地未来的发展的话,比国内方面自己说一百句还管用。

    所以从时间翻过八十年代,一脚跨入崭新九十年代的第一天——新年元旦开始,深海特区方面就派出了包括********、市长在内的强大游说团,轮番对东方集团和李轩进行攻关。

    198…9年翻篇之后,对李轩来说,投资国内最大的一颗地雷已经被排掉了,接下来自然是大举扩张的时候。而内地方面既然自己送上门来,这么好的机会不宰一刀实在说不过去。(。)

第594章() 
彩色显像管的国内销售配额增加1万只,只不过是这次与内地协商中的一个小成果而已。 ≦对东方集团来说,现在的中国还是一个属于培育初期的市场。相比于二十年后所爆的巨大能量,现在的中国市场在东方集团的全球布局中,只能算是主菜之外的一份小甜点。

    李轩庞大的人口红利还没开始转化为强大的消费能力,但中国人作为与犹太人一样,同属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之一,却能够为东方集团这个研究导向型的科技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要知道支撑硅谷崛起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华裔工程师,在九十年代之前,他们的主力是来自于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的华裔高学历留学生移民。而在九十年代之后,大量内地赴美留学生接过了接力棒,继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美国IT产业展添砖加瓦。

    既然这样,东方集团为何不干脆自己在亚洲建立一个硅谷!国内早期赴美的留学生,学有所成后滞留未归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就说这些选择留在美国的人,都是天生后脑就有反骨,崇洋媚外的小人。许多时候激情和理想并不能当饭吃,这部分人的选择只不过更加功利和现实而已。

    这个情况在台…湾同样生过,在美国于六七十年代放开华人赴美限制之后,大量台湾高端人才选择赴美留学和工作,其中大部分人也都没有回来。但随着台湾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经济升级转型,以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了台湾工业新的动机之后,越来越多早期赴美的人才选择了回归,因为他们在家乡看到了与在美国同样的展机会。

    华裔在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族裔,东西方文化的天然隔阂,以及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大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