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电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电子帝国-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方集团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控股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合资公司等在内复杂的体系。分支机构和办事处遍及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员工总数高达数万人的超复杂企业。如果东方应用公司的hr能够厘清如此复杂的内部人事关系,相信它处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公司的人力问题,都会非常轻松。

    按照原计划,这些企业也将会在abc…5上市后第一时间上架,成为艾康公司向企业客户特别是不差钱钱的中型企业,推销自家电脑和服务器的软实力保证。

    毕竟一台vax小型机售价就高达几十万美金,以此来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至少有投资上百万美元。而相比之下如果用艾康公司的个人电脑和服务器来取代小型机系统,在硬件经费上就可以许多钱。

    当然前提是艾康公司的电脑能发挥不低于vax小型机系统的能力,而这一切就需要靠来说话!(。)xh118

第309章 都不得罪()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东方应用公司在企业领域上,能不能与之前的office系列一样取得成功,李轩也不敢打包票。如果说之前的east…word、east…table,他还能参考自己前世用过的word、excel给出建议。

    那么对于erp、crm这些,李轩也是完全抓瞎,毕竟金手指也不是万能的,前世的他是搞嵌入式芯片系统设计的,而不是搞编程的,根本不需要去接触企业。他平常接触的比较多的是一些编程工具,比如宝蓝公司的c++builder。不久前东方系统公司刚c语言编译工具east…c,李轩给出的不少个人建议中就参照了c++builder的许多思路。

    所以他只能鼓励厉刚这个行政总裁努力加油,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会在研发经费方面给与最大的。当然,李轩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即使真的失败了也没关系,大不了以后再收购一家这个领域最成功的公司。

    企业真正开始大放异彩,是在九十年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开启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开始加速,企业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对工厂的电子化的需求迅猛爆发。

    东方应用公司以东方集团正在整个电脑产业链为依托,可以在硬件和系统上得到最大的,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已经领先一步。如果在接下来的四五年之内,它还不能抢占足够的市场份额,李轩才会考虑对外并购。

    比如德国的sap公司就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它是后世企业领域内最成功的供应商,世界五百强企业中超过80的公司,都使用了sap公司的服务。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早,李轩自然希望东方应用公司能一如既往的自己取得成功。

    在李轩对公司的治理重新焕发出热情的时候,香港社会却是风潮涌动,中英谈判已经完全陷入僵持。这边,港督尤德爵士希望能让香港作为第三方代表也加入谈判。

    中国政府自然一口回绝!谁能代表香港市民,难道是尤德这个英国女皇任命的香港总督?而港督府却自认为裹挟香港恐慌的民意,能够让内地政府让步。

    结果内地方面也不示弱,不久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又组织了一批爱港爱国的各界人士北上访问,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接见香港代表时,邓老明确表带表达了,中央政府对1997年收回香港的决心绝不动摇,“港人治港、一国两制”的理念不会改变!

    李轩当然不会在这种时候参加北上代表团,从民族感情上来说,他自然是举双手国家收回香港的。但香港现在毕竟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下,李轩的大部分产业都在香港,他可不希望枪打出头鸟,被港府给小鞋穿。

    比如现在香港街头的公用电话,都是使用磁卡电话卡和投币双用模式的电话机。不久前,香港电话公司刚刚向港府提出申请,希望能把这些老式功用电话,都换成使用ic电话卡和投币双用模式的新电话机。李轩自然不愿意因为眼前的政治乱局,而给自己的产业布局造成各种麻烦。

    其实中英谈判陷入僵持,反倒给了他左右逢源的机会。不久前,李轩就被港督尤德爵士遴选为行政局非官守议员,这个拉拢的价码可不小。香港有两个非常的民意机构,分别是立法局和行政局。两局都分别由官守议员和非官守议员组成。

    顾名思义,官守议员就是在港府中担任官职的议员,一般是港府下属各局署的局长和署长们,而非官守议员则是由港督委任各界名流出任。立法局有点像西方的议会,负责一部分法律制定的咨询。

    但香港毕竟是一个殖民地,自然不可能和自…由民…主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立法局的也仅限于是咨询,并没有真正的立法权,更多时候只是充当为港府披上一层民…主外衣的橡皮图章。

    而相比之下行政局的实际权利更大一些,行政局原先叫议政局。港督和布政司在实行重大政策前,都会征求行政局议员们的意见,所以行政局议员是有能力影响港府政策制定的。

    李轩作为世界首富,香港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自然有足够的资格出任行政局议员。但是,尤德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点名让李轩加入行政局,自然不可能是一片好心。

    就在他加入行政局后没多久,就有多位两局的议员带头提出说,中英谈判事关香港五百万市民的未来,香港理应作为第三方加入会谈。而行政局中亲英立场最明确的邓连茹女士,更是亲自来到李家面见李轩,希望他能为香港五百万市民的福祉考虑,他们的提案。

    “邓连茹议员、李鹏非议员希望向中英两国最高层反应港人诉求的愿望,这一点我本人是非常赞成的。但他们提出的希望香港作为第三方加入中英会谈,这个提议不是不好,而是太理想主义,没有实际可操作性!

    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能代表香港参加会谈,是港督尤德爵士吗?显然北…京的中央政府绝不会同意,因为尤德爵士是女王陛下任命的。在内地中央政府看来,他代表的不是香港民意,而是唐宁街的意志!

    那么除了港督阁下还有谁,能代表香港五百万市民北上去加入谈判?是从包括我在内的两局议员,还是从香港各界德高望重的领袖中推选代表?我认为都不合适!之前大家也都说了,这次谈判事关五百万香港市民未来的福祉,那么这就自然需要由五百万市民自己来决定!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人一票进行一场平等的投票选举。但在香港这个从未举办过民…主选举的地方,短期内举行一场全民公投,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何组织,何人竞选,怎样防止舞弊,这些都是选举前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既然我们一时之间无法选择出,能真正代表香港五百万市民的民意去参与谈判的人,那么还不如静候佳音。去年撒切尔夫人来香港访问时,表示英国政府有义务为香港全体市民的未来负责。

    而北京的中央政府也多次表示,香港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然两国政府都表示愿意对香港市民高度负责,那么我认为香港代表参与谈判与否,就显得不了!”

    李轩第二次参与了亚洲电视台《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在新一期的节目中,他对香港近期讨论的最热烈的是否应该独立加入中英会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也算是对之前邓连茹等人邀请他联名的正面回应。

    李轩的脑袋没被门夹过,在明知道香港肯定会回归祖国怀抱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充当英国人的狗腿。像邓连茹则不同,她嫁得是英国佬,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人家一天到晚说英语的时间估计比说粤语都长。

    因此邓连茹肯定要竭尽全力的抱唐宁街的大腿,而英国女王后来也没有亏待对如此忠心耿耿的人,直接封给了她女男爵的爵位。邓连茹在香港回归前就主动离开香港搬到了伦敦,在英国上议院当议员,为大英帝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轩可没有移民英国的打算,有着一个中国胃的他更愿意生活在华语社会,否则他早就移民美国了。如果李轩加入美国籍,东方电子公司未来的发展阻碍将会小许多,他现在做许多事情就不用那些小心翼翼。

    李轩不会选择亲英,但也不意味着就要得罪英国人。就像这一次,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反对邓连茹等人的提案,而只是委婉的说这个提案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这样做也许有些滑头,但李轩现在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让他有这种底气。随着阅历的增加,李轩的行为处事越来越符合一个商人资本家的准则,一切追求利益。

    比如之前李轩刚收购亚视公司时,他和董事局主席黄锡召交流时特意点出,亚视在选择香港问题立场时,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因此,亚视最初报道中英谈判时,立场是有些亲中的。

    而且早在香港问题谈判开始前,亚视新推出一系列新的民生类节目,就经常把矛头指向各种不作为的港府。为此总督尤德特意邀请李轩共进晚宴,旁敲侧击的希望亚视能秉持媒体客观公正的立场。而李轩也从谏如流,立刻指示黄锡召作出改进,当然他也没让亚视转而黑内地。

    李轩之所以再次上《锵锵三人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经过身后的智囊团仔细考虑的。正所谓政商不分家,李轩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他无需过多的介入政治让自己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但也不应该远离政治。

    而亚视是李轩自己的电视台,《锵锵三人行》经过两年的,已经成为香港一档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谈话节目。李轩自己的电视台自然不会提出让他感到为难的问题,实际上这一期台本上的问题,也都是由李轩的智囊团和节目编导一起构思的。而李轩则可以借着这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栏目,发表自己的回应,刷一刷存在感。

    实际上,除了参加亚视的《锵锵三人行》之外,李轩在其他场合几乎没有做出过回应,给人一种完全置身事外的感觉。而实际上他在《锵锵三人行》上发表的观点,却引起了不小的热议。r1152

    最快更新

第310章 陆秦天的晚宴() 
“这位‘财神李’有些滑头啊,估计英国人也有些头疼!”

    新华社香港分社新任社长徐家纯,一边抬手按遥控器关掉电视,一边笑着对旁边的另一位工作人员说道。来香港后,亚视的《锵锵三人行》已经是徐家纯每天必看的节目,借此来了解香港精英阶层的一些声音。

    “徐社长,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动身了!”另一人出声说道。

    “好的,那就出发吧!不知道这位‘财神李’今晚会不会出席?”徐家纯问道。

    他不久前刚到香港赴任,接替另有任用的彭飞,成为新一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初到香港的这段时间,徐家纯把全港各界的人物都拜访交流了一遍。李轩这位世界首富更是排在,他最先上门的人物名单的前几位。

    可惜徐家纯上门的时间很不巧,李轩刚好带着有孕的娇妻去夏威夷安胎度假了。而等李轩从香港回来,他又突然被港督任命为行政局非官守议员,徐家纯觉得此事上门有些敏感,决定过段时间再去与李轩交流。

    但之后香港开始出现要求作为独立第三方加入中英会谈的呼声。徐家纯只好把全部精力花在与邓连茹、李鹏非、保罗等几个闹得最欢的议员秘密会谈之上,一时没顾得上再次去李家拜访。

    徐家纯之所以说李轩滑头,是因为之前香港新华分社组织,爱港爱国的香港政商界代表团北上访问,李轩自己找了个借口推脱了,却让他的大哥李轲加入了代表团。

    徐家纯对这位“大李生”的背景自然知之甚清。他虽然在弟弟“财神李”的下,先后开了电影公司、电子厂、寻呼公司,最近据说还准备趁着地产的低潮期,进军房地产行业,俨然是香港商界新崛起的一位大亨。

    但在他努力洗白的另一面。李轲却与香港最大的社…团组织之一——和乐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传和乐堂现任的坐馆刀疤强,原先就是李轲的大哥。

    这样一位黑白不清的人物,现在却堂而皇之的成为爱港爱国商人,北上访问去接受中央领导人的接见。由此也足可见,香港的情况远比内地要复杂许多。当然。就李轲表现出来的一贯政治立场来说,他的确算是一个亲近内地的爱国港商。

    徐家纯翻阅新华社内部收集到的资料后发现,李轲早在1980年就在弟弟李轩的安排下,去深海特区投资房地产。后来因为他的社团背景,香港一些右派媒体借机猛烈抹黑特区的改革开放事业。

    于是李轲当机立断宣布卖掉公司。从深海特区全盘退出,但他与深海特区一干领导的交情却有增无减。这几年,李轲的社团背景逐渐被淡化,他表面上早已不再参与与和乐堂有关的事情。香港社会也开始认可他这个“财神李”的亲哥哥的商人身份,逐渐称他为“大李生”。

    而他在去年又重新返回内地投资,在深海市的佘口工业区,独资建立了一家用来生产寻呼机的电子厂。他公司的传呼机产品除了供应本港市场之外,还畅销整个东南亚。最近正在大力开拓欧美市场。

    相比于很少在政治上主动发声的“财神李”,李轲却是一个大嘴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他不像其他香港人那样对内地抱有偏见。从来没有攻击过内地的政策,反而一直是大唱赞歌。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是“财神李”借大哥之口来发声,但次数多了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徐家纯这段时间也仔细分析了,李轩从最初崛起开始的一言一行。他发现这位“财神李”似乎对内地并没有偏见,但言行举止却非常谨慎,不愿表现出与内地十分亲近的立场。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中国还没有收回香港,香港人还要在英国政府底下讨生活。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李嘉城等其他大商人的身上。徐家纯初到香港去上门拜访时,他们都表现的非常热情。

    有人甚至表示。徐家纯乘坐的这辆平治汽车不符合他的身份,愿意给新华分社送上一辆劳斯莱斯,作为他这个社长的新座驾。而李嘉城更是表示,长实集团愿意购置一架小型喷气式飞机赠与新华香港分社,以方便他和社内其他领导经常往来香港与北京汇报工作。

    但这些人在场合,却很少会表现出与新华分社人员亲密的关系,反而是尽量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这也让初到香港的徐家纯,深深感受到统战工作的复杂艰巨性。

    徐家纯乘坐的银灰色平治轿车抵达酒店门口当初他刚上任时,原本准备选一辆皇冠作为自己的用车。但社里面的后勤处主管却据理力争,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香港人十分注重排场,皇冠只能算一般的牌子,在很多场合可能直接会被门卫拦下来。徐家纯作为香港新华分社的社长,外出参加活动代表的是国家,如果发生这种尴尬的事,被香港的右翼媒体操作一番后会有损国体。

    而香港媒体的尖酸刻薄,徐家纯早在上任之初就已经领教过了。他以前出门喜欢戴一幅墨镜,结果到香港之初也保留了这个习惯。有几家香港媒体就借此讽刺他像黑…社会,原来在香港只有许多社团人员才喜欢戴墨镜装酷。而且还有报纸批他着装老土、没有品位,是一个典型的中…共保守干部。

    为此,徐家纯特地去国货商场花费四百港币,购置了现在穿在身上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