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电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电子帝国-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简单的输入输出,根本不像abc电脑一样有专门的机箱和显示器。

    “小教授一”在台湾上市后销量还不错,而且靠着不到200美元的零售价,还出口到美国市场。但宏基公司显然不甘于只生产这种简单的玩意,他们想要真正进军正在迅速发展的个人电脑市场。而东方电子在香港的崛起,显然让宏基公司看到了机会。

    宏基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施正荣先生,亲自带着十位技术员从台…湾奔赴香港。他和技术员们特意在沙田租了房子安顿下来,然后在东方研究院的东方实验大厦内,整天埋头研究erm架构的技术资料,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吃透erm…1处理器的性能,然后尽早推出自己的个人电脑。

    能够获得东方研究院的全力,施正荣还说服其他六位合伙人,同意让东方集团以战略投资人的身份入股宏基公司。本着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李轩自然很愿意投资,这个后世一度登顶个人电脑产业销售冠军宝座的台湾公司。

    李轩重生前,整个电脑产业的总产值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艾康公司根本不可能全部吃下。另一个时空中,国产的联想后来者居上,排在个人电脑销售第一的位置时市场份额也只有20%而已。艾康公司在东方集团的全力下,等到三十年之后市场份额还能维持在30%左右,李轩就心满意足了。

    但李轩入股宏基电子公司,对霍克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信,这意味着艾康公司在整个东方集团内地位的下降。现在只是战略入股,以后很可能就是全面收购。艾康如果不听话,李轩随时可以转而这家新冒出来的电脑公司。

    当然,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大,但霍克却真正感受到了危机。因此他果断选择来香港,与当面李轩沟通。其实之前他一直希望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玩平衡,这样更有利于他掌控整个上市公司。毕竟如果全面投靠大股东这边,霍克也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香港派了的高管们给慢慢架空。

    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做出决断,而他的选择无疑让你选比较满意。除了把艾康的创始人之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柯里给赶出公司之外,霍克还准备一并解除另一名负责营销业务的高级副总裁。

    而李轩对霍克的服软自然也要安抚一番,邝谨亮除了出任高级副总裁兼cto,同时也将接替柯里出任艾康公司的董事。而另一个空出来的高级副总裁职务,则留给霍克提拔自己的亲信。

    至于接下来中层职位的,李轩已经不太放在心上了,由一众高管们自己去协调。但可以肯定的是,之前那些爱看公司内部出身于东方系,隐隐被压制的人员这次会得到不少机会,由此来拉近艾康与香港的距离。(。。)

    ___小。说。巴。士___

第247章 闻到美味的鬣狗()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唐宁站在接机口,看到陆续有旅客推着行李箱出来他,立刻一丝不苟的高举起一块写有英文carterhoward的硬纸板。他是美林银行香港公司的一名vp,被自己老板打发来机场接一位纽约总部过来的高管。

    vp的全称是vicepresident,翻译成中文就是副总裁、副总统。比如usavp就是美国副总统。唐宁作为一个堂堂副总裁被安排来接机,他接的人肯定不同凡响?

    其实vp如果是在其他行业,肯定是公司内很权力的高管之一。但在投行中,vp只不过是比助理和新丁高一点的职位,连中层都算不上。只要熬个三四年的资历,就都能有vp头衔,所以说美林、高盛这些投行里面,副总裁多如狗。

    唐宁看到一个长着络腮胡、面容严肃的高个中年男子朝自己走来,立刻朝他笑了笑了。对方应该就是他此次要接的人,美林银行负责承销上市业务的主管,卡特。弗里德曼先生。

    股票承销上市业务是美林银行最、也是实力最强的核心业务之一。唐宁身旁的这位弗里德曼先生,算得上是美林银行最核心的高管。唐宁很想和他拉拉关系,聊聊天,给他介绍一下香港的风土人情。

    但这位卡特。弗里德曼先生显然没给唐宁这样的机会,从上车开始,他就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然后开始仔细浏览,丝毫没有显露出经历一次十几个小时的漫长长途旅行后应有的疲惫之色,更无心车窗外的香港城市风景。

    投资银行向来是被誉为是工作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唐宁从加入美林香港公司之后,几乎每天加班,周末绝少能有双休的机会。但他和眼前的这位弗里德曼先生比起来,不得不感到自行惭愧。难怪别人能做到主管地位,弗里德曼在美林银行内的分量,比唐宁的老板——美林亚太区总裁乔治。霍华德只高不低。

    “嗨,卡特,欢迎你来到东方,祝你此次香港之行取得好运!”霍华德热情地与弗里德曼拥抱了一下。他在纽约时就与对方的关系不错,两人下班后经常一起去小酌一杯。

    “用中国话说,希望能马到成功!”

    霍华德为这次香港之行显然下了不少功夫。虽然他的中国话说的非常拗口,但唐宁依旧听懂了“马到成功”这个成语。

    “你这次的对手们都很强劲,大摩的‘火鸟’已经抵达香港,高盛更是派出了投行部的贝克兰那个老家伙!”霍华德向弗里德曼介绍自己得到的情报。

    大摩就是摩根。士丹利,美国在三十年代出台呢《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因此jp摩根银行中的投行业务被独立拆分出来,成立了摩根。士丹利。

    “火鸟”是近几年华尔街很有名的一位经理人的绰,他的真名叫做罗伊德。因为他酷爱收集庞蒂亚克汽车公司的火鸟跑车,所以渐渐有了这个外。罗伊德原本是高盛的高级合伙人,两年前被摩根。士丹利成功挖角。而贝克兰同样是高盛集团,负责传统投行业务的一名资深合伙人,最近几年先后完成过多次大规模的ipo业务。

    他们两人来到香港,意味着大摩和高盛对计算机园地公司的上市业务非常重视。霍华德皱了皱眉,看来竞争比他想象的还要激烈,能在华尔街立足的投行,谁都不是傻子。味道了食物的味道,大家都像鬣狗一样,一拥而上。

    投资银行是美国的叫法,英国把这些从事证券等非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称之为商人银行,而后世国内是学习日本把他们叫做券商,也就是证券公司。

    “如果你不觉得累,今晚东方电子公司在半岛酒店会有一场庆功酒会。到时候,那位‘财神李’先生肯定会到场!东方集团刚刚与ibm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蓝色巨兽出资3亿美金,从东方电子手中收购了它们新拆分出来的一家子公司——东方操作系统公司的三成股权!而双方负责这项交易的财务顾问,分别是大摩和高盛!”霍华德说道。

    “我猜给东方公司做顾问的肯定是高盛,它们是反收购专家!”弗里德曼和霍华德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笑容中,他确定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

    摩根士丹利是华尔街有名的并购专家,而高盛则是有名的反并购专家。从七十年代开始,当企业间的收购合并如之前那样温文尔雅,各种敌意收购层出不穷之后,这两家投行作为正反双方博弈的战略顾问,开始在华尔街崛起。

    高盛负责的公司,即使没能阻止恶意收购方最终完成并购,也会通过一系列手段把股价抬到一个非常高的价位被收购方的股东们赚的盆满钵满。因此高盛的并购业务部门,被华尔街同行称为反收购专家,名声很大。

    “看来我们已经落后高盛一步了,不过相比于他们风生水起的并购业务,高盛的证券业务这几年并不显眼,我们依旧还有机会!我现在精力充肺,你今晚会参加酒宴吗?我需要一个合适的引荐人!”霍华德目光坚定的说道。

    “抱歉,我待会儿就要飞往东京处理一些事情!而且我与李轩先生也并不很熟!但没关系,不过你无须担心,我已经为你安排好了李先生的一位挚友,由他负责为你引荐!”霍华德朝安静的站在边上的唐宁示意了一下,“乔治是我手下最出色的vp之一,他是李轩先生的那位挚友许先生的投资顾问。他已经邀请了这位许先生一起吃晚饭,你可以先与他先沟通一下,然后你们三人可以一起去参加,七点钟在半岛酒店举办的冷餐宴!”

    乔治是唐宁的英文名。霍华德温和的对他笑了笑,唐宁似乎有一种错觉,这位不苟言笑的公司大佬脸上此刻绽放的笑容,比刚才在机场时公式化的笑脸要真诚得多。

    “据说李生之前开出的报价是6亿美元,ibm认为太高没法接受,最多只能给出5亿美元,而且还不是全部用现金支付!于是李生给出了一个新方案,他把东方公司一拆为二,这样ibm感兴趣的东方系统公司的估值,就降到了只有原来的一半。

    然后李生最终说服ibm公司,用3亿美元收购了东方系统公司四分之一的股权,而这笔收购落实前,李生先让拆分后的东方系统与东方应用两家新的公司,各拿出一部分股份进行一比一置换。这样算来,原来两家新公司的总估值为24亿美元,实际上比之于李生最初的报价,并没有的让步,这才是高明之处!”

    坐在唐宁身旁的这两人,一位是公司内的重量级高管,另一位是香港有名的豪门公子,也是唐宁最的客户之一。这样的表现机会对唐宁来说十分难得,于是他把自己打听到的,关于这次东方电子与ibm合作的谈判内部消息,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又是一家价值24亿美元的公司,按的汇率折合成港币超过150亿。对李轩来说,赚钱也许是像吃饭、喝水一样容易的事情。许建奎已经能猜到,明天的香港报纸肯定又会一片哗然。关于财富的故事,即使再炒一百遍依旧是最吸引人的题材。许建奎手里的钱虽然连李轩的零头都算不上,但他却是李轩在香港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为此感到不胜荣幸。

    相比于许建奎的欣喜中带着几分羡慕的心情,霍华德的心思更加复杂。他虽然震惊于对方的财富,但考虑更多的是这一事件的影响。

    李轩刚刚收入一笔3亿美元的现金,而且据他了解整个东方电子集团的现金流非常充裕。所以这位绰“财富之神”的李先生并不缺钱。

    他手中掌握的资金完,全能够支撑计算机园地公司的扩张。那么对方这次放出消息,准备启动计算机园地公司的上市计划,目的绝不可能仅仅只是圈钱!霍华德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抓住了一些重点。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们该出发了!”唐宁看了一眼手表,出声提醒道。

    另一边,李轩正与计算机园地公司的总裁约翰。马丁共进晚餐。吸取了之前艾康公司的教训,李轩对计算机园地公司的掌控要自如得多。约翰。马丁从李轩收购公司后,就被他提拔为公司的总裁,这两年来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李轩提出的扩张计划。

    在东方电子公司源源不断的资金投资下,计算机园地公司已经在全球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零售网络,直营店和加盟的总数,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从最初的150家左右,增加到现在的282家。r1152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248章 计算机园地的转型() 
计算机园地公司的改变不仅仅只是分店总数增长了将近一倍这么简单更的是内在质量的改变。李轩在1980年刚刚收购计算机园地时公司的自营店很小扩张的主要方式是采用收费加盟的手段。这样一来各家分店之间规模大小不一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长久以往不利于公司品牌的建立也不利于公司的统一。于是李轩完成收购后开始积极改变原先的发展方略。大规模投资大型直营店的建设淘汰一批规模较小、布局不合理的加盟店同时构建完善的物流仓储体系。李轩在1980年初收购计算机园地公司时只花费了3300万美金。而这两年来东方集团对公司的后续投入达到了2亿美元。此外艾康计算机公司在去年上市之后拿出5000万英镑对计算机园地公司进行注资。要今无错(quled)u。年个人电脑产业的全球零售总规模也才40亿美元。而计算机园地公司两年内累计投入超过3亿美元单靠销售收入根本不可能达到收支平衡。它可谓是东方集团内最大的现金漏斗源源不断的吞噬了其他公司创造的利润。从去年erm…1处理器上市后随着abc…3和abc…p4等使用erm…1处理器的个人电脑的销量开始爆发东方电子公司旗下的另一个耗钱大户——东方研究院财务状况已经开始迅速改善。而新架构mips的商业处理器s…100也随着艾康公司的crg…1处理器的行列东方研究院很可能在明年爆发。成为东方集团旗下新的现金奶牛。相比之下东方半导体和计算机园地两家公司从成立以来一直在源源不断的亏损吸血。还好这些亏损都是前期迅速占领市场和爆产能所需的必要投入。计算机园地公司获得的3亿美元融资除了用在销售门店、物流中心的建设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广告宣传。正是靠着美元碾压才换来了计算机园地公司的全球第一大计算机经销商地位。在美国这个主战场每卖出十台个人电脑中有5台来自于计算机园地公司。“老板。除了高盛之外摩根。士丹利、美林、所罗门、第一波士顿都已经向我们发来了合作意向!”约翰。马丁微笑着对李轩说道。虽然最终做决定的不是他但被整个华尔街围绕的这种美妙感觉依旧让他非常得意。“这群人的鼻子可真灵!”李轩摇了摇头笑道他才刚刚有这个意向而已。“他们就像是一群四处觅食的鬣狗一闻到食物的香味立刻会蜂拥而上!”约翰。马丁形象的比喻道。根据专业的市场分析机构在年初时的预测今年全美的个人计算机销量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前几年。整个个人电脑市场的盘子太小即使增长率比较高总规模依旧不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的销量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去年全美个人电脑零售总额高达10亿美元。而今年仅仅是上半年的总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10。2亿全年突破20亿根本不成问题这也完全应验了相关机构的预测。随着个人电脑技术的飞速进步。整个社会对它的地位已经逐步认可。大家把它看做是计算机发烧友的玩具而是已经成可以促进工作、生活效率的一种新电子设备。可以说。个人电脑产业经过之前几年的酝酿现在终于开始到真的正爆发式增长期。而计算机园地公司通过大规模投资。提前一步进行了完善的布局从而抢占到了的先机。随着个人电脑销量的激增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终端零售产业。商业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计算机园地公司想要在扩容后的市场中保住的份额势必加大投资把触角延伸到那些还没涉足到的区域。既然美好的市场前景已经能够预料计算机园地公司也到了可以待价而沽的时候。所以李轩决定正是启动上市计划逐步吸收更多的资本加入进来让计算机园地公司在这场个人电脑的销售浪潮中牢牢把控住行业领先者的地位。“约翰你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有建议和规划吗?”无错不跳字。李轩问道。他把对方从旧金山叫到香港来除了商讨上市事宜之外另一个议题就是探讨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计算机园地公司经过这两年的疯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老板我们公司在全美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大中城市都已经进行了自营门店的全覆盖规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