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如果不是,长期以来对于师傅的顺从,他说不定会开口叫破他们师徒两人的踪迹,不过现在也不算晚。
这个叫做博宇的青年人,在心中做出决定,今天夜里他就会离开自己的师傅,前去寻找陈到和徐晃。
此时他跟随师傅学艺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十年,
他自认为自己将师傅的一身本事,学了个七七八八,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双手一定能为自己挣到个光明的未来。
如果师傅任凭自己离去,或者根本没有发现他离去,那么他和师傅就好合好散,但是如果师傅阻止,就别怪他心狠手辣。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受够了之前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受够了世人对他的偏见,这次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想到这里博宇的眼中,不由的流露出一丝凶光,不过很快他便将这丝凶光完美的隐藏起来,跟着自己的师傅一起转身离开。
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十分隐蔽,师傅根本就没有发现他已经起了异心。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目露凶光的那一刹那,华佗便已经警觉了起来。
这么多年以来,无数次的进入各大名山大川,早就将华佗的警觉锻炼到了极致。
就算是遇到最为狡猾的野兽,华佗也能提前预知并且躲避。
相对于深山中那些狡猾的野兽,自己的徒弟还相差甚远,在徒弟对他起歹心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猜到了徒弟的想法。
不过此时的华佗,并没有打算去阻止自己的徒弟,毕竟人各有志,徒弟想要去找一条好的出路也是情有可原。
当然如果这个逆徒想要对自己动手,自己也绝对不会客气,不过如果他要悄悄的溜走,自己只会祝福他日后前途似锦。
唯一让华佗有些无奈的是,博宇马上就要走了,那么自己的这身医术该怎么办,难道自己只能将这身医术带到地下?
世人对于自己这个职业的看法,让他很难找到一个天资聪颖的徒弟,来继承他这一身通玄的医术。
如果真的让自己的这身医术失传,那么华佗就算是死也不会瞑目!
五三四章时局渐稳()
当夜华佗睡的是无比的香甜,这是那个叫博宇的青年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他为了现在的离开,之前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已经用不上,博宇站起身来定定的看着还在熟睡的师傅。
一想起这些年来,师傅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毫无保留的教育,这让博宇在这个瞬间心中充满了对师傅的愧疚。
他恭敬的跪倒在师傅的身前,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后,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里。
就在他转身离开的那一刹那,一直闭目沉睡的华佗慢慢的睁开了眼睛,他看着渐渐消失不见的徒弟,嘴里发出一声长叹。
自己的徒弟自己知道,这些年博宇跟随自己学艺,虽然他天资聪慧,但是却并没有真正的学成。
一个是医术博大精深,就算是自己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学成,至于说博宇最多学到自己本事的六成。
还有一个就是,博宇对于医者的理解十分的片面,他根本不懂或者说不屑去懂,什么叫做医者父母心。
没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了病患的心,他学艺时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懈怠,这也是他在几年前医术止步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还只说的是医术,俗话说的好医武不分家,一个中医的医术高手,一定拥有一身不错的武艺或者是精通养生之法,
否则他这么大的年纪,怎么还能进入深山老林去亲自采药,博宇学医的天赋还算不错,但是学武就差的太多。
跟随自己十年多的时间,到现在为止自己的一套五禽戏他也只不过学了个大概,至于别的功夫那就更别提了!
本来自己准备在这次采药结束之后,带着博宇好好的隐居一段时间,这样自己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教育他。
但是没有想到他却选择了离开,这一离开也就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师徒情分,从此以后画上了一个句号。
自己今年已经五十多了,按照大汉人的平均寿命,自己顶天了再活个十几年。
就算是能多活二十年,可是自己的这身医术怎么办?
难道自己还真把这身医术带到棺材里去?
不行,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整个大汉对于医者的态度,以及现在大汉所处的形势,想要收到一个好徒弟那是难上加难。
可他又不愿自己的这身医术失传,这让华佗一时间有些烦恼。
夜晚的风渐渐的开始变凉,但是却一直有一个衣衫单薄的老者,静静的坐在一块巨石后面。
就这样华佗在原地整整坐了快一天的时间,一天之后他好像想到了什么,这让他的眼神从之前的迷茫变成坚定。
他绝对回去之后,要将自己的医术和武学,通过书籍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样就算他在有生之年,找不到一个好徒弟,也不至于将自己的技艺,全部带到棺材里去。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找一个足够安稳的地方,一个足够能让他静下心来,好好的将自己的毕生所学记录下来。
此时的大汉最为安稳的地区,就是前方不远处的冀州,自从刘渊入主了冀州之后,冀州百姓的日子那是蒸蒸日上。
华佗决定前去冀州,找上一处安静的所在,这样他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去完成自己的著作,并且还能保证自己的生计。
作出决定之后的华佗,立刻开始向着冀州所在的位置前进,很快他的身形便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
与此同时他的徒弟博宇,也追赶上了已经和陈到分道扬镳的徐晃,当徐晃见到博宇之后唯一想法就是兴奋。
华佗老先生的医术之精湛,他是亲身感受过的。
在之前几人接触的时候,他就听说这个博宇,可是整整和华老先生学艺了十多年。
这十多年的学习,就算是博宇的医术赶不上华老先生,但是就算他只学到了老先生的七成。
即便只有七成,那么对于自己的主公的帮助,也会是巨大的。
而且通过他和博宇之间的交流,他确定了华老先生并没有去找陈到,而是选择继续一个人追寻医术的极致。
这更是令徐晃感到喜出望外,虽然陈到之前舍生忘死的救过他,但是毕竟两人分属不同的势力。
现在他们两大势力,能够亲密无间的合作,无非是因为在他们的面前,有一个叫冀州的大山巍然屹立。
如果日后他们有机会将冀州扳倒,那么他们两大势力的联盟将会在瞬间瓦解,接下来很有可能他们之间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九五至尊天下只能有一人,所以就算是陈到对他有救命之恩,他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还。
但是他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增强主公实力的机会!
在见到徐晃对自己无比的亲切之后,博宇的虚荣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甚至他立刻就有了一种人上人的感觉。
之前对于师傅仅存的那一丝愧疚,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得意万分的博宇随着徐晃朝着青州的方向慢慢离去。
并州与冀州的战事已经结束,此时雍州的战事也进入到了尾声。
吕布在被曹性舍身救下之后,带着自己的人马一头扎回到了阳平。
回到阳平之后看着自己的士卒,连阳平城头都已经无法站满,昔日人声鼎沸的中军大帐也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
吕布的鼻头有些忍不住的发酸,就在这个时候闻讯而来的陈宫赶了过来,本来他是来质问自己的主公的。
但是当陈宫看到,吕布那无比落寞的样子后,质问的话他再也说不出口,长叹一声之后,陈宫开始帮助吕布收拾烂摊子。
阳平势力的重建任重而道远,虽然有陈宫这个智者的参与,但是之前吕布的势力实在受创太重。
想要短时间内恢复绝非易事,不过现在的形式逼迫着他们不得不加快脚步,谁知道什么时候刘渊就会来到雍州。
一旦刘渊再次派人马来到雍州,那么阳平绝对是他第一个要消灭的目标。
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主公的大业,就算再难陈宫他也要坚持下去。
另一方面韩遂也带着献帝等人回到了西凉,等回到自己的老巢武威后,韩遂即刻下令封锁西凉与雍州之间所有的道路。
他必须要防着刘渊的势力打进来,虽然双方的实力相差甚远,但是想要让他吐出到嘴里面的肉,就算是刘渊也没那么容易!
五三五章军备竞赛()
五三五章军备竞赛 第1/1页
陈宫担心的事情幸好没有发生,在关羽率众击败了吕布之后,刘渊的势力便将触角收缩回了雍州北部的地区。
至于雍州中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他们竟然并没有派兵前来占领,好像就是要把这些地方拱手送给吕布一样。
看着这么大一块地盘近在眼前,吕布和陈宫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敢越出阳平城一步。
一个是因为,他们现在手头的兵力实在太少。
以现在他们手中仅存的兵力,就算是防守阳平城都略显不足,更别提出兵去占领别的地区。
第二他们害怕这是关羽使出的计策,就是想要用那些令他们眼馋的地盘当诱饵,一旦他们分兵关羽会以雷霆之势猛扑阳平。
到时候别新的地盘没有占到,还把已经经营了数年的阳平城丢了,那样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这样吕布和陈宫选择了按兵不动,长安城的关羽等人也没有任何的行动,雍州中部地区竟然成了一块三不管的地带、
一时间这里是盗匪横行民不聊生,甚至连早已覆灭的黄巾教,竟然也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土壤,有了死灰复燃的趋势。
远在邺城的刘渊,也没有如诸侯们想的那样,直接出兵前去报复曹操和刘备之前的偷袭。
而是跟他的手下关羽一样,选择了按兵不动。
不过各路诸侯倒是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了不少冀州的消息,现在冀州的刘渊可没有闲着。
他先是将手下大部分兵马,全部派往了冀州边境,将整个冀州防守了个密不透风,随后这个家伙竟然又招收了二十万新兵。
此时冀州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运动,据说整个冀州所有的铁匠铺,每天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开火打造。
就算是这样也不足以供应刘渊的需要,甚至于连并州和雍州的铁匠铺,也被刘渊下令征调,令他们不间断的打造兵刃。
冀州这样的形势,令整个大汉所有的诸侯全部紧张起来,他们认为一旦冀州将新兵全部训练完毕,就是刘渊出征的时刻。
到时候刘渊一定会以泰山压顶的态势,直扑一个或者几个跟冀州交界的诸侯,从而开始他席卷天下的征程。
那些与刘渊交界的诸侯们当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也纷纷的有样学样,开始从各自的领地内征兆士卒。
但是他们可没有刘渊那样雄厚的资本,令那些适龄的百姓争相前来投军。
整整半个多月过去后,征兵最多的一个诸侯,也只不过征招到了一万多人。
眼看着冀州练兵的声势是越来越大,那些诸侯们纷纷红了眼,他们不再顾忌所谓的脸面,开始下令强拉壮丁入伍。
一时间冀州周边地区的百姓,算是遭了大灾,不少百姓家中就连刚刚超过十岁的男丁,都被强拉了壮丁。
这样的情况随着冀州军练兵的声势不断扩大,也是愈发的愈演愈烈,整个大汉除了冀州以外是唉声四起。
当刘渊得到这个消息后,他在心中哈哈大笑了好一阵子。
这帮匹夫还是上当了,军备竞赛这种事情,就算是在古代一样的能行的通!
原来这一切都是他和郭嘉等人定下的计策,他们一致认为只要自己这边放出消息,其余各地的诸侯一定坐不住。
他们定然会有样学样,加强各自的军备建设,来防止冀州军的势力超过他们太多,以免后期他们会被己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样的军备竞赛会让一个地区内部的民生迅速凋零。
一旦这样的形势持续恶化,导致的恶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当然自己这边也不能仅仅只是放出一个消息,毕竟如果没有真实可信的消息,那些诸侯也不会上当。
所以冀州的民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是这样的影响对于冀州来说,却造不成任何的恶劣后果。
毕竟冀州的实力在那里摆着,现在他们别说招兵二十万,就算是再招二十万,冀州也能承受的起。
但是其余各路诸侯,可没有冀州这么厚的家底,他们一旦选择和冀州硬钢,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随之而来的恶果。
在刘渊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曾经就有两个超级大国进行过军备竞赛。
到最后一个超级大国,就是因为自身底子薄弱而选择了解体。
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不费一兵一卒的干掉了对手,这件事在当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就算是那时的刘渊还没有出生,但是他却依然能熟知这段历史。
现在他的做法,就是在学习那个最终胜利的超级大国。
虽然他们现在提不出什么夸张到吓人的军备计划,但是他的对手的实力也没有那个被迫解体的超级大国强。
所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增兵计划,就能让自己四周的诸侯们,将自己内部搞的民不聊生。
甚至是逼得他们辖区内的百姓,纷纷开始反叛。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只需要再添上一把火,说不定就能兵不血刃的消灭掉一两个诸侯。
就算是那个诸侯韧性比较强,但是一旦后院失火,他还拿什么来抵抗自己的大军,到最后还是要被自己消灭。
自己这是赤裸裸的阳谋,就算是那些诸侯看破了自己的计策,他们也只能无奈的继续选择硬着头皮跟上。
不过这样的阳谋实施起来,可是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自己在此期间必须要做点什么,毕竟现在自己的对手还有点多。
最好是自己能在近五年内,将现在大汉现存的诸侯消减到只剩下一到两名。
这样既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又能更好的给剩下的诸侯增加压力。
让他们就算是想要停下与自己竞争的脚步,也不敢轻易的做出选择。
当他们发现自己控制区内的局势,恶化到控制不住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也就晚了!
不过冀州现在也不是无事可做,毕竟军备竞赛这种事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所以他必须要在加强军备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内部建设。
想到这里刘渊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他现在要去找一趟田丰和审配。
冀州的内部建设现在全由他们负责,自己需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阅读网址:
五三六章袁氏之劫()
五三六章袁氏之劫 第1/1页
大汉境内这场由冀州发起的军备竞赛,已经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
在这半年的时间内,除冀州势力外的其余各大州郡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叛乱。
这让冀州周围的百姓,对于冀州充满了无比的向往,一些想要过上安定生活的百姓,开始偷偷的向冀州境内迁徙。
起初的时候诸侯们还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