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无以为继才下了毒手。

    但他显然低估了帕尔拉国的决心,也忽视了花剌子模对塞尔柱王朝领土的野望,在巴布伦多一战中,皇家卫队七万余人被帕尔拉国的“麦子军”……因旗帜为麦穗而命名……击败后,又被花剌子模趁虚而入,王室成员被杀的七零八落,于是乌古斯人控制阿拔斯王朝的历史从此告终。

    帕尔拉国和花剌子模王朝趁机吞并了塞尔柱王朝偌大的国土,前者将领土延伸到紧邻黑衣大食的马克兰,后者把军队开到了西喀喇汗国的境内。

    塞尔柱王朝的覆灭让得黑衣大食和东西喀喇汗国坐立不安,就连军事力量强大的花剌子模王国也在警戒着帕尔拉国的扩张。

    而此时的大西洋海域上,英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矛盾也似乎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爱尔兰被美国扶持了这么多年,早已想夺回被英格兰霸占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温特格温城连同附近将近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平坦土地。

    同时期对比,爱尔兰王国人口两百七十多万,而英格兰则有接近六百万人口,军队数量相差了一倍多。但打仗不光得数量够多,军事素养和军备同样重要,两国因为温特格温城的矛盾摩拳擦掌多年,偶有交火伤亡之事。

    当中亚的帕尔拉国将手往西伸过去之时,中华国忙于应付同进主义运动在中东以及小亚细亚周边的传播,爱尔兰和英格兰因为士兵失踪事件终于是闹了起来,温特格温城陷入爱尔兰陆军火炮的洗礼之下。

    钟子才作为中校参谋在英格兰把手的温特格温城中作军事监察员,这些年英格兰的军事体制都是搬抄之中华国,但唯独军装非得弄得不伦不类,好像不是打仗而是去集体节日庆典一般。

    尤其是那高耸的黑羊毛毡帽,让人啼笑皆非,但英格兰人却认为这是荣誉和勇气的象征,是为王而战,坚决不肯学中华国那样穿一身土黄灰绿。

    由于化学火药的机密还未流传,现在欧陆主流的枪械都是燧发和米尼弹,前膛枪居多,后膛枪只装备皇室卫队。

    按照步兵操典作战,在双方炮火交战了四十余分钟后,爱尔兰王国的步兵开始跃出战壕向着温特格温城下进发。

    而英格兰士兵则居高临下防守,城池外还建有一个个碉堡形式的障碍步兵所用来狙击,这给爱尔兰士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于是战争又恢复到火炮洗礼的阶段,直到城外东门的堡垒被一个个拔掉。

    “要是有一支机动部队从侧翼突然杀出来,这群爱尔兰土包子大概会被打的找不到回家的路。”钟子才面色严肃,心里却对这场城池攻防战不甚为意。

    他出生于军旅世家,祖爷爷是中华国建国时第一任银务署署长,而爷爷是炮兵出身做到少将职位的钟涛。自钟涛后,这一脉的孩子都是就读于军校参军,三代下来,已是成为军旅之家。

    钟子才没打过什么大仗,在非洲剿灭过袭击马达行省吉布港的非洲部落,也曾率领一个营团占压过在西兰列岛上武装起义的同进主义运动。眼前这场战争虽然战法落后,但规模还是不小的,双方加一起有约莫六万人,是近几十年来除了十字军东征和帕尔拉国的战争外最大的战役了。

    这次能挤上军事参观团,也算是家族动用了不少人脉的关系。

    只可惜这群洋土包子学战术没学到精髓,打仗如同儿戏一般,爱尔兰先锋军连百分之十的伤亡都承受不住,几波进攻被英格兰守城军被打退回去,丢下一地五颜六色服饰的尸体。

    钟子才将日间所发生的战斗情况如实地记录在本子上,这些记录都是要带回国进行分析和存储的史料,从双方战斗状态来看,军事水平差了中华国至少二代。

    看样子,美国政府也没有把最新式的武器和战术教授给爱尔兰人。

    但美国的手段显然不止爱尔兰王国一个,英格兰在早年扩张中的领土不少是跟法兰克大陆接壤的,但法兰克王国一直认为这些土地是属于法兰克而非英格兰。

    尤其是英格兰在十二世纪的金雀花王朝以法王亲属的关系,占有大量土地,这些表兄弟之间的利益牵扯到法兰克王国在如今的领土扩张和集权运动时,已成为了军事爆发的导火索。

    法兰克王国海军舰队在英格兰南部海域游弋,给英格兰人莫大的压力,尤其是布列塔尼边境上的法兰克军队每日挑衅,比斯开湾上战云密布。

    好在意大利联邦趁着法兰克在北方对英格兰发难,在背后训练军队积极备战,大有越过比利牛斯山脉从背后插刀子的嫌疑。

    法兰克王国东北面的神圣罗马帝国也不安分,陈兵边界,与英格兰暗中通气以作牵制,八千余王室卫队开赴瓦伦西尼地区进行军事演习。

    法兰克人的扩张之心自东征战争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华国对其手段就是遏制,必须要让英格兰人在法国大陆上留下一块土地以传承民族矛盾。

    至于意大利联邦,和以色列王国则是扼守地中海的打手。

第691章 艺术战争() 
自从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带来的财富让以色列和中华国视若禁脔,任何国家在运河归属权的谈判上都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尤其是,阿拉伯帝国的埃及……绿衣大食国。

    矛盾不是一两天三五年的积累,而是从犹太夏国建国起就种下了种子,当初绿衣大食和中华国好到蜜里调油,终究因为后者扶持犹太人而分道扬镳。

    当然,中华国也从未把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国当做对手,当初关系好,只不过是利益索取罢了。

    ***文明对于人权太过狭隘这点就与中华国的道教文明有本质上的不同,也与国家体制有根本性区别,相比同进思想主义,前者更为不融合。

    所以当帕尔拉国向西扩张的时候,中华国并未给与有力的遏制,而是放任不管,任由黑衣大食联合花剌子模国抵御帕尔拉势力的入侵。

    但其落后的体制和贫穷的土壤注定了这片土地经受不住同进主义运动的颠覆,当底层百姓被煽动着拿起武器反抗贵族和地主的时候,中东战火烧的比欧陆还要旺盛。

    钟子才站在城楼上往远处眺望,他有点无语凝噎,这欧洲人打仗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此,居然在休战之余搞起了音乐。两个敌对阵营一个在城墙上,一个在城墙下各自弄了一队乐队在吹啦弹唱,尽显民族风情。

    “开眼了吧,长见识了吧?”中华国就英格兰驻军特战军官团上校团长高大伟,笑道:“头一回看到这两边互相擂鼓唱歌的时,我人都是傻了的。虽然看上去有点愚蠢,但音乐过后,这群士兵会更卖力的拼命,就像打了鸡血。”

    “这是为何?”

    “这是他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士兵大多是小地主和贵族出身,所以打仗不能像泥腿子那般没有艺术感,得绅士。欧洲除了东罗马那般亡命徒,其他国家都是这般战法。”

    “法兰克也是?”

    “是。”高大伟道:“欧洲战事打起来就像梅子雨似的,一场接一场没完没了。比起中东帕尔拉国的对外战争,这里非常软绵无力。不过不用着急,陆战只是开头戏,重要的是海战,比斯开湾、英格兰海峡、地中海海战才是最关键的戏份。”

    钟子才诧异道:“地中海也会打起来?”

    “要不然我们国家为何要努力栽培意大利联邦和以色列?养着俩个干吃饭不唱戏的饭桶?”高大伟道:“这些事知道就行,就别对外说了。对了,你爷爷是钟涛少将?”

    “是的长官!”钟子才骄傲地回道,爷爷是开国四十九位少将的其中之一,他有资格为之自豪。

    “那咱们也算有点缘分,我祖爷爷是高成少将。”

    “皇家御林军的高成少将?”

    “正是。”

    钟子才肃然起敬,比起军区少将,开国以来的历任御林军将军都是实战派,他们的职位虽然与其他少将无异,但资格更老,掌握着最先进的军备武器和战术。

    俩人用渊源家世攀了交情后,关系迅速拉近,谈起了中华国内正在组建的机动第一军团。对于机动军团的将领人选一直未落,比较有竞争力的就是西北杨系和东南韩系,钟家相对来说不是老牌军旅世家,但在军部、商业、国会中的势力比较综合,也不能说是没有机会。

    当然,钟家目前在军部混的最好的是钟向阳,钟子才的二伯,在1203年被任命为东南军区海军陆战师团长,少将军衔。从校尉官晋升到将星是军人的梦想,也是非常难以鱼跃的门槛,这需要实战机会挣得军功。

    再者,自内燃机技术日渐成熟,中华国已是从海路两栖战术玩海陆空三栖战术过渡,尽管飞行器还无法具备实战用处,但侦察能力却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军部已在改变战法,以全面军事动员转变为海外局部战争,这就比较考虑远洋投送能力。除了海外行省的资源,本土的运输作业也因此被大力发展。

    国外还在稀罕六七千吨的战舰,而中华国早已经组建了一支远洋运输船队,总吨位超过十万吨,一次性投送物资和人员设备足可以改变地区战局。

    所以,这些外派作军事监察员的少壮派军官俱都对欧陆和中亚西亚的战争不太感冒,打心底瞧不起这种落后的战术。

    从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有把真正的军事技术传授给“盟国”,仿佛和中华国达成了某种默契,只在外交上争锋,军事上让代理人们去解决矛盾。

    但无论如何,帕尔拉国的扩张却是出乎预料的快,这种思想主义席卷天竺被大陆被遏制后又继续向西蔓延,将塞尔柱王朝覆灭,继续跟黑衣大食、花剌子模、西喀喇汗国,甚至是吉思人的克普恰克汗国掺杂到了一起。

    依照这苗头,同进运动向西发展,迟早会波及地中海地区,把以色列王国和绿衣大食,甚至是成立不久的意大利联邦牵扯进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肯定会打的不可开交。

    钟子才倒是想去第一机动军团里任职,凭他的中校军衔担任个营长也是好的,他能预感到国家组建这支军队的目的所在,不是中东就是欧陆。最有可能的应该是中东了,来一次横扫千军般的军事行动,把地中海局势镇压下来,将帕尔拉国的扩张势力遏制在西亚以东。

    事实上,中东的军事行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中华国一开始放纵帕尔拉国的发展目的就是让他推翻***文明在中东西亚的几个顽固国家。待得瓜熟蒂落后,以思想主义的政治形态参合战争是最有力的理由,一次性把帕尔拉国打回原形。

    第一机动军团自建立起,就源源不断地把军力运送到马达行省以及吉布港加强训练,没有什么比中东的地形更适合打这种快速闪电战了。

    这也是昔年元武陛下提出“闪击战”的战术理论,当机械车辆取代了牛马牲畜后,中东这块“富到冒油”的土地是中华国不能放弃的利益。

    黑金石油,尽管西伯利亚已经勘察出了几个大油田,但没人会嫌弃这种资源多的。

第692章 第一军团() 
杨仁树是开国中将杨文广的曾孙,根正苗红,军旅世家。

    就第一机动军团的军团长人选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杨仁树和韩金俩人身上,但韩金是叔叔伯伯辈分年近六十,最终军团长的位置被年富力强血气正盛的杨仁树摘到了手。

    杨仁树在西北对黑汗国的剿匪有功,二十四岁后就在马达行省历练收拾黑人土著部落,在指挥一支特遣营帮助南天竺大陆抵御住帕尔拉国的一个师团进攻后,就成了军部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当然,以他的家族背景即便不立下军功也能按部就班地做到将领级别,但年岁可就不止三十岁了。

    尽管中华国放缓了技术外流的速度,但军备革新的速度依然不慢,军事将领年轻化也是主流趋势,因为他们生在新时代,掌握了最前沿的军械知识和战术理论。

    所以杨仁树这批少壮派军官是受到军部的特殊照顾,但有出类拔萃者就送到海外历练,通过实战培养中层军官团体。

    一辆四轮铁甲战车停在杨仁树的面前,这里是高昌行省军区,第一军团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年的集训,随后会接受军部的调令出发海外耀武扬威。

    这俩四轮铁甲战车有个不错的名字,叫野马陆战车,看上去就像是四轮子盖着个方形铁桶,没有顶篷,但可以随时用便捷支架搭起来防雨帐篷。

    人坐在上面有点颠簸,但软皮垫很好地抵挡了晃动带来的不舒适感,关键是野马战车每小时能开将近五十公里,载重五六百斤没什么问题。

    中华国并没有成批量制造这款战车,目前还处于试制阶段,也需要实战来检验战车在战场上机动效果。第一军团有四万六千人,但光后勤机械维修兵就有两千多人,伺候着接近三百辆铁疙瘩和最新研发的连发机关枪。

    杨仁树倒是摸过水冷机关枪这种还未换装的新式武器,机关枪的研究从化学火药出世后就一直在秘密进行,迄今为止也有三十年了,因为缺乏战争的关系,武器研发进展缓慢,很多项目因为耗资大周期长而被搁置。

    若不是皇室一直在维持开销,这款飞火机关枪能不能试产还成问题呢。

    几朵热气球在刺目阳光中飞升上几十米高的天空,在风中摇摇晃晃,球篮中的通信兵挥舞着红黄令旗打旗语,底下的通信兵将旗语翻译出来传给指挥部。

    两个营团正在进行军事演习的对抗赛。

    不时就持续一段时间的机关枪扫射哒哒哒声,又或是延续几分钟的巨大炮弹轰鸣声,黄沙飞舞,烟尘弥漫,一队队土黄色迷彩战服的士兵从掩体和战壕中冲向目标点,欢呼声大作。

    中华国的军事演习历来是实弹,这是为了锻炼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不至于被吓尿了裤子,熟悉了枪炮声再上真正的战场后,存活率能提高一截。

    现任安康皇帝的胞弟张然就是在一次实弹演习中死于横飞的铁片,因为这件事军部背了好大的黑锅,曾一度想取消实弹演习,最后还是安康皇帝发话要求维持现状。

    炮弹炸飞的金属片的杀伤力是很恐怖的,中者缺胳膊少腿儿都算是幸运儿了。

    第一机动军团的车辆不全是这种烧汽油的野马步战车,数量最多的是自行车、三轮脚踏车,整个军团集体拉练,能做到每小时行进二十五公里,单日行进三百里路以上。

    这种行军速度非常恐怖,尤其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就像中东那边。再配合数倍于敌人的火力投射,想象一番都是很感人的结果。

    随着军事演习的进行,蓝军战略了红军指挥部也宣告着演习的结束和胜利的归属,杨仁树作为军团长亲自为蓝军的营团指挥官斟酒嘉奖。

    “杨军长,弟兄们训练了这些时日什么都好,但是好多人都不习惯嘴里眼里灌满沙子。能不能让后勤那边改下头盔,耷拉下两片布既可以防风沙,又可以遮挡下脖侧。”

    二团团长周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自己的军装设计,令得杨仁树眼前一亮,赞道:“你这个注意不错,不过头盔无需集体回收了。我让后勤那边加紧做一批布条,绞个挂钩,你们以班、排、队、连为单位,晚间自己装上去。还有什么意见?”

    “还有香烟的配发能不能”

    杨仁树脸一黑,骂道:“滚!”

    这群瘪犊子就知道贪便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