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先后攻占了特莱姆森、非斯、休达、丹吉尔和艾格马特。1147年占领马拉喀什,灭穆拉比特王朝,自称哈里发,号称“***长官,信奉唯一神,以马拉喀什为王朝首都。去年年占领整个马格里布,哈里发派往西班牙南部的远征军,攻占了西班牙的全部***地区。

    所以***文明在现有的时代下,看似领土被基督教世界蚕食,然而在部分地区却是节节胜利,严重损害到了欧陆地区的神圣神权。

    曾被中原汉朝打的狼狈西窜的突厥人迁徙到西亚后,也在这两个多世纪里南征北战,融入西亚和东欧的血统与宗教,包括前些年西逃的金蒙西夏等流窜军队,将诸多来自东方技术引进。

    只不过如今,技术引进和学习已成为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中华国在诸国设立邦交使馆不但负责商贸事宜,也负责政治、宗教、军事的谈判。

    然而现在,却是多了个中华国的叛逆附属国,北美督府……美国。

    在英格兰王国临近的爱尔兰岛上,分布着由凯尔特人入侵后继而融合的五六个独立小王国,当英格兰得到中华国的扶持后,国力猛涨,英王亨利二世正在谋划进攻这片土地。

    然而这计划缺是遭到了美国的阻扰,他们派出军官团和舰队,帮助爱尔兰岛上的六个小王国缔结盟约统一了战线,甚至训练出一批四千多人的陆军。不光如此,还帮助这个新成立的爱尔兰联邦建立了令人羡慕的兵工厂。

    而爱尔兰联邦公国也是第一个与北美督府……美国缔结邦交的国家,恨得亨利二世牙根痒痒,不得不向驻英格兰中华大使韩桂提出异议。

    韩桂任英格兰大使已是有十来年的光景,对国内的事情知道的不算多却也不算少,尤其是大皇子张念在北美督府搞叛变独立,还跟太平洋特遣舰队在七星岛海战中大打出手。

    虽然是中华国内战引发的后续反应,但给与英格兰支持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北美督府给爱尔兰联邦公国建立兵工厂的情况下。

    消息从意大利传到犹太夏国,经吉布港到华西行省,唯有三月便传到了内阁的耳中。

    首相秦桧立刻召开国会大议,建议财政拨款五千万元用于扶持英格兰建立相应的陆军武备来防备爱尔兰人的进攻。

    现阶段下,由于中华国另眼相看的关系,欧洲大陆上和西亚大陆上的诸多国家对中华国是敢怒不敢言,与英格兰隔海相邻的法兰克王国路易七世更是叫嚣着要把犹太夏国这根扎眼的木刺从地中海拔除。

    尤其是在中华国借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派军队在普利亚登陆,企图入侵意大利(西西里王国)南部的机会,帮助意大利整建海陆两军,还驻扎了一个海军陆战军官教导团,严重侵害到了法兰克王国的安全。

    也正是去年,西西里王国的罗杰二世死后,中华国不怀好意地帮助罗杰二世与卡斯蒂亚公主埃尔维拉…阿方索的四子……被称为“恶人”威廉登基大宝。

    威廉即位后,遭到各地贵族(男爵)们的反抗(据说是由于不满他半***化的生活),而教皇阿德里安四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以及拜占庭皇帝曼纽尔一世也结成了反西西里王国的同盟。

    整个欧洲局势就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拨弄下,四分五裂,不论是西亚还是欧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愈发浑浊不堪。

    而这一切的幕后操控者,张林却是躲在皇家科学城的北郊,操办着他的黄昏恋婚姻,二十五岁的飞行研究所所长,日渐消瘦的田灵终于是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陛下的心,赢得了她梦想中的幸福婚姻。

第656章 老人病() 
幸福不幸福,只有自己才知道。

    张林对这老来的黄昏恋并无太多的感觉,甚至谈不上一点儿兴奋,生理上的成就还是满满的。

    魅力不减当年,女人在床榻上的呐喊就是对男人最大的认可。

    田灵满脸红潮,搂紧在身上冲杀的男人,只觉得这样的快乐若是永存多好,她爱极了男人在她脸颊旁喘息的声音。

    “夫君。”

    “嗯?”

    田灵呢喃道:“快给了灵儿吧。”

    张林愣了愣,失笑道:“给你什么?”

    “我想要个孩子。”田灵娇喘细细,媚眼如丝地亲吻男人,凝视着他胸口的龙头道:“这龙怎是没有眼睛?”

    “因为还未到开眼之机。”张林攻势猛烈,喘息渐粗,打断了女人后续的问话。

    新婚燕尔,每日里妻妾成群在花苑里赏玩聚会,张林则在书房里练习书法,撰写文章。他写出来的东西,无有外泄者,俱都被整理和收集在秘密之处。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密室里他亲写的册子已有上百数之多,涉及文化、教育、军事、科技、商业等各方面发展体系。

    册子里的东西,有一些已是实现,有一些还处于摸索阶段,有一些处于实验阶段。比起皇家科学城,这些手册才是关乎国运的珍宝。

    他的书房,也只有扈三娘能进去不时打扫一番。

    当内战将欧陆和西亚诸国牵扯进去的时候,张林的心中这才来了一丝兴趣,大儿子果然没有让他失望,走上了他安排好的路。

    想发动一次世界大战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因果,要有一个恰当的理由。贸贸然介入,虽然达成战略目的,但却丢失了战争的本质,对战后国际地位的影响太差。

    历史上的英格兰与爱尔兰,德意志与法兰克,塞尔柱与西西里,地中海的***和基督文明碰撞,这些形形色色的矛盾正是百年战争的导火索。

    尤其是君权和神权的冲突最为致命,罗马教皇对世俗的权利野望早已令得欧洲各国君主心生不满,从路易五世起,欧洲大路上的君主们就对教皇命令阴奉阳违。

    而战争,同样是权利交替最好的手段。

    爱尔兰这个王国,不论这个时代还是另一个时空,都是个苦逼的民族。英格兰人一直虎视眈眈,瑞典维京强盗们时不时就来打秋风,若不是现在成立了联邦公国,背后站着美洲新兴大国美国,百姓日子只会更惨。

    自北美督府和中华国在太平洋七星岛海战发生后,欧陆和西亚列国都知道美国这么个脱胎于中华国的强大存在,就处于欧陆的西边。

    而一向与中华国交好的英格兰人压力倍增,尤其是在爱尔兰人的事情上,搞得很没面子。好在中华国驻英格兰大使承诺一笔五千万元的扶助贷款,并且答应帮忙为修建一个两千吨级大型船坞和兵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条件,则是道教协会在英格兰可以在附和法律的情况下自由传教,此举惹得罗马教廷羞怒不已,却是无可奈何。

    事实上,在君权与神权的冲突中,掌握了军队才有话语权。莫说中华国尚未强行干预,欧陆各国的君主早已是对教皇插手政事不满,总是指手画脚。

    元武三十年时欧陆进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结果无功而返,当时罗马教皇就对德皇的不作为深感不满,双方多场口舌之战。

    元武三十八年,立夏。

    张林悠闲地躺在院子中的躺椅上晒太阳,不远处的石桌边围着着扈三娘等女喝茶聊天,他闭起眼睛,享受着雨后的暖和日光。

    另一旁,夏丽和娜莎剥干果装盘,不时地抬起头望望闭目养神的男人。男人去岁刚过了六十大寿,这两年搬到庄园里来没那多烦心事后,精神明显爽朗了许多。

    至少,银白发丝少了些。

    春去夏来,张林不知从何时起养成了午睡的习惯,扈三娘走过来,拿着一张软褥毛毯轻轻盖在他身上,把旁边几个吵闹不休的儿孙撵走。

    一阵风吹来,张林打了个寒颤,睁开眼坐起身,望着院外的繁茂枝叶怔怔发呆。

    “老爷在看甚么?”

    “没事。”张林打个哈欠,问道:“金莲呢?”

    “在屋里歇息呢。”扈三娘握住男人的手,柔声问道:“念儿那边的事一直未了结,若是再打下去白白伤了许多性命,不若把他召回来吧。”

    如是其他女子说这话,张林铁定板起脸训几句,但扈三娘还是要给面子的。

    他摇头道:“我自有安排,你且宽心就是。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开疆拓土坐上王位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军事上我自会照应他,但北美督府的政事还得他自己把握,若是镇不住人心,老老实实回来当个皇子罢。”

    “那内阁和国会?”

    “总有空子可钻。”张林龇牙笑笑,把扈三娘搂在怀里亲吻她略有褶皱的额头,宽慰道:“只要我还活着,什么事都不用担心。我死后,那更不用操心了。”

    “说甚死不死的。”扈三娘爱怜地摸摸男人的发梢,也不知该不该劝说。内阁要修皇陵在很早之前就提议了,只是男人一直没有答应。

    入土为安,可他非要坚持火葬,死后化作一罐小小骨灰埋在英灵山巅陪伴那些战死沙场的军人。有人说,又是皇家体统,可谁人又懂男人呢。

    扈三娘如此想着,对北美之事闭口不提,安心享受着相伴到老的最后岁月,儿孙满堂,这辈子她已是活的值了。

    她的身体还好,还有些年头可活,但像张贞娘几女则身子骨虚,已是到了每日药汤伺候的地步,满头花白,年近七十。

    尤其是李师师,去年一场大病后卧床两三个月见不得风,闹得人心惶惶,虽然最后身体康复,但精神气明显不如之前了。

    夫君说,这老人病都是皇宫里头阴盛阳衰闹出来的,开始女人们嗤之以鼻,但当搬来北郊山庄住以后,大家身体果真好了不少,也就信以为真。

第657章 夏国() 
地中海。

    郑图牙颇为傲娇地巡阅着自己的舰队,尤其是那两艘一千七百吨排水量的铁甲舰,一百一十门火炮强悍到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这样的舰队跟中华国比起来远远不如,不过足以笑傲地中海周边诸国了。

    拳头大就是硬道理,犹太夏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性的经济和军事强国,拥有人口两百多万,实力强劲。

    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中华国的支持。

    七年前,中华国大舰队举办的阅舰式让犹太夏国出尽了风头,亦是那时起,周边这些可恶的***教徒们才不敢袭扰国土。然而当初的阅舰式皇室代表,中华国的大皇子如今却叛逆独立,与***人勾结在了一起。

    这很让郑图牙不齿,不过也隐有担忧。他太清楚犹太夏国的地理位置了,紧挨着圣地耶路撒冷,前些年的残酷战争犹然在目。

    他也不是太惧怕,毕竟夏国是以武立国,与大食国虽然商贸频繁,看似友好,但无时无刻不在提升军备水平。与中华国一样,实行全民皆兵的体制。

    而这,建立在充足的国力基础上。钱,粮,夏国不缺。

    流传到海外的军备技术,现在已是达到了中华国二十来年前的武装水平,既黑火药发展成熟,拉绳火枪部分更替为燧发枪,弹药由丝包改进为纸筒装。

    但这些使用方便且先进的弹药枪械都得从中华国进口,原因不外如是,人家制作的精密度高,零件坏了可以替换,而且弹药纸张的生产不是技术引进的项目之一。

    听闻中华国的部分军队已是换装一种可以后端击发的火枪,让得郑图牙很是羡慕,不过他知道这些军备技术在没有成熟前是不会被引进的。

    他倒是想造兵工厂研究来的,可是就光火药一样就麻烦头顶,夏国这些年虽然也大力发展育教事业,但显然底蕴还很浅薄。

    元武三十八年,绿衣大食与中华国叛逆美国秘密签订了一项军火协议,由对方帮忙建造千吨级船坞,以及组建一支由五艘千吨级武装铁甲舰组成的近海舰队。

    这让郑图牙很不满,于是将此事推到中华国驻夏国的大使陶知中身上,陶知中将此事回传本土内阁,顿时一片哗然。

    美国这两年的举动越来越“超纲”了,在爱尔兰扯皮不算,居然把手伸进了地中海。大皇子张念哪里来的这般大胆子?

    为了确保中华国的代理人犹太夏国的地位,事实上是为了给与军事上象征性的支持,军部从华西半岛上调派一个加强团进驻吉布港,展开双边军演。

    这年头远洋运输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体现,即便如中华国想要一次性把几万人弄到几千里外的土地上也是不容易的,军械弹药驻扎之地等等,各项工作都得提前准备。

    派遣一个海军陆战团参与军演,是为了给犹太人以底气,背后站着老大哥,什么事都会罩住你,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意义。

    同时,美国也派遣军官教导团进入绿衣大食和塞尔柱王国内多方游走,建立邦交和商贸往来,得益于跟中华本土几次旗鼓相当的战斗,美国现在的地位直线上升。

    而且其国独处美洲,占尽地理优势,舰队即便打不过中华本土,但防守搓搓有余。

    说道犹太夏国,其实这个国家的建立颇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既视感,盖因虾夷人是蒙古人和欧罗巴百人的混血,体毛发达,四肢粗短。

    当初是某人硬塞给虾夷人一个犹太族的称号,把宋国境内的犹太人都给册入了进去,如今郑图牙已经完全把夏国当做犹太人的根据地来建设,并且国内人改信犹太教。部分信奉东正道教也可以。

    前番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战争中,百姓流离失所,夏国趁机收拢了不少难民,亦有许多百姓文锋而来避难,其后直接加入了国籍。

    夏国里什么人种都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西亚和中亚的百姓以及劳工,东欧西欧因为战争被俘虏后贩卖到夏国留下定居的士兵,以及一部分日本、高丽和中华国周边国家的定居商人。

    郑图牙刚视察完中华国派遣过来的一个加强团的武装演习,随后亲自参与了毛利亚船务的落成仪式,这个能维修、建造排水量三千吨级的大型船务在整个西亚和欧陆都是投一份,独属于犹太人的荣光。

    中华国之所以帮助其国建设这个船务倒也不是完全赠送,主要还是海军部从南洋西洋两大舰队中抽调主力舰只组成地中海第三舰队,常驻夏国毛利亚军港,维持欧亚的海上繁荣商路。

    在这种情况下,军港和能维修保养大型船只的船务就是必不可少的,此时的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甚至还未有开挖,从地中海折腾到大食海需要绕道南非,行程实在太远了。

    所以,中华国驻夏国大使陶知中一直就开挖苏伊士运河一事与夏国商议办法,资金什么的倒是好说,关键是劳工缺乏。

    非洲的黑人成为了运河劳务所需要的廉价目标。

    对此,中华国倒没什么意见,本土的潜规则是绝不准许黑人逗留和定居的,哪怕是劳务输入也会暂时地安排在某个地方,工期结束后遣返去别处或者当奴隶卖给其他国家。

    黑人奴隶的国际价格平均在三百元左右,比之因为战争而掠夺的白人女子价格要便宜一大半,没办法,太好抓也太好管束。

    中华国是不允许奴隶贩卖制度存在的,不过商人们可以通过劳务输入和输出改头换面地做生意,朝廷对此睁一眼闭一眼,毕竟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很旺盛。

    随着第八期五年经济建设计划进入尾声,中华国本土开始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对于朝廷掌控国民经济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及时地调整某些经济产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