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记忆里,父母常跟自己说起关于前朝宋国的故事,是这个男人带领汉人驱逐金蒙贼寇,恢复汉人失土,更是拓地千里开疆辟地,亘古罕见。
给皇家学子们上课,张林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凡能被招收进来的学生未来都是科学发展的顶梁柱,都是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天才学子。
说来,这样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指导了这么多年的技术研发,张林如今也算是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一类人,对付这些对科学还懵懵懂懂的学子自然是不成问题。他结合当下的社会上的一些已出现的产品,给学子们普及正在研发或者计划研发的前沿技术,就当他们开学的启蒙课程。
授课完,他与学子们在大食堂里共进午餐,跟着学生们一起排队占座,体现了一个前辈,一个长辈,一个师长的素质。
看着这些正处于芳华正茂年龄的少年们,张林内心是羡慕的,千金万银买不回光阴。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再穿越一次。
唔哪里哪个朝代都行。
今儿来授课倒不是主要目的,他是来视察内燃机的研发进展情况,这玩意的实验原机是搞出来的,但热效转换太差劲,比蒸汽机强不了多少。
问题出在哪里,他也不知道。
在他对发动机的理解里,热转化无非是冲程设计,以轮转的方式转化为机械能。但具体落到实处,可就不是一两句话的意思了。
材料学,应该不是研发出内燃机的主要问题。欠缺的还是数学,以及机械物理学。
原理越是简单的机械产品,想要制造出来对于机械精度的要求越高,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技术,需要慢慢摸索前行。
而且,眼下的工业革命正进展到关键时候,没有内容那几也不是搞不成,毕竟蒸汽机技术已经成熟,连火车都造的出来,像是煤电行当只是一个概念问题。
纸面上的,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能不能搬到现实生产上是个问题,但可行性向来是研究员们的工作,而生产线则是设计局的任务。
整个产业链的进步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多方协调齐头并进的结果。现下物理机械和材料化学是国家的主流研究项目,但不代表数学这门关键的学科就没有受到重视。
相反,张林对于数学研究者一向非常重视,出资支持。甚至,他还建议并且主导每个学院、大学、研究院、太学院都要设立数学学科,以帮助产业链的技术完善化。
中华国出口创汇的五金工具为什么能在海外畅销,价格高一倍也照样受到那些国家百姓们的追捧,就是因为精度高,质量好。
像是马车、轮船这些配套零部件,都是统一标准磨具制造出来的,随坏随修,大大改善了维修成本。不像以前那般粗工制作出来的零部件,坏了后就得更换一整套,而原因就是因为螺母的不配对!!
这些技术都需要研究员们日以继夜,年复一年的深入研究,而研究员哪里来?还是要大力扶持教育事业,并且协调工厂开展技术深造的学习项目。
对于人才,朝廷向来是重视的,而且现在愈来愈年轻化。毕竟老一辈的技工受到学识的限制,虽然经验丰富,但理论体系不如新时代的学生,而学习能力也不是老辈人的强项。
换句话说,自开国前五年,公园1117年出生的孩童才是目前构成中华国核心力量的一代人,这批人大多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左右,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时候。
也正是这批人,是第一代接受新汉学的孩童,眼下,他们正发挥着光和热,创造着中华新时代。
第641章 民智与独裁()
通往科学至高大道的路是什么,如果有,那一定是数学。
中华国的数学基础很强,至少比张林后世接受的本科教育要强,至少数学研究院里那些函数计算是他这种不学无术之辈所脑壳疼的课目。
在深入地对各门学科进行研究,已经不是张某人能玩得转的了,还是交给人才们去解决难题。
中华国发展到现在,总体上来说没有出现什么“黑科技”,都是在前朝千百年的技术积累基础上稍微加了点金手指发展出来的,火药、坩埚冶钢、蒸汽机、铁甲船都是如此。
科技树上的各个体系发展相对较为平衡,就算是文学类,张林都没有忽视,而是鼓励和支持民间学者们创造大量的野趣杂谈文学作品,甚至对一些涉及到“主义思想”的或者文章都持有包容的态度。
一个健全的国家体系应该是多向单向,容不得一些未有叛国言论的意见终究会让民意沸腾引发一系列的反弹,尤其是主义思想要不得。
爱国可以,硬把主义扯上关系就有点大题小做和歪门邪道了。
关于女性国民群体,在新时代的熏陶下业已走出相夫教子的家门,轻松工作就能赚到五口之家一个月的伙食费。
另一个女性群体则是那些靠在风月场所里卖笑卫生的女人们,中华国对此并无不准,只是规格严厉。
娼妓们必须要在当地公署录入花名册,定期去卫生所体检以防出现生理传染疾病,但凡想偷税逼良为娼的老板或者女子,俱都处于重罚。
男人嘛,不是每个男人都可以娶老婆都想娶老婆的,所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情没必要遮遮掩掩的,只要手续正规生意合法,这行当也没有见不得人的色彩。
比起那些身在官场的贪污分子,这些女人更值得律法以公平对待。对付贪官污吏,中华国可不讲情面,管你是在位派还是在野派的或者是国会成员,没有削除党籍之类就能蒙混过关的招式,全数走法律程序。
统治阶级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阶级,阶级身份更不是避难招牌,犯了罪,岂能用“自己是某派成员”而抵挡了一层处罚?
普通国民打人要坐监三十天,哦,你统治阶级的某某派成员只用坐监十五天或者“派内警告”一下就行了?
基层,尤其是基层,检查贪污渎职的力度是相当大的。除了定期的全国范围内廉政联合组巡察,平时廉政公署如猫着耗子一般机灵。
再者,张林特意开辟了一条通道,即:行省级以及行省级以下的地区的国民如有冤案举报,可以来京师直递状告札子,直接由皇室出面从最高法院层面惩治官场里的犯罪案件。
皇室有效避开了跟内阁的直接冲突,内阁也犯不着为了某个上不上下不下,或者根本不起眼的芝麻小官跟皇室和最高法院开撕。最大的可能就是:弃车保帅。
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官员想要犯罪就得考虑清楚不被上级庇护的风险,就得留神身边无处不在的普通国民群众了。
开国这二十多年,倒在人民群众眼睛中的大小官员不说不计其数,但少说也有千百人之多了。
“官老爷”作风,被有效地遏制和摈弃,这既是朝廷的功劳,也是国民百姓们自发形成的法律意识。
对此,始作俑者张林是非常欣慰的。
紫金殿中,张林亲自去到御膳房给大儿子张念做了一顿家常便饭,父子俩对桌畅饮,言谈甚欢。
能怎么办呢?好与坏,都是这小子自己要走的路。
“去到北美督府以后,莫要着急上位,本土依旧是以督府称谓,你可自行命为总统军政事宜。徐徐图之吧。”
“父亲,我并非是想要当皇帝,只是想一展自己胸中抱负而已。你创下的基业太雄伟,孩儿就像莹莹之辉比之当空皓月,微不足道。”
张林笑笑,只道:“在北美督府和本土之间的广阔海洋上,去年已是发展了一座岛屿适于往来中转,以后船队不用绕着海岸线航行,可以横穿这太平洋了。那坐岛,叫作外子岛(中途岛)。”
“现下北美督府共有人口计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人,相当于昔年的西夏、大理和高丽国,不是那么容易管理的。你去之后,切莫贪功冒进,好好把北美还没开荒的土地平整出来,用心经验,以后的发展不会弱于本土。”
说到这,张林肃声道:“不论是文化、经济与军事,都不会弱于本土。”
“明白。”张念顿住筷子,问道:“父亲,孩儿心中有一事不明。”
“但说无妨。”
“为何您会认为下放皇权便是安保皇室?”
张林笑道:“你这个问题也是大多数人的疑惑,今儿我换个说话与你听。一个民族国家的体质从大体上可分为独裁、共和、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就是为父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而独裁便是前朝历代一言九鼎的皇帝,共和便是无有皇帝以参派内阁之名执政。”
“自古以来,独裁便是权利过渡集中,往往导致兵荒马乱。就算最开明的皇帝,也会犯糊涂。而且,独裁之下,子嗣继承问题是最严重的内乱之事。独裁之下的国家,民智不得开启,因百姓有了思考便会追求一些只有统治者可以染指的权利,而这是独裁者不能接受的。所以独裁国家会实行愚民政策,降低文化普及程度,提高文盲比例,只有一群笨蛋的百姓不闲着,独裁者才能相安无事享受至高权利。”
“否则,民智开启后,独裁者一旦做错了事,下面就会朝议纷纷。届时,你还指望独裁者会给自己下罪己诏?”张林摇摇头道:“不可能的,刚愎自用是独裁者的最大特点,臣工唯有巴结而不会去遏制。因为谁也没有不成为第二个独裁者的可能性。”
“权利会使人迷失心智。念儿,再睿智的人也会做出荒唐之事,只是大小而已。这天下究竟是一人之天下,还是亿万国民之天下?明明有人可以更好地治理好国家,而却偏偏看着独裁者在败坏民族根基,你说,这样的朝代能长存吗?”
“人无完人。”张念感慨道。
第642章 日本的动乱()
独裁者想要长治久安,必然会实行愚民政策,而这只能解决内患却解决不了外忧。长此以往,国力下滑,迟早沦为他国砧板上的鱼肉。
一夜促膝长谈,张林不知自己的大儿子听进去了多少,更不知道将来他会如何选择。
元武二十七年,辽东铁路历史六年建成开通,而津荆铁路才修到一半,京昌铁路更是只修到开封一带。
数百亿元财政支出,共计铁道线四千七百余公里,将近两百万劳工维持日以继夜地努力,虽然全国交通网络才刚起步,但带来的回报是感人的。
光辽东铁路每日货物吞吐量就达到两千多吨,大大提高了工业带上下游产业的效率,国民收入明显上涨。
这一下,南方地区明显不乐意了,朝廷自开国以来多少优惠政策先行紧着西北地区实行,铁道大动脉的贯通让北地经济一下子就碾压了南方诸多行省,肯定有人要出来参议。
国会为这事吵翻了堂,内阁只得临时变更津荆线的部分铁道线路,临时开通一段从开封直奔广南广东二行省的铁路。
东北、山西的媒铁资源迅速往东南内陆地区转移,修一段铁路,哪里的经济就跟着腾飞,工厂日夜开工,码头上货物源源不断。
世界太“饥渴”了,欧亚战争的带来的效应不光是粮食武器,众多五金工具,就连绳索、铁箍木桶、配套的马车都是海外诸国抢手货。
对应的,则是商业繁荣带来的对海洋运输业的苛求,在此情况下,朝廷做出重大让步,允许沿海船厂开工生产运输型铁甲船,但不得超过千吨级。
这类跑远洋商贸的船只基本上都是结伴而行,因为要考虑海洋季风气候和洋流,很少是落单的。近年来流窜于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日渐兴起,商船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华国倒是派出海军清剿过几次,但海盗船就像庄稼地里的韭菜,割完一波又一波。
虽然孟加行省到天竺半岛的海湾是中华国的地盘,出海口是有的,但是行省链通内陆地区的道路……尤其是铁路并未开通,而且短时间内也没有开通的趋势,所以船队还是走马六甲海峡直通两广和海南一带。
在这种情况下,武装商船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船队或多或少都要带几十杆枪和几门小炮来驱赶火炮,市场对退伍军人的需求量较大。
内阁曾对武器开放给民间存在疑议,认为这样会不会爆发不好的动乱事件,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治安环境比没开放热武器之前还要好,不得不佩服元武陛下的智慧。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管好人比管好武器更重要。
禁刀禁枪,那就是国家公信力的缺失,国家法律的不完整,国民素质的不完善,说再多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行。
张林有时候会感慨这宋朝的文化思想确实还没有被儒家所腐烂,多有唐风侠骨,若是当初在金蒙铁蹄下苟且偷生上百年,民族之魂就真的磨灭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自儒学大成后,封建礼教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新朝代的进步是一朝不如一朝,不断在吃老本的基础上退化,渐渐被海外各国所赶超。
张林对打压儒家和佛教一点儿也不后悔,他不把这批毒害民族之魂的宗派给屠杀掉就算仁慈了。也亏得这些人知趣,见情势不妙就老实安分下来,否则难逃一死。
就在大皇子张念乘坐北海舰队旗舰“北风号”三千吨铁甲舰前往北美督府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候,日本国爆发了以平氏和藤原氏家族为首的家族动乱。
前些年,鸟羽上皇在东大寺受戒成为法皇,再早些年逼迫崇德天皇把皇位让给他跟藤原得子的爱子,也就是近卫天皇。
这一系列的皇位更替早已把各大氏族的人心搞得不齐,虽然鸟羽掌握实权,但其实受到各大家族的牵制不小。尤其是近些年,平氏和藤原氏势力暴涨,近卫天皇受制于这两个家族且暗中有中华国在其中推波助澜。
虽说近卫和藤原有血亲血缘,但涉及权利之争,亲儿子都得站一旁,更何况是个外子呢?
平氏和藤原竖起为民大旗,宣传上任上皇、白河法皇、鸟羽天皇之间的狗血乱伦败德的故事,要建立新的日本国,加入中原大国主导的东亚盟约。
义军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推动下,武器装备和粮草数以万计地支援过去,百姓们得了实惠可认不得什么天皇和法皇,只知道哪边给粮给钱就去哪边打仗。
在这种情势下,但凡有点眼力价的家族都知道幕后主事人是哪个国家,纷纷跟日本皇室划清界限,暗中为自己谋利。
如果是另一个时空的日本,张林倒还有兴趣亲自下场玩一玩,但这个时空“可爱”的日本勾不起他的兴趣,直接交给内阁、军机署去办理就可以了。
他最近跟皇家科学城附属高中的一个叫田灵的小妹子打的火热,老实说,他一个年近五十的老男人都够当人家爷爷了,实在是没心思搞这种老牛嫩草的把戏。
但奈何这小姑娘情意款款,通过内部书信方式表达了海一般的深情,更重要的是,这小姑娘是个天分极高的流体力学学子,对张林提出的“飞行器”思想很是有一番别出心裁的理解。
热气球,已是在元武二十三年的时候就成功地造了出来,只不过没有普及运用于民间,但在内燃机的研发基础上,造飞行器模型是张林一直在做的事情。
造不造的出成熟的产品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给后世留下一个概念性的模型,让他们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他的资助与鼓舞指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