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跃难为地道:“陛下,实述不是不可,只是臣怕乱了血统。”

    “你啊。”张林笑道:“什么叫血统?在这片大地上,拥有同一思想,就是炎黄子孙。这就好比亲子和义子,两者都可传宗接代。咱们呐,心胸要放开阔些,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是,臣遵旨。”赵跃点了点头。

    五胡乱华有多惨,他从官史和民间史料中可是知晓的一清二楚,要认真论起血统,这长江以北绝大多数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炎黄子孙。

    这事儿陛下极力要写成正史记录在中华大典中,颇有些家丑外扬的意思,也不知出书后会引发何种结果。

    话说回来,现在民间多有异族通婚,当初王黼金发碧眼也不照样能入朝拜相么,种族之分眼下看得还没那么严重。

    就算是元武陛下的后宫中,也有十多位头发褐色、碧色眼睛的美女,民间并无嘲讽之言。

    新的一年,乃是第二期五年计划的开始。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朝廷的资源倾斜,也离不开军工业订单的支撑,除了本身上百万军队的换装需求,出口也同样是大头。

    当然,涉及到武器装备的出口就得分国家了,中华国目前主要的出口装备还是以弓弩、盔甲为主,少量火铳枪和小口径铁炮为辅。

    对占城国的谈判一直在朝廷外交计划中,双方就天竺海湾(孟加拉湾)的土地购买磨合了半年有余,处于具体划地的阶段。

    中华国要的土地不多,只要有个连通大理和西藏的出海口就行。对占城国来说,以一小块地皮换来中原霸国的友好和扶持,是非常值得的。

    况且,那块地皮饱受天竺国大小邦国的骚扰,一向民生疾苦。若是由中华国建成港口,占城国不但可以享受五十年的贸易免税权,还可以额外得到武器补助。

    如此一来,占城人向南方去发展后世马来一带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其上丰富的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农业种植土地,价值斐然。

    对于国外土地,张林早有对文臣武将们说明,所谓好战必亡,中华民族不需要那么多的海外殖民地,但重要的港口却是必须要掌控在手里的。

    马六甲、孟加拉湾、马达加斯加、好望角、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卡口、北美南北的巴拿马节点等等,这些地带不大,但却是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海外殖民,为了限制国内日益膨胀的军事集团,张林打算在五到十年内出台宪法,把不殖民作为立国之本写进去。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早。

    眼下,中华国要解决的就是高丽、大理、吐蕃三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给裁军作一个正当的理由,也为了削减蒙古部族的力量,此次对大理和吐蕃动作以蒙古族骑兵为主,汉人步骑军为辅。

    蒙古部族融入汉族已是势不可挡之事,眼下打仗立功,是他们争取利益的极好机会。与其将为平民,倒不如在战场上搏个富贵。

    从年后起,中华国就以青唐唃厮啰部为旗号,对分布在高原上的吐蕃诸部下诏和书,不听劝,只得拿布达拉宫下手了。

    要知道,前代活佛修庙塔,就动用了十一万两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佛宫金碧辉煌,乃是吐蕃诸部一代代压榨百姓集聚出的财富。

    拆庙不敬鬼神?

    非也,张林信奉的乃是东正道教,就算佛家来寻仇,自然有道教大神挡在前面。再者,他也不是全拆,该留的壁画等等古文物还是得保存的。

    封将点兵!

    负责此次吐蕃战役的乃是少将杨文广,至于陆军大臣贵武已是调防东南集团军,和海军少将韩世忠准备海外贸易港事宜。

    率兵打仗是功勋,不能中是安排一批勋爵到顶的大将上场,不然封无可封会引起将领心里不平衡。

    此次出征,以参谋部为核心,军机署、锦衣卫为辅助,在战争还未开始就进行推演和间谍渗透,已是打入了吐蕃部族的内部,动摇他们的抵抗之心。

    另外,大军采用全新的军阵部署,取消传统打一段修堡垒的侧列,采用最新的前中后左右两翼平面布局,以纯骑兵机动力打两翼,以步骑军作为主力。

    皇家科学城最新研发出的黄色化学炸药也运了上去一批,用来测试实战效果。

第599章 东西伯利亚的归属() 
某人巡察全国,在外浪了一年之久,回返京师后可得好好伺候下后宫饿的不行的嫔妃们。

    年龄最大的张贞娘已是三十有八,昔年的天下第一美人李师师也三十有六了,岁月给她们添了些许眼角纹,风情却是更胜从前。

    红烛翻浪,一顿操作猛如虎,李师师满脸酡红,媚态横生,娇吟婉转不肯从男人身上下来,恨不得霸着男人的宝贝一辈子。

    “下不下来?”

    “不下!”李师师娇嗔道:“适回也不怜惜人家,跟头老虎似的蛮干,求饶了你也不听。”

    “哈哈。”

    张林拍拍她屁股,托着她回到床上躺下,长吁一声感慨道:“岁月不饶人啊,眨眼间,朕都三十有二了。”

    “皇上可是想求仙问鼎,长生不老?”

    “这种话哄哄孩子行。”张林笑道:“古往今来,但凡做皇帝的莫不是痴迷于长生之道,说来说去是舍不得至尊皇权。朕不稀罕,巴不得孩儿们早点长大替我分忧。”

    做皇帝这种事,只是一个台阶,是他张某人用来实现民族崛起的前提。单从坐上皇帝宝座的事儿说,其实并无多大意思。

    相反,还有些累人。

    这些心思与别人说,是肯定不会被相信的。当皇帝多好啊,手握天下权柄,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回来这些天,张林就忙着处理巡察期间遗留下来的各项事宜,尤其是动用国库的工业项目,花落谁家总得有个先后。

    从短期来看,自然是东北最先,见效最快。其次就是内外蒙一带的畜牧,大批大批的牛马羊被运回南地平息市场高价肉。

    再者由于农业耕车的普及以及北地大农场的政策,农业耕作方式从小农经济在慢慢向农场经济模式转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金国投降后,才短短一年半,牛肉价格就跌破八角钱每斤,羊肉跌至两角六厘钱。而此时的人均工资,已经增涨到23元每月。

    从调查和收集的收入来看,西北地区的人均收入明显得到增涨,而南方地区则增速更快,随着海路的开通,这一差距将会继续拉大。

    外交总署里。

    张林听着军机署特别负责人向自己汇报有关日本和高丽国的情报,不时地点头示意,偶尔露出一抹淡淡笑意。

    “日本国平氏这半年来,多有采购军械。只不过朝廷一直卡着枪炮和战舰,他们自己尚无制造的工厂。尤其是船只,他们对于五百吨以上的军舰颇想购置,多次遣人来谈。”

    张林点点头,想了想,道:“朕记得,元武三年那一批老船是快退役了吧?”

    “尚还有一年服役期。”

    “从里面挑出十艘一千吨以下的战舰卖给平氏,着海军总署那边安排,帮着他们训练人员。地点,就放在夷南岛。”

    胡媛沉思少许,缓声道:“陛下,那火炮?”

    “按元武一年时的配置吧。”张林道:“以后但凡军火贸易,只收金银铜和女人。对了,夷北岛的协议有何进展?”

    “日本国皇室据不承认我国和虾夷人的诏告,认为这有伤两国邦交。再者,日本国自古已有百姓在夷北岛上定居生活,人数总有五六万。”

    “他们承不承认无所谓,找个听话的朝廷就可。”张林冷笑道:“夷北岛的事先拖着,继续往上驻军移民,搭建沿海炮台。”

    “是,工建总署那边已是先行遣派了五千人劳工,最多年底就能把船坞建好,只是粮食还得从东北运,颇为人力物力。”

    “这都是眼下的困难,不要在乎这点小钱。”张林道:“得了这么大一块岛屿,光是上面的资源就足够财政周转了。况且,夷北岛和库页岛练成一线,这就是我们将来直面海上敌人的屏障!”

    “是。”

    胡媛想了想,又问道:“高丽使节多次来商榷重建邦交事宜,递交国书,且新朝社的青年学子已是放了出来,目前安顿在黄鲸岛(县)里。”

    张林点了点头,并未搭话。

    胡媛又道:“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通古斯人)年前曾来参拜陛下,不过当时陛下巡察。臣自做主,把他们安排在了外使区住下。”

    “朕记得,他们并未建国吧?”

    “是,他们想纳入中华国,原先他们也是仰仗辽金蒙生活,现下中原大统,他们总得找个新庄家。陛下,通古斯人的地盘说小不小,国界之外整个西伯利亚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

    张林沉吟道:“你觉得呢?”

    “臣以为,不纳!”胡媛顿了顿,解释道:“现有国土已经庞大到无法顾及周全,况北地贫寒,气候残酷不宜居住。与其花大力气整治,倒不如把人力物力放在国内。”

    “嗯,那就帮通古斯人建国,以后西伯利亚这片土地都是他们的。这个要写进东亚联盟中,沿着巴尔瑙尔特区从南自北一刀切,东部就是他们的领地。”

    “陛下恩典,想必他们要高兴坏了。”

    “呵呵。”

    张林眯起眼睛笑了笑,他这个办法其实就跟美国把加拿大独立出来差不多,是为禁脔来看待的。

    将来通古斯土地上的丰富油气资源就是为中华国服务的,任何敢染指这个国家的人都是中华国的敌人,且,可以当做战争缓冲地带。

    至于西西伯利亚则留给中亚和欧洲那帮小赤佬去抢去争,只要战火不烧过来,中华国乐得作壁上观。

    张林现在心中已经有了个大计划,一个大胆的想法,但还不成熟,尚在犹豫之中。他琢磨着是不是该提前搞一次世界大战,以便重伤欧亚的发展进程。

    不通过战争手段,中亚和欧洲那边的国家是很难正确地认识中华国的强大,建立外交事宜就有诸多障碍。

    况且,不打仗,军火如何能够促销出去?

    中华国的文臣武将们还能难理解到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中华国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如果不提前策划一场大战,保不准将来会走偏掉。

    国虽大,好战必亡。

    但安与享乐的国家注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张林的想法当然不是即刻就是实现,而是要等一个时机。

    可能是十年后,也可能是二十年后。

第600章 新战争模式() 
高丽国新朝社事件愈演愈烈,在中华国明显表露出扶持社员的外交政策后,新朝社的新社员与日俱增。

    他们的宗旨就是按照中华国的施政方针,建立一个全新的高丽王朝,把那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贪腐官僚们给打倒。

    因此,新朝社和高丽王朝是本质上的矛盾,并且矛盾愈来愈大。

    元武七年,自五月起,就有盗寇船只在海上袭击高丽国的渔船和货船,欺负下渔船倒没什么,但是正穿整船的货物被抢走就不可原谅了。

    高丽王朝即刻组织海军在海绵上搜寻,跟这货无法无天的海贼们正面硬刚了一场,结果损兵折将逃回港口,损失了数十艘战船。

    海贼们居然有可以设计火炮的战舰!

    用屁股想也知道了,那些舰船定然是出自中华国之手,虽然被放回来的俘虏说海贼们是虾夷人,但所有人都知道中华国要惩治高丽了。

    从丹东之地就能看出来中华国的企图,囤积重兵,火炮成群地压在边界上,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情形。

    每日里,边界上炮声不绝,汉人时不时就演武一番,搞得高丽国边界的富户百姓们纷纷逃离,商贸市榷一日比一日清冷。

    两国现在已是断绝邦交的状态,逗留在中华国内的将近十来万的高丽劳工也举目茫茫,大多被怂恿着加入中华国国籍,然后分配到各地打散后重组家庭。

    世上从未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国,礼义廉耻呢!

    高丽使节痛苦无泪,哀求无门,被勒令在松山港口的酒楼里不得上京,只有外交总署一个小办事员跟着他。

    虾夷人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中华国指挥官的帮助下击败了高丽海军后,顿时信心充足起来。

    他们太想建国了,而高丽国的土地和人口就是他们建国的建国资本。至于样貌和肤色,没关系,通婚几代后谁还记得谁啊。

    中华国将国内的一些希伯来人抽调出去加入虾夷海军作战序列,这批人既是将来的犹太人,张林谋划已久,怎么可能白白给虾夷人占便宜。

    约莫两万名犹太人自愿或被自愿地加入虾夷国,经过长达半年的火枪火炮训练后就组织成五千人的火器加强旅,准备时刻出动入侵高丽南部。

    至于高丽国如何一分为二,该从哪里分,张林也深思熟虑了很久。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从后世首尔东西划开,南部归虾夷较好。

    如此一来,也可以把日本国的长崎、九州岛给阉割出来给与虾夷国。有高丽和日本两个民族钳制希伯来人,他们则必须紧紧依靠中华国。

    至于日本和高丽国亏损的土地,那就用后世马来西亚一带的土地偿还他们,与琉球平分。至于土著人口的削减,这种小事情当然是交给他们自己了。

    张林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农业的监督工作中,偶尔也会客串下军火商,实行自己的大东亚武装联盟计划。

    “量以中华之物力,行东亚霸主之事。陆军与海军武装,各国皆需依我条例规格组建,不得擅自征召。”

    “北海、东海、南海、太平洋、天竺洋五大舰队俱为皇家海军,远者为大洋舰队,近者为浅海舰队。各结盟国按照国情组建舰队,不得擅自赶超吨位。”

    “高丽为北海舰队之半数,日本国为东海舰队之半数,琉球、占城、李朝为男孩舰队之半数。以太平洋和天竺洋大舰队为根基,再行扩建皇家第六特别舰队。”

    “这,便是第三期五年计划的武装建设计划,你可明白了?”

    赵长河激动的难以抑制,却是犹豫道:“陛下,如此一来,那军费”

    “这你不用担心,咱们养得起。你要记住,将来之战争不是一国与一国之战,而是民族之争,地区之战。”

    张林拍拍这位年轻海军大臣的肩膀,笑道:“自海军成立一来,大战没有,小战不断,耗费却是巨大,陆军对此早有怨言。朕知晓,你有拳拳立功之心,却是苦无机会。现下,你当可配合贵武展开僧伽罗之战的准备工作。此事全权交由你俩去操办,记住,功名利禄抛身后,史书当为你青史留名。”

    “是!”赵长河用力点头,问道:“陛下,何时出战?”

    “你与贵武先行去往占城国,朝廷在那里置办了一块土地用以建设港口,自日起,东海舰队部分怒海级、镇海级,以及飞云级战舰将调运过去组建天竺洋大舰队,你调任舰队司令官。待得熟悉了天竺湾海的水文气候,就是你俩出战之时。”

    “臣,遵旨!”

    由不得赵长河不记得,他虽然担任着海军大臣的职位,但毕竟年轻识浅,许多内河战役都被韩世忠抢去,他的位置岌岌可危。

    再者,他是前夷南舰队的司令官,舰船早已老化不堪,许多火炮和船型都不能适应远洋航行。

    但东海舰队不一样,从成立起就是奔着大洋去的。里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