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鲜于光对秦桧很是看好,多次递奏章要给他“转正入品”,但俱被元武陛下给推掉,,搞得商务大臣很是为秦会之抱不平。

    这样的能吏不重用,陛下想什么心思呢?在一连数道奏章催迫下,元武陛下最终批复了个“另作他用”。

    在张林的计划中,今岁六月的科考后,等八月份的科考成绩下达,九月、十月份秦桧将带着一批新科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正要晋升的公职人员下放到某地去主政。

    这批在科考中出类拔萃的学生和晋升的公职人员,很有讲究的,若是有心人调查下他们的资料,就会发现清一色的大户商人子弟。

    张某人“爱才心切”,自然要找个地方好好磨练一下秦桧和这群商人家族的子弟,高昌行省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这个行省比之甘肃(西夏)还不算太稳定,当地官署的财政入不敷出,急需一批能吏去治理。

    按照朝廷的品级划分,掌握行省民政的最高知郡(与知省是同级)为从三品,四品、从四品。甘肃为西京所在地,其地知省为从四品。高昌从行政级别上低一级,所以知省为五品和从五品。

    以秦桧以往说干的政绩,评一个从五品知省是搓搓有余的,要是他能在三年到五年内把高昌行省搞出点成绩,那么其地知省品级提到五品、从四品是不难的。

    行省知郡在中华国只设了五个,分别是“西京”甘肃行省银川郡,“东京”江浙行省的杭州郡,“北京”天津行省(燕云)的津律郡(原析律府),“南京”贵云行省的遵阳郡(遵义、黔州一带),“中京”河南行省的开封郡。

    现下中华国区分各地行省的官员品级严格按照经济来划分,你经济不行,哪怕地区面积再大,也只能按照最低级别任职。地区面积小,但经济发达,官员便可以按照最高级别任职。

    就比如东京江浙行省,知郡(又称知省)最高能评到从三品,最差也是四品。非郡级行省的知省官员如果当地经济发达,财政出色,最高能评为四品,差一点就从四品。

    所以,高昌行省按经济水平,知省勉强评为从五品已是不错了。想升职,可以,努力发展当地经济创收,满足一定的财政和经济发展水平后,最高能晋级到四品。

    四品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一级内阁里只有首相和国防大臣、财政大臣为一品,其余皆是二品。二级内阁十六位大臣俱都是三品和从三品。

    内阁大臣从哪里选?一律从各地四品和从四品的知省知郡级官员里评选,跟前朝又朝廷中枢选择的方法大为不同。

    也就是说,第一批的内阁大臣就算了,但以后内阁人选必须得是各地主政官员,选出其中政绩出色的人进入内阁,一改前朝朝廷大臣不知地方民生疾苦的弊端。

    所以,秦桧出任高昌行省从五品知省官员后,他离着朝廷中枢内阁的台阶看似不远,其实相当难。毕竟,把一个以游牧业为主的地区变为商业地区,非常困难。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比如大力革新发展后,将高昌行省的经济提升到跟河东行省的水平,那么就能晋升到五品或者从四品,从而可以调到其他经济发达的非郡级行省任职,以五品或从四品的资历再爬到四品和从三品,获得进入二级内阁中枢的资格。

    按照每一任三到五年制(三年最低,五年最高,最多连任三轮例外。),三四十岁的秦桧若是政途顺利,可以在3…5年后爬到从四品或五品,再经3…5年后爬到四品或从三品,在四十岁出头的年纪进入二级内阁,四十五到五十岁左右爬到国家权力核心的一级内阁。

    不论从资历,还是治政经验,还是积累的声望,身体素质,四十五到五十岁左右进入一级内阁的人都是国家核心最好的人选。正常是五年一轮选,三轮十五年(战争时期可酌情增加连任一轮两轮),六十大几、七十岁的年纪也是该退休了。

    也就是说,正常的公职人员就算再顺风顺水,背景再大,也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地方治政履历才有资格进入内阁人选。没背景的,五十五岁前最多爬到二级内阁就算顶天了,除非是妖孽级人物。

    这一套朝廷体系制度,是张某人一个人绞尽脑汁,杀死无数脑细胞结合后世和这时代的情况搞出来的,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以后的海外特别行省他都构思好了。)

    对秦桧来说,以自己所立下的功劳,调任一地主官是个很不错的台阶……就是高昌行省太远了,地方经济也太落后了。不过话说回来,给他经济发达地区,他也够不上资格。

    高昌行省按照前朝的朝廷体系,至少也得是三品大员才有资格任职,所以,秦桧还是很满足的。

    中华国跟宋国不一样,官员看似多,但体系中职能划分很细,有“低品当大官”“无品有实权”的现象。尤其是基层公职人员的晋升道路很明晰,能者上弱者下,才干普通又无背景的公职人员一辈子慢慢熬吧。

第542章 用人体制() 
秦桧为什么对跋涉千万里远去高昌任职心满意足?那是因为元武陛下的确是有意在培养他。

    给他随性带了一大批新科考刚入公职的年轻人和从基层公职中成绩出色的公吏,秦桧稍加了解,就发现这批年轻人的家庭背景很不简单,家里大多是富商或者各地主政官员和朝廷文武文武官员的优秀子弟。

    把这一群本身就才能不错的年轻人带去高昌行省,万一做出政绩,秦桧第一个要倒霉。

    这些子弟背后的家族势力能容忍家族子弟在朝廷里颓靡吗?不可能,定然会想法设法给他们添政绩晋升。子弟们也会借用家族资源为自己创造政绩,拉投资发展当地经济民生项目,间接影响朝廷政策的倾斜。

    不但秦桧能猜出来,朝廷体系中有头有脸的官员们也都猜出来了元武陛下的心思,这是要绑着他们和民间大商人们去开发大西北啊,而交易的筹码就是公职优先晋升的资格。

    事实上,朝廷体系中已是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和意识,即:愿意去往西北、西南的公职人员,仕途晋升会优于东部沿海地区。

    无论从磨练家族子弟的方面考虑,还是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战略方针,朝廷大臣们对此都没什么意见。从为人父母的角度想,让孩子去贫困地带锻炼锻炼不失为良策。

    至少,在元武陛下活着的年代里,这个晋升政策是绝不会受到动摇的。等元武陛下回归道祖,这个政策应该也成熟并且形成明面上的规矩了。

    假设陛下能再活四十年(七十岁),内阁至少要经历四轮到八轮换血。开国前几年的基层公职人员会在中华十年和中华二十年的这一段时期内主掌国家的命脉,那个时候,陛下也不过四十岁来岁,正当盛年。

    所以啊,这是个大趋势,稍微有点脑子的官员和商人都不会排斥家族子弟前往西北任职,把朝廷政策和民间商业资源往西北转移。

    那么,张某人的小心思也就满足了。

    内阁愈发地对元武陛下感到无奈和佩服,这厮看似文墨不通,但小手段和“软刀子”使得贼精明。看似整天偷懒和不务朝政,然而国家却偏偏发展迅速,把权利下放出去,让大臣们心甘情愿地快乐并忙碌着。

    最近一段时间,张林在帮秦桧物色随行去往高昌行省履职的公职人员中,愈发感到在宫中办事的不方便……身边缺少专职秘书。

    皇宫中留在他身边办公的秘书自然不能是男人,所以只能调派几个文墨功底深厚的使女前往秘书总署里培训,暂定为五名,还得让内务署培训一番保密制度。

    内监总管刘灯其实也能胜任,但其是内监总管,管的事也多。而且元武陛下明言没打算再发展“太监”这种生物,所以就没选他。

    对于太监们来说,这是他们能留名史书的最后一个朝代……以后不知道……所以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既高兴又失落。

    太监不能人道,是残缺之人,受尽冷眼和非议。好在宫中元武陛下都把他们当“人”看,所以还算比较幸福,至于在宫外的太监,大多被陛下特别赏赐了一笔钱,从慈善教会里收养个“义子”传承香火,安安稳稳地生活着。

    话回正题,能当秘书的侍女自然得会很多东西,至少她们得学会如何帮陛下整理文稿、归纳文件、跑跑腿往文华殿和朝英殿里通传奏章等等。

    选入宫中的秀女基本都接受过小学课程教育,本来文化底子就不低,所以培训主要是强调保密性。因为按照规定,女秘算是宫中特有的女官,可以在二十五岁后出宫婚嫁的,但却必须履职到三十岁。

    女秘官在二十五岁后选择出宫婚嫁,那么必须接受内务部、锦衣卫、军机署的监督,防止她们泄露出什么情报。二十五岁后,她们婚嫁后不能生育,必须得在宫中履职到三十岁才可以生孩子。

    所以,女秘官编入公职体系。比起男秘书,她们的职称后缀虽然多了个“官”字,但其实是尊称和赞扬之意,并无什么特权。

    对侍女们和民间选秀的女子来说,宫中挑选女秘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机遇,天天在皇上身边晃悠,难保不会被滋润一番。就算不被滋润,凭着这份差遣,出宫后也是了不得的身份,可以直接进入当地官署里任职。

    从某些方面说,这是继女老师、女医师、随军女军医后又一个时髦的公职,而且仕途前景和待遇超好。唐朝有南宫婉儿,今朝将产生无数个南宫婉儿和花木兰。

    对女秘这种事是个男人都不会拒绝的,所以内阁想都没想就办了下去,不过从文化习俗和治政能力上说,男秘书的公职前景很好。

    毕竟有些职位比如一地父母官,对官员的精力有很大要求,一些民政措施比如治理地方恶习、罪行等等,男人也要比女人下得了决心和狠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已经是了不起的社会进步了。

    从秘书的职能上看,大多是围绕地方主政官员的身边,所以是个很好的晋升跳板。跟着主政官员混几年,既能学到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能结识很多人,工作出色还能得到上级提拔和栽培,不要太爽。

    所以,秘书是开国几年科考后,入职公职人员的热门选择之一。

    元武陛下的秦桧的栽培瞒不过大家的眼睛,秦会之已是朝廷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此番带队前往高昌行省主政,声势不小,官报上还特意连刊几期文章对此人的生平事迹作出报道。

    由于其麾下随行的公职人员背景深厚,朝廷中和民间大商人都是抛出橄榄枝,承蒙照料一番家族子弟、投资办厂开农场云云,一时间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秦桧既没闭门不见,却也没作下任何承诺,对于志在进军内阁的他来说,借用手下的家族背景来创造政绩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终究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

    再者,元武陛下对自己另眼相看,他更是不能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立山头了。

    此乃帝王大忌。

第543章 岛上补给() 
海参崴半岛。

    金军在先期进攻不果后似乎偃旗息鼓了,从七月底到八月中这十多天里,韩世忠在日夜赶工地修建防御工事,反观金军也在五里路外卡着进入内陆的岛口挖坑造堡。

    双方你干你的,我修我的,偶尔拉出几门炮骚扰一番,小规模摩擦摩擦后死几十个人就缩回各自阵地里。

    整个海参崴分为外岛和内岛,内岛与内陆交接的距离为六十里路,两边沿海,宽度为十里路。

    现在的形势比较诡异,韩世忠霸占着内岛延伸向内部的五十里地………一百多平方公里面积……金军则在五里地外的六十里岛口跟内陆交接处修建关卡。打着什么目的,一目了然。

    汉人有战舰在外面保护,火炮又多,陆路宽度又窄,别说图朵只有三万大军了,再来十万都不一定能打进去。所以他也死心了,打不进去那就修墙把汉人卡在半岛中出不来。

    只要哨骑侦察住汉人的船队动向,一万多精锐女真骑兵根本不怕他们敢强行从其他海岸登陆。

    现在就相当于,汉人强盗韩世忠带十三个拿刀拿枪的弟兄霸占了金人的家院子,而金人纠集了三五十个村民来堵门,依靠人多势众把强盗堵在家里出不来……具体能不能闯出来还难说。

    铁钉行动的目的就是扎下钉子,吸引金军机动部队的同时,修建半岛码头为后面援军补充做准备。没有码头和道路,靠小船从大船上搬运物资实在是太麻烦了。

    军部对韩世忠的命令就是站稳脚跟,加修防御,保存实力,没有给他出岛开战的权利。依靠岛屿附近的资源和物资补充,坚守到明年开春。

    说实话,光靠岛屿渔业资源养活一万三千人还远远不足,毕竟咸鱼不能当饭吃,还是需要船队从后方运送。

    在十二月之前,船队还能运送两批次。不光是粮食一项,还有雨布、油布、绳索、铁钉等其他物资。

    现下既然金军放弃强攻了,那韩世忠索性从混编旅抽调出一千人专门在军寨土堡之前的五里地段到处挖坑,这些坑是用来防敌人骑兵和步兵的,阻碍行军的效果极好……但不能离军寨土堡太近,因为会影响炮弹射击后的弹跃伤害。

    两千人的工程兵在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已是把犄角防御阵型的军寨和土堡搭建出了雏形,最多再有十多天就能撤军入住。到时候混编旅依靠砖石水泥工事完全不惧金军袭扰,还能抽调出一批人加入工程兵中修建码头和道路。

    就一百来平方公里面积的岛屿,工程量并不算大,只要能凑合用就行了。目前想在岛上开垦种麦是没什么希望的,但弄点蔬菜种子来种种倒也不错,起码改善下弟兄们的伙食。鱼虽然好吃,但连吃十多天,大家伙儿都腻歪了。

    在三百多个女真族渔民的帮助下,五艘商船捕获的鱼鲜还是很多的,但这改变不了什么,这批女真人依旧是累死的结局……尽管他们很无辜,但昔日被屠杀的汉人就不无辜了吗?

    除女真族,岛上也新招募了一批高丽和日本国的渔民,现在帮忙捕鱼,入冬后就加入垦荒工程队。这个半岛上有不少树木,下次得让船队拉一批锯子来,半岛沿海到东海女真内陆茂密森林的树也可以砍伐过来。

    总之,只要半岛海岸守护好,混编旅完全没什么危险。即便入冬后金军从沿岸冰面上进军,到时候军寨土堡成型,也是不怕的。

    粮食补给分两路,一路是从国内运到黄鲸岛,再转运到海参崴。另一路是运到高丽国开城一带,横穿陆路到高丽国东北海岸的江陵,再以海运送到海参崴。

    前番第一批运送后,借助于高丽国的民夫,让这个小朝廷尝到了甜头。又是恬不知耻地要求中华国在高丽国内购买粮食,借各种各样的理由拖延调集民夫的速度………因为中华国粮价低,而高丽国粮价高,想赚差价。

    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让得元武陛下很是恼火,军部叫嚣着派舰队去教训,被内阁好不容易劝阻下来,这个时候跟高丽开战,那海参崴的铁钉行动就泡汤了。

    左右无非是一百多万元的粮食差价和民夫雇佣费用,朝廷给得起,等收拾金国后再拿这个高丽小王朝下手不迟。

    但中华国不表态是不行的,责令商务总署减少对高丽国的粮食、军械、船只出口,当然不是直明了当地说,而是用委婉的话……比如国家产能不足,自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