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燕王-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三年时间,他成长了。而他自己,一个人躲在山里避世,一个月也接触不到几次外人,面对的除了山石,就是树木,还有猎物,这生活确实足够枯燥。

    看着满天繁星,忍不住要问问,此生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前半生为了抵御金贼,北复中原,跟随岳帅东奔西走十多年,那十年是人生辉煌的顶点,每天醒来都意气奋发,有事可干。等岳帅遇难,人生就变了模样,义气消磨,志气不再,生活再也没有激情,到最后烦闷的不得不离开待了十多年的军营,从此以后,他的生活里就只有空山。若在山里继续呆下去,不过是老死空山罢了。

    这么多年,心里憋屈与怨恨渐渐的淡了,那些恨意随山风、随流水、随草木枯荣,慢慢消逝。

    他也看开了,人终归有一死,化为黄土,能在世间留名便已足够,岳帅名传大江南北,声明远播金国边塞,这天下谁不知岳帅大名,谁不知岳家军!往日怨恨该放下了,该去这为之征战了半生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即使岳帅心愿难全,大宋只有半壁山河,可它不一样是精彩的?

    “丛义,你先回太湖吧。”大叔望着朦胧的远山。

    “大叔,你真不跟我一起走?”杨丛义有些失落。

    “有些后事还要安排,迟几天去找你。”大叔心态平和,徐徐说道。

    听得这话,杨丛义顿时欣喜:“大叔,你愿意下山帮我了?这可真是太好了,新军有望了!”他兴奋的站起身来,对着空山就是一声怪啸。

    此时他是兴奋的,也是自由的,在山外的沉稳,回到山里便不复存在。

    这个山间寂静的夜晚,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个夜晚是对还是错,多年后也难以分辨。

    清晨,山间鸟儿的鸣叫将杨丛义叫醒,这一觉他睡的特别踏实,没有像往常那样,天不亮就醒来,因为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不需要警醒,不需要设防。

    大叔已经早早的起来,烧好饭,在收拾行装。

    吃完饭,杨丛义将钱袋留给大叔,交代一番,便先行下山。

    古人重信诺,既然大叔答应了,他就不担心大叔不来。

    现在他担心的是营地里的情况,五六百人在一起,不要出事闹事才好。

    下山之后,取了马匹便一路往太湖县急急赶路。

    从黄梅县到宿松县,两县之间有六七十里山路荒无人烟,无茶铺无驿站。杨丛义来回已经走过两次,三年前步行,走了将近一天,前天回来骑马也跑了一个多时辰。

    纵马奔驰间,忽见前边官道上黑影一片,隐约有叫喝之声传来,几息之后,便看得清楚,原来有人在官道上缠斗。

    杨丛义三年前吃过一次亏,不欲多事,况且还要急着赶回太湖县,更是不想有片刻耽搁。

    官道只有一条,别无他路,只能冲过去,或是等着他们分出胜负。但在一边围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荒芜人烟的地方,谁知道他们为什么争斗,难免不会被殃及。

    几息之间,念头急转,杨丛义决定催马冲过去,管他们有什么恩怨。

    马鞭一挥,啪一声抽在马屁股上,身下的大马吃疼,一仰首奋蹄飞奔,沿着官道右边直冲过去。

    几个呼吸间,便冲到打斗的人群身前。

    在地上缠斗正酣的人,势均力敌,忽见一个黑影袭来,如何能不慌,瞬间闪开一条路,让过了急冲而过的大马。

    在冲过人群的一霎那,杨丛义看清了缠斗的双方。一方黑巾蒙面,足有二十多人,一方是身穿道袍的三个道长。

    成功避开危险,纵马飞驰间,杨丛义思绪飞转,又是道长。三年前在大牢里救他性命传他功法的是道长,两年前在天柱山里两次救命,帮他渡过难关的,也是道长,道长不求回报,但他不能不报。

    杨丛义手上缰绳一紧,勒停身下大马,调转马头往回奔去。

    正在道上激战不休的双方忽听一声大喊:“天柱山杨老五在此,快快住手!”

    一黑巾蒙面人跳出战团,喝道:“老子管你是哪个,赶紧滚,不然顺手多杀一个也不费事。”

第156章 领回教训() 
杨丛义手上无兵刃,骑马站在五丈之外,不敢贸然下马近前。

    “三位道长,要在下帮忙吗?”杨丛义一脸轻松,高声喊道。

    “施主自去,小小毛贼,即使人多也不一定困得住道爷。”回话的道长手持长剑,与六七个黑巾蒙面的人战成平手,似乎不落下风。

    但看另外两个道长,却是情况不妙,险象环生,其中一个都已经受伤了,左臂在流血。

    “道长莫慌,看我助你一臂之力!”杨丛义大喊一声,当即下马,弯腰捡了两个石头在手,向人群走去。

    “不要多管闲事,还能放你一马!胆敢插手,定叫你命丧当场!”那跳出战团的黑巾蒙面人将手中刀直指杨丛义,厉声喝道。

    “施主去吧,不要招惹这些无耻毛贼,徒增烦恼。”道长高声喊道,手中长剑左拨右档,将攻击一一化解,无奈对方人多,他只顾得上的防守,无法有效反击。他武艺明显比对方高出许多,但被困住,也只能自保。

    “毛贼受死!”杨丛义一声大喊,将手中拳头大的石头奋力朝背对他的黑衣人扔去。两个石头先后出手,砸向同一伙黑巾毛贼。

    石头出手,杨丛义顾不得看结果,回身朝低头吃草的大马飞奔而去。需得防黑巾毛贼转而向他杀来,他手里没枪,可不敢跟人动手。

    那黑巾蒙面之人,提刀就向杨丛义冲来。但听到身后一声惨叫,猛回头一看,有一人已经扑倒在地。

    原来杨丛义的石头砸中黑巾人,他吃疼之下,手上一缓之时,道长一剑刺穿了他的胸腹。

    眼见另一个石头砸上一人后腰,那人手脚稍乱就被道长一剑削破喉咙。

    两人倒地,气的黑巾人大吼一声,直向杨丛义冲来。

    杨丛义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马便奋蹄而去,几息冲出十余丈之外。

    马上回头见那人还要追来,杨丛义大喊道:“他们快死完了,你追我有什么用!”

    黑巾人停步回头,又有一人倒地,只见他恶狠狠的望了杨丛义一眼,恨声道:“收拾完几个臭道士,再跟你算账!”说完提刀,奔回去支援。

    杨丛义勒住缰绳,调转马头,又朝他们走去,到了五六丈外再次停住,骑在马上高喊一声:“毛贼受死!”

    那些毛贼已经死了三人,听到这声喊叫,顿时一慌,那道长本就已经占了上风,趁对方慌乱之际,又一剑放倒一个。

    “道长神通,看我祝你一臂之力!”杨丛义马下捡了石头胡乱朝那些毛贼扔去。

    另外两伙占上风的毛贼被从天而降的石头所扰,手忙脚乱,露出破绽,稍解其他两位道长的危机。

    “老子不杀了你誓不为人!”方才冲出来的黑巾人放下道长不顾,提刀就朝杨丛义冲来。

    杨丛义一手牵着缰绳早就做了好准备,见对方冲来,他翻身上马,催马便走,瞬间跑出百丈外。回头一看,那人还跟在后面,便喊道:“再快点,就这蜗牛的速度,怎么追的上我。”

    那人不语,奋力奔跑,直追过来。

    “哟,你同伴都死完了,接下来就轮到你了吧。”杨丛义说完又催马向前跑出五十丈,再回头,一个转弯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后面那人的情况。

    两条腿怎么追得上四条腿,杨丛义笑笑,这等毛贼脑子有问题。他催马慢慢走着,倒要等等看,那人还会不会追来。

    慢走了三十余丈,却还不见那人追来,杨丛义也就明白了,毛贼脑子还不算太笨,也知道追不上马,便放弃了。他为自己这一番机智的拉扯,倍感自豪,三位道长应该能脱离危险吧。不过一想到对方还有十几人,便有些不放心,再回去骚扰他们一番,反正他有马能跑,没有危险。

    如此想着,便调转马头,催马回去。

    路上空无一人,那人果然没有追来。

    杨丛义正自得意,谁知刚转过弯,官道边的草丛间飞出一物,正中马头,身下大马一声长嘶,便脱离控制,将他掀落马下。

    惊慌间,杨丛义一掌撑马,平稳落地。扭头一看,草丛里冲出一人,举刀砍向马脖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方才追赶杨丛义的黑巾人。

    杨丛义一看是他,顾不得多想,毫不犹豫,拔腿就跑,跑去找武器。危险面前,爆发出了惊人能力,几息之间跑出十丈之外,直奔双方缠斗的战场而去。

    身后那人将马砍死,恶狠狠的说道:“老子看你还能跑哪儿去!”说着提刀又追过去。

    “毛贼受死!”杨丛义眼见一道长脱困而出,正在攻击他人,顿时心下大喜。

    “施主,你怎么又回来了。”道长一剑放倒一人,头也不回的问道。

    杨丛义急奔过来,弯腰捡起一把刀,回身一看,见追他的人还在十丈之外,便举刀朝其他人杀去。

    “小小毛贼,还不退走,更待何时!”大喊一声,砍翻一人,加入混战。

    已经死了不少人,战团里加入一人,杨丛义又大喊大叫,更是让他们心浮气躁,毛贼瞬间便乱了。

    几个道长本就剑术高明,又有杨丛义扰乱对方心性,十几个毛贼,几息之间又倒几个。

    “走吧,不然今天都要死在这儿。”杨丛义挡住一刀,再开口劝道。

    “一个也不能放走。”有道长一剑刺穿一人,开口说道。

    杀气很重啊,杨丛义笑道:“你们也听到了,惹了道长,一个也别想跑。”说完就趁对方失神之际,又一刀放倒一人。

    追杀杨丛义的人也赶来加入战团,被一道长接住,急得他盯着杨丛义连连吼叫。

    此时双方实力已经颠倒,倒地的黑巾毛贼越来越多。

    又缠斗一会儿,当只剩七八人时,便有毛贼撤刀退走,跳入官道边的密林逃走。

    再有一人倒地后,其他人眼见杀人无望,纷纷退走。

    道长怎么会轻易放过他们,追上去又放倒三人,但跑进林子的毛贼也只能让他们跑了,深林不能随便乱追。道长们转而攻击最后一人。

    最后那人心知不妙,虚晃一招,拔腿就跑。

    但在这么多人面前,怎么可能让他跑了。道长一步上前,两剑就削断了他的脚筋,让他绝了逃跑的念想。

    “道爷饶命。。。。。。”那人卧倒于地,顿时开始痛哭求饶。

    “道长小心,此人奸诈。”见道长要上前,杨丛义立即出言制止。

    道长一看,见那毛贼手里还握着刀,顿时大怒,一剑削断对方手筋,厉声道:“为何要劫杀道爷,你只要说清楚,便饶你不死。”

    那毛贼道:“想知道,我就告诉你们。”说着挣扎了一下,想要坐起。

    众人在三尺之外,等着毛贼道出原因,可过了一会儿,还不见他开口,仔细一看,只见他嘴角有血沫流出。

    毛贼自杀了。

    杨丛义揭开他们脸上的黑巾,却也认不出来历,身上没有找到什么表明身份的物件。

    道长告诉他,他们也是路过,突然就被围了,也没说什么原因,上来就杀。

    “道长,怕是你们惹了什么仇家吧。”

    “有没有仇家不知道,我们师兄弟三人确实出手教训过一些凶恶狂妄之徒,是不是有人怀恨在心,想要杀我们,真不知道。”

    “三位道长一身本事,想你们寻仇,那不是嫌命长。”杨丛义笑道。

    “施主言过其实了。多谢施主出手相助,不然我们师兄弟就要吃大亏。”

    “道长客气了。在下杨丛义,不知道几位道长怎么称呼?”

    “贫道张柳,这是两位师弟,鲁全,唐寿。”

    “原来是张道长、鲁道长、唐道长,不知三位道长此行是要去哪里?”

    张柳回道:“我等师兄弟奉命下山游历,天南海北,随意走走,都是历练,没有目的。”

    杨丛义忽然想到一事,便道:“天下之大,名山大川不计其数,有趣的地方有很多,除了山川,海外还有广阔无边的天地,珍禽异兽,不计其数,海岛遍布,景色秀丽,不知道三位道长可曾去过?”

    张柳摇头,回道:“不曾,出家人用脚行走天下,脚是自己的,出海就需要船,而船是别人的,别人的船,怎么能到我想到达的河岸。”

    杨丛义笑道:“道长说的高深了。三位道长,实不相瞒,我正在组建一支远洋船队,打算去一趟海外,反正三位道长游历天下,这海外的景色更胜大宋,不知是否有兴趣同行?”

    张柳想了想,道:“暂无兴趣。若是以后想去,再去找施主。”

    杨丛义笑道:“也好。道长要是改变了注意,可在今年十月之前到泉州,船队会从泉州出海南下。”

    既然道长已经脱困,又无大碍,杨丛义当即告辞:“三位道长,我回太湖县有事,先行告辞。道长若去泉州,可找杨丛义。后会有期!”说完行一礼,便快步离开。

    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马也死了,回去又得多花不少时间。

    此事杨丛义吃了亏,但也得到教训,任何人都不能看轻,否则就得付出代价。

    看着地上的死马,他又成长了一些,太过得意忘形了,就会栽跟头。任何时候都不能太得意,不能太大意,若那人偷袭的不是马,而是他,他今天就得死在这儿了。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警钟。

    最后看了一眼陪伴了他几个月的马,转身而去。

第157章 物资供应() 
“芸娘,我们回去吧,今天应该是等不到了。”蓝衣小娘子对站在营地外的绿衣小娘子言道。

    “再等等,肯定会来的。”绿衣小娘子看了一眼营地,又转眼去看官道。

    “算了吧,芸娘,我们都等了十天了,要来早来了。”蓝衣小娘子玩着腰间的彩带。

    绿衣小娘子望着官道没有说话。

    “走吧,太阳都落山了。”蓝衣小娘子拉起绿衣小娘子的手。

    夕阳下,两个小小的身影离开官道,慢慢走进城里。

    晚霞中,杨丛义骑着马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十几个募军应征者,他们是宿松县人,错过了招募时间。

    一回到营地,当天晚上杨丛义便招来江恺、张彪,询问了这些天的情况。

    这次募军很成功,在太湖县一共募军七百三十八人,来营地报到的共有七百三十二人。剩下六人没到,估计也不会来了,已经知会各县县衙,让他们追回安家费,并进行惩罚,每人增加劳役三十天。来到营地的这些人,这些天已经按杨丛义的交代进行了基础的指令训练和队形队列训练,七百多人按军制,五十人一队,选取了有一定威望的人暂任押官,进行管理和训练,现在基本能做到听得懂指令,基本的纪律也能保证。

    怀宁也带来了消息,他们募军接近五百人,也进了基础训练,多次派人来催问什么时间可以汇合。

    太湖县耽误的时间确实有点多,但也不是没有原因。怀宁有陈大人在帮衬着,杨丛义倒不是太担心。他直接把请来了高人的消息告诉张、江二人,并跟他们说,等人一到,全军立即出发,前往怀宁汇合。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新军他们带的提心吊胆,生怕出事,但幸好无事发生。等高人到来,他们就可以松口气。

    新军基础训练,继续进行,队形队列练了又练,训练他们服从命令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