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燕王-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乘船离开。当他带着近两千宣威军到达李越国与占城国边境,由于这两个国家一直在打仗,他带着的军队被看作是李越军队假扮,不让他们通过边境城池,还把他们当做敌人。好在有乘船先一步到达占城国都的人协助,占城国派了一个姓章的谋士亲自到达边境,协助宣威军通过边境,但那章姓谋士见到他之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让他用宣威军吸引住占城边境各城驻守的六万精锐部队三天,令他们不得动弹,事成之后才让宣威军通行,于是他便说动李越国边境部队两万人与他一起佯装攻取占城国边境,斗智斗勇三天,占城国边境六万精锐全部被吸引到一座小城,国都附近空虚,占城国权臣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边境精锐军统帅被杀,姓章的谋士兑现承诺,带领宣威军通过边境,到达占城国都跟船队会合。”

    “有机变之能。”完颜亮脸上有一丝不太自然的神情,转瞬即逝。

    重节没有对这段情节多说什么,马上看后面的内容。

    不多时又道:“从占城国离开后,他带领船队在三佛齐国追上回易大部队,但在那儿船队遇到**烦,向西走的海路被一股大势力用几百艘船截断,回易船队不能通行,他直接带领战船偷袭对方港口,击毁所有船只,对方愤怒之下,派遣五万军队直扑回易船队登岸休整的营地,得知消息后,他力排众议,联合三佛齐国王室三千军队,利用有利地形设下埋伏,引诱对方引入一个山谷,一战将对方五万人全部消灭,无一活口,而后乘胜率军直奔对方老巢,彻底摧毁对方的势力,回易船队西行的海路打通。这也太残忍了,五万人啊!”

    “有意思。”完颜亮紧了紧身上的纯色貂裘。

    说完,重节马上开始看后面的内容,过了一忽儿说道:“回易船队往西走的路上,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他跟汤一起落海,三个月后,他们两人驾着一艘海船在天竺追上了回易船队。落海三个月,还能活吗?他还是人吗?”

    完颜亮微微一愣,问道:“没说怎么上岸,怎么弄来的船吗?”

    “没有,什么都没说,只说遇到大风落海,三个月后,两人驾着海船重新追上回易船队,落海之后的事没写。”重节将这段内容拿近完颜亮眼前。

    完颜亮扫了一眼,发现确实没写,心下不由得一动,随后平静的说道:“继续。”

    重节继续往后看,看了几页后说道:“这几张上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都是说的回易船队在天竺和塞尔柱国回易交换货物的事,特别记述的有一件事,是他在塞尔柱国与那个国家的顶级武士比试武艺,取得胜利。”

    完颜亮没有什么表示,重节继续往后看,又看了几页,而后道:“出海两年,回易船队安全回到宋国,而他却被看管在临安居住一个多月,之后升了他的官,正式任命他为宣威军监军。在到宣威军驻地昌国半个月后,接到朝廷命令,让他们调防钦州,说是李越国小王子在随船队到广州后被李越国派人劫走,回到国内就发动了入侵战争,很快就占领了宋国南边不少领土,逼近钦州。由于宋**队绝大部分都在北方,军队到南边要两三个月,而宣威军走水路很快,朝廷就先调他们去钦州支援。大半个月后,宣威军赶到钦州,在钦州知府指命令下,他们驻防在一百多里外、早就跑的没人的安远县,进驻县城之后,他跟宣威军统制官赵安意见不同,赵安要坚守县城,他认为应该在县城外阻击敌人,两人争执不下,四千宣威军一分为二,各带两千,赵安守城,他带人出城迎敌。”

    “主动出击,我喜欢。”完颜亮听到这里,如此自语道。

    重节看过一张之后,马上说道:“出城以后,不到两天就探知到一支三千人的敌军正迅速向安远靠近,他便带领两千宣威军在敌军前进的必经河流对岸设伏,不到半个时辰,就将三千敌军全部消灭,无一活口。几天后,他们探知到第二支进入钦州的敌军,人数有六七千人,为了打败这支敌军,他找到一条河流,在敌军可能渡河的渡口五里外的上游拦河修坝,一边发动当地百姓帮忙赶工,一边派出两支小部队去骚扰敌军,拖延敌方行军速度。几天后,水坝修成,开始蓄水,刚好天降大雨,河流涨水,等敌军到达渡口附近准备渡河却找不到船只,于是敌军就在河滩附近扎营,搜集船只,当晚子时他下令掘开水坝,大水汹涌而下,第二天,渡口敌军不见踪影,只在河流下游发现无数尸体,六七千敌军一夜死绝。什么人啊,这也太狠了。”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要么生,要么死,早就是注定的。”完颜亮眼角微跳。

    重节继续看下去,而后又道:“消灭入侵钦州的两路敌军之后,他并没有带领军队退回安远,而是带领军队继续向北征战,因为李越数十万主力部队正在北边扶绥集结,准备进攻百里外的广南八州首府邕州,邕州丢失,广南全境都要丢。于是他在钦州与李越国边境留下少量军队驻守,而后带领剩下的一千五百多人北上,探知在一个叫做宁明的地方,正有四千余敌军驻守。”

    

第621章 经历(二)() 
“宁明距离李越边境不足百里,是敌军通过水路给前线十万军队运送粮草的地方,打探清楚几十里外被敌军占领的边境重镇凭祥敌军部署情况之后,他带领一千五百宣威军悄悄渡河,乘夜抵达宁明城外渡口边囤积粮草的营地,悄悄将营地拿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尽斩敌军,之后令宣威军在宁明城到渡口营地的道路两边埋伏,又在营地内制造遭遇敌袭的动静,引诱城内敌军支援,一个时辰之内消灭敌军三千余人,直到对方经闭城门不出为止,最后宣威军防火焚烧敌方为前线十万大军准备的一个月粮草,烧不着的稻米全部倒进河中,一担都没给对方留。这不是糟蹋粮食吗?”重节说完叹息道。

    “这是战争,带不走,就该毁掉。”完颜亮再次紧了紧身上的貂裘。

    重节看了一些文字,马上又说道:“他们烧毁对方粮食后退回钦州,没过多久,枢密院来了一个何大人,交给宣威军一项任务,让他们一个月内去李越国把逃跑的小王子抓回来,他接受了这个任务,派了一支小队从海路进入李越国都升龙城,半个月后,李越小王子被抓回海上,带回钦州,而后派人送回临安复命。胆子也太大了吧!”

    “非常之人,当然要有非同一般的胆识。”完颜亮如此说着,眉梢却是直跳。

    “李越十万大军还在向邕州推近,当地守军节节败退,为赶走入侵敌军,年底之前结束战争,枢密院何大人命他统帅全部宣威军与从北方赶来的殿前司游奕军一道,从钦州边境地区北上,夺取边境重镇凭祥,切断敌军唯一的粮道和退路,迫使十万敌军退回李越境内。随后他便带领三千五百宣威军打头阵北上凭祥附近,可游奕军数万人迟迟不到,仅凭三千五百人难以攻占坚固的凭祥城,于是他们选择攻占李越边境重镇凉山城,凉山城在李越境内,十分安全,守军只有三千老弱,他带宣威军翻山越岭,悄悄出现在凉山城下,引诱一队敌兵出城,拿下之后命人换上对方的衣甲混进城内,等到半夜,里应外合,顺利拿下了凉山城。而后迅速派遣两支军队出城,一支向北去凭祥方向,夺取被敌军占领的镇南关,一支往南直接拿下从凉山通往李越内陆的一座天险关隘,换了衣甲将李越内陆到凉山的唯一通道占据,而后通过这个关隘前后诱杀了八批从李越内陆运送军粮到凉山的军队,并夺取了大量的粮食,等李越人发现之后,他们将通道彻底堵死。去北边夺取镇南关的部队在顺利南下镇南关后,后背露给占据凭祥的敌军,无法长久防守,于是主动向南撤离,但在路上设了埋伏,一举杀敌一千余人,凭祥敌军实力大损,殿前司游奕军一万余精锐趁机出兵,敌军不敢抵挡,弃城难逃,准备逃回内地,但被宣威军处处设伏,几路夹击,最终全军覆没,没有一人逃离。”重节说完,感觉有些累了。

    但扭头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完颜亮,只能重新打起精神,再看一会儿,继续说道:“此后宣威军占据的凉山城十分安稳,南边有天险关隘,北边有殿前司游奕军占领的凭祥,但他没有让宣威军闲下来,拿出粮食在凉山城内大肆招募青壮加入守城军队,十天之内招募到五千人,抽调宣威军将校和老兵率领他们进行训练,而后打开敌军在凉山囤积的军备库,将武器发放给训练过的守城军,与宣威军一道守护城池。十天之后,扶绥附近断粮的十万李越大军不得不后撤,游奕军见状逃离凭祥,退回钦州境内,李越军队占据宁明、凭祥和镇南关,准备夺回凉山,打通粮道之后继续东进邕州,他们派遣大军乘夜围攻凉山城。他指挥宣威军和守城军从城内封死四门,据城防守,并且将城上一切灯火全都熄灭,等敌军来到护城河下后以弓弩攻击,黑暗中八千人轮番上阵,一轮轮箭雨之后,无数敌人倒在抵近城墙下的乱箭之中,由于城上没有灯火,敌军后方负责指挥的将帅以为凉山城里防抗并不激烈,于是黑夜中一直命令军队冲锋,半个时辰之后,死在城下的敌军已经垒的有一人来高,而后面搞不清楚状况的敌军依然在士气高昂的向城下冲锋,等利箭临头,最终有人明白他们面临境况之后,拼命开始喊叫后退,对推挤他们向前的人挥刀相向,夺路向后逃,没过多长时间,这种情况在整个战线上蔓延,被挤向城下的敌军纷纷挥刀开路,向后撤退,后面的敌军以为前方败退,当即转身,夺命而逃,不过多时,在城上利箭追击下,敌军全阵线向后溃逃。等到天亮,城外伏尸数万,四门都被尸体包围,难以进出。”

    “这李越人也够愚蠢,哪有这般夜间攻城。”完颜亮斥骂一声。

    重节稍稍休息了一会儿,缓了口气,而后才又继续看下去,说下去:“正当他为凉山城被死尸包围,全城人吃水问题担心时,李越大军开始渡河撤退,几天后,从镇南关方向传来消息,凭祥、镇南关的敌军已经全部撤回,这个两个地方也被赶来的游奕军重新占据,等宣威军将凉山城交割给随后来到凭祥附近的广南守军后,他们这才得知一个消息,当晚那一战,李越大军统帅当场身死,副帅重伤,奄奄一息,全军断粮,凉山又夺不回,只能迅速退回内地,至此广南战争结束,他带领宣威军于第二年春回到昌国驻地。”

    “他的运气确实不错。”完颜亮不得不承认,一战就让对方正副统帅毙命,确实需要运气。

    “他回到昌国后不久,就接到朝廷调令,进京到殿前司任职,在兵案担任秘书。同年秋受命组织选将营,从殿前司统管的四十余支禁军中挑选优秀将校,由朝廷提拔重用,选将营建立以后,组织四十多支禁军代表,两万余将士,奔波忙碌了将近一年,第二年忽生变故,朝廷下令将参加选将营的四十余支殿前司禁军全部撤销遣散,以身在选将营内的两万多名将士重新组建三支禁军,扬武军二十指挥,奋武军二十指挥,两军各一万人,最后以四指挥宣威军两千人为班底组建精武军,没多久他被调离殿前司,去了西作坊担任副使,又没过几个月,他被调出临安,去地方兴化军任通判,这一任一做就是两年多,没有什么特别。绍兴二十四年冬,他又被一纸调令调回临安,重新主持督造回易,在回易船队护卫选择上,他选择了精武军,并把驻训地点定在泉州流求,但当时的精武军统制不愿到南方去,称病没有同行,所以精武军在流求的一切训练事宜,都是他自己做主。绍兴二十五年冬,朝廷任命他为回易正使,带领船队出海回易,一路上没什么特别之处,两年后回到宋国,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跟他配合督造回易的汤在船队即将回到泉州前落海身亡。”重节吐了一口气,将看过的资料放在一边。

    “精武军出现了,通过三年时间,应该已经掌握在他手中。”完颜亮眉头一跳。

    重节接着看下去,而后说道:“这次回易成功之后,朝廷决定回易继续,并将回易处设为常设机构,他为回易使。绍兴二十八年,回易船队在流求建了回易基地,开荒种田建马场,同年冬船队再次出海,这次他们没有去天竺和塞尔柱,而是去了更远的法提拉国,一路上平安无事。两年后,也就是去年夏秋之际,船队顺利回到宋国。他在临安呆了几个月,回到流求之后就吩咐精武军好好训练,加紧备战,或许有机会北上建功立业。原本今年冬天回易船队要继续出海,货物都已经采购好了,可就在八月中,他接到朝廷调令,将精武军调往明州一带协助御前水军,协防杭州湾。九月底再次接到调令,精武军船队调防扬州,协防瓜洲渡,到瓜洲渡后,原本无事,听说扬州失陷,金军准备攻打瓜洲大营,他请缨出战,御敌于大营之外,后刘命精武军、扬武军、镇敌军埋伏在皂角林,击败了想趁夜袭击瓜洲大营的扬州先锋军,杀死统兵官高景山。这一战获胜之后,刘马上命令大军撤回镇江,只留少量部队坚守瓜洲大营和瓜洲渡,他则请缨带领精武军去最危险的建康一带,刘没有拒绝,并让扬武军一道随行。”

    “和州的事不用讲,告诉我,作战计划是谁的主意?”完颜亮稍稍有些烦躁。

    重节赶紧将已经不多的内容看完,而后回道:“杨丛义的主意,是他亲自布置。”

    “瓜洲渡的这一场,也是他的主意吧。”完颜亮问道。

    “嗯,是他。”重节点头。

    

第622章 江防分歧() 
很显然,这是一个很强大,却没有任何名气和名望的对手,因为在至此之前,他的领兵经历都在遥远的南方,甚至是无人知晓的海外,还是在十年之前。

    完颜亮听罢完颜重节给他的重点复述,心里已经对这个并未谋面的杨丛义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对方绝对是一个英勇的、能冲锋陷阵的将才,又是一个精通兵法,还能灵活运用的帅才,并且对方参与指挥的所有战役全都胜了,几乎都是以少胜多的大胜,这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或许真能比肩岳飞和梁王宗弼。

    宋国总能在面临灭国之危时,出现一个冠绝当世的名将,力挽狂澜,这难道是命吗?

    我完颜亮绝不信命,若是信命,十几年前就死了,哪来的如今大金皇帝!

    完颜亮在心底怒吼,既然率大军来了,不管能不能灭掉宋国,一定要再次踏上长江对岸的土地!

    “可有对杨丛义家室亲眷的信息?”完颜亮说着,一把将重节报到怀中,双手摸进衣下。

    重节扭动着腰身,重新拿起那些纸张,不多时便道:“他在第一次出海回来之后成的亲,他夫人生世不明,传言说是当年他在天柱山追捕逃犯时认识的一个道人,知道什么时候还俗了,成了他夫人。四五年前他又娶了第二个夫人,是一个官宦千金,精通书画,还跟回易船队一起出过海,虽然已经二十五六岁了,但长的很好看。除此之外,在流求还有一个杨四娘,跟他的关系似乎非同一般,据传言,不是小妾就是小夫人,她年纪三十多了,不过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巾帼英雄,帮精武军做了不少事,还多人军官都是她帮忙给娶的夫人,广受将士赞扬。他还有一个儿子大夫人所生,现在应该有四五岁。”

    “还有其他的吗?”完颜亮的手越来越躁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