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燕王-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大人!”

    众将领命,迅速回营准备。

    此战难度最大的敌方有两个,一是引诱敌船出河入江,二是在河口适当位置沉船。

    至于如何引诱敌船,杨丛义倒是不担心,薛望肯定会有办法,但沉船之事,他却放心不下,所以那领命沉船的副将被单独留了下来。

    二人就如何在河口位置准确沉船,商讨了好久,但不论怎么做,都不能确定可以及时在需要的位置沉船,不得已,他们不得不亲自试验,先在江中沉一艘战船试试看。

    由于精武军的所有战船都是海船,舱底都有水密舱,一方面储存淡水,另一方面防止触礁,沉船。现如今,要想把战船沉江,就得先破坏掉水密舱。

    于是在选定试验船后,他们先将舱底其中一个水密舱内的淡水清理干净,而后用斧凿在船舱底部凿出一个碗口大的洞,等江水涌进水密舱后,水密舱盖立即被封死。

    随后,杨丛义亲自带着那副将和二十余名士兵,将战船驶进江中,试验定点沉船。

    由于水密舱密封隔板钉死,战船在江中停留半个时辰,依然没有多少渗水的迹象,即使继续在水中十天半个月,战船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眼见如此,杨丛义下令打开凿穿船底的那个水密舱密封隔板。

    当密封隔板打开,冰冷的江水瞬间涌入舱底!

    江水入舱速度之快,出乎意料,众人匆忙出舱,跑上了甲板,在一旁救援的车船马上靠近,准备救援。

    但杨丛义等人没有第一时间离开,他们全都站在甲板上,想亲眼看看,战船到底如何沉江。

    谁知,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随着江水即将漫上甲板,战船下沉之势越来越慢,到最后战船已经不再下沉,随长江水流朝下游漂去。

    实验只能到此为止了,众人一一转移至并行接应的车船之上。

    付出一艘战船的代价,杨丛义等人亲眼见证了精准沉船的难度,同时也发现不少预料不足的问题。

    他们的战船很大,只有一个碗口大的孔洞,沉船速度过于缓慢,若是战船占据河口之后,不能在两刻钟内将船沉底,江水流动,最后沉没的位置必然不是理想中的位置。

    商议之后,决定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在水密舱底多凿几个洞,战船水密舱共有十二个,选择其中五六个凿洞,船舱进水速度一定会大幅提高。另一方面,要在舱底、舱中装载砂石,加大战船自身重量,一是加快它的沉默速度,二是避免它被水流带走,或是沉没后被敌方强行拖出河道。

    方案确定之后,即刻开始清理战船,装载砂石,进入紧张而忙碌的备战之中。

    当天傍晚,虞允文来到江边,送来了第一批粮食,只有一千担,只够渡口七八千人吃上三四天。

    但虞允文告诉杨丛义,其实建康府存放的粮草、物资很丰富,只是眼下人心惶惶,百姓逃亡,守军又不能离开,匆忙之间,征召不到民夫,有再多的粮食也不能很快运来,等精武军挡住敌军,太平、建康稍稍稳定下来,他征召到足够的民力,粮食物资就能源源不断的从建康运到太平,保证全军供给。

    粮食物资问题,杨丛义并不是很担心,建康府是临江大城,绝对是富庶之地,加上朝廷一开始就想在长江建立防线,依靠天险抵御敌军,所以临江州府的物资储备必然很充足。

    虞允文是什么人,杨丛义很清楚,即使史书记载有误,就凭他独自一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及时组织起临江防御,及时将敌军先头部队拦在城外,拖延了敌军进攻太平州的进程,就能获得他的绝对信任,所以虞允文的后勤补给问题,杨丛义很放心。

    不久之前确定的渡江作战计划,杨丛义没有多少保留,一五一十的告知虞允文。

    不论他是否懂军事,在太平州官员全部逃跑的情况下,来自临安的虞允文就是本地军政首脑,自然而然的要主掌太平州军政大权,杨丛义作为统兵官,来到太平州支援,顺理成章的要受虞允文节制,因此一切军事部署和行动,理论上都需要他授权或是亲自下令。

    对大宋朝廷来说,一切不受文官控制的军权都是危险的,哪怕是在大敌压境之时。

    如今五十万敌军就在长江对面虎视眈眈,若是此战精武军败了,自然无人追究,但若是敌军败走,必然举国震动,大宋朝廷上下的目光都会集中到太平州来,不管杨丛义和精武军有任何瑕疵都会被有心人记录下来,一旦危机过去,朝堂上主和派抬头,内斗开始,他们就是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杨丛义不想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他的一切军事行动必须要得到代表朝廷主掌本地军政大权的虞允文首肯。

    虞允文虽然并不懂军事,但这些天他也就如何防御、如何退敌,思考过很长时间,夜夜不能成眠,所以一听杨丛义的作战计划,当即表示认同,主动出击,打乱敌方渡江计划,逼迫他们匆匆渡江,或许就能趁乱取胜,一举消灭敌方渡江主力,拖延他们南下时间,为各地部署江防争取更过时间。

    于是,虞允文下令由太平州都统领杨丛义统御精武军、扬武军、太平本地守军以及前来太平渡支援的百姓,阻挡敌军渡江,伺机击败敌方水军!

    得到授命,杨丛义打消了最后的顾虑。

    第二天,日当正午。

    薛望当先率领十艘战船离岸,进入长江,逆流而上,绕过江中岛屿,直扑和州敌军大营方向而去。

    接着苏仲率领战船离岸,从岛屿与江岸之间逆流而上,去往江中岛屿最南端。

    “马统领、袁统领,太平渡暂且交给你们,对面是五十万敌军,以防他们从上游偷渡,绕后袭扰,一定要时刻提防,不可掉以轻心!如果真有敌军袭扰,不要自乱阵脚,长江宽广,敌军难以渡江,袭扰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一千人,守住太平渡阵地,灭掉他们就是!”

    这次主动出击,杨丛义要亲自去前线指挥,在登船之前,太平渡江防也得做好安排。

    “大人,若真有敌军袭扰,他们不来渡口,而去攻打太平城,我们怎么办?”二人接令之后,袁华问道。

    

第602章 挑战() 
杨丛义略作考虑,回道:“太平渡口不丢,敌方大军便不能渡江,防线就不会失守,守住太平渡高于一切目标!太平城有守军,虞大人自会组织军队守住城池,不用我们担心。若虞大人亲自派人求援,你们可派遣五百人回援,战斗结束,马上回到渡口。另外,你们二人不论何时,都不得离开太平渡口,在我没有回来之前,每隔半个时辰,你们必须巡视江防,不得随意中断!”

    “是,大人!”袁华毫不犹豫的接令。

    马统领似乎心里有些想法,有些犹豫。

    “对面五十万敌军,随时都会渡江南下,太平、建康的官员百姓闻风而动,不知道跑了多少,人心惶惶,我们的将士也一样,没多少人认为我们能打赢这一仗,在他们看来,现在虽然能守住,但失败还是迟早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起炸营溃逃,我不在营里,若你们也不出现,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你们在太平渡的任务,也非常重要,万万不可轻心!”杨丛义耐着性子向他们解释。

    “是,末将明白!”马统领抱拳应是。

    “好,太平渡就交给你们了。”

    杨丛义说完,转身就就上了船桥,几步登上战船甲板。

    一声令下,战船离岸,跟在前船之后,朝岛屿南端逆流而去。

    一个多时辰之后,到达岛屿南端的十几艘战船列好阵型,一一在岸边抛锚,等待前方传来消息。

    战船抛锚埋伏的岛屿南端,距离敌军船只所在的河口,直线距离不超过三里,若顺流直下,顷刻间就能出现在敌军所在的河口。

    哨探登上岛屿,占据高地,隔江远望敌军河口,监视敌船动向。

    话说薛望率领十艘战船到达敌军大营外的江面,在距离江岸六七十丈远的地方抛锚停船。

    大宋战船这几天多次在江面出现,由于双方距离较远,不在弓箭的有效射击范围之内,又没有抵近进攻的迹象,是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互不搭理。

    看到大宋战船再次出现在江面,江岸巡守的金军岗哨马上向禀报军情。

    上级军官匆忙来到江边看了一眼,便嗤之以鼻的回去了。

    只留下几句话,区区十艘船,一人一泡尿,都得给他们冲翻了,以后没有四五十艘船,就不要理会。

    岗哨自己一想,也觉得有理,他们有百万大军,宋国十艘船不过千人而已,就是让他们上岸,他们也绝对不敢上岸,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江面上有没有船,有多少船,莫说十艘,就是五十艘、一百搜,又能怎么样?能抵得过百万大军吗?显然是抵不过的。

    要是能抵得过,大金**队也不会一路顺利南下,没有遇到丝毫阻力,所以江面出现的宋船、宋军不值得一看,反正用不了几天,等大军渡江,都是案板上的鱼肉。

    岗哨此时看着离江岸几十丈外的战船,好似外人看戏一般,连连打哈欠。

    就在他哈欠连天之时,从江中飘来的几句话,如同炸雷一样钻进了他的耳朵:“完颜亮弑君篡位,淫**女,残忍好杀,荒淫无道,无情无义,不忠不孝,逆臣昏君,苍天难容,人神共愤!”

    “完颜亮弑君篡位,淫**女,残忍好杀,荒淫无道,无情无义,不忠不孝,逆臣昏君,苍天难容,人神共愤!”

    “完颜亮弑君篡位,淫**女。。。。。。。。”

    那岗哨还没回过神来,江中喊叫声一遍遍传来,比之前更清晰,更整齐。

    岗哨脸色大变,急问另一人道:“怎么办?要不要去禀报?”

    “报什么,你不怕死啊!”另一岗哨低声回道。

    “难道就任由他们乱喊乱叫?”岗哨问道。

    “那能怎么办,我们能去把他们嘴堵上?再说了,既然敢做还怕人说不成!”另一人一脸无所谓。

    “难道传言都是真的?”岗哨在江面持续不断的喊声掩护下,小声问道。

    “这又不是秘密,谁不知道。”那岗哨看了对方一眼,有些不屑的回道。

    “弑君篡位也是真的?”

    “真的,是被他亲手所杀。”

    “那淫**女呢?也是真的?”

    “当然啊,不然他后宫哪里来的上千美女,不都是杀了宗亲大臣,从他们家里抢来的吗?被他杀的皇家宗室和大臣家里年纪大的和长的不好看的女眷,当场就杀了,年轻的又好看的,全都赦免了,还给她们安排了住处,然后一一召进宫里,供其享乐!”

    “真的吗?我长这么大连女人都没碰过,他有那么多美女?”

    “人家是皇帝,你是啥人,能比得上的吗?”

    “真能享受啊,要是哪一天我也能有个漂亮的女人就好了!”

    “做梦去吧,不死在这儿就不错了,还想女人!”

    “听说皇帝这次南下,随营带了好多美女,你消息灵通,可知道他带了哪些美女?”

    “不是我吹牛,要说关于皇帝的消息,我还真比你们灵通不少,不怕告诉你,我一个族兄就在硬军!”

    “硬军啊,厉害厉害。那他到底带了多少美女南下?”

    “跟你说太多,你也不知道,就告诉你其中一个吧。这个妃子叫完颜重节,很年轻,现在只有十六七岁,非常非常美丽,第一次进宫就被皇帝看上了,直接就被留在后宫,安置在一座独立的宫殿中,日夜临幸。最有意思的是她进宫的过程,其实这个妃子当时进宫是去看她望她亲生母亲的。”

    “啊,去看她母亲?那她母亲是?”

    “不错,她母亲也在后宫,也是皇帝宠爱的妃子,只不过是皇帝从宗亲大臣家里抢进宫的,所以这个叫完颜重节的妃子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话说当年,完颜重节只有十四五岁,一次进宫去找她母亲,却不想刚好被皇帝撞见,你是不知道,这个年纪的完颜重节有多漂亮,皇帝只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于是皇帝当即就在后宫办了一场十分香艳的宴会,所有妃子都参加了,而进宫看望母亲的完颜重节也不例外,当然那时候她还不是妃子,只能在一旁观看,但那么香艳的宴会,肯定会引得她芳心大动,难以入眠,所以当晚皇帝进入她借宿的房间,她没有抗拒,直接就了好事,然后就被皇帝藏了起来。她母亲也非常漂亮,原本皇帝是很宠爱她母亲的,自从有了她以后,皇帝就冷落了她母亲,加上她又长时间不去看望她母亲,结果就让她母亲知道了她在跟她母亲争宠的事,从此后宫里,母女两人反目成仇,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最后闹得实在不像话,皇帝嫌烦了,就把她母亲杀了,最终年轻美貌的她,得到皇帝独宠,年纪轻轻就得到昭妃位,如今也才不过十七八岁,依然还是后宫中最年轻的妃子。这次皇帝下江南,随营带的六位妃子,便以完颜重节为首,连行军打仗都带在身边,是真正的独宠,可见她有多漂亮!”

    “我的天啊,真有这漂亮吗?要是能看一眼,死也值了!”

    “你还别说,很多人侍卫,就是因为看了皇帝的妃子一眼,直接就被杀了。皇宫和御营都有规定,妃子出没的地方,侍卫都必须回避或是低头,任何人胆敢抬头看,当即就会被处死。同样的,如果妃子看了哪个侍卫一眼,妃子和侍卫都要被处死。要是光线不好,或夜晚,侍卫和妃子突然撞见,谁先开口说话,谁免罪,后开口的直接处死。所以,你还是不要妄想了,就是你真愿意死,也不一定能见到这个重节昭妃一面,她可一直都在皇帝身边。”

    “要是哪一天,我能走近她身边该多好啊!”

    “真到那一天,你的命就该没了!”

    “宋人还在喊呢,真不去禀报?”

    “禀报个屁,江边又没建墙,都不是聋子,还用我们去禀报?要是上边真敢禀报,皇帝肯定早就知道了。”

    “行,那我们兄弟就不多管闲事了,只要不是几十艘登岸,随他们去。”

    “完颜亮弑君篡位,淫**女,残忍好杀,荒淫无道,无情无义,不忠不孝,逆臣昏君,苍天难容,人神共愤。。。。。”

    高亢整齐的喊叫声从江面传到江岸,又飘进军营。

    军中将士聚集,人数众多,久驻无事,无聊之间,一听这喊话,顿时来了精神,经军中汉兵一番解释,很快便流言四起,议论纷纷。

    各军主将得知这个情况急忙派人查看,是谁在大喊大叫散布流言。

    他们很快得到消息,说是江中有宋人驾船在江面乱喊,扰乱军心。

    突发这种意外情况,主将们也不知如何应变,那些乱喊的话语明显是诋毁皇帝,对皇帝大大的不利,可兵士们的耳朵都长在他们自己脑袋上,根本不可能禁止他们听,若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军心必乱。

    临江驻守的主将们急忙去找前军统领,向他禀报江面敌情。

    

第603章 应变() 
前军统领得知此等情况,左右为难,无奈之下,急忙去见兵部尚书兼兵马都统领完颜元宜,向他禀明军情。

    完颜元宜在军帐中正与美女作乐,忽闻此事,心下大惊,忙将一众女子支开。

    “江中宋军有多少船、多少人?”

    “十多艘船,但他们的船大,人数估计有一两千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