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年龄大点的郎中笑道:“这是我的药童,是帮助我做一些杂事的。”
乔晓婉方才明白,她吐了吐舌头,周瑜说道:“娘子,你快别打扰先生了,快快请他看看太夫人吧。”
乔晓婉和孙权让到一边,让郎中和药童走近吴太夫人的病床。
那郎中先是仔细地看了看吴太夫人,又伸手去给她号脉。
乔晓婉见他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会,站起来道:“患者是气急攻心,造成晕厥。虽然不是大碍,但是不能经常让她受到刺激。还有,患者最近一段时期情绪波动严重,我给她开一副安神顺气的方子,她喝下去就能醒了。”
乔晓婉纳闷地道:“有这么神奇?”
药童开口道:“你们都说我师父是名医,其实我师父在外被称做是神医
。”
郎中道:“不许多话。”他拿出毛笔,在布上写了一会,道,“按这个方子抓药,再用沸水煮上一个时辰,患者喝完后就能初醒。”
乔晓婉见这郎中不卑不亢,心里暗暗惊奇。
周瑜忙派人去跟随药童抓药熬煮,一个时辰后,汤药熬煮好了。
大家眼看着侍女一口一口地喂吴太夫人喝了下去,侍女喂完后,还未等起身,吴太夫人便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啊!”“太夫人醒了!”“真是神医!”
孙权立即跪下道:“母亲,你终于醒了,你感觉可好?”
吴太夫人揉了揉脑袋,晕沉沉地道:“这是怎么了?你们这么多人在这……我的头有些疼。”
郎中把方子又抄给孙权,道:“这是刚才患者所服用的药方,连续服用三天之后,就能痊愈。只是有句话,我要提醒一下,患者年龄较大,实在不能受到刺激,你要谨记。”
孙权连连点头:“是母亲要我办一件事情,可是我不想办,所以母亲十分生气……就……”
乔晓婉见这郎中敢在孙权面前如此说话,而孙权竟然也不生气,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她想起郎中说的话,吴太夫人近来承受着丧子之痛,精神始终高度紧张,这郎中说得都对,还真的有两下子。
乔晓婉想着,不由端详起这郎中的模样来,只见他身材极瘦,一排八字胡十分有趣。
孙权吩咐侍女把药方收好,并叮嘱她要按照郎中的话去做,他说完了话,道:“来人,给我重赏这位郎中先生。”
哪知郎中听了,忽地朝孙权跪下道:“在下识得你是吴侯,我不要重赏,只请求你帮我调查一件事。”
乔晓婉见了,更觉奇怪,不由开口问道:“什么事?”
周瑜见这郎中不太会说话,只道是不知从哪个山野里寻来的高人,孙权此时心情着急,哪能为了什么事情而分心。他想到这,出面说道:“这位先生,我是周瑜,你要查什么事情只管对我说好了,我们主公一夜未曾休息,还是让他休息一下吧。”他顿了一下,又对乔晓婉说道,“娘子,你跟我一起送送这位先生,也好一起听听这位先生有什么事情相托。”
两人把这郎中和他的药童一起送出宫室,郎中又对周瑜下拜。
周瑜连忙扶起道:“先生不用客气,你对江东有恩,我们都应该感谢你才是。你快说说,到底有什么事情?”
郎中从身上取出一张布来,上面绘着一副图画,道:“周将军,小乔姑娘,你们是天作之合,我等在民间都有所耳闻。”
乔晓婉一听,心里顿时乐了:想不到本姑娘这知名度还是蛮高的嘛。她看看了旁边的周瑜,又立即泄了气:自己的相公是总领江东军事的周公瑾,和他在一起,知名度能低么?
乔晓婉瞪了周瑜一眼,且听这个郎中说下去。
第115章 一百一十四孙权的烦恼()
只见郎中把布交给周瑜,道:“周将军,这布上画的,是我弟弟的头像。我弟弟也是郎中,他家住在吴郡城内,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名医。可是前些日子,我按照约定从中原南下,来到弟弟家拜访,却发现他竟然不在。我以为,像我们这样的行脚郎中,也许是到山间采药、也许是在为患者救死扶伤……临时有事也是正常的,于是我就在吴郡等了一段日子。可转眼间,我来吴郡已经很久了,弟弟依然没有消息。”
周瑜看了看手里的布,颇为无奈地道:“又是找人……”
乔晓婉知道他在心里一定说:要知道无花门的宁风还没有找到呢……她暗暗发笑,便凑过来与周瑜一起看着画有头像的布
“奇怪,这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乔晓婉看了布,顿时一把抢在手里。
郎中和周瑜听了,一起问道:“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他?”
乔晓婉仔细想着,又摇了摇头,道:“我现在一时想不起来,但是我敢肯定,这人我十分眼熟,我一定在哪里见过他。”
郎中忙比划着,道:“我弟弟大概这么高,和我差不多瘦。小乔姑娘,你一定好好想想,他叫华峰。”
乔晓婉打了个哈欠,道:“这个名字我倒是没听说过,只是画着的头像很是眼熟……”
周瑜道:“先生,我们刚才一直在太夫人那里守候了一夜,现在精神有些困乏也是正常。等娘子休息好时,再让她看看,也许会有另一种结果。”
郎中点头道:“这事也不是着急的事情,那就有劳周将军和小乔姑娘了。”
周瑜见他行礼,忙跟着抱拳回礼:“刚才一直在忙,竟然忘了询问先生的尊姓大名。”
郎中摇着头道:“尊姓大名实在是过奖,在下也姓华,单名一个佗字。”
周瑜笑道:“华佗先生,失敬失敬。”
郎中带着药童离开前,又道:“我弟弟的事情,还请多多费心。我住在吴郡城外的驿站里,如若有什么消息,还请派人相告。”
乔晓婉见两人慢慢离开,此时天已微亮,四处弥漫着层层晨雾。
周瑜和乔晓婉返回房间,却见吴太夫人已经坐了起来,正在吃着肉粥。
乔晓婉正要上前询问,却被周瑜一把拉住,低声道:“太夫人大病初愈,你可不要打扰她了。”
吴太夫人见他们俩站在那里,忙招呼二人过去。
“太夫人,弟弟……”“太夫人,主公……”两人躬身行礼。
只听吴太夫人道:“公瑾、小乔,你们来得正好,快帮我说说孙权,这孩子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
孙权站在一旁忙道:“母亲,我听你的便是。”
吴太夫人道:“你是口服心不服,我老太太不用你看在我身子骨不好,就拿好话来骗我。”
孙权道:“母亲,我哪敢骗你,我说的是真的。”
这时,一直坐在床边的大乔道:“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觉得太夫人说得很对。”
乔晓婉听大乔的意思,顿时一愣:“怎么,弟弟你要结婚了?”
孙权愁眉苦脸,长叹一声。
吴太夫人道:“我见孙权现在已经十九岁了,若是其他的公子少爷,只怕是十几岁就娶了亲了。此前孙权自卑封闭,我们不去提他,可是他是江东之主啊,怎么能没有夫人呢?况且,我只有孙绍一个孙子,如何让孙家绵延万代啊?”
乔晓婉听了,不用多想,便明白了
原来,吴太夫人让孙权早日婚娶,可孙权借口江东不稳,还拿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敷衍,两人争执到半夜,结果吴太夫人气火攻心,晕倒了过去。
“弟弟,我也觉得太夫人说得对,你看哪个诸侯有不曾婚配的?若依我看,你应该娶他十个八个的。”乔晓婉道。
孙权拍着自己的脑门,叫道:“天哪,小乔姐姐,你真不怕事小……我不爱的女子,哪怕是娶回家了,也是不爱的。两个人在一起,如果根本就不相爱,那么何谈幸福和睦?《诗经》里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向往这样的爱情。”
吴太夫人叫道:“你一天天不看治国韬略,竟乱看些胡说八道的书。孙权,不管你答应不答应,你这婚是结定了。”
孙权叹息着,道:“母亲,我知道了,只要你身体好好的,不再生气。”
乔晓婉见他一脸难过,心里顿时跟着悲伤起来:看来强逼婚配,无论用在谁的身上,都是如此。
吴太夫人吃完粥,大乔又扶她歇息。
孙权见她睡着了,才道:“大家都忙了一夜了,都快回去休息吧。”末了,他又对周瑜和乔晓婉道,“公瑾、小乔姐姐,我心情不太好,你们陪我喝点酒吧。”
周瑜愣道:“主公,你一夜未睡……”话说一半,就被孙权挥手拦下。
乔晓婉见孙权径直朝前走,只得和周瑜跟在后面。
三人来到一旁的宫室,席地而坐,孙权叫来酒菜,举杯苦笑道:“我本以为,我做了吴侯,继承了哥哥的位置,便能决定一切。哪知事到如今,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决定不了。”
乔晓婉知道他在不满吴太夫人强迫他结婚的事情,只听周瑜道:“主公,实不相瞒,公瑾当年的婚事也是家里硬逼着娶的,这大概是每个男人都必须走的路。”
乔晓婉看了周瑜一眼,想起他曾对自己说过周夫人的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其实,乔晓婉倒是能理解吴太夫人的做法,毕竟孙权是江东之主,哪能无后呢?可到了周瑜这边,她就显得十分抗拒:既然你周公瑾不爱她,为什么还要娶她?
乔晓婉想了许久,方才明白:这事发生在别人的身上,她就能够支持理解;这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她就觉得非常狗血……
转眼间,孙权和周瑜已经喝了许多,只听孙权长叹着,再次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公瑾,说实话……我非常羡慕你……”
周瑜也跟着喝了,咬着舌头愣神道:“主公……羡慕我什么?”
孙权道:“羡慕你可以娶到自己喜欢的女人……而我却不能……”
周瑜道:“主公可以学我……娶第一个时……就听家里的……娶第二个时……一定要自己做主……”
孙权痛苦地摇着头,挥着手,直着舌头说道:“不……不……公瑾……你不懂……”
第116章 一百一十五父女交谈()
乔晓婉也不知道自己如何睡下的,她只隐约地记得自己喝了一点酒。
眼前,孙权和周瑜各横在一边,自己则歪倒在另一边。的确,如果有一个人一夜不睡觉,又喝了许多酒,那他一定会沉醉许久。
乔晓婉喝得算太多,所以她清醒得最快,其实更准确的说,她是被周瑜的呼噜声给吵醒的。
“公瑾!弟弟!你们快醒醒!”乔晓婉招呼道。
可孙权和周瑜睡得如死尸般,乔晓婉心想:孙权能在周瑜这地动山摇的呼噜声中睡得如此痴迷,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他真的喝醉了
乔晓婉见两人都躺在地上,忙出宫室叫人。她推开了门,才发现外面挤满了侍女。
大家一见乔晓婉出来了,立即都紧张地低下了头。原来,她们见孙权进入宫室许久,却不见他出来,都怕出了什么事情,故而都围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乔晓婉命大家把孙权和周瑜抬上了床,再亲自给他俩盖上毯子,这才放心地坐下来。
忽然,她见到周瑜身上掉落出一张布来。
乔晓婉拾起一看,方才想起这是此前神医华佗相托的事情。
华佗的弟弟失踪了,这张布画着的,就是他弟弟的头像。
乔晓婉仔细端详着,此时的她经过充足的睡眠,头脑已十分清醒,过目不忘的特性终于得以完美体现。
乔晓婉想着,一个个她见过的人在她的头脑里不断涌现过滤。
“我想起来了!”乔晓婉兴奋地站了起来,脱口而出。
原来,这画上的人也是郎中,他曾在大乔生子的时候受邀进入到吴太夫人的宫室。(;本;章;由;7;7;n;t;.;C;o;m;更;新;);
乔晓婉当时还和他有过对话,他自吹自己是名医,还说他本认为大乔应该生两个孩子的……
这人原来是华佗的弟弟……乔晓婉看着布上的头像,可是他去了哪里呢?
她见孙权和周瑜还在酣睡,若是等他们醒来,只怕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
乔晓婉想了想,叫来侍女道:“你去把张昭大人叫来。”
侍女应了,转身离去。
乔晓婉又看了看睡在床上的孙权和周瑜,转到吴太夫人的宫室。
吴太夫人此时刚刚初愈,正在静养。
乔晓婉见乔公也在那里,便向二人请安问好。
乔公对乔晓婉道:“小乔啊,孙权既然叫你‘小乔姐姐’,你就应该好好劝劝他。他这个年龄,哪有不结婚的道理?更何况他如今继承了吴侯之位,是江东之主,若是无后,岂不是让民间百姓议论?”
乔晓婉点头道:“爹,我知道,其实弟弟也不是不懂事,昨天他已经答应太夫人了。”
吴太夫人叹道:“我只是怕他口服心不服,本来结婚是一个件好事,结果他愁眉苦脸的,反倒成了坏事了。我只是不懂,他这个年龄的男子,正是血气方刚、情窦初开的时候,怎么可能不愿意结婚呢?”
乔公道:“太夫人啊,你也不用操心,更不用着急上火。你一定要记住,‘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看孙权奇人异貌,一定不是一般的人物。他的终身大事,自然也应该与众不同。我们做老人的,只管坐享其成就行了。”
吴太夫人道:“我的心里是真着急,我这几个儿子,用心用在孙策和孙权的身上最多,可是你看看他们两个……唉……”
乔晓婉又听乔公劝了吴太夫人几句,心里暗想:孙策为了女人不惜逼婚抢亲,甚至丢了生命;而孙权呢,竟然来个“油米不进”……看来人和人,不分是什么血缘关系,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乔公又和吴太夫人絮叨了几句,才道:“太夫人,你现在身子刚好,还是好好休息一会吧。小乔,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乔晓婉随乔公出了宫室,并将门轻轻掩上。
乔公笑道:“小乔,陪爹爹在侯府里走走吧。”
两人沿着侯府的小路漫行,乔晓婉见乔公年岁不小,却步伐飞快,便道:“爹爹,你身子骨如此强健,真是令人羡慕。”
乔公笑道:“我平时只是喝茶、下棋、散步而已,又没什么劳心费神的事情。你呢,和周瑜一起生活得怎么样?”
乔晓婉道:“我还好吧,周瑜他很疼我。”她说着,心里不由泛起一道甜蜜。
乔公点头道:“你倒是有福之人,可是你姐姐就不行了,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又带着三个女儿,说真的,我真怕她扛不住。”
乔晓婉道:“爹爹,你刚才不是说自己‘没什么劳心费神的事情’嘛?姐姐她有丫鬟服侍,又不用她做什么粗活……”
乔公“嗯”了一声,道:“你姐姐的性格不像你,你呀,从小就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可是她比较计较,爱钻牛角尖,这样的人往往容易想不开,从而走极端。”
乔晓婉道:“爹爹,我哪里没心没肺了,我的心一直挂念着爹爹呢。”
乔公大笑道:“这孩子。对了,灵蕊的事情,你没什么事吧。”
乔晓婉听他说起灵蕊,心里登时有些不好受。脸上还笑嘻嘻地道:“没事。”
“我就说么,没心没肺的,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