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御三国:小乔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御三国:小乔天下-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乔摇了摇头,道:“我现在怀着孩子,实在不想过流浪式的生活。你一定要和太夫人说说,我真的不想走。”

    乔晓婉看着她,道:“姐姐,如果你就此离开,以后天涯海角,许多事情都可以就此翻过去了。而如果你要留下,他日朝堂之上,姐夫的那些臣属都会追究姐夫的死因。你觉得你还可以全身而退么?”

    大乔愣了一下,道:“孙策和宁风比武落败,被其行刺所杀,这谁都知道?与我有什么关系?”

    乔晓婉道:“可韩当手下的那些士卒呢,他们未必会没看到事情的真正原因。”乔晓婉言语严厉,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大乔有些自相矛盾。既然大乔不想过漂泊的日子,为何还要在心里对宁风念念不忘?还有,孙策明明是因为她的出现才被宁风一剑刺中,大乔怎么可以说与她没有关系?

    大乔想了一会,道:“小乔,我觉得那些士卒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想不想我留下。”

    乔晓婉道:“姐姐,我们从小就在一起,当然希望和你永远一起。可是……”她看着大乔一副浑然不惧的神情,暗想:姐夫的死明明和大乔有关,若是正常人,都恨不得立即离开这个漩涡,可大乔不但不离开,反而希望留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她难道不怕他日张昭追查起来孙策的死因么?

    乔晓婉细思之下,猛然道:“姐姐,那几十个失踪的韩当部属是你搞的鬼,是不是?”

    大乔立即变得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

    乔晓婉见她的样子,知道自己想得没错,继续道:“先前我听张昭说,韩当手下的士兵失踪了几十个。开始我还颇为纳闷,现在我懂了。那些失踪的军士都是在树林里围观姐夫和宁风比武的人吧。你怕他们把当时的事情说出去,就索性让他们都失踪了,对不对?”

    大乔的脸从白变红,又变成白,她慌忙道:“好妹妹,你知道姐姐当初嫁的人是宁风,不是他孙策,你也知道孙策在结婚当晚对我的羞辱。妹妹,你爱过人吗,那种感觉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那是刻骨铭心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忘记的。”她这样说,就是间接的承认了失踪的韩当军士是她做的。

    “姐姐,我知道你这些年所受的煎熬,可现在你不是正好可以和宁风远走高飞么?”

    “小乔,如果你怀了身孕,就会明白了。我希望这个孩子可以无忧无虑,永远幸福。我和宁风固然可以一走了之,可是孩子呢?”

    乔晓婉明白大乔的意思了,她和宁风在外漂泊,孩子的生活当然没有在侯府里的过得舒坦:“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姐夫的诏书马上就要公布了。”

    “所以,我才想让你去求求太夫人,希望她能看在我肚子里孩子的份上,不要赶我离开。”

    乔晓婉微微点了点头,她想到韩当那些无辜的军士,心想: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大乔。

    也许人的一生里,总要遇见这种无奈的事情。

    乔晓婉找到吴太夫人,用大乔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她所没想到的是,吴太夫人竟然非常顺利的答应了。

    她长叹着气道:“难得大乔有这样的心。我原本就不同意策儿的说法,大乔既然怀着孙家的骨血,怎么能和别人远走高飞?现在大乔不想走,这真是太好了。”吴太夫人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我可有一个要求,那个什么无花门,我是永远不想再听见了。大乔如果选择留下,就绝对不能和他们再有往来。”

    乔晓婉点了点头,吴太夫人的要求并不过分。她和大乔一样,都是为了孩子,让步了许多。

    乔晓婉问道:“太夫人,那诏书的事情……”

    吴太夫人招呼过来一个侍女,吩咐了几句。

    侍女连连点头说“是”,接着就退下了。

    清晨的时候,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

    孙策的诏书正式宣告天下。

    乔晓婉和所有人跪下听着,里面果然没有了“让大乔陪葬”的字样,还加封大乔为辅国夫人。

    一代霸主孙策就这样逝世了,乔晓婉来不及悲痛伤感,因为还有一系列的麻烦事等待着。

    而眼下首当其冲的,就是选择孙策的继承人问题。

第82章 八十一继承人问题() 
孙策的葬礼结束后,吴太夫人就立即找来乔晓婉。

    乔晓婉见她面无血色,双目无神,显是因为孙策的逝世而过度伤心,忙柔声劝了几句。

    吴太夫人摆了摆手,道:“小乔啊,我老太太活了一把年纪了,许多事情自然懂得,你不必劝了。我来找你,是想问问你,策儿临走之前,曾单独和你说话,可是说继承人的事情么?”

    乔晓婉摇了摇头,道:“回太夫人,姐夫不是说了,关于继承人的问题,让大家自己商量,他不做决定。”

    吴太夫人点头道:“是啊,他是把这个棘手的问题留给我们了。小乔,对于继承人,你有没有好的人选?”

    乔晓婉吓得立即跪在地上:“太夫人,我怎么敢?你可不要吓唬我。”

    吴太夫人道:“嗨,你快起来。我只不过是想听听你的意见罢了,你害怕什么?小乔啊,我现在可是拿你当我们孙家的人,事实上你也是我们孙家的人呀。你有责任有义务说出你的想法和见解,让江东早日恢复正常,快速发展。”

    乔晓婉道:“太夫人,我不敢有什么想法,一切单凭太夫人吩咐。”

    吴太夫人见了,站起来道:“这样吧,我索性和你说了,现在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我们有两个人选,一个是策儿的儿子,我的孙子孙绍;一个是策儿的弟弟,我的二儿子孙权。按理说,子承父位,天经地义,可孙绍年龄幼小,又怎么能迅速地带领江东前行呢?而孙权也并不是完美的人选,你是他的姐姐,当然知道他的毛病。他连生人都不敢见,就别提祭天祭祖,坐朝理政了。”

    乔晓婉微微点头,吴太夫人所说的话都是非常客观的事实,孙绍和孙权谁都无法胜任孙策的位置。孙策还是有其他弟弟的,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她真的不敢多言,倒不是她不希望江东好,而是觉得以自己的资历和身份,实在不好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指手划脚。

    吴太夫人见她不说话,只得道:“这样,你回去之后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午我会召集孙室宗亲和文武大臣,一起研究继承人的问题。”

    乔晓婉如释重负,连忙告辞。

    其实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乔晓婉觉得孙权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他熟读群书,又能举一反三。在处理诸葛亮和看待孙策与宁风比武的事情上,让乔晓婉印象深刻。可是他的心病已经确定了他绝对不能坐上孙策的位置。

    他固然无需要像孙策那样,带领军队攻城掠地。可身为一方之主,他必须要出现在一些重大的场合,站在人群的中间。孙权性格自卑,实在是无法做到这些。

    乔晓婉回到房间,却发现大乔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她自打搬进吴太夫人的寝宫以来,都是自己主动去看大乔。也许是大乔怀有身孕,按照礼节,也绝对没有长辈看望晚辈之理。故而乔晓婉并不觉得意外。

    而现在大乔竟然主动来了,乔晓婉见她先是哭哭啼啼地说了一会孙策,忙出言劝道:“姐姐千万别这样,事已至此,就别想太多了,眼下你的身孕最为要紧。还有,若是有什么事情尽管通知我过去就好,姐姐怎么亲自来了?”

    大乔眼睛一转,转涕赔笑道:“我听郎中说了,孕期要经常走动走动,所以就来看看

    。我可没有什么事情。”

    乔晓婉“哦”了一声,又听大乔说道:“妹妹刚才这是去哪了?”

    乔晓婉实言相告:“太夫人找我过去说说话。”

    “哦?可是又有什么大事么?”大乔急切地问道。

    乔晓婉看了她一眼,本想不告诉她,可是又一想:大乔做为孙策的夫人,早晚都会知道此事,我又何必瞒她?当下乔晓婉把吴太夫人打算选择继承人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乔站起来,道:“父亲逝世,当然是长子继承其位,这个传统从夏禹时便已这样。除了改朝换代、父无子嗣、乱臣当政以外,其余任何传承都是如此。如今孙策没了,自然由他的长子孙绍接替,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可是……孙绍年龄幼小,怎么能担当如此重任?这也是太夫人所担心的地方。”乔晓婉说道。

    “年龄幼小,总有长大的一天。无论是谁初登大位,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锻炼、学习。这岂不是都相当于年龄幼小?”

    乔晓婉想了想,大乔这话说得倒也有些道理,当下道:“此事关系重大,太夫人准备在下午召集宗亲和群臣好好商量一下。”

    “嗯,妹妹,到时候我会站出来支持孙绍,你会支持谁呢?总不会选择去支持那个畏畏缩缩的孙权吧?”大乔哼笑了一声,言语间对孙权极为轻蔑。

    “姐姐,我们对于孙家来说只是外亲,实在不好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多嘴。我看,还是让太夫人去决定吧。”

    “外亲?我是孙策的夫人,而且肚子里还有孙家正统血脉,我站出来说话,那些孙家宗亲是不会反对的。”

    乔晓婉看着她捂着肚子,迟缓地走了,不禁在心里暗想:这孙绍又不是大乔的亲生,她这么支持孙绍做什么?

    对于孙绍,乔晓婉只知道他是孙策的儿子,别的一概不知。按照孙策的年龄,想必孙绍现在也不过十多岁的样子。听说吴太夫人非常喜欢这个孙子,不仅派人精心培养,还严禁旁人探视。就连孙策生前,也见不了孙绍几次。

    乔晓婉忽然对这个孙绍十分好奇,她记得大乔曾对自己说过,大乔看见过孙绍,还对他称赞有加。大乔始终对孙策保持不满,却对他的儿子颇为青睐。这个孙绍,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她想起孙绍,自然也想起了周瑜的两个儿子,他们的年龄相差无几,若是像周循一样酷爱读书还可以,可若是像周胤一样性情顽劣,可就不好了。

    下午,吴太夫人在偏室召集群臣,大乔和乔晓婉都在受邀之列。

    乔晓婉见大家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有些人甚至都没有座位,而是站在一旁。

    张昭位于臣属之首,周瑜和张紘都不在,他当然有资格站在这个位置。而宗亲这边,首位却是空着,乔晓婉知道,若是按照礼法,孙权是应该站在这里的,可是他此时一如既往地没有出现。

    吴太夫人坐到台上,那里原本是孙策的位置。她发话道:“策儿现在已经离开我们了,我把大家找来,是想随便说几句话。”

第83章 八十二宗亲的不满() 
吴太夫人此言一出,台下哀号声一片。不时有人哭喊着“吴侯”、“主公”……

    乔晓婉见此情景,也不由红了眼圈。其实对于孙策,她始终是很矛盾的。从一开始的厌恶、憎恨,到后来的恐惧、害怕,然后又夹杂着尊敬、佩服,甚至到最后的同情、感动……她觉得自己和孙策的关系是随着熟悉的程度而变得越来越近,也许人际关系都是这样,陌生则远,相熟则近。

    吴太夫人也红着眼睛,道:“你们都是各撑一路的将军臣子、孙室宗亲,难道还让我一个老太太说劝诫的话么?快都停了罢。”

    大家听了,纷纷收了哭腔静候着,只剩偶尔的几声抽泣。

    吴太夫人又道:“列位都不是外人,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今天把大家都找来,是想说说策儿继承人的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江东虽然不可妄称,但也不能一日无首。策儿此前一点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正值壮年,属于突发事件。也正因为如此,他临走前,曾交代过张昭张大人和小乔姑娘,让我们自行商量选择……今天到场的大伙为了江东,都曾流血流汗,费心费力,所以现在都来说说,关于这件事,我们选择谁比较好?”

    她话说完了,下面寂静如夜,谁都不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几个胆大的武将也顶多是抬头相互看看,更多的人都低着脑袋,好像深恐被吴太夫人看见似的。

    乔晓婉见孙策的几个弟弟里,只有孙权不在,余下的三个弟弟孙翊、孙匡、孙朗都坐在这里,不由暗想:听太夫人的意思,只有孙绍和孙权有继承大位的资格,孙权连来都不敢来,自然是没有希望;而孙绍不过十余岁的孩子,他倒是应该来了,可是他站在哪里呢?

    乔晓婉想着,不仅抬起头,左右张望,可偏室之内,所站着的和所坐着的人有很多,一时还真的无法看见哪个是孙绍。

    “小乔。”吴太夫人见等了半天,都没有人回答,眼见下面诸位大人都像雕塑似的一动不动,只有乔晓婉一人东张西望,人群之中,甚是明显。吴太夫人暗想:我之前有询问过她的意见,也给了她时间去充分考虑,现在想必有了答案了。于是就当下给乔晓婉点了名字。

    乔晓婉正在左顾右盼,忽听吴太夫人招呼自己,连忙下意识地站出来,伏在地上道:“太夫人,小乔在。”

    吴太夫人摆手道:“小乔啊,你起来说话,今天不用拘礼。我问你,继承人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

    乔晓婉站起来道:“这个……太夫人,我还没有想好。”

    吴太夫人道:“给你一上午的时间,还没有想好?”

    乔晓婉摇着脑袋:“回太夫人,此事事关重大,实在……实在是马虎不得

    。”她说完了话,心里慌张地暗想:完了完了,太夫人一定是会生气的。她给我这么久的时间让我考虑,还让我在大庭广众之下第一个站出来说,我竟然就给她老人家这样一个答复……

    哪知吴太夫人点头道:“不错,这事事关江东存亡,当然要谨慎认真,小乔,你说得对。”

    乔晓婉不敢抬头看吴太夫人的表情,低着头诚惶诚恐地连连点头,退了回去。

    “张昭,你是江东文臣栋梁,你来说说看。”吴太夫人又点名道。

    张昭不慌不忙,站出来道行礼道:“回太夫人,张昭以为,江东一脉俱为主公一手创建,如今主公既已故去,所立的继承者当有两个人选。一是主公的独子孙绍,二为主公的二弟弟孙权。诸位讨论继承者,当从这两个人里面选择。”

    乔晓婉认为张昭足智多谋,是江东文臣的栋梁。她此前和他打交道,他经常能说出事半功倍、出人意料的见解,哪知今天他站出来说了半天,只是把当初吴太夫人的话重复说了一遍,不禁暗暗摇头: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谁还不知道继承人是从孙绍和孙权两个里面选择?

    乔晓婉正想着,只听一人站出来道:“江东是整个孙家一手打下的,继承者怎么会只有两个人选?”

    大家听了,纷纷抬头观望。说话的人是孙策的舅舅吴景,他本被封为丹阳太守,此时前来奔丧。吴景虽然是外姓,可整个孙家目前以吴太夫人为首,古人讲“娘亲舅大”,吴景既做为孙策的舅舅,故而连吴太夫人都礼让三分。

    他如此一说,大家更是变得沉默不语。谁都知道现在是敏感时刻,若是没有一定是实力和手段,就站出来胡乱说话,日后难免会受到秋后算账之苦。

    张昭道:“那吴太守的意思是?”

    吴景道:“孙翊、孙匡、孙朗……都是策儿的弟弟,凭什么只有孙权一个人有继承权,再说,策儿堂兄弟里孙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