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他还能领兵打仗,筹划国事。

    历史上多尔衮自述是在松山大战时,劳神焦思,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落下病根,也非常符合偏头痛的发病原理。

    多尔衮率军入关后,一度为疾颇剧,相信是和日理万机,疲劳过度,精神紧张,兼水土不服,关内关外气候差异过大这些因素有关,这些全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至于说到多尔衮的死因,我认为是“气胸”。

    气胸指当空气或其他气体进入肺周围的胸膜间隙时所有或部分的肺塌陷。

    气胸有不同的类型:开放性、自发性和张力性气胸。本病是常见的呼吸急症,大多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要求迅速作出诊断和正确处理。否则可因肺脏萎缩和纵隔受压移位导致急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自发性气胸:指经常规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病变者发生的气胸,主要发病机理为;肺压增大,正常人在坐位时,使肺收缩和扩张的跨肺压肺尖比肺底部高8—10厘米,而瘦高体型人,因胸腔狭小,使跨肺压的区域性差别变得更大,肺尖部位的肺泡因承受相当大的平均扩张压可破裂,空气沿着肺小叶间隔进入肺周围形成气胸。

    血液供应差,与肺尖部距肺部大血管远有关,因抵抗力弱易形成气胸。

    对于多数自发性气胸,病因不甚明了,一般认为是肺尖部胸膜下大疱破裂。自发性气胸患者男、女性比例为6:1,典型的患者是身材削瘦的高个青年。

    尤其合并有抽烟习惯者身上。

    对照这些临床症状来分析多尔衮的死因。

    多尔衮是个瘦高个,根据资料记载还是他穿过的甲胄估算,其身高将近1。90米。

    多尔衮又喜欢抽烟,史书上记载:“九王好南烟”,大概是整日劳神焦思,体力精神不济,要用烟来刺激提神。

    我在这里顺便提醒一些过量吸烟和饮酒的技术员们,不要以为你们的机体更新了二十年就可以任意挥霍了,一但不良的习惯养成了,就很难再改正。

    还有我们的人群里现在开始出现了感冒、腹泄等常见疾病,我认为,我们做为从那面过来时,暂时是人体移动药库的红利正在消失。

    尽管我们医疗口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不要以为我们有青霉素就能包治百病了……当然,现在的病毒还不是我们普通抗生素的对手,但还是请珍爱自己的身体。

    我们话说回来,现在可以看出多尔衮属于典型的气胸高危险群。

    气胸患者初时几乎可以没什么感觉,可能会偶感胸闷,有些轻微的呼吸困难,这是在肺部萎缩30%,病程就会发展得很快。

    史书上多尔衮的病况记述中不是提到他常略感到胸闷吗?但是无其它大碍。

    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去喀喇城行猎,发病坠马,摔伤双膝,可是膝伤决不会导致死亡。

    我推断,多尔衮从京城到喀喇城,路上鞍马劳顿,加上那时正是十二月,塞外气候严寒,与京城大不相同,劳累和气候的大差异诱发了他的偏头痛,使他坠马。

    偏头痛发作前兆可能是眼前出现盲点,眩晕使多尔衮坠马。

    能够组织多次大屠杀和大清洗的人,我相信多尔衮是一个心理和意志都很坚强的人,无论头多疼都不会让他坠马的。

    坠马使多尔衮的胸部受到撞击震荡,撞击震荡应当并不是很严重,但由于多尔衮已有不为人察觉的自发性气胸,这撞击就是致命的了,以一般的患者来看,如果此时得到我们正确的医治,还是没有大碍的。

    但这种病患,当时一般人还是觉查不到的,所以他的偏头痛经过几个小时的卧床休息后,应该大大缓解,所以多尔衮第二天又出猎了。

    气胸患者最忌剧烈运动,多尔衮本来患自发性气胸,肺底部的肺泡破裂漏气,加上坠马的撞击震荡,使得肺部的伤口更大,再去骑马行猎,肺部漏气就更快了。而且肺内部的伤口也会扩大,就会有出血。

    史书上说多尔衮坠马后有咯血,很符合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

    但咯血不是致命原因,咯血说明他肺部的破洞更大了,肺漏气就更快,漏出来的气积在胸腔内,行成正压,导至肺萎缩,令他无法呼吸,这才是致命原因。

    上面说了,当肺部萎缩30%,气胸病程就会发展得很快,所以多尔衮从还能骑马打猎,到病死只有短短几天。

    当然,只有最后经过尸检才能最终确定。

    ――――――热兰遮城医疗中心医院院长马军

    这个医疗口方面的报告,只是马军院长的个人爱好,大家看了看就算了,没有人留言。

    也许会有人戒烟,但是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另一篇题目为《1651年明大陆各方势力报告书》的报料上。

    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部长范例也把他所搜集情况做了一些汇报,不过,有关多尔衮的情况,只是小小的一部分,篇幅不长。

    我们情报安全部认为,这个为强盗集团作出巨大贡献的多尔衮,其实是一个失败的男人。

    他的失败表现在:第一,青少年时亲妈被人逼死,他不仅要忍着,还得为这个强盗集团不停地立下战功,当然,他也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比如“墨尔根戴青”的美号。

    但是,这是一种幸福吗?

    他的亲情被摧毁了,那么他在他的体制下,就把这种仇恨转嫁到别人身上了,所以,许多不可思议的大屠杀都与他有关,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第二,青壮年时两次争夺皇位失败。

    这两次失败他完全是输在了强盗集团最初时选择继承人的无序性上,也就是说,要么你有强力可以干死对手,要么你有运气有强力看中你,可惜这两点他好像都没有。

    在强盗集团式和政权中,个人的幸运与否往往与集团的幸运与否相反,甚至可以说,在他的体制下,他如果不做到权力的最高点,那么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失败了。

    在清太宗皇太极晏驾后,谁来继承王位成为了当时最为敏感的问题,满清贵族内部的斗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和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危险。

    这时多尔衮选择了妥协,拥戴福临即位,作为条件之一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至于有人认为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进行了一次权色交易,叫太后下嫁。

    这一点,我不赞同,我认为这是出自一种平民心理的推理。

    我们认为通奸不是罪,这两个人有没有性关系与我们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是从后历史事实来看,孝庄皇后死后的几百年期间,大清诸朝对她尊崇备至,极尽歌功颂德之事,在陵寝祭祀方面也把其放在首位,如真有太后下嫁之事,清皇朝为何能自取其辱呢?

    强盗集团的最高**权力不会因为一个二婚女人的下嫁而能交易的,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春药,也是**体制中唯一能真实保命的依仗,剩下什么都不行。当时他只能妥协,力量不够干死对方。

    所以,大家认为一个二婚女人能做到吗?

    至于说到他的“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三个称号,那三个地位上的台阶,这只是能表现他政治实力的上升,与色啊情啊没有主要关系。

    这块大陆上,向外邦称儿臣的皇帝多了,也不是都是因为他妈与外邦发生不正当性关系。

    色权交易,那往往是打击政治对手的,无聊。

    第三,他的死后所受的不公待遇。

    他刚死时,顺治帝还没有完全掌握兵权,于是便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迎多尔衮遗体。

    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就在今年二月吧,顺帝已经完全掌握了兵权,所以苏克萨哈与詹岱讦告“多尔衮薨时,其侍女吴尔库尼将要殉葬,请以多尔衮所制八补黄龙袍、黑貂褂、大东珠置棺内。多尔衮活着时,欲谋篡位。”这个罪名后,顺治遂下诏削多尔衮爵位,撤去庙享,并且鞭尸示众。

    我赞同伍大鹏董事长的观点,明大陆上,谁都不算个什么,关键是我们汉唐集团能学到什么。

    网上一时静悄悄的,无人回话。

    ps:谢谢老朋友酒后不乱性的支持。

第四百五十三章 遥遥领先的预言() 
汉唐集团认为历史应该是一个任由他们打扮的小女孩子,但是,没有想到它还有它顽强的惯性。

    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门一直在注意着广州之战。

    他们本来也有能力同时关注北京,但是从那里往回送信息太费事了,派出的特工人员,曾经试过用信鸽传信,但是效果极差,就算是偶尔传回来的信息情报,也都是民间市场上的情况,一直接触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没有他们在台湾从历史资料上得到的多。

    他们于是就让特工人员在北京潜伏起来,说不定以后能够用上。在间谍能力很差的时代,反间谍能力一定更差。

    就让强盗集团内斗整合去吧,只要没有突然冒出来的古怪之事,一切尽在计划中。

    汉唐集团一直认为自己改变了历史,这一点倒也是实情。

    他们收容了广州城里众多的商家,还有珠江两岸的众多流民,用大明文人的话说,就是“活人无数”了。

    汉唐集团本来对此很有成就感,但是随后就发现这个历史也遵守能量守恒!

    一般人认为,历史是一条长河,它让所有人都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但是汉唐集团还就不信了,还有人改变不了的东西。

    但是,这个历史就真的在汉唐集团的面前转了一个弯,又从另一个角度拐向原先的方向。

    人现在力量还是不足,就搞不清这个历史的大势到底是什么。

    汉唐集团拯救了广州以南,一直到珠江口地区的大量居民后,参与围攻广州城的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就向着广州城以北乃至以西的地区发展,去别的地方弥补他们在南方地区的损失!

    甚至,当汉唐集团认为他们支援了广州的守卫能力后,会把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所部死死地拖在城下!

    真实的历史上,他们围攻了广州城将近十个月,那么在广州城得到了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他们围攻的时间一定会更长!

    只要再给汉唐集团一年的时间,那么他们可以出兵去广州城外抓活的了,这次人道主义危机,便会得到解决。

    但是汉唐集团真的没有想到,在1651年1月份,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竟然仍旧同历史上一样,派出了一支分队,拿下三水,沿西江直攻肇庆。

    围攻广州城的战争是惨烈的,尤其是在某只黑手插进来之后。

    城外死的人都要和城墙一样高,平南王尚可喜的弟弟被打死了,就连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精忠一起站在战场上指挥时,差点被广州城上打来的大炮打中,两个最高指挥官差点一锅端。

    平南王尚可喜命令全军缟素,他在战场上高举宝刀,向天嚎叫着,待城破之时,大索十日,任意杀掳奸、淫!

    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了,城内城外的的人都知道。

    顾炎武的朋友,明末清初写手戴耘野,在《行在阳秋》中记载了广州市全民抵抗的英勇情形:“城中人亦撄城自守,男子上城,妇女馈饷(送饭)。清兵环围城外。”

    在真实的历史上,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安排内应收买了副将范承恩,在1650年11月2日这一天,偷偷掘开了西城水坝,放进了鞑虏,否则再打一年也没有问题。

    当时,鞑虏没有能力封锁广州城的水路,广州城依然能得到外面的补济。

    汉唐集团的人查到过范承恩这个副将,分析认为,其人主要就是绝望了,心若是绝望了,不用重金收买都能投降了,这也许就是符合历史大势的一种情况?

    早在1650年的5月份吧,广州城里就出现了一个谣言,还说的有鼻子有眼儿,说范承恩副将的一些事情。

    谣言或许就是一种遥遥领先的预言?

    但是,当范承恩副将自己都有所耳闻时,气得直哈哈大笑:“说我投了鞑虏,还掘开了水坝?!那里都铺盖了水泥之物,我看哪一个能掘开!!”

    陆军统领大将张月当然不信,他对自己手下的这个爱将说:

    “仆街!丢他老母,休听得那胡说,我广州现在兵强马壮,城坚炮众,火铳如林……若是我抓到传播谣言之人,定将狠狠抽打他一番,收监他几个,就不会再有乱说话之人了,这分明是在扰乱我等军心,定是城外敌对势力所为。”

    范承恩副将连忙揖手感谢组织上的信任。

    水军统领大将吴文敏含笑不语地看着他,但却让范承恩副将感到不舒服。

    正是因为出人意料,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在惨烈的围城中派出的这一支分队,一路上势如破竹!

    甚至,他们还在西江边上抢了渔船,玩起了水陆并进,联合作战的把戏,这可就吓死了永历帝和他的弟弟。

    在前一段时日,永历帝一直在忙活着统一思想的干活。

    在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的桌子上,经常摆着他忙活的事迹。

    为清除党争危害,永历帝可谓“有病乱投医”。

    肇庆水月宫歌舞场正如火如荼演唱着各种充满正能量的曲子,永历帝携他的弟弟,陪着众位大臣观赏聆听女史阿红的演唱。

    永历帝指示道:“此曲多听可治病。”

    众人然也。

    肇庆庆云寺参拜佛祖的事项又在加紧筹措。

    当时上鼎湖山庆云寺的路须经白云寺从后山进入,路远而崎岖。为方便君臣上山上庆云寺,他早就命御林军修整了天溪路。

    永历帝携他的弟弟率群臣上庆云寺,献上头柱高香,叩拜佛祖,听栖壑和尚说法,永历帝命群臣向佛祖发誓:同心协力,抗清复明。用此来坚定大家的信心。

    永历帝还让天主教的传教士布过道。

    永历帝还微服走访过算命卜卦之人。

    伍大鹏董事长指着相关的情报叹气说:“当他们越来越走向灭亡的时候,他们就找不到文化的方向了,抽风似地乱来一气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在1650年时,形势急转直下,尽管有汉唐集团有意无意的帮助或者影响,鞑虏到底是不给他们时间了。

    粤北南雄州、韶州相继失守,广州告急。

    永历帝远远地给郑成功发去救援的命令。

    可郑成功回话说,他本想南下勤王,却因逆风逆流,这远水难救近火。

    永历帝见大势已去,前几天已经派内侍夏国祥将母妃、皇后、太子以及唐王的家人送往梧州。

    此时的肇庆已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老百姓开始纷纷逃难。/

    p

    他和唐王手下的武官,也不分你我,已全上战场上防守。

    他们手下的文官则躲的躲,逃的逃,称病的称病,归隐的归隐,只有极少人还能陪着他们两个。

    在这动荡不安的日子里,永历帝又不断地重复着以前的行为,这情报都让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的范例部长看了直打哈欠。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看了情报后,阴沉着脸说:“这真是没救了,要完蛋的节奏,又是不停地在走老路,就会这些东西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