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整个帆船没有隔水仓的话,海商只需要1个口子就能吧货物吊入仓里,再通过移动货物的位置,把仓位装满就行了,但是如果有隔水仓,海商就需要在每个仓都开口才能把整条船装满。

    于是再宽敞的甲板上,也必须会有好几个口子,下层的主甲板也是,再下层还是,于是海船就会损失相当多的炮位。

    大明式帆船由于有隔舱的隔板来支撑结构,所以建造的时候要么不使用肋材,要么使用的很少,而西洋式帆船由于没有隔舱来支撑结构,所以只能大量使用肋材。

    这两点,在明人技术员们正在建造的两条帆船上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大家都参观了好几遍了,查资料再加上实际考察,我们早就形成了完整的认知:在安全性和战斗性两点上,明人们及其祖先都选了前者。”

    另一个技术员接上了话说:

    “尤其是这一时期欧洲的军舰,商船也算上,我们看过残骸吧?那肋材几乎一根连着一根,这些肋材提供了很好的防御效果……就算是拿破仑时代的18磅舰炮的实心炮弹在300码的距离外,甚至不能对46英寸厚的肋材造成决定性损伤,抵近射击也无法贯穿,而当时每个英国战列舰的炮位左右两边还多加一根肋材,真实的海战中被击沉的军舰的比率是非常小的,多数都是俘获。”

    又一个技术员说:

    “欧洲人的帆船,那是追求结实是王道啊,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利用北美大陆丰富优质的木材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批橡木战舰,这批战舰在与英国企图重新夺回北美殖民地的战争中,发挥了出乎意料的重要作用。

    在那次战争的海战中,那些英国战船在中远距离发射的炮弹,常常被美军舰船的船体弹开,使得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炮击技术无法发挥优势,英国船员为之惊呼为铁船。

    真不知道他们要是看到了紫云号该叫什么……

    结合荷兰船的残骸看,我们当时如果没有37炮,还真不容易击沉这些木头船,除非撞沉它们……

    而那时美**舰仗着船体结实而大量装备短重炮,与英军大打近程炮战,结果英军反而被美军强大的近程火力打的伤亡惨重,从而使得年轻的美国海军赢得了海上的胜利。

    当然了,美国陆军就没这么好运了,被从加拿大过来的英军打蒙了,把首都华盛顿都丢了,结果让英国佬把总统府都烧了,好在总统府是石制建筑,只是被烧得乌黑,后来美国人只好把总统府刷白,呵呵,这就是美国白宫的由来……”

    现场指挥也忍不住发言道:”大明式帆船由于比较少使用肋材,所以相对容易被打穿,炮弹造成的伤害会远大于西洋帆船。不过日本人的船更惨,曾经用8艘主力船围攻一艘荷兰商船而被统统击沉的战例,哈哈……

    同时那个西洋式舰船的船体结构的增强也有助于在船上装备大量的火炮,而不必担心被密集开火的火炮的后坐力震散架了。

    但是大明式舰船的船体结构则无法承受这样的力量,这也就是大明式舰船最多只能装备不超过30门火炮的原因,不是不愿而是不能。

    总的来说,大明式帆船是一种优秀的商用船型,由于使用硬帆使得操作方便,所需要的水手数量比软帆的西洋帆船要少不少,在复杂海况下也更加灵活,由于使用隔舱设计,抗沉没和造价也比西洋帆船优秀,但是由于速度,炮位和防御的原因,不适合用来做为热兵器时代的战舰,尤其是以实心弹作为主要武器的……”

    众人喝了三壶茶后,心情格外爽了,谈了这么多,该干活了……

    可这时候,一个沉默许久,一直没有发言的技术员,忽然对龙骨和肋材的插接方法有了质疑。

    那个技术员忽然说到:“不是我多事,咱们学的是明人的船匠办法,他们是和荷兰船匠学习的办法,但他们都是用普通商船的插接方法……这也能用在飞剪船上么?我倒不是怕荷兰船匠捣乱,他们家人都在基隆呢……”

    有道理啊,有道理。可是你为什么不早一些说呢?

    “我刚才听你们聊天时,才想起来的……”

    看看,聊天有多么重要!

    他们放下现在的工作,又开始议论了起来,如何能加强龙骨和肋材连接……讨论了半天,发现都是用现代的方法,这不行,受材料限制太多……最后还是问专业人员吧。

    “这么小的飞剪,没有啥区别的,没听说过有特别要求,如果想更安全……加上些胶吧,你们应该能看到我给你们发的构件了……算了,大家还是吃晚饭吧,还是我请客……”

    吴杰厂长上网了,前一阵子大家隐隐有批评他不上网聊天的嫌疑,这就不好了,不能脱离群众嘛。

    吴杰厂长谈了自己的理想:“等咱们安逸下来,可以建造一艘万吨级的7桅全钢帆船游轮,作为咱们的度假中心,生活设施条件一定要比紫云号好……想去哪就去哪!欢迎大家报名……”

    众人齐声喝彩……报名者众多,大家一起畅想着未来的自由自在。

    可是谈着,谈着,话题就又跑到船上去了。

    这时,吴杰厂长上传了一份文件给伍大鹏董事长,军用通勤与通讯艇的定型介绍文件。也许这才是他上网的根本原因。

    图片上是一只精致的帆船模型,它是单桅、尖艏圆艉。

    文字介绍非常详尽。

    本船船身长12米,采用胶合板内外双层船壳,前三角帆装有手动卷帆器和自动过帆系统;其主帆与美洲杯比赛的帆船相仿,是高桅全骨平顶帆,帆骨是用茶杆竹与枫木层压而成,其综合性能超过玻璃钢材料;轻便的主帆沿着桅杆上的钢制导轨升降,第二板条还参考中式帆安装了帆脚索以控制帆顶扭曲角度;所有的升帆及控帆索具都集成到驾驶舱室,必要时一个人就能驾驶!

    四对反前支索撑臂和侧支索与前支索组成了强力的桅杆支撑结构,总共九吨的排水量却拥有19米的高桅,帆总面积达到160平方米!”

    加重铸铁龙骨,即是稳向板与流线型配重块的集合,设计为4500公斤,配重比达到50%,吃水深达2。9米,加上滑水尖舭的艇型使全船获得强大的扶正力矩。

    该船在横向9级强风中仍然能正常航行,只不过此时横倾会达到21度以上。即使遇到台风,如果只挂小前帆,尽量顺风航行的话,问题也不大。

    它有左右两片流线型长舵叶,舵效率很高,可以很好地掌握航向,整体结构将是本时空最好的。

    如果能将库存中的六台12马力s195柴油机调拨给我们,两年,只要用上两年,这六艘高速帆艇足够未来的海军使用了,一台s195柴油机全力开动一小还用不上五斤油……随着土著第一批次的人力运输石油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极少的需求将会带来极大的收益。

    经过推演,单用机器推进,可以达到6节,在五级风力下可以达到12节,八级风下18节。

    伍大鹏董事长给吴杰厂长发了密信,说:“不行,那是留着制造拖拉机或者小坦克的……再说了,这就是你不上网聊天的弊端了……”

    吴杰厂长回信道:“怎么?”

    “有两个牛人正在研制单缸大飞轮12马力柴油机呢……全是用本时空的材料。”

    “这是谁啊,这么牛?”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飞轮与植物油() 
伍大鹏董事长所称的两个牛人是自由组合的,一个是司马建国船长,另一个是秦力技术员。

    秦力技术员在那面世界里,原本是负责工程机械维修的,一开始学历不高,只不过是个技校生,但在注重文凭那股风潮中,也弄了个大专证。

    原本也算是属于建筑公司里的才子,可后来市级的建筑公司解散了,他自然也光荣下岗了。

    不过当时他也不愁,原本的建筑公司的头头自己单干了,一些原有的工程设备,三瓜两枣地都被原来的头头私人买下了,别人也确实买不起。

    在私营建筑公司成立的前一天,原先的头头包下了一个中档饭店,他把自己看重的技术人员都请到了,十分阔气地在席间上了海鲜。

    有了这些人马,他完全自信可以接任何工程,都是原先一个单位的,谁水平行,谁不行他都门清。

    当然,重用不重用是另一回事情,又不是给他干的活儿。所以有些技术人员被叫来时,心里还忐忑不安——原来头头都不稀待见自己,有什么好处都没有自己的份,这领导自己干了,为啥又找自己呢?

    可是自己成立建筑公司可就不一样了……除非特殊情况,头头连一个打更的闲人都不想养活,以前只会溜须拍马的,赶紧滚远点,别想让他开工钱。

    席间,那个头头喝多了,但是还坚持挨桌敬酒。

    他拍着技术员们的肩膀,大大咧咧地说:“市场经济好啊,老子不下海都不行了,知道老子被谁看中了吗?跟着我干,工钱保证不拖你们这些人才的……”

    当时秦力还傻乎乎地问:“被谁看中了啊?”

    那个头头没听到还是怎么的,反正没理他的问话……不过后来公司接到的工程越来越多,全是给好钱,工钱真的比原先多了些。

    但好景不长,看中这一行业的人还挺多,后又冒出几家来,好像比他的头头能耐大……工程不好做了不算,工程款还不好要了。

    公司要解散了,那个头头还算讲究,给了秦力这样的老人们三个月的工资,说是老子不干了,他要移民走了,别在最后时期牵连上政斗了……

    秦力技术员就此加入了汉唐的招聘。

    穿越后他一直负责机械维修,此时在赤嵌农业基地的农机站负责各种设备的养护……本来他还想加入到安保部门,可是他以前仅仅打过火药枪的经历,没有打动伍坚强大队长。

    司马建国船长这时候和江铁生的话越来越少,两个人再也找不到过去聊天喝酒的感觉。

    江铁生专心搞他法治小组的经营,力争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司马建国船长闲暇时则上网到各个论坛转转,就是看看也不说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新建了一个的论坛,名称有意思,“我们的大飞轮”。主办人是秦力,那里的简介是这样介绍的:

    “我永远忘不了一个经典发动机的身影,那就是跟我们原先的生活息息相关的12马力单缸大飞轮柴油发动机!

    打从我记事起,那种单缸大飞轮12马力柴油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身简洁明快,声音铿锵有力,使用简单维护方便,还记得那些拖拉机司机弯腰撅腚使劲摇的背影吧?

    ……它是单缸设计,维修使用超简单,没有电脑数控,没有电瓶启动,没有任何线路设置,没有传感器……

    启动时只需要将减压阀打开,就能用手迅速摇动,当转速达到我们心里认为的转速时,只要松开减压,它就能自行运转起来。

    这宝贝超级省油,只用20升的油箱就可以供给……使用它的拖拉机,在拖拉的情况下,可以奔跑6到8小时,一点问题也没有。只可惜拖拉机没里程表,具体公里数根据负载情况另记了……

    我们的大飞轮发动机虽然只能加柴油,但是胃口好啊,就算是地沟油它都能给你燃烧。

    我有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事例:一次,我坐在一个鸟人驾驶的装备该机器的拖拉机,行进在荒郊野外时,那机器竟意外熄火,那鸟人数次扬言要和大飞轮他妈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后,又是用力左右摇晃,可依然听不到油水的声音,该鸟人判断为油泵吸不到油了,结果当时给它加了一瓶“娃哈哈”矿泉水,该机顺利着车……

    我们的大飞轮造型简洁明快,具有典型的工业美,尤其是那个油箱设计,直接顶在机器上面,既可以减少机器震动,又能保证在冬天加了不合格柴油以后,在高频震动的情况下不结冰,这是那面的世界里,除了an卡能保证柴油不冻冰以外,最经典的纯物理性设计!

    它外置的大飞轮重量惊人,功能繁多,不需要连接复杂的变速箱,更不用说po输出了。

    那大飞轮的重量大,能保证单缸柴油机在它那种特殊高的压缩比下运转,飞轮上多出的三根型带槽更是超经典设计,通过更换不同的带子,你可以拿该柴油机带动浇地跟抽水的水泵。

    看着赤嵌农业基地里那笨重的蒸汽机,死命带动着抽水机时,我常常泪流满面,我们的大飞轮,你在另一个时空还好吗?

    我们的大飞轮通过变换不同齿比的箱子,能使得12马力的输出,最大能达到90/小时!

    这宝贝能带动拖拉机,带动农用三轮车,带动打面机,带动玉米粉碎机,带动通过简单管道加入玉米或者大米,就能出可以做成休闲膨化食品的机器!还记得金黄色的膨化食品吗?

    反正这么说吧,只要能通过带子带起来的设备,它都能带……

    我现在经常在梦里听到它“嘭,嘭,嘭”的,然后就带来了一阵阵的玉米甜香……

    司马建国船长看完这段简介后,微笑着回想了一下,他经常能在街边看到农民装扮的夫妻俩,在农用三轮车的后车厢上,开着膨化机,倒入玉米后,一条条膨化食品便抽取出来,又趁着它们软和的时候,编成花篮或其它形状……原动力就是那大飞轮。

    司马建国船长看了看后面陆续发的帖子,大约都是感叹那面世界的经历……其中有一条是:

    你是李子强董事的同学?说话风格这么像……

    秦力技术员回了一条回复说:“他是小气的,我是大方的,一点也不一样,怎么能是同学?”

    司马建国船长当时回了一条帖子,说道:“大飞轮的结构简单,自己加工一台也不是难事……膨化机也不难,关键是没意义……”

    过了一会儿,秦力技术员回帖子说:“我知道,提过申请开发大飞轮……可李子强董事没批……”

    司马建国船长说:“为什么呢?用不上带过来的材料吧……”

    秦力技术员说:“没石油,没柴油……土著前一阵子带回来的那点,也就够几盏马灯用的……指望不上。”

    司马建国船长说:“石油哪里能靠人力搬运,就是让他们趟出一条路而已……谁说大飞轮只能烧石油的?”

    秦力技术员说:“地沟油?我的朋友,这个时空的地沟油比石油还难找……”

    司马建国船长说:“用植物油吧……”

    秦力技术员说:“想过,但没有机会试过……不过植物油好像粘度大,闪点高,喷射的颗粒也有一点大……你说,会不会出现喷油嘴积炭堵塞了,活塞环也粘结了,缸套也磨损了的现象?……如果再清理,那就是大修一样了,不划算了……要不李子强董事都不让用带过来的柴油机试一试,小气的。”

    司马建国船长说:“理解吧,在那面的世界,可以让你试,这个时空里这些设备就太重要了……不过我们可以处理一下植物油,热处理最简单,或者加上酒精试一试……大飞轮吧,我们也可以自己造一个,当成爱好了,不指望它成为集团的计划项目。”

    秦力技术员说:“我看行……我只会一点车工技术……铸造可不行。”

    司马建国船长说:“真巧,我会一点铸造,不过缸套部分还可以求人帮忙嘛!”

    秦力技术员说:“对,也就曲轴、活塞、缸套精密些……”

    范伟业老师后来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