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慈烺点点头,又道:“见到帝后之事,勿再与人言!”

    “臣遵旨。”

    朱慈烺交代完毕,就在王七的搀扶下上了马,然后也不入城,而是直接沿着护城河,从通州城的南面绕过,然后就沿着运河,马不停蹄向南而去了。

    陈永福站在北京外城的西三里河街上,这是一条和北京内城的南面城墙平行的大街。街道很宽,两侧都是店铺,建得比较高大,正好可以遮住从内城城墙上射来的弓矢和铳弹。至于红衣大炮打出的实心弹是挡不住的。不过布置在北京城头上的红衣大炮都没有可以调节高低射角的炮架,另外它们都架在垛口后面,也没法向下开火。所以只能打远,不能打近,对靠近城墙的目标没有威胁。

    而受命攻城的陈永福是京营出身的将领,打过许多次守城战,非常了解大炮射角的缺陷。所以得了李自成的军令后,就趁着天没亮,把部队运动到了靠近城墙的东西三里河大街上。

    他的部队是半新半旧的组合,骨干都是在他担任开封守城副将时就跟随的老兵,同时还在河南募集了不少新兵。现在无论新兵老兵,全都跃跃欲试。

    他们今天的目标可是正阳门啊!北京内城的正阳门!打进去,就能拿下北京城,活捉朱家天子,灭亡大明朝,同时开创大顺天朝!

    他们个个就都是开国功臣了!

    从士气高昂的战士们身边走过,陈永福带着些许复杂的心情,到了西三里河街和正阳门大街的交界处,倚着墙跟,又看了正阳门箭楼一眼。

    象征大明皇帝的黄龙旗还在箭楼上高高飘扬理论上,崇祯皇帝此刻就应该在正阳门上督战!

第72章 忠义证书(求收藏,求推荐)() 
“甚?朱家皇帝和太子都出城了?那正阳门上是谁?”

    永定门城楼上,正等着看陈永福攻城的李自成,这个时候见到了李过派来的传骑塘马,顿时就是浓眉大皱。

    怎么一下冒出俩崇祯皇帝呢?

    逃出城去的和死守在正阳门上的,哪一个是真的?

    “大军师!”李自成冲着身边的宋献策道,“给额算一算,朱家天子到底在哪儿?”

    宋献策听了李自成的问题,额头上冷汗都冒出来了。这事儿哪算得出来?真当自己是神仙啊!

    不过他也不敢和李自成说自己不会算啊,要怎么说,之前那么多次掐指一算是怎么回事儿?糊弄闯王玩啊?脑袋还要不要了?

    所以他也只好掐着手指头,一二三四五那么一盘算,还真有话说了:“陛下,朱家天子似乎还有点气数,怕未必会死在北京城中不过只要陛下能过满鞑子的坎儿,无论他是死是活,天下都是大顺的了。现在的关键,还是满鞑子啊!”

    说了等于没说!

    李自成也习惯这个宋献策说话云山雾罩的,反正他自己也会琢磨,当下细细一想,就点点头道:“也是,莫管他是在正阳门还是往永平而去,都逮了就是!

    去给黄虎下个命令,叫他马上出兵,封锁通往永平的所有道路,配合来亨侄儿,将逃亡东北方向的朱贼一网打尽!

    至于正阳门上的那个朱贼!呵呵,让陈永福、白广恩、王承尔三个立即攻打宣武、正阳、崇文三门谁先破城,就封他一个侯爷做做!”

    先破城者为侯的旨意传下去后,对北京内城的进攻,就算正式打响了。

    李自成的大军在占领大同后就一路急行军,部队基本是轻装,别说红衣大炮,就连佛郎机炮也没带。只带了些吓唬人的虎蹲炮,现在已经摆在了内城南墙外护城河南岸边的许多小巷子里。

    在接到开火的命令后,就对着城头一阵噼里啪啦的乱打,其实根本打不垮正阳门城楼,除了听个响,就是炮口喷出的铁砂打在垛口上,激起一些碎石四下飞溅,磕着了几个“一两银子混一天”的临时兵,打疼了他们,顿时就惨叫了起来,守城的队伍眼看就要散了。

    骆养性麾下的锦衣卫是拿三两银子一天的,比较卖命,大声呵斥,还用插在鞘里面的绣春刀一阵敲打,努力维持着秩序。

    但是这一幕纷乱,还是落在了站在箭楼的窗口处观战的骆养性、高宇顺和冒牌崇祯三位眼中了。

    三个人都不约而同的长叹了一声。这帮人根本就是乌合,怎么守得住?

    而且正阳门这边已经配置了“精兵强将”,有骆养性麾下最心腹的锦衣卫和高宇顺从宫里面拉出来的亲信太监压阵。多少还能扛几下,别的地方,压根就是虚守。只怕流寇云梯一搭上来,队伍就得散伙。

    至于内城的百姓,那更是人心不在了。皇上和太子他们从东直门、朝阳门跑路的事情,许多内城的百姓还有中下级官员都知道了。只怕有不少人又在打开门迎降的主意了

    想到投降,骆养性和光时亨都忍不住瞅了高宇顺这个死太监一眼。现在就属他最死硬了!

    就在骆养性和光时亨想要开口劝说高宇顺早点投降的时候,一阵脚步匆匆,有人飞奔进了箭楼。骆养性扭头一看,是自己的小弟弟骆修身。

    “二弟,你怎么来了?”骆养性一愣,“你不是跟着千岁爷走了么?”

    “大哥,”骆修身快步上前,从怀里取出了三本令旨,“我不走了,千岁爷有重任相托。”

    “有什么重任?”骆养性跺了跺脚,“流寇马上就打进来了”

    “不怕!有这个!”骆修身笑呵呵将手中的令旨递了过去。

    “嗨,都什么时候了!”还穿着龙袍的光时亨哭笑不得道,“这令旨难道是给李自成的?”

    骆修身居然点了点头,“是啊!这三本令旨就是给李自成的。”

    “什么?”光时亨都给气乐了,“李自成会听他太子爷的?”

    “是啊,这令旨有什么用?”骆养性也哭笑不得,自己一个锦衣卫总宪,怎么也够得上老奸巨猾吧?怎么就有这么一个傻乎乎的弟弟?

    “有用!”骆修身笑着,“我都看过了要不然也不会留下!这三本令旨是用来证明大哥、高公公、光先生是难得的忠义之士。太子管这个叫忠义证书!”

    “什么?什么意思?”骆养性愣了又愣。

    “就是证明你们都是忠义之士,是千岁爷下令让你们当贰臣保全性命的你们三个原来都是不同意的,但是千岁爷实在不忍心让忠义之士白白死去,这才下旨让你们投降的。”

    三个人互相看看,心里面居然都有点感激朱慈烺了。

    虽然朱慈烺早就让他们在拖延一段时间后投降的,但是李自成会怎么对他们三个投降派还真不好说没准就砍了祭旗了。

    可是现在朱慈烺亲自给他们仨开了证明,证明他们是难得的忠义之士!李自成还能杀他们吗?

    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后就要以正统自居了,当然得捧着忠义之士。怎么能一次杀掉三个,还都是大明国家认证的忠义之士?以后忠义之士还敢来投靠吗?

    这种国家认证的忠义之士自古以来也没几个,就算不重用,也得供起来做个榜样,好告诉天下人,本皇帝是大大的仁君!能一次都给砍了吗?这不等于自己往自己脖子上挂一块暴君的牌子?以后谁还来投靠啊?

    还别说,朱慈烺这个太子虽然阴险狡诈凶狠,但还是很通情达理的真不会让手下去送死,就是将他们置于死地了,还给开个忠义证明,还“命令”他们去投降保命当贰臣当三臣。

    还堂而皇之的说是不能让世间少有的忠义之士白白送命!

    能这样为属下考虑的君王,实在也是古来少有了!

    骆养性长叹了一声:“没想到太子殿下如此仁义”

    光时亨也道:“如果圣上能有太子之仁,国家何至于此?”

    高宇顺听了两人的话,苦苦一笑:“这算什么?把咱们卖了,咱们还感激不尽太祖高皇帝复生也不过如此了!”

    骆修身只是跟了朱慈烺几天,但是也非常佩服朱慈烺的大仁大义,当下就点点头道:“大明能有这样的仁君,将来一定会有再回北京城的日子!咱们耐心等待便可了。”

    就在这时,喊杀的声音,从正阳门城楼下传来了!

    闯王大军的第一次攻城,已经开始了!

    骆养性将“忠义证书”收好,然后对高宇顺、光时亨道:“千岁爷待咱们如此,咱也不能太怂包了怎么都得顶上几阵吧?走,咱们出去督战!”

    正阳门箭楼上的锦衣卫和“临时兵”们,并不知道箭楼里面的崇祯皇帝是假的,所以看到骆养性、高宇顺保着崇祯皇帝出来督战,军心一下子就稳住了。然后又是一箱箱的银子挑了出来!

    皇帝是假的,银子可是真的,而且正阳门瓮城也是真正的坚城,城上滚木、礌石、万人敌(一种守城用燃烧弹)、佛郎机、红衣大炮应有尽有。用来遮挡箭镞的木幔、布幔、皮帘、木牌也有不少,在瓮城和主城墙相连的地方,还用塞门刀车、木女头、木女墙封堵了,完完全全就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

    只要守军自己不降,以闯王军队的攻城能力,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什么招儿。

    李自成这下可以领教一下朱慈烺麾下忠义之士的厉害了!

第73章 独子是怎么变成的(求推荐)() 
“流贼来啦!快跑啊!”

    大队大队的净军,就在通往顺义的官道上呼哧呼哧的奔突冲撞,仿佛一群受了惊吓的绵羊。他们已经跑了几个时辰,早就不成队伍,有一半人连武器都丢了。只有一部分护着几辆马车的骑士,还算兵器盔甲齐备。不过他们也不敢回头去和凶兽一般的流贼骑兵交锋,只是走在步行的净军兵士前列。

    在这些犹如惊弓之鸟的逃亡者身后,道路两旁,丢弃的全是东西,大车、武器、箱子、丝绸、金银、字画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年幼的孩童坐在路边哭喊,耗尽了体力的骡马也被主人抛弃,有些还有口气儿,卧在地上,发出或长或短的哀鸣。

    “大明朝完了!皇上也不管我们了,完了,都完了”

    “谁好心,带上老夫的孙儿,老夫死了也感谢大德!”

    “我家二百多年的勋贵啊怎么就落得现在这个下场?”

    “大明,完啦!都叫咱们这些人贪没了”

    “咱们对不起祖宗啊!”

    跟随王承恩、祖泽溥、邱致中从东直门跑出来的大多是勋贵家族的老弱和边角料。说得难听点,就是弃子!出了北京城后,就看他们的命数了。能跑了多少算多少。跑不了的,叫流贼杀了也没办法。

    他们的下场,真也怪不得朱慈烺——北直隶这边有七十二个卫啊!如果还能保持成祖年间的土地和军户,该有四十万三千二百军户!

    哪怕六个军户出一个精兵,也该有六万七千二百个精兵。李自成带来北京的老营还没那么多人呢!

    可是现在,那四十余万军户呢?那七十二卫的土地呢?都去哪儿了?

    即便土地没有了,军户也没有了,只要北京城内世袭的勋贵子弟还有祖宗的武艺兵法,也能拉出万余铁骑。

    有万余铁骑,也能和李自成的老营决一死战了!

    好吧,即便没有万余铁骑,那么一两千个精英军官总有吧?再有几个和戚继光、俞大猷差不多的军事家,也能保住大明江山吧?

    可惜一个都没有啊!

    不仅没有能打的,连跑路都跑不利索,只有少数跟着朱慈烺的骨干精华,因为年纪轻,体力好,还能骑马狂奔。跟着王承恩跑路的这批人,大多骑不了烈马,有些干脆只能坐车。而且秩序也差,携带的坛坛罐罐也多。有些还带着一大堆的妻妾丫鬟,真不知道是逃命还是去郊游的?

    结果一出东直门队伍就散乱了,就知道争先恐后,互相争抢道路,也没人殿后,也没有人在前面开路。王承恩、祖泽溥、邱致中他们仨也没有吴襄的组织能力,也没那么多骨干可以帮着维持秩序。而且他们俩也没朱慈烺那样的胆量,敢亲自断后,最后一批出城。他们是带着净军先跑的,他们一跑,其他人自然大乱,很快就四散奔逃,不成行伍。脑筋活络的,就弃了家当,装成贫民,逃去天津,倒也走脱了许多。

    但还有些舍不得家当的,还赶着车马,拥着仆役,走在官道大路上,结果没走出多远,就开始遭到大顺军骑兵的追击。一开始是游骑哨马,到晌午的时候,李来亨指挥的两千多骑兵也到了。李来亨见对手人马不少,还有大批衣着鲜亮的净军,也没敢一开始就发起猛扑,而是用了尾衔追击的战术。不断咬对手的尾巴,制造恐慌气氛,迫使他们用尽气力奔逃。

    南海子净军本就没有多少体力,他们平时也就是混饭吃,几天也不见得有一次操练,怎么能和天天打仗的李闯老营比耐力?而且他们从今天凌晨出了东直门后,就一直没机会休息,一路跑了好几个时辰,早就疲惫到了极点。

    所以当“流贼来啦”的呼喊声再次响起时,王承恩、祖泽溥、邱致中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摇了摇头。

    “邱提督,祖千户,怎么办?”王承恩已经慌神了,他现在寻死的心都有了。

    倒不是因为要保不住崇祯皇帝的老婆孩子,而是看透了朱慈烺的狠辣!

    什么分头突围成功的概率大啊!分明就是“杀弟囚父”啊!朱慈烺把崇祯捏在手里,把自己的三个弟弟丢给王承恩他们带着充当诱饵这就是要把弟弟们往死路上赶!

    崇祯皇帝就四个儿子,现在一次丢了仨,剩下朱慈烺就是独子了!

    太子是独子了你还怎么废?这个国本稳得跟铁打一样了!崇祯皇帝即便到了江南,史可法那帮人也不敢提出废朱慈烺啊,废了以后皇位传给谁?

    既然皇位继承人变成了独一份,而且朱慈烺又展现出极高的政治、军事、经济才干,那么拥戴他提前即位的官员就会多起来了。

    看来崇祯皇帝很快就要变成太上皇了虽然王承恩也觉得朱慈烺比他爸爸有本事,让他早点即位是拯救大明的唯一办法。

    可是朱慈烺居然玩出借刀杀弟的手段,也太过狠毒了吧?又是杀弟又是囚父的,这份狠劲都超过太祖高皇帝了,看着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风采了!

    而怎么一个心肠歹毒的家伙,就是王承恩一不小心捧起来的!

    虽然把一个和李世民差不多狠辣的太子捧起来不会对不住大明朝,说不定孝陵埋着的太祖皇帝还挺高兴的有那么厉害的子孙,大明朝江山又能再兴了,太祖高皇帝当然高兴了。

    可是王承恩却实实在在对不住崇祯啊!

    王承恩那么老实的一个太监,能不内疚吗?

    看到王承恩泪流满面的模样,邱致中明白怎么回事儿,连忙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令旨,双手递给王承恩:“王公公,千岁爷早就预料到了所以准备好了这份令旨,是给李自成的。”

    “给李自成下旨?”王承恩哭笑不得,“也亏他想得出来!”

    “千岁爷神机妙算,怎么会想不出来?”邱致中道,“他叫您拿着这份令旨,保着两位皇子和袁贵妃去当李自成的俘虏!还让您忍辱负重,千万保住两位皇子和袁贵妃,千万别一时想不开死了。

    同时,千岁爷还让在下和祖千户合力保着一位皇子突围去永平。”

    祖泽溥也在一旁劝说:“王公公,您别害怕,只要皇上和太子在,两位皇子就没什么危险,落在李自成手中也无妨。

    而且李自成在北京长久不了,只要满洲兵一来,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