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自成攻于外,皇太子变于内!这大明朝还能要吗?

    朱慈烺面沉如水,用最大的嗓门嚷道:“诸君!事急矣!京师即将不守,我父皇又不愿南幸,祖宗江山将要不保!本宫恳请诸君一同入午门进谏此乃忠臣孝子所为!”

    真的不是宫变,顶天就是一场兵谏!

    立即有人大声呼应道:“储君所言极善,忠臣孝子,不能眼见君父身死国灭啊!”

    朱慈烺马上将目光投了过去,发现是一个青袍文官,年纪很轻,白面短髯,操着一口吴音。

    这人见朱慈烺看着自己,马上就大步上前,然后行了个揖拜之礼:“臣翰林院编修苏子文,愿随太子殿下进午门!”

    “好!”朱慈烺大声赞道,“果是忠臣!从现在起,你就是本宫的讲官了!”

    他这一赞一封,午门外的官员们才如梦方醒,这是升官发财的机会啊!

    立即就有第二个忠臣出现了,是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二十多岁,长相文质彬彬,看着像个书生。估计是从附近的锦衣卫衙门里跑来看热闹的。

    “臣北镇抚司百户任逸洲,愿随太子殿下进午门!”

    “好!”朱慈烺点点头,“你也是忠臣!你现在是本宫的侍卫了!”

    原来忠臣就是这样当上的!

    “殿下,臣愿追随!”

    “太子殿下,臣愿做大明的忠臣”

    “臣也愿意追随!”

    大明果然还是忠臣比较多啊!没一会儿,午门外面看热闹的官员和书吏就都是忠臣了。

    朱慈烺深吸了口气,吸进来的空气都带着血腥味儿!和上一回杀杜勋时的反应不同,现在朱慈烺闻到这血腥味儿不仅不反胃,而且还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感觉

    “诸君,随本宫进午门!”

    说着话,朱慈烺迈开大步,大摇大摆的就往午门而去了。东宫侍卫,克难营的火铳兵,午门外面看热闹看成大明忠臣的官员,全都跟在朱慈烺背后,一千多快两千人,浩浩荡荡的就涌进午门了。

    午门的正门平时是不开启的,而在午门左右两掖各开一门,称为左、右掖门,为百官入朝之门。

    守左、右掖门的大旗卫兵丁也都是架子货,而且也没几个在岗,瞧见那么多全副武装的兵将还有人扛着火铳而来,吓得魂都丢了,哪儿敢抵抗?倒是监管午门的太监还尽责,飞也似的往皇极门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喊:“皇爷,皇爷,反了,小爷反了”

    崇祯皇帝已经看见了,左、右掖门那边一大群人进来了,走前面的都披着铁甲,在上午的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的,看不见不成瞎子了?

    看见儿子带着兵将杀气腾腾冲进来的崇祯,一时间却被吓呆了。事情的进展太突然了!都已经超过崇祯皇帝的想象了他可是十七年的天子啊!太子才多大?才十六岁啊!几天之前还养在深宫人不识,转眼间就带兵来逼宫了!

    这怎么可能?

    “陛下,事急矣,快随老奴入皇极门暂避”

    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反应比较快,喊了一嗓子,就上去搀扶崇祯,似乎想带着崇祯逃离。

    崇祯真是昏了头,也不想想自己这个危城之内的天子还剩下多少权威?而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跟着王承恩那么一跑,剩下不多的权威,也就一下归零了至少在北京城内,没有谁还会当他是一言九鼎的天子了。

    朱慈烺也看见崇祯皇帝被王承恩拉着逃跑了,这下他那颗悬着的心,算是暂时放下一些了。

    如果崇祯皇帝不跑,而是命令大汉将军护驾,在皇极门和朱慈烺对峙。朱慈烺还真不好办!现在大明朝廷的权威已经扫地了,这不仅是崇祯皇帝的事儿,也是朱慈烺的事儿。如果崇祯皇帝不肯退缩,朱慈烺是不敢动粗的,顶天就是“求”个出城抚军——这可是个下下之策!

    因为丢下父皇母后和朝廷自己跑路的太子,怎么看都是个不孝不忠不义之人。这号人出了北京,也很难建立权威的。

    而且崇祯皇帝被朱慈烺怎么一闹腾,万一也想开了,趁着李自成打进来前跑了,那朱慈烺这个皇太子还有没有得当都难说!

    好在崇祯皇帝被杀气腾腾的儿子给吓坏了,自己从皇极门的御座上跑了。

    而他这一跑北京内城可就是朱慈烺说了算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就扯开嗓子大喊起来了:“父皇别跑,儿臣孝顺儿臣是孝子啊!”

    听他这么一喊,在场的文武百官差点没背过气儿去你这个太子顶盔贯甲还带着兵器,还带着一千多武士,从午门冲进来,现在还追着皇上跑,这还能是孝子?

第60章 请问殿下,皇上驾崩了吗?(加更求收藏,求推荐)() 
朱慈烺说自己孝顺,崇祯皇帝是不相信的。所以他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速度逃跑。可是他这些日子忧国忧民啊,吃不下也睡不着,身体变得非常虚弱。

    现在又被一个“发了疯”的太子追杀,气急攻心,从皇极门的御座上起身跑路时就有点晕晕乎乎了,下台阶的时候也没注意脚下,走没几步就一脚踩空,从皇极门内的台阶下跌落了下去!这一跌,脑袋就在一级级往下的台阶上重重敲了好几下,顿时就是金星直冒,然后又是眼前一黑,晕菜了!

    拉着崇祯逃跑的王承恩看到这一幕,也慌了神,也不跑了,只是扑到崇祯皇帝身上就嚎啕大哭起来了。

    “皇上啊皇上,老奴对不住您啊”

    崇祯和王承恩跑路和崇祯从皇极门的平台上跌落下去的场面,都被一群站在皇极门平台上的几个大学士和尚书们看见了,现在王承恩又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这些大臣们都惊呆了,这是怎么了?皇上摔得驾崩了?这算不算太子弑君夺位?

    另外,咱们这些大明忠臣该怎么办?

    朱慈烺也有点懵了。他真没想过要谋朝篡位啊!这几天上窜下跳的闹腾,还不是为了把崇祯和周后从北京城里抢救出去?所以他说自己“孝顺”一点没错。

    可是崇祯这个当爹的怎么就那么难伺候呢?怎么就不愿意让自己尽孝呢?大家一起跑了不挺好?为什么非得和自己闹别扭?现在还吧唧一下摔了,可别真摔死了这可就真成了弑君夺位了!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可是跳进金水河都洗不清了。

    担心便宜老爹安危的朱大孝子这下可是真情流露啊,一边跑还一边干嚎着:“父皇,父皇,你可不能崩啊”

    跑到皇极门的台阶下面,朱慈烺噗通一下就给倒卧在地的崇祯跪了,跪了以后,又哭着伸出右手去摸崇祯皇帝的鼻息总算还有气儿!

    崇祯皇帝没死,只是晕过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朱慈烺手背和盔甲上的血腥味给刺激到了,晕晕乎乎的崇祯“哎呀哎呀”的就哼哼起来了。

    这下朱慈烺和王承恩都不哭了,两个人互相看了眼对方,都是一声叹息。

    王承恩问:“千岁爷,今日之事,难道也是太祖高皇帝在梦中嘱咐的吗?”

    朱慈烺苦苦一笑:“王伴伴误会本宫了,本宫若不是纯孝,只需带着兵马金银走脱,几日后就是皇帝了,何苦入宫救父?奈何父皇为奸人蒙蔽,不信本宫幸好父皇无恙,要不然本宫真是万口莫辩了!”

    朱慈烺和王承恩交谈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恢复知觉了。不过他也多了个心眼,生怕被全副武装的儿子弄死,所以一动不动的装晕,倒是把两人的对话听得一字不漏。当下也有点怀疑自己误会儿子了

    太子有钱有兵有名分,一走了之不就行了?等李自成把自己杀了,他就能即位当皇帝了,为什么要拉着自己一起走呢?

    难道他真的是大孝子?可看着不像啊!

    崇祯皇帝思来想去的当口,朱慈烺已经站起身,大步走向皇极门了,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冷厉了不少。

    皇极门外,一群大明的忠臣看见一个盔甲上还沾着鲜血的,脸上杀气腾腾的太子走过来,都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朱慈烺大步走到了龙椅旁边,并没有坐上去,而是站在那里,目光灼灼的从站在皇极门平台上的重臣们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中极殿大学士魏藻德身上。

    魏藻德本就是个孬种,被朱慈烺一瞪,顿时腿肚子一抖,给跪下了,声音颤抖着问道:“太子殿下,皇上驾崩了吗?”

    朱慈烺说:“现在还没有!不过昏迷不醒魏学士,你是首辅,你说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

    要不弄死算了?

    这话是不敢说的,魏藻德只好哭丧着脸说道:“如今大敌当前,皇上又昏迷不醒,但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恳请太子殿下即皇帝位,以安人心,以振士气”

    什么?这就劝进了?

    朱慈烺也没想到这个首辅大学士那么忠心为国这明明是个忠臣啊!怎么崇祯皇帝就用不好呢?

    想到这里,朱慈烺点了点头,“魏大学士果然公忠体国,是我大明栋梁啊!”

    “方学士,你也说说吧,”朱慈烺又将问题出给了文渊阁大学士方岳贡,“你兼管户部、兵部,是父皇的重臣,一定见识非凡!”

    方岳贡是襄阳府人,四十多岁,为官二十几年,素以清廉著称,看上去也是个清官,瘦削干枯。

    听到太子发问,方岳贡知道躲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陛下既然不能理政,殿下不如先监国摄政,以安民心军心”

    “唔,方学士所言也是为了国家啊!”朱慈烺点点头,然后又问东阁大学士邱瑜,“邱学士,你说呢?”

    邱瑜是穿着孝服上朝的,他和方岳贡是同乡,都是襄阳府人。李自成攻破襄阳的时候,邱瑜的父亲邱民忠骂贼而死,儿子丘之陶诈降后又联络孙传庭想当内应,也让李自成杀了。

    这位和李自成可是不共戴天啊!

    而能帮着他报仇雪恨的,现在看起来就是朱慈烺这个狡诈凶残的太子爷了!

    邱瑜咬咬牙,上前两步,就给朱慈烺跪了,“臣恳请太子殿下以家国天下为重,先抚军突围,待宫驾抵达大沽海口后,再即位或监国摄政不迟。”

    这位也是忠臣啊!

    朱慈烺心说:原本以为满朝都是亡国之臣,现在看起来是误会他们了。

    接着朱慈烺又看了看东阁大学士范景文,范景文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须发花白,人很瘦,站在那里摇摇晃晃的,看上去好像几天没吃饭的样子。

    “范学士,你觉得本宫是应该监国呢?还是应该即位呢?”

    听到朱慈烺的提问,范景文就是一叹:“殿下即位也可,监国也可,只要能溃围而出就行,要不然都是空的。”

    实在人啊!

    这一届有五个大学士,一个李建泰出城督师去了,现在也不知死哪儿了?城内就四个,魏藻德、范景文、邱瑜、方岳贡,个个都是忠臣啊!

    “好好!”朱慈烺赞许道,“你们几个大学士果然都是我大明的忠良!而本宫也是孝子今日行兵谏,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相信等父皇转醒,一定会原谅本宫的!有我们这些孝子忠臣齐心协力,大明是一定能中兴的。

    至于本宫摄政的名分,父皇不是有了中旨吗?本宫乃是抚军兼总督直隶军务太子出则抚军,入则监国。如今正要护驾出京,自然用抚军名义。不过中旨总是不妥当的,内阁立即票拟吧!”

    魏藻德道:“臣领旨,臣立即票拟,可批红”

    “司礼监?”朱慈烺问,“司礼监呢?”

    司礼监掌印高宇顺和秉笔王承恩正围着崇祯皇帝在掐人中呢!其实崇祯早醒了,不过他还在装晕。

    听见朱慈烺和呼喊,高宇顺只好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也给朱慈烺跪了。

    朱慈烺问:“父皇的中旨还需要再批红吗?”

    高宇顺回答道:“不需要了,中旨上便有批红,贴上条旨即可。”

    “行了!”朱慈烺擦着手掌,笑着说,“就麻烦几位阁老写个条旨这样本宫就名正言顺可以抚军并总督南北直隶军务了!”

第61章 你们个个都是忠臣啊!() 
朱慈烺没有即位,也没有当监国,只是让内阁的四个大学士在崇祯皇帝几日前下达的中旨上补了票拟但是皇极门外所有的人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宫变已经发生了!

    现在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人已经不是崇祯皇帝,而是抚军太子朱慈烺了!

    其实抚军的名义和监国的名义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听着还没那么刺耳,所以朱慈烺也懒得去更换。

    就在四个大学士拟条旨的时候,朱慈烺又随口宣布了几道令旨。

    第一道令旨是让王承恩将“昏迷”中的崇祯皇帝送去坤宁宫,由周后负责照顾。

    第二道令旨是让东宫侍卫营接管皇极门、午门、承天门、大明门的防务。

    第三道令旨是让朱纯杰带兵去控制户部的新太仓,然后开仓放粮,将储存在新太仓中的米粮,全都分给京师内城中的百姓。

    第四道是命令东宫伴读太监邱致中出任御马监提督太监接管南海子净军——当然不是空着手去,还是带上五万两白银,将南海子净军上上下下都打赏一遍。同时还派吴三辅带骑兵保护邱致中上任!

    第五道令旨是提拔东宫伴读太监黄大宝入司礼监担任秉笔并提督东厂!

    第六道令旨是提拔骆养性的弟弟骆修身为管领锦衣卫北镇抚司,同时让之前在午门外投靠的任逸洲,以东宫侍卫的身份兼任北镇抚司监察千户。

    第七道令旨是命令管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骆修身和自己的侍书官毕酒城一块儿,马上去把诏狱里押着的罪臣都放出来——哪有那么多罪臣?都是被冤枉的忠臣啊!现在本太子替他们做主了,统统平反,以后跟着太子混吧!

    七道令旨下达后,朱慈烺就已经剥夺了崇祯皇帝在京师中仅有的一点实力。把崇祯暂时变成了个光杆皇帝!

    “太子殿下,条旨已经拟好了,请殿下过目。”魏藻德这时已经将崇祯皇帝发给朱慈烺的中旨变成了手续齐全的圣旨了。

    “好!”朱慈烺看过条旨之后,点了点头,笑道,“本宫现在就是名正言顺的抚军了既然是抚军,而且还总督南北直隶军务,是不是该有一个专门的府衙?”

    崇祯皇帝给的“总督直隶军务”差遣中的“直隶”,其实仅指北直隶,并不包括南直隶。

    但是现在这道圣旨的最终解释权归朱慈烺!所以这个“直隶”就包括了“南北直隶”了。

    另外,明朝并没有什么抚军府或是抚军衙门的存在,因此朱慈烺的“抚军”差遣就有点有名无实了。

    所以朱慈烺现在需要成立一个抚军机构,并且通过这个机构来指挥军队。

    当然了,现在他手里也没什么军队,不过将来一定会有许多军队的。因此必须要开始组建高效且专业的指挥和参谋机构,让一群文官去瞎指挥是不行的。

    “不知太子殿下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衙门?”魏藻德问。

    “设立一个抚军大元帅府?”朱慈烺思索着说,“太祖高皇帝曾经设立统军大元帅府以节制中外诸军事,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最后改为五军都督府。如今本宫出为抚军,理当统辖五军都督府,既然五府并归本宫,自然应该合一。不如就将五军都督府合并为抚军大元帅府吧!”

    “那兵部”魏藻德低声问。

    朱慈烺笑了笑:“兵部自然是要有的,但是统兵、调兵、练兵、选将之权,应该集中于抚军大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