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发生在双方轻骑兵之间的前哨接触战,通常也是骑士和战马的消耗战。

    对于数量(马匹的数量和骑士的数量)和技术都不占优势的克难新军而言,是难以承担真正激烈的轻骑兵前哨战的消耗的。

    在上一次的血流溪之战中,如果豪格没有被大规模出动的克难新军铁甲骑兵和他们的转轮火铳吓着,而是坚持出动大量的骑兵去和朱慈烺拼消耗,那么血流溪之战也许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而李自成在烧了长江上的木船自断后路之后,真是豁出去了,派出了数千名老营骑兵,分成百余股,轮番出动,开始扫荡公安县城以南的战场了。

    张勇摇摇头道:“太子殿下,从昨日中午开始,流贼就出动了大批骑兵,以数十骑为一股,在石首山西北直到虎头山一带游斗。臣的骑兵只有千人,实在抵挡不住,所以臣只好让他们收缩,退到唐家山和公安县城之间维持戒备。”

    “唐家山?”朱慈烺不太熟悉公安的地形,“在哪儿?”

    堵胤锡道:“在虎渡河边上,高约三四十丈,就是个小土堆,距离公安县城三十余里。在唐家山脚下还有一座莲花寺,因为虎渡河经常泛滥,所以寺庙修得非常坚固,四周都有防水的堤坝。”

    张勇道:“扼守住唐家山和莲花寺,就能控制虎渡河,虎渡河通着虎渡口,咱们在江陵和虎牙山下的大军,就能沿着水路开过来了。所以唐家山和莲花寺的得失,就事关生死胜负了!”

    朱慈烺当然不会把击垮李自成的希望寄托在邱磊、张勇、金声桓等人的身上。

    在发现了李自成有可能扑击公安后,朱慈烺就立即命令正准备攻打虎牙山的吴国勇回师。

    不过吴国勇所部有不少火炮、辎重,走陆路运输很费劲儿。这年头因为铸造工艺还不怎么高明,哪怕是三磅青铜炮也不轻,好几百斤重的家伙,组成炮车后都有一千多斤了。而且为了支持炮兵长时间作战,还需要为每一门大炮配备一台弹药车。

    另外每个炮兵连还要配备一个移动的铁匠铺(也是木匠铺),以便对损坏的火炮、炮车进行修理,有时候还要配备一些修路的工兵。

    所以新军右师的四个炮兵连需要大量的挽马才能实现机动,而马匹不足又始终困扰着朱慈烺的新军。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新军的炮兵军官们都倾向于利用船只水运他们的大炮和车辆,以节省马匹的消耗。由于缺乏优质的挽马,所以克难新军只好利用从东南民间收购来的劣质马匹充数,这样又造成了马匹消耗较快——小马拉大车嘛,自然气力不够,容易累死了。而且因为没有好的货源,买马的时候就只能降低要求,许多挽马本来就病病歪歪的,一劳累就更容易死掉了。。。。。。

    在新军右师从江西运动到荆州府的过程中,就累死、病死了不少挽马!在从虎口渡往虎牙山的快速行军中又病死累倒了一片,所以吴国勇已经没办法让他的炮兵走陆路开动了。

    否则就会把最后的一批比较强壮的挽马给累垮了——那可是留着在会战时才用的!没有它们卖力气,三磅炮在战场上可就没法机动了。

    “那就是唐家山和莲花寺了!”朱慈烺在书桌上摊开的地图上拍了拍,“咱们既然摸不清李自成在哪儿,那就在唐家山和莲花寺列阵以待吧!只要李自成赶来,这里就是他的死地了!”

    “殿下,您的中军摆在哪儿?”邱磊低声问了一句。

    朱慈烺当然不会一直呆在玉湖行宫,行宫又不是堡垒,万一暴露了位置,被李自成扑击一波,那可就完蛋了。

    “入公安县城!”朱慈烺道,“把本宫的‘太祖高皇帝再世’旗插上公安县的城头。

    楚王(未来的平西王)的中军就摆在唐家山下!张总戎,本宫命你辅佐楚王,在唐家山迎战流贼!”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张勇代替楚王朱慈照指挥全军了。

    随后的十二个时辰中,集结在公安县一带的明军,就开始进行决战的布置了。

    朱慈烺率领着护卫自己的一团骑兵,一个侍卫营和三个新建的步兵团,一并开进了公安县城。

    而张勇则指挥余下的部队,包括他自己的八千人,金声桓的三万余人,楚王府的一万两千人,陆续开到了唐家山附近。

    他们沿着弯弯曲曲虎渡河(这是替条长江的支流,大致上的南北走向的,不过却在公安县城以南约三十里处转向东,流淌了大约二十里后继续向南)布置了西、南两线的防御。然后又以莲花寺、唐家山为依托,布置东线。又在北线挖掘了一道五六里长的壕沟,从虎渡河东岸,一直挖到唐家山下。从而形成了一个大致是四方形的防御阵地,静静等待着李自成的大军。

第524章 闯王有炮() 
大顺永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天明时分,李自成穿戴着一领精工打制的长身铁甲,外罩蓝布箭衣,骑马矗立在唐家山东南十三四里外的金毛岭的北坡山腰上。

    前方七八里开外是一座名为广德宫的大型道观,现在是大顺军在前唐家山战场东南角上的一处重要支撑点。李自成的炮队就以广德宫为据点,三十二门大将军炮现在就摆放在广德宫北面的开阔平地上(这原是用来办庙会的地方),这里距离虎渡河的河道不到一百丈。

    李自成手中的这些大将军炮都是从江陵城拉来的,都是左良玉生前命武昌府的良将精心打制出来的。并不是发射七斤或三斤炮弹的大中型火炮,而是发射一斤弹的小炮,炮身是铸铁的,用多道铁箍加强,不算炮车的话,火炮的重量只有三四百斤。

    这种火炮是可以摆在一种特制的三轮炮车上用于野战的。不过三轮炮车并不能用于守城战,因为它是三轮的,开炮的时候装在炮架后面的轮子也不拿下来,而是在大炮后面堆起一个土坡,来回复后座。在城墙上没办法堆土啊,所以只好把大炮取下来扛到石头垒成的炮座上

    的确是很奇怪的设计,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不仅不方便用于守城战,连野战运用也非常不便,很难及时转移阵地。

    不过对于唐家山之战中的李自成而言,奇怪的炮架所带来的使用不便,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战场的主动权在他的手中捏着!

    现在虽然是火器轰鸣的时代,但是骑兵在战场的地位依旧非常关键强大的火器意味着强大的杀伤力,而强大的骑兵则意味着战场主动权。

    而在永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天明时分的唐家山战场上,杀伤力和主动权这两个可以决定战役胜负的有利因素,都在李自成的手中!

    当然了,他的敌人也不是没有胜算。

    明军占据了有利的地下,依托虎渡河、莲花寺和唐家山布阵,而且还修建了简易工事以加强防御。

    另外,他们的援兵正在赶来!

    根据李自成所掌握的情报,朱慈烺至少调动了三个所谓的“克难新军模范师”到湖广作战。

    这种“模范师”装备了威力强大的火铳和火炮,而且训练有素,纪律森严,所部士兵的待遇也极为优厚,远超寻常的明军官兵,因此战斗力非常强大。

    所幸的是,“模范师”的数量有限。根据黄澍提供的情报,明军拢共只有六个模范师黄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朱慈烺一共就发出去六个师级番号,现在全部是模范师。也不可能都派来湖广吧?总要留两个守淮河防线,再留一个在南京看家。

    因此能动用的就是三个师。

    现在一个师确定在襄京、南阳,一个师在汉阳,一个师在虎牙山。所以在公安县城到虎渡口一带,应该是没有模范师的。

    没有模范师,李自成就胜券在握了!

    而和李自成在唐家山对阵的明军也表现的非常怯懦,几万人的大军不敢摆开来野战,只敢依托虎渡河、唐家山、莲花寺构造工事,一副准备筑垒坚守的姿态。

    可惜李自成的大军来的突然,没有给这群明军太多时间构筑足够坚固的工事。

    李自成是昨天下午率部抵达的,先占了金毛山和牛头山(两山距离很近,在转弯向南的虎渡河岸边)为根本。然后一部占据广德观,开始在那里构筑炮兵阵地。一部沿着广德观以西的虎渡河展开,也构筑了一些非常简单的工事。

    还有一部则在金毛山、牛头山脚下用土包封堵河道这是为了将上游流通而来的虎渡河水引入东岸连片的稻田,从而降低下游唐家山一带虎渡河的水深。

    虎渡河本就不是什么大江大河,唐家山一带的水位不是很深,如果上游来水少一些,那么大顺军就能渡河进攻了。

    在双方的大部队都在准备决战的时候,小规模的接触,从昨天晚上就开始了。

    先是双方斥候骑兵之间的较量,在大顺军一方凭借着人多马多取胜后,李自成又命令自己的“抬铳兵”开去虎渡河边发铳,对着黑暗掩护下的明军阵地一通乱射,而明军也用不知道什么火铳反击。

    双方持续但是不激烈的交火持续了一个晚上,到了天色大亮,依旧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站在李自成身边的军师顾君恩用一把鹅毛扇搭在眉毛上细细观察了一会儿,低声对李自成道:“皇爷,咱们的大炮都已经摆放好了,可以发炮了。”

    旁边的刘宗敏也道:“这回是额们炮多了,用大炮轰他娘的!”

    李自成看着唐家山上飘扬着的楚王令旗,对两人道:“那就试试看吧传令下去,叫兄弟们先打他两个时辰。

    另外,让大抬铳冷却后,也去给炮兵助战。集中力量,先打垮朱贼的一路!”

    张勇、邱磊、金声桓这个时候正陪着脸色惨白,眼泪汪汪,口中只喃喃念着:“老婆姐姐,老婆姐姐”的小楚王,一块儿登上了唐家山,远观敌阵。

    从唐家山上向东南方向看过去,那场面可是壮观啊!

    李自成的大军好几万人,都已经离开了临时宿营之地,在战场上布置起来了。

    他们摆出的是一个弧形阵,广德宫差不多是个中心点,两边都有部队展开。其中广德宫以西的大顺军是沿着虎渡河展开的。而在广德宫以东,大顺军则从一处浅滩涉渡,在唐家山莲花寺以东展开。

    还有一部大约两三千骑兵,则在唐家山东北方向上摆开来,时刻威胁着唐家山和公安县城之间的联络通道。

    就在这时,广德宫前方忽然腾起阵阵白烟,还发出打雷一般的轰鸣,是大顺军的一斤大将军炮开始怒吼了。

    一斤炮的威力并不大,但是摆在莲花寺附近的虎渡河边的金声桓部下的几千步兵还是遭了殃。

    他们虽然忙活了一个晚上,但是并没有修建起什么坚固的防御工事他们没有趁手的铁锹、铁铲,也没受过什么施工训练。还是原来的思路,用马车、旁牌、拒马枪搁在一起,沿着虎渡河修了道防马的工事。却没想到挨了李自成的炮击!

    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根本不能防炮,而且被一斤重的弹丸击碎后还会四下乱飞,谁被这些碎片磕着碰着,都少不了要头破血流,骨折筋断!

    就在这时,两千大顺抬铳兵又两人一组,抬着他们的大铁铳开了上来,就在广德宫前的炮兵阵地左翼展开。然后就噼里啪啦的发射起来,也不是什么齐射,也没有太好的准头,就是一股脑的把铅子儿打出去拉倒。

    挨揍的是金声桓的部队,他们本就有点乌合,是少量的陕西人加上淮扬间的乡勇凑成的,成军时间不长,训练水平也差,而且也没打过什么硬仗。

    正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不靠谱,张勇才会让三万金家军沿着虎渡河布防,形成了唐家山明军防御阵地的西、南两面。

    可没想到李自成居然放着没有河道掩护的明军东、北两面不打,单单挑上了金家军守着的南线作为大顺军的主攻方向了。

    而且李自成还有炮!

第525章 这是骑炮协同啊!() 
当李自成布设在广德宫前的三十二门一斤炮轰隆隆打响的时候,唐家山上的张勇、邱磊、金声桓就已经知道不对了。

    他们没有想到李自成会拉着那么多的大炮从江陵城一路溜达到公安来!

    他们更没想到,当李自成把他的骑兵和大炮搭配运用之后,会让缺乏骑兵和大炮的明军这边,陷入完全的被动挨打状态!

    张勇、邱磊、金声桓对大将军炮并不陌生,他们的部队早先也装备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大将军炮。但是因为这种火炮威力不大,在野战中又很难运用,所以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还有点碍事儿。

    要用大将军炮打人,得先堆土坡啊!工程量大不说,而且很容易被敌人发现。通常情况下,人家看见你在堆土坡就转移了。。。。。。谁会傻呼呼等着你用炮打?

    除非是守城,或者。。。。。。根本动弹不了!

    而步兵在战场上动弹不了的原因通常只有一个,就是被大量的骑兵给看住了。

    自古步克骑都得结阵而守,而结阵之后的步兵,通常是很难运动的,除非是结成西班牙方阵、莫里斯方阵那样的火枪加长枪的方阵,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移动城堡”,让火枪兵围着长枪方阵慢慢运动。

    不过即便是这种“移动堡垒”,遇上可以迅速转移的三磅炮,同样会损失惨重!

    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战场上,火炮已经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了!

    而张勇、邱磊、金声桓三人的军队,都是传统的明军,而且因为在朱仙镇之战后跟随左良玉南逃,使得他们的军队早早离开了容易得到马匹的北方,跑去了缺马的湖广。

    之后的几年,左家军的马匹就有损无补,左家嫡系还能有些马匹,而作为旁系的张勇、邱磊、金声桓三军就渐渐无马可供了。到了公安这边,也就只有张、邱、金三将的家丁还有马匹可用了。。。。。。三人的家丁加一块儿也就两千五六百人,这就是唐家河战场上明军的全部骑兵。其中只有张勇的一千家丁是一人双骑,算是真正有战斗力的。

    反观李自成,虽然也被逼到了湖广,但是时间比较较短,而且他手头还有西安、南阳二府,最近还得到了延安和榆林名义上的效忠。

    另外,大顺军和左家军现在都没有官营马政的支持,就只能靠下面的将士自己养马。而大顺实行圈地授田后,将士们有了庄子,方便自家养马。

    所以李自成现在带到公安前线的骑兵多达一万七八千人,其中多数还能维持一人双马!

    那么多的骑兵在战场上摆开了,张勇、邱磊、金声桓三人的步兵根本动弹不了,只能声生挺着挨炮轰。。。。。。

    “非熊,可怎么办?这样生挺着挨炮轰可不行啊!”

    唐家山上观战的金声桓第一个就沉不住气了。

    “虎臣,不挺着还能这么办?”张勇两手一摊,“你有什么招就说吧!”

    金声桓说:“要不咱们挑点选锋,去扑流寇的炮阵!我出一千五百人,你们两家一起出一千五百人,怎么样?”

    张勇和邱磊都知道金声桓的主意不靠谱,可是也不好拒绝——战场上金家军的人最多,要是金声桓不干了,这仗也打不下去啊!

    再说了,这样挨炮击谁也受不了啊!

    虽然只有三十来门一斤小炮,但是一轮齐射也能轰出三十来枚要命的石弹。

    一开始轰击的时候还不大准,可是打着打着就越来越准,炮弹都往人堆里落啊!

    一轮炮击就能打死打伤十好几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