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遇上!”

    说实话,在野外不怕八旗的明军,多铎还真没怎么见过!如果能把高宏图吓跑了,山东之战可就容易了!

    。。。。。。

    清军大队逼近的消息,并没有把高宏图吓跑!虽然李成栋和马得功两将都已经吓得不行,得到消息后就提出了退兵和进驻聊城两个建议。

    不过高宏图却没有这么紧张,只是命令部队加紧构筑工事。

    他手头有22000团练兵和李成栋、马得功两军合计6000人。附近的聊城城内还有刘之榦的10000余人。三军合计有38000余人!而且军资充足,士气高昂,还城池和车堡可以依靠,有什么好惧的?

    所以昨天傍晚开始,高宏图的大军,就在土河南岸筑垒。先是圈出车阵,然后在车阵外面掘了一圈壕沟,最后就在车阵里面堆砌沙袋,加固防御,连靠近土河那一面都用沙袋垒了胸墙。两万余“农民工”也的确是吃苦耐劳,忙活到后半夜才完工。

    这会儿正是凌晨,土河岸边这里,还是一片安安静静,似乎没有人知道大战在即。

    没有知道大战在即,是因为昨天晚上有夜不收来报,说是发现清军正通过一座浮桥前往运河西岸。。。。。。这显然是要离开山东了!

    本来提心吊胆的明军将领,总算是松了口气,不过也不敢掉以轻心,该加的哨探还是加了上去。所有的战士都是和衣而眠,兵器也都摆在容易取得的地方。摆在车阵当中的功戎炮也都加好了铅子火药,随时都可以发射杀敌!

    山东团练副将,南京勋臣出身的张名振今晚上当值,一夜没睡,只是四下巡视。

    他虽然是钱谦益推荐到高宏图手底下的,但毕竟“出身不好”,是南京勋臣出身,而且还有个侵占军屯的案底背在身上。不好好干真的是没有翻身日子了!

    所以在高宏图这边,他是特别卖力,不敢半点怠慢,今晚上更是如此。

    可是李成栋和马得功两人却没他那么卖力,连夜不收都不肯多派,即便派出去的,也不过是在营地周围转悠,根本不肯走远——张名振甚至怀疑清军渡河西去的消息,根本就是忽悠人的假消息。。。。。。

    这个时候,远处的天际,终于开始蒙蒙放亮,难熬的一夜算是过去了!只要接下去的白天混过了,土河边上的这处大营就牢靠了,不敢说立于不败,但也没什么大碍了。

    可就在这时候,张名振突然觉得地面开始震动!难道是自己太累了?迷糊了?他连忙从身旁一个兵士手中夺过一个灯笼,照亮了脚下的土地,却看见脚底下的石子儿沙土,真的在轻轻颤抖。。。。。。

第404章 清兵来了() 
清兵来了!

    在凌晨依稀可辨的天色当中,一台台从正面看去四四方方的盾车,突然出现在视线远处。与此同时,密集的脚步声和马蹄声,也轰隆隆的传来了,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密,如同雷鸣一般,响成了一团。不用说,这是大清天兵打过来了!

    虽然清朝在后世很喜欢吹什么弓马取天下,什么满洲骑射如何如何,但实际上满洲八旗打仗主要是“猥琐流”。很少会骑着战马一边奔跑一边射箭,那是蒙古人的绝招。他们满洲人又不是游牧民族,虽然也能骑射,但是并不靠这个混市面。

    他们最常用的打法是让包衣奴才推着盾车在前,八旗兵下马拿着弓箭在后,很多时候还会带上汉军或朝鲜火铳兵。如果是大规模的交战,他们还会把红夷大炮拖出来野战!

    而八旗兵真正的优势,根本也不是弓马,而是一兵多用——射箭、骑马、肉搏,一个八旗兵都包圆了,而且各项杀人技能都很不错。而明军那边,骑兵、弓箭手、火铳兵、刀牌手、长枪兵什么的,都是各司其职,很少有人能一专多能。

    如果要分得粗一点,八旗兵这里是投射、冲击、肉搏三合一,而明军则是三者分离的。

    所以在列阵而战的时候,八旗兵就很容易形成火力和数量上的相对优势。他们的战斗力本来就强过明军一大截,再有了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自然是天兵无敌了。

    在今天这场被称为“土河之战”的战役中,多铎投入的大约13000名八旗真满洲,就是“三合一”的兵种。其中的5000人,现在就带着八力弓,跟随在三百多台由包衣奴才推动的盾车后面。而和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大约800名八旗汉军火铳兵。这些火铳兵装备着质量相当不错的鸟铳或斑鸠脚火铳,披着棉甲,散开队形,走在盾车前面。

    还有一个牛录的八旗兵骑马散在战场各处,负责搜索明军的骑兵和伏兵。不过由于山东团练军没有什么骑兵,而李成栋、马得功又拒绝将夜不收远远的散出去。所以这些骑马的八旗兵并没有什么发现,也没和谁交战。

    另外,还有近两万八旗和绿营的步兵在后面压阵,等着发动第二波、第三波攻势。。。。。。

    “敌袭,鞑子来了!”

    一个凄厉的喊声在明军的车堡大阵中突然响起!

    然后就是更多,也更加凄厉的喊声跟着应和而起,高高耸立的简易望楼上也响起了刺耳的金鼓之声。在营地中休息的士卒军将都被惊动,或者从帐幕中冲出来,或者干脆从野地里跳起来。这些士卒军将大部分都是团丁,训练的时间并不长,过去也没什么实战的经验。现在遇上了清军来袭,如何不惊慌失措?营地当中,顿时就是一阵混乱。

    好在高宏图的山东团练走得是新老结合的路数,带队的不仅是土豪劣绅家的子弟,还有许多山东巡标出身的老兵为骨干,支撑着场面。

    高宏图也不亏待他们,都给在济南府一人分了三百亩土地,家眷也都拘上了泰山卧虎山城居住——卧虎山是泰山山脉的一部分,靠近济南府城,山坡下面就是片谷地,开阔肥沃,所以就成了高宏图的老营。山口修了个卧虎关,还在卧虎山的北坡上修了卧虎山城。

    一旦济南府城沦陷,高宏图就会退往卧虎山城,啃着烤红薯坚持抗清。。。。。。

    由老兵骨干充任的各级军官很快就从慌乱中反应过来,大声下令,指挥各自的人马就位。

    山东团练军虽然也参考了克难新军的编制,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弓箭手很多。以百人之旗为单位,弓箭手占了差不多五十人,长枪兵和刀盾手合起来有五十人。而火铳和攻戎炮则单独编在火器营中,每个协都由一个火器营和三个步战营组成。

    不过山东团练成立的时间还是太短,武器和甲胄来不及打造,也就没有足够数量的开元弓(一种弓身比较软的复合弓)可以用,所以大部分弓手都使用木弓、竹弓。在军官们的安排下,乱纷纷的在盾车后方展开,列队整齐,准备迎敌。

    火器营的铳手炮手也各自就位,攻戎炮早就和盾车一起组成了车堡,所以炮手直接上了一线,而火铳兵则将三眼铳架在两辆盾车的间隙。

    张名振也早就反应了过来,扯着嗓子大声下令:“传本官将令!都他n的都老子顶住,火器兵无令不得开火。。。。。。谁他n的敢后退半步,统统杀头!”

    他身后的亲兵,大多应诺而去传令了。而张名振则在剩余的亲兵簇拥下,大步走向前沿一个用土包垒起来的高台,将战场全部收入眼底。

    蒙蒙放亮的天色下,不知道多少辆盾车,排成一线,缓缓压迫而来,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忽然,张名振又瞧见了一阵火光闪烁。。。。。。然后就是噼里啪啦,仿佛炒豆子一般的声音。

    这是清军在发射火铳!

    “那么远。。。。。。怎么打得着?看看清军也不过如此!”张名振正自言自语的在嘀咕,他的耳边就响起一片轰鸣,眼前更是硝烟弥漫!

    这是明军的攻戎炮和三眼铳在开火!原来清军火铳兵滥射的目的是引诱明军的火器在有效射程外开火。。。。。。

    “该死!别滥射。。。。。。”张名振脸色铁青,扯开嗓门大呼起来了。

    但是他的声音却被一片噼里啪啦的轰鸣声给淹没了!山东团练军的火铳兵、炮兵几乎都是新兵,现在紧张的要死,被清兵一引,怎么可能忍住不开火?

    即便打不着什么,听个响壮一下胆儿也是好的!

    骑马跟在多铎身边的何洛会看着前方一片火光闪烁,笑吟吟的对多铎道:“王爷,南蛮的火器兵还是老样子,看来今天这一战不会费多大劲儿了。”

    他的话当然不是瞎说,别看明军的火器大多靠不住。但是在以往多次和明军的交战中,真正能给八旗兵造成一定伤亡的,还是这些火器。

    比如在大沽口,在曲阜城,都是明军的火器运用得法,才能打死一定数量的八旗勇士。

    而眼前的山东团练军,显然还不能用好数量有限的火器。。。。。。

    多铎也笑着:“费不费劲儿的,咱们都赢定了。。。。。。传令下去,让汉军火铳兵靠近到五十步内再打。”

    “喳!”

    多铎身后几个红甲兵领了命令,就飞马向前去了。

    此时清军的火铳,无论是斑鸠脚铳还是鸟铳,在五十步内都有点杀伤力了。而明军的三眼火铳,不到二十步内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即便是攻戎炮,在五十步的距离上威力也比较有限。而且此刻清军的火铳兵也不摆密集队形,而是以散兵模式作战,用火炮轰击他们真心是浪费弹药。

    另外,攻戎炮和三眼火铳还有两个比较致命的缺陷。一是装填起来很麻烦,短时间内很难反复开火。

    二是炮身、铳身都是生铁铸造的,很容易炸膛。一旦忙乱起来,就很经常出事故,比如多填了些火药就把武器弄得爆炸了!

    因此在实战当中,清军常常会用上诱敌开火的招数,只要你来我往多打上几轮,明军的火器自己就废了一多半。

第405章 高阎王发威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杀伤力的火器对射,持续了不到一刻钟的时候就结束了。因为双方都射不了了——清军的火铳是好一点,但是也不能连续发射,平均打个五发就差不多该一边晾着去了,等凉透再继续。

    山东团练这边就惨了,一部分三眼火铳已经炸了。攻戎炮因为炮管壁比较厚,倒还没炸过,但是打了几炮后也都需要降温,暂时也无法使用了。

    而火器暂停使用后,就轮到弓箭手上场了!

    从高处向下看,就能见到排成长长一条弧形的三百余台盾车,缓缓的向前逼近,已经到了山东团练军用盾车、攻戎炮组成的却月阵前方五十步开外。

    随着一声声命令,三百余辆盾车都缓缓停下,不再前进。推车的都是八旗兵的包衣奴才,也不是入关后才迫着投充的新奴才,而是入关前就当奴才的老奴才。那可是奴才当中的一等奴!

    别看他们是奴才的身份,可是在大清国的地位可比绿营兵还高不少呢!哪怕绿营的那些把总、千总,都不敢招惹这帮包衣奴才!要不然人家的主子出面,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另外,大清朝还有个特别厉害的逃人法更是能要人命的——根据这部法令,逃人窝家正法,妻子家产,籍没给主。而逃者只是脸上刺字!

    也就是说,有哪个老奴才要拼得脸面上刺字往大清朝的汉官和汉八旗的官员家里一钻,那可就是家破人亡的灾难。

    历史上,耿仲明这样的王爷级汉奸,都给这部逃人法弄死了。

    所以如今的八旗包衣“老奴才”简直就是瘟神,哪怕一品大员(汉官)都害怕。

    奴才当到这个份上,也真是扬眉吐气了!

    而且多铎已经亲口和他们说了,只要打下山东,他们都能抬旗,到时候就是八旗汉军的老爷了。。。。。。

    因为有当老爷的好处,所以这些包衣们都很积极,根本不用八旗兵逼着推车。现在推完了车也不下去歇着,而是取出盾牌遮住头脸,就等着上面下令冲锋。

    如果能砍死几个尼堪,他们可就能提前抬旗,成为光荣的汉八旗奴才了!

    在包衣老奴才们顶着盾牌准备冲锋的时候,他们的八旗主子已经取了八力弓,开始抛射羽箭了。

    因为他们是在盾车后面射箭,没法瞄准,只能射个大概。自有八旗军官在前头为他们校准,确保大部分的箭镞都落在明军的却月车阵里面。

    而明军那头,却是啥动静都没有!

    这回没有滥射了,由盾车、炮车、土包组成的防线上静悄悄的一片,都没人露一下头脸。

    在后边督战多铎看着直皱眉头,对身边的何洛会说:“怎连个动静都没有?该不会开溜了吧?”

    “溜不了,”何洛会笑着,“王爷放心,刚阿泰带着5000人过河埋伏了。。。。。。他们想要涉渡土河而走,那可就死定了。”

    多铎点了点头,“既然这些尼堪能扛住不滥射,那就让盾车再往前二十步。。。。。。本王倒要看看这些尼堪有多能忍!

    另外,叫许定国的绿营兵准备了!今天的头阵就看许老头的,打得下来,等破了济南,让他的人入城快活。打不下来。。。。。。哼,我大清不养废物!”

    “喳!”

    。。。。。。

    山东团练兵的弓箭手能扛住不滥射是有原因的,因为大明钦差巡抚山东,济南府镇守总兵,太子少保,德高望重的老臣高宏图,现在已经上了一线,就在列阵以待的弓箭手身后督战。

    就在高宏图的身后,三军司命旗和大纛帅旗尤自飘扬。他的亲兵家丁大多派了出去,就在他坐镇之地的前方,排出一条人线,人人大刀出鞘,虎视着前方以旗队为单位展开的团练兵。

    在他们的前方,还插着一排长枪,每只长枪的枪尖上都挂着个血淋淋的死人头!

    全是无令而逃正好撞在高宏图刀口上的倒霉蛋——倒霉的不仅是他们本人,还有他们的家眷,减租减息立马就变成加租加息了。

    还有六十几剥了衣甲,打着赤膊,持着藤牌标枪的汉子,在高宏图的前方列出了个小小的方阵,个个脸色铁青,还有些在瑟瑟发抖。这些家伙都是各个火器营下面的旗总!因为所部滥射而被高宏图的亲兵捉来的。

    高宏图也不杀他们,他们只是没管住部下,又不是临阵脱逃。但是高宏图也不放过他们,让亲兵剥了他们的衣甲,一人发一张藤牌,两支标枪,一口钢刀,让他们当敢死队——能活下来就免了罪责,继续去指挥火器兵。活不下来,那也是活该,谁让他们不会带兵?

    看到这些火器兵的旗总都这样了,管弓箭手的旗总能不拼命吗?个个都把刀子亮出来了,谁敢无令开弓,直接一刀剁了。

    所以被高宏图摆在一线的几十个旗队的弓箭手,现在全都头顶着藤牌,咬着牙死扛,任凭清军射出的羽箭纷纷落下,也没人敢胡乱还击,更没人敢后退避箭。

    这高宏图一介老书生,居然能把队伍带成这样,别说对面的多铎、何洛会想不到,就连高大巡抚的顶头上司朱慈烺都没想到。

    而跟着高宏图的两个军头李成栋和马得功,这会儿都被拘在高大巡抚身边,脸色阴沉的都快滴出水了。。。。。。因为看到眼前这一幕,他们俩已经知道,高老头子对山东团练军的掌握,已经到了如臂使指的地步!

    他们两个带兵多年的军头,在控制军队这方面,都比不过高宏图这个老书生啊!

    虽然高宏图的军队器械不大精良,训练也马马虎虎,但是架不住人多啊!四五万人呐,比李成栋和马得功的兵多几倍,光是在土河前线就有22000之众。。。。。。还都那么听指挥!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