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块儿?”吴襄心说:这是什么组合啊?一个俘虏和两个使臣凑一块儿了。。。。。。

    “对,一块儿!”朱慈烺道,“另外还劳老泰山当一回说客,去和祖可法好好说说。”

    “千岁爷要劝降祖可法?”

    朱慈烺笑道:“还用得着劝?祖可法难道想要为鞑子殉节?”

    “那不可能。”吴襄道。

    “那就是了,”朱慈烺道,“本宫是要他将功赎罪!”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老泰山得尽快动身!锦衣卫会派人和您一块儿去,怎么说,锦衣卫的人会交待给您的。”

    “好,那老夫今天就走吧。”说着话,吴襄就起身要告辞了。

    “行啊,”朱慈烺冲吴三辅抬抬手,“三辅,你也陪老泰山走一趟吧。”

    “臣领旨。”

    吴家父子没有多想,就一块儿离开了大功堂。朱慈烺目视他们俩走远了,这才对堂内的几人道:“现在就说说先入燕者王的事情吧。。。。。。你们几个都得辛苦一下了。纯杰,你去凤阳找成国公。恭顺侯,你去山东,去找史可法和刘泽清。镇海侯(李若琏),你去徐州,先见本宫的干姐姐,再去见本宫的干姐夫,完事儿后就去登州上任,出任提督山东军务总兵官,统辖登、莱、青三府兵马!

    一定要快!明天大家就出发!”

第280章 王可不是给你们的!() 
朱慈烺掌控下的大明朝廷的办事效率,有时候会高得出奇!讨伐东虏和先入燕者王的令旨,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拟定完毕,然后明发天下了!

    对了,先入燕者不是封燕王,那是朱棣用过的王号,不能再封出去了。所以入燕者能够得到的王号是“北平王”。

    同时发出的,还有更改北京为北平,北直隶为北平省的诏令——北平省是北直隶在朱棣迁都北京前的原称。现在要“入燕者王”了,自然不能再把北京当成京师对待了。

    这次的决策过程之迅速,让坐在御座上学习怎么当皇帝的崇祯瞠目结舌。

    连册封藩王那么大的事情,这个逆子都能一言而决了,逆子如果想要篡位,群臣们会不会也一致同意啊?

    另外,逆子要真的收复了北平。。。。。。是不是就有攒够了篡位的威望?难道朕还是要当太上皇了?

    不过崇祯皇帝这个时候并不知道,所谓的“先入燕者王”根本就是个骗人的题材!

    靠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许定国他们几个,怎么可能先入燕呢?他们不被人入就要烧高香了。所以仅靠一个“先入燕者王”的空头支票,他们压根是不会出兵的。

    哪怕现在黄河以北的形势瞧着不错,大顺军继续高奏凯歌,他们几个也不会考虑出兵的。

    “成国公,您瞧老夫这样,哪里是能当藩王的样子?而且老夫麾下的兵马不多,器械不备,粮饷更是不足,不能出兵啊。。。。。。”

    正在归德府的府城睢州城中,袁尚书府(已故兵部尚书袁可立的宅邸)内对前来宣旨的朱纯臣大倒苦水的是个身材魁梧的白胡子老头。

    这老头名叫许定国,之前曾经当过山西总兵官,不过在第三次开封之战时被李自成击溃全军,本人也因为兵败被崇祯派人逮捕,差一点杀了以正军法。不过后来走了门路,被赦免死罪,让他回河南召集旧部,还封了个援剿河南总兵的官职。

    在北京被李自成攻破时,许定国正驻兵睢州,还一度向李自成称臣,但很快就反正又跟大明混了,还被朱慈烺封了个归德镇守总兵官。不过地盘还只是睢州一地,手头的兵马也就是大几号千人,北平王什么的,的确不是他能染指的。

    朱纯臣笑着点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袁尚书府大堂之中的另外一位总兵——刚刚被朱慈烺任命为河南总兵官的刘良佐。

    刘良佐占据了半个归德府和半个开封府的地盘,总兵衙门设在归德府的府城商丘。

    这次他是因为朱纯臣和河南巡抚吕大器的邀请,才离开老巢商丘来睢州的。

    对于北平王什么的,他同样没有一点兴趣。之所以前来,不过为了应付一下抚军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可不是历史上的弘光帝,他手上陆师水师加一块儿,十万大军都能拉出来!

    这可是实打实,没有空额的十万人。根本不是刘良佐这样的角色可以正面对抗的。

    而且现在鞑子和流寇斗得那叫一个热闹,你打山西,我来河北,忙得不亦乐乎啊,谁也没功夫插手河南、山东的事情。刘良佐、许定国即便想要投鞑,眼下也没门路啊!他们的地盘在河南,要投也只有去投李自成。

    “成国公,”刘良佐一脸应付的笑容,“下官也不是当王爷的料。。。。。。而且下官的兵马也没准备好,出兵什么的,我看就算了吧!”

    一旁的巡抚吕大器听了两个军头的话语,只是一个劲儿的叹气。

    人言朱大太子奸诈,今日一看是言过其实了。“入燕者王”这种诱饵,哪能钓得住刘良佐、许定国这样比猴儿还精的家伙?还不如给点银子靠谱。

    朱纯臣却嘿嘿笑着,笑得在场的刘良佐和许定国都有点愣住了。这个成国公啥意思?被气着了还是怎么了?

    “本爵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朱纯臣笑着又摸出了两个信封,“北平王什么的,本来就没你们份儿。。。。。。你们没那个实力!”

    这话说的不中听,不过也是这么回事儿。

    朱纯臣顿了顿,左右看了看。

    许定国许老头子明白意思,挥挥手让堂内伺候的人都退了出去。

    朱纯臣道:“不瞒二位,北平王已经有人要当了!”

    有人了?

    怎么可能?

    谁有那么大本事?

    这回不仅是刘良佐、许定国吃了一惊,连吕大器都没料到,愣愣的看着朱纯臣。

    朱纯臣只是笑着:“那人是谁,二位想一想就能明白。。。。。。现在谁能在关键时刻给鞑子致命一击?谁能给鞑子致命一击,谁才有资格当这个王啊!你们说,这人是谁啊?”

    “吴三桂!”

    “平西伯!”

    刘良佐、许定国立马就明白了,双双惊呼了起来。

    吕大器也大吃一惊,望着朱纯臣就问:“成国公,这事儿。。。。。。”

    朱纯臣道:“这事儿理所当然啊!千岁爷是平西伯的妹夫,之前就想封平西伯为晋国公的。而平西伯为鞑子所困,不得已剃发降鞑,心里面还是忠大明的!这一次有了反戈一击的机会,他自然要把握住。而千岁爷也不会亏待他,一个异姓王如何不能封出去?”

    吕大器点点头道:“如果真有这样的功劳,倒是可以封王了!”

    朱纯臣摸着大胡子,“是啊,流寇是被他引东虏进来击败的。。。。。。如果东虏再被他赶出去,他可真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功臣了,是该封王的!”

    他瞄了眼刘良佐和许定国,将两个信封递了过去,“这是千岁爷写给二位总兵的手诏。”

    刘良佐和许定国连忙上前,跪接手诏,然后当场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就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就是一阵脸色变幻。先是惊,然后才是喜,接着又是疑。

    原来朱慈烺在信中把吴三桂将要反戈一击的事情告知了刘良佐和许定国,并且要求他们出兵配合!还答应事成之后,封他们一人一个国公。

    同时,朱慈烺还在信中直截了当地威胁他们,如果不配合行动,就要剥夺兵权,下狱治罪!还说将会很快率兵十万北上中都凤阳府。。。。。。你们两位就看着办吧!

    这事儿,看来是假不了的!

    刘良佐和许定国还真信了——这事儿当然是假的,吴三桂被阿济格牢牢看着,哪儿敢反戈一击?如果真有这事儿,朱慈烺也不会告诉刘良佐和许定国啊!

    这俩又不是什么好人,都有通鞑的嫌疑,万一把消息泄露给了多尔衮,岂不是要坏了吴三桂的大事儿?

    朱纯臣笑吟吟看着刘良佐和许定国,笑道:“千岁爷的手诏你们也看了,出不出兵,什么时候出兵,就给本爵一个准信吧!”

    许定国许老头子收好了朱慈烺亲笔写的手诏,笑着对朱纯臣道:“公爷,老夫兵少,只有10000(其实只有8000),也不能都离开睢州,最多出兵5000,三日内就可以出发。”

    说着话,许老头讨好的瞄了刘良佐一眼。

    刘良佐也收好书信,笑着说:“公爷,下官出兵15000,三日内可以从商丘出兵。”

    朱纯臣望了一眼吕大器,吕大器道:“有二位的两万大军北上吸引鞑子的注意力,平西伯大事可成,大明中兴在望。二位到时候就都是大明的中兴功臣了。。。。。。本官手里没有多少兵力,无法和二位一起出兵,不过本官在亳州屯粮五万石,可以给二位用作军粮,稍后就让人运来。”

    “那就多谢抚台了!”

    “老夫也谢过抚台。”

    两个军头没想到,这五万石军粮的背后,也是存着阴谋的。。。。。。

    朱纯臣笑着:“凤阳的黄总兵、徐州的高总兵虽然有事儿走不开,但是都会遣部将北上,山东的刘总兵也会出兵。。。。。。五大总兵联手,一定可以给鞑子点厉害瞧瞧的!”

第281章 衍圣公,你必须挺身而出啊!() 
整个曲阜城左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一座大工地。

    原本环绕城池的护城壕,现在已经被加宽到了五丈有余,而且还在继续加宽之中。壕沟之内的城墙也是模样大变了,原本笔直的砖墙,现在从一部分已经完工的城墙外侧看去,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角度的斜面——城墙和地面不再呈现直角,而是形成了七八十度的斜角。城墙的顶部也被加宽了一些,原本不大坚固的垛口已经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又厚又结实的石造胸墙,向外一侧也呈现七八十度的斜角。这道胸墙每隔十步就有一个很大的,用来安放火炮的缺口。

    而在大致上呈现方形的曲阜城的四角和五座城门所在,现在都搭起了巨大的脚手架,数以千计的工匠,正夜以继日的在九个呈三角形的夯土铳台的表面堆砌坚固的青砖。

    这些青砖都是就近在曲阜城旁烧造的,一个又一个的砖窑日夜不停的喷吐浓烟,烧造出来的青砖马上就被马车源源不断的运到增筑曲阜城池的工地上。

    到附近山林里拉木料的队伍,也喊着号子,吆喝着马匹一队接一队的来来去去。马车上面拖着的都是上好的建筑木料。曲阜周遭的山林,都是孔林风水的一部分,以往都是禁止采伐的。现在则是衍圣公亲自下了命令,放开了砍伐——为了保卫孔子的坟墓,还有什么不能牺牲的?

    在曲阜城的工地上干活的,也都是依附衍圣公府多少代的百姓,早就把孔子当成了自己的祖宗。所以都是白干活不要工钱的!

    这些不要工钱的曲阜百姓从崇祯十七年九月就开始忙碌,现在眼看都要十一月了,总算让“曲阜棱堡”有了一点模样儿。

    没错,曲阜城正在被改建成一座棱堡!

    这座小而坚固的城池是非常适合进行棱堡化改造的,因为城池不大,所以改造的成本也可控。而且曲阜的五座城门都带着半圆形的瓮城,可以在瓮城的基础上增筑“铳台”,而曲阜城的外形也比较简单,就是方方正正的,在四个角上也增筑突出的铳台,加上在五座瓮基础上修建的铳台,就能形成九座可以互相支援,形成交叉火力的铳台了。

    而为史可法、孔胤植二人设计和主持这次曲阜改建工程的,则是工部主事韩霖——就是那个守圉全书的作者,他在替顾君恩打了前站,又被左良玉派到扬州后,又被知人善任的朱慈烺录用,当了工部员外郎。也没在工部上班,直接给派到曲阜负责修城墙。

    当他赶到曲阜的时候,史可法和孔胤植已经把增筑城池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正好让他这个守圉全书的作者接盘,忙活了快两个月,现在总算是有点成绩了。

    如果多尔衮再能给他几个月,最晚到明年春天,曲阜就会变成一座固若金汤的棱堡了。。。。。。

    根据韩霖自己的说法,一旦将曲阜依西法修葺完毕,那就是一座易守难攻,而且不惧内乱的坚城。纵然鞑子有红夷大炮,也不可能攻破城堡。

    所以衍圣公孔胤植就能放心大胆的守在曲阜,保卫孔子,保卫名教了。。。。。。

    可是这位被逼无奈只好挺身抗虏的衍圣公却万万没有想到,大明抚军太子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更重的重任!

    “什么?挺,挺身而出,北,北伐燕云!”

    曲阜孔府大堂上,刚刚跪着接完令旨的孔胤植只觉得一阵头晕眼花,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传旨的是通政使恭顺侯吴汝征本人,听了孔胤植的问题,只是笑吟吟道:“公爷,这可是你们孔家的机会啊!如果北伐成功,您老就能再进一步。。。。。。封王啊!”

    “可,可本,本爵不想封王啊!”孔胤植吓得都起不来了,只得向身边的史可法一个劲儿打眼色。

    史可法只得将这位腿软的衍圣公搀扶起来,然后又请吴汝征落座,自己和孔胤植也坐稳了。

    “侯爷,现在的确是北伐的机会,可是衍圣公他。。。。。。”史可法眉头紧皱,心里能早就在大骂朱慈烺昏聩了,可是骂着骂着,又觉得不对。

    朱慈烺怎么可能昏聩?这小子就是个活曹操啊!曹操会昏聩?谁要那么以为,一定被曹奸雄给骗死了。

    可是他不昏聩,又为什么不让自己这个七省总督率部北伐,而是要让衍圣公孔胤植挺身而出呢?

    孔胤植是能打仗的人?让他去讨伐鞑子。。。。。。这不是送死吗?

    “千岁爷知道衍圣公不会打仗的,”吴汝征笑着接过话题,“可是衍圣公在山东的人望也是无人能及啊!而且衍圣公之前还上过讨胡虏檄,号召天下读书人都挺身而出,现在怎么能不带个头?不过就是装装样子,让天下人都知道衍圣公府和鞑子势不两立,不必衍圣公亲自上前线杀敌的。”

    哦。。。。。。还好!孔胤植刚送了口气,马上又想到不对了。

    自己这个衍圣公明明想要投鞑子的,却给逼着写了讨胡虏檄,诬蔑鞑子要倒孔家老祖宗的斗,现在还要挺身而出“领导”北伐。

    这北伐胜利了还好,万一不胜利怎么办?万一鞑子打进山东怎么办?还不得和衍圣公一家算总账啊!

    曲阜这个城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万一守不住,鞑子还不得屠城?

    屠曲阜。。。。。。

    这画面,孔胤植都不敢想了!难道兴盛了近两千年的曲阜孔家,就要亡在自己手中了?

    他赶忙向史可法投去了求助的眼神——史督师,史阁部,史大儒,救命啊!

    史可法点点头,对吴汝征道:“既然如此,那就让衍圣公挂个名,再写个檄文,把鞑子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一遍。。。。。。曲阜城就不必出了。”

    孔胤植听这话,都要给气吐血了——还要鞑子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个遍,万一鞑子要是胜利了,孔家不得灭门啊!你个史可法。。。。。。你是混帐王八蛋!你这样可对不起孔子孟子啊!你不是真儒,你一定是个法贼,怪不得叫“可法”。

    吴汝征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要的,不,太子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就得把衍圣公一族往绝路上逼,上了绝路,才能拼命抵抗。万一打不过,被鞑子屠灭了一族,那东南的读书人还有什么念想?还能指望什么优待?你们再牛逼,能和孔子的后代相比?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