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移民全球-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三毛也笑着说道:“我和刘老哥也是看在老弟不是一般人,才找小老弟做这门生意的,要是换成一般人,我们才懒得搭理他。”

    “哦,这么说来,敢情今天我要发财了。”陈远宏戏虐的说道。

    “老弟不要多心,我们俩虽然没什么大出息,但招子还是亮的很,

    敢孤身一个人,在这片地方行走,都不是一般人,我杨三毛这点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刘礼在旁边微笑着点头,像一只逮着老母鸡的狐狸。

    “行了行了,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好事儿赶紧说。”陈远宏不耐烦道。

    “我们俩手里有几样黑货,对本地人不好出手,今天既然遇上老弟了,我们便宜点卖给你。

    事成之后,大道朝天,各走一边,谁也不认识谁,就算以后事主找上了你,你把我俩给撂了出来,我们也不认账。”

    人都有好奇之心,看着两人如此神秘的样子,陈远宏也成功的被这两人勾起了好奇之心。

    花狐狸压低声音说道:“有人托我,把他的三样祖传珍宝脱手,这几天我正在为这件事儿发愁,这不正好碰到老弟了吗?也算我们有缘,就便宜你了。”

    “啥,祖传珍宝,陈远宏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这尼玛不是后世的仙人跳吗?

    玩我呢,还是说自己长着一副你快来骗我的模样?

    今天如果这俩人不说出个一二三来,自己绝对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陈远宏心里恨恨的想到。

    陈远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索性抬起一只脚登在长凳上,整个人跨坐在长条凳上,坐相和吃相相当粗鲁。

    他头上带着三片瓦愣帽,敞开老羊皮大袄,露出壮实的胸膛,把衣袖掳至肘上方,粗野、骠悍、吊儿郎当,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有钱人。

    一斤高粱酒已喝掉大半,酒和菜都所剩无几。

    他满脸红光,大概已有六七分醉意。

    有了六七分醉意的人,正是意气风发,或者牢骚满腹,准备发泄的时候。

    聪明的人最好不要招惹他这种醉鬼,一句话不对头,就可能引发暴烈的反应,打破对方的脑袋。

    陈远宏张口就骂道:“踏娘的,你们两个混蛋活的不耐烦了,竟敢调戏太爷我。

    今天你俩不说出个道道来,不光这顿酒菜钱让你们付,老子好好让你俩见识见识太爷的手段。”

    杨三毛赶紧赔笑道:“您放心,三样东西我们检查过了,绝对是宝贝,我们平时虽然打打杀杀不务正业,但绝不干坑蒙拐骗的勾当。

    小老弟放心,虽然我们不入流,但好歹也算得上是混江湖道的,不敢坏了江湖规矩,江湖规矩我们懂。”

    “什么东西,说说吧。”

    “第一件是九龙杯,第二件是一个镶金嵌玉的铜盆,第三件是一把横刀,那把刀看得我都眼馋,真真是一把好刀。”

    “九龙杯不就是洪武皇帝定名的九龙公道杯吗?这种杯子只有皇帝才能用。

    包括王公大臣都不能拥有,你们是怎么得到它的?”陈远宏疑惑的问道。

    花狐狸发出一阵怪笑,给了陈远宏一个你懂的眼神,看来这东西,不是从皇宫里偷出来的,就是从哪一个墓穴里挖出来的。

    这玩意儿属于景德镇御器厂烧制,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

    凡是选到御窑厂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九龙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据传说,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

    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

    指令发出后,县太爷亲自监制。

    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

    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

    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浮梁县令进贡的艺术珍品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景德镇瓷工制瓷技艺高超,夸赞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

    浮梁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由县令升迁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

    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

    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

    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

    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

    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九龙公道杯。

    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

    九龙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除了九龙公道杯的确是巧夺天工之外,那个镶金嵌玉的铜盆说不定是沈万三的聚宝盆呢?”花狐狸怪声怪气的说道。

    “呵呵!别扯蛋了。”

    陈远宏放下酒杯说道:“沈万三的所谓传家之宝聚宝盆,其实是一种聚财的象征,告诉子孙要辛勤赚取财富,要聚积而不可漏散。

    他富甲天下,拥有半个城的资产。

    上起规模宏大的航运与农庄大事业,下迄两文钱一个的灯笼制作作坊小生意。

    结合农商拥众十万,形成庞大的商业王国,钱可是一文一文辛苦赚来的。

    他辛勤经营不敢懈怠,卯上全部精力,而非靠什么扯淡的聚宝盆聚来的。”

第180章 积弊陋习(十二)() 
沈万三被后人尊奉为财神爷,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本名沈富,字仲荣,本人考中过秀才,也叫沈万三,或者沈秀,沈三秀。

    他捐款修建南京城的一半,而且提前完工,惹火了朱元璋。

    促使沈万三这么有名的,其实是他毫无顾忌的敢和朱元璋炫富,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

    其实内中的隐情是,他一开始支持的是朱元璋的死对头张士诚。

    他还专门给张士诚送了不少钱,资助他和朱元璋血战到底。

    哪里想得到最后是朱元璋赢了,按理说他应该消停一点,夹起尾巴做人才对。

    但是他偏偏不这样,他看朱元璋定都在了南京城,于是看到了商机。

    他拿出很多钱投资南京的房产,把这个事宣扬的人尽皆知,不过那会儿朱元璋还有很多烂摊子要收拾,顾不上他。

    沈万三于是又开始挖空心思,既然现在是朱元璋的了天下,我有钱,给他送点钱,弥补以前犯下的错误。

    说干就干,打听到朱元璋要修南京城墙,但是钱不够,沈万三就过去承包了一段。

    朱元璋也不计前嫌,大方的分给了他三分之一的城墙,你去修吧。

    沈万三为了显示自己很能干,又花了很多钱犒劳自己的施工队,硬生生的提前完工了。

    比朱元璋的国家工程队还厉害,就这事儿,其实让朱元璋很没面子,你这不是赤果果的打我的脸吗?

    要不是马皇后求情,朱元璋肯定会灭沈家满门,最后仅把他充军云南,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他的家产全被抄没,儿子沈文度,女婿余十舍,迁回故乡苏州平江。

    他的弟弟沈贵,也叫沈万四,轻视财富,捐出财产后迁回平江故居,耕读传家,没受到牵连。沈贵的子孙皆入仕途,孙儿沈汉、沈杰、沈玠,尤为出色,最后成了江南首屈一指的名门,一直到后世。

    沈万三的儿子沈文度,妄图东山再起,和纪纲交往,两人狼狈为奸。

    不但替纪纲敛财,更替他搜罗美貌的小美女,所获的美女与财宝,一人一半平分。

    苏杭一带的人,把沈文度恨入骨髓,最后,和纪纲一起上了法场。

    杨三毛不禁唏嘘道:“你说这些有钱人也是,干嘛非的往刀口上撞呢?闷声发大财不是很好吗?”

    “你懂个屁。”陈远宏笑骂道。

    “他的亿万家财被抄没,半个城的产业被没收查封,人被充军戎边,这是事实吧。”花狐狸接口道。

    “他是罪有应得。”陈远宏往嘴里扔了一颗五香豆,眯了一下眼睛说道。

    “我就不明白了,他出资建南京城三分之一,难道这有错?只能说银子太多,洪武皇帝眼红了,所以。”

    杨三毛说得斩钉截铁。

    “真的吗?”陈远宏打断对方的话。

    “当然是真的。”

    “胡说八道,你知道原因吗。”

    “原因是什么?”

    “金钱与权势,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永远在不断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势,两者中权势是第一优先。”

    “他富可敌国。”

    “算了吧!他知道银子多到让人眼红,家产一定会丢的,所以舍财而博取权势,捐资筑城表示忠诚。

    洪武皇帝看出他居心叵测,知道他志在谋取权势,所以动了杀机,幸好被马皇后于心不忍救了他,要不然一定会全家死光光。”

    “你小子胡说八道。”杨三毛不服气道:“沈万三只是个商人,商人配谋取权势吗?”

    “有钱可使鬼推磨,你不懂?沈万三如果不存心谋取权势。

    为何在筑城完工时,请求出资犒军?洪武皇帝为什么要杀他?就是因为沈万三胆大包天妄求犒军。”

    陈远宏冷笑着说道:“你这个混球,知道什么是犒军吗?

    指犒赏军队,那是独数皇帝一人的权威象征,你说沈万三不死谁死?

    所以说啊,杨三毛,换成是你,沈万三说要犒赏你的军队,你怎么想?

    你肯定会想,老子的军队肯定是我犒劳啊,你是哪位啊?你想要我的军队?”

    杨三毛点点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嘴里嘟囔道:“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他是该死,看不出来,你小子挺有学问呀。”

    陈远宏撇了撇嘴,“扯远了,扯远了,这三样东西你们要多少银子?”

    花狐狸伸出五根手指头,“五百两银子,便宜吧。”

    “盛世古玩,乱世黄金,便宜个屁,就眼下这个世道,黄金白银才是硬通货,再少点。”

    “老弟呀,不能再少了,如果是承平时节,没有五千两银子,你甭想拿下来。

    再说,你多少也得让我们两兄弟赚点吧。”花狐狸苦着一张脸说道。

    “过段时间,我让懂行的人来看一看,如果东西是真的,买下来也无妨。

    这应该是温大爷的事吧?那你们刚才谈到文家嫂子的事怎么回事?”

    “唉,别提了,这段时间丢了不少小孩子,他那个十岁的小子也丢了。

    她整天哭哭啼啼的,求到了我头上,街坊邻居的,再加上那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不好不帮。”

    “不应该呀,你们这种城狐社鼠,消息是最灵通的,这种事情不可能逃得过你们的耳目啊。”

    花狐狸苦笑道:“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还真是一点线索都没有,真踏娘的见鬼了。”

    陈远宏来了兴趣,对小拥子招了招手,“再来两斤高粱烧,来点儿下酒菜。”

    联想到白莲教和弥勒教的一贯作风,加上去年他们在山东损失惨重,八成是这些渣滓干的。

    “丢了多少小孩?”

    “这几个旬月下来,接近二百个了,真是一群丧尽天良的杂碎,要让我知道谁干的,非把这些畜生剁烂了喂狗。”花狐狸义愤填膺的说道。

    “就是,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小心以后这帮人生孩子没**。”杨三毛在旁边接口道。

    “你们应该知道白莲教吧,听说他们在这一带很活跃,我有重要消息透露给你们,绝对真实。

    太白山庄是他们明面儿上的密坛,你们不知道吧。”陈远宏轻描淡写的说道。

第181章 积弊陋习(十三)() 
“不不是吧,话不能乱说啊,要死人的,老弟。”杨三毛脸色有点发白的说道。

    花狐狸的脸色骤然变冷,两人的眼神变得有些疑惑,惊恐。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古怪,陈远宏笑呵呵的看着惊恐不安的两人,端起酒杯,“呲溜”一声,美美的喝了一口。

    “信不信由你们,这消息绝对正确,我可以以性命担保。

    问题是,你俩至于吓成这样吗?太白山庄的人还能把你们俩吃了不成?”

    “老弟,不管你的消息正确与否,以后都不要再提了,出了这里,我们谁也不认帐。”

    花狐狸郑重的用只有三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随后,他又用大嗓门说道:“我们两人一天到晚为生活而奔忙,为酒色财气卖命,那有闲工夫打听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赚不到饭钱会饿死的。”

    花狐狸故意用大嗓门嚷嚷道,看着二人的表演,陈远宏不禁有点哭笑不得。

    “看来太白山庄在此地的潜势力无比庞大,大到让所有的人都噤若寒蝉,食棚里这些人中说不定就有他们的眼线。”陈远宏暗暗自忖道。

    花狐狸二人有意把话题引开,三人开始谈天说地,一扯就扯到了风花雪月上面,是个男人都好这一口,没办法。

    男人口中永恒的话题,离不开女人,气氛也就随之热烈了起来。

    酒酣耳热之际,在陈远宏来时的官道上,有八个人说说笑笑,直奔食棚而来。

    看着这群人,陈远宏眼睛一眯,他隐隐感觉到了这些人满身的血腥杀气,其危险程度之高,还要超出那天晚上,大殿里的一群人。

    他一眼就看出一个中年人是这群人的头,此人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中年人身材高大,头戴四方平顶巾。

    长盘领子青绸棉夹袄,脚蹬长筒军靴,大八子胡,鼻直口方。

    最有特点的是他的眉毛,剑眉入鬓,大眼睛黑多白少,这是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英俊中年人。

    此人目光阴森冷厉,浑身散发出危险的气息,杀气形于表面,狭锋刀插在腰带上,破坏了他整体气质。

    第二个引起陈远宏注意的是一个年约半百大和尚,肥头大耳粗壮如熊,身高有八尺,在几人中间像一座山。

    手提一根方便铲,铲柄粗如儿臂,铲头特别大,看着分量不轻,绝不只是用来掩埋死人的家伙。

    这种沉重的方便铲,一铲拍落,肯定可以把磨盘大石拍碎,人更不用说了。

    其余六个人,个个目光凌厉,浑身散发出阴森的杀气,慑人的气势极为强烈,是那种具有天生杀气,令人害怕的人物。

    一个干瘪高瘦,死鱼眼,瘪嘴唇的中年道姑,手提一柄紫金拂尘。

    一个中年鹰勾鼻大汉,脸色青灰,脸上有一条从左到右的刀疤,把鼻子分成了两半,腰间挎着一把厚背单刀,那中分的鼻子,让人过目难忘。

    两个中年大汉,像一对红脸黑脸门神,红脸大汉佩的雁翎刀分量沉重,另一大汉那根钢鞭也粗如鹅卵。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干瘦佝偻,相貌猥琐,左眼戴着眼罩的瞎眼中年人,腰间悬挂着的,居然是一柄沉重的蜈蚣钩。

    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