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栩脸色平静,漫无目的的在京城闲逛。

    在刑部,朱栩的一声令下,暹罗,缅甸的大大小小使者全数被投入了天牢,一道斥责缅甸,暹罗国王的诏书飞速南下。

    

第1444章 册封() 
    明朝现在国力强盛,周边被清理的差不多,缅甸,暹罗的使臣被投入天牢,不但没有人说情,反而不少人弹劾,要求对两国发兵惩戒,以示天朝威严。

    外加朝报的稍一渲染,朝野都掀起了一阵波澜,不知道多少人叫嚷着,要求朝廷发兵,征讨两国,惩戒他们对天朝的不尊。

    当然了,知晓内情的人不会这么叫嚣。内阁对这样的声音稍做解释便没有多余动作,皇太子册封大典就快开始了。

    在前一天,朱栩终于回宫,先是见了孙传庭等人,交代一番,便回宫,走了一圈,晚上与张太后吃饭。

    张太后脸色略有苍白,脾气倒是渐大,没吃几口就一拍筷子,道:“你说你们一个个,非要气死我才算!”

    张太后说的‘你们’,一个朱栩,一个就是永宁了。气朱栩的,大概是朱栩没回来过年;气永宁的,大概是她不听话,还整日惹是生非。

    永宁低头扒饭,一如往常当做了耳旁风。

    朱栩脸角眉眼一阵动,殷勤的给张太后夹了片菜,陪笑道:“皇嫂,我昨天还见了那李如靖,不错,就是性子闷了点,跟永宁还是挺互补的。”

    永宁抬头瞥了眼朱栩,低低的哼了声。

    张太后看着两人,一阵头疼,直对着朱栩道:“你少糊弄我,孙阁老要致仕了,你是不是扶持李如靖?我怎么跟你说的,要平凡一点,不要掺和你那些复杂的朝政,你们就听我一次行不行!?”

    张太后最后的语气很不好,显然很生气。

    朱栩对于这位皇嫂也是没辙,悄悄在桌底踢了一脚永宁。

    永宁不满的瞪了朱栩一眼,忽然转向张太后,一把拉过她的胳膊,撒娇道:“母后,人家舍不得离开你吗?”

    张太后一把推开她,站起来道:“气不顺,你们自己吃吧!”

    张太后说完,自顾的就走了。

    永宁冲着张太后背影吐了吐舌头,一脸怪象。

    朱栩叹了口气,看着永宁道:“你等着吧,真把皇嫂气急了,有你好看的。”

    永宁吃着饭,一脸不耐烦,道:“人家不喜欢那个李如靖吗?”

    朱栩一怔,道:“几年前,你不是挺喜欢他,整日跟着他骑马射箭的……”

    永宁慢条斯理的吃着菜,道“人家以前想做女将军,现在想做女状元了。”

    朱栩看着十七岁的丫头,心里忽然一动,道“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小丫头睁大双眼,一脸无辜的看着朱栩道:“没有啊。”

    朱栩盯着小丫头,猛的转身出去,大喊道:“曹化淳!”

    小丫头顿时大惊,追出去喊道:“皇叔,皇叔……”

    小丫头一直追到乾清宫,死缠着朱栩,不让他去查。

    朱栩虽然好奇,却也没有真的去查。永宁这丫头古灵精怪,心里自有想法,他想静静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

    当晚,坤宁宫。

    张筠依偎在朱栩身旁,轻声道:“皇上,两个秀女已经安排入宫了,不去看看吗?”

    朱栩一只手枕在头下,道:“不着急,明天就是大典了,你有什么想法?”

    张筠笑容微僵,道:“皇上,这件事臣妾不管。”

    朱栩看了她一眼,笑了笑,道:“皇嫂近来身体不太好,永宁那丫头还一个劲的气她,你盯着点,这丫头朕总感觉还会皇嫂惹出大麻烦来。”

    张筠仰起头,道:“永宁近来很懂事了,没惹什么麻烦啊?”

    朱栩摇了摇头,道:“这才是朕担心的,这丫头突然懂事,十有八九是有心仪的人了。那丫头不让朕去查,你也不用去打听,注意一点,不让这丫头出格,到时候收不了场,皇嫂非真气出病不可。”

    张筠听出来了,不由笑着道:“皇上担心的太多了,公主还是知道分寸的,不会出格的。”

    朱栩叹了口气,道:“你是不知道,这丫头从小在我书房里泡着,读了我不知道多少藏书,你别小看她,她有一天要是真闯出大祸来,怕是真的都收拾不了。”

    张筠还是不信,道:“臣妾还是不信,公主向来识大局,不会给皇上捅娄子的。”

    朱栩懒得说这丫头,转话题道:“虽然按祖制,太子要搬去钟粹宫,但煓儿还小,还是住在坤宁宫,上课的话,在钟粹宫,老师,除了孙首辅,皇家政院的宋应星,其他的,你也可选一选,课程安排,朕会亲自拟定,你不用担心。”

    张筠倒是不担心她儿子,反而有些不安的道“解语姐姐最近好像不怎么出凤藻宫,烨儿,淑娴也没出来,她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朱栩搂紧了她一分,道:“没事,我早就安排好了,不用担心。信王兄第七个孩子出生了,你让翰林院取个名字,抽空去看看周王妃,再给信王兄提一提,让慈烺去钟粹宫煓儿。”

    张筠虽然不管朝政,却也知道信王与朱栩关系微妙,这些年明暗斗法没听过,她不禁有些担心,道“慈烺……五皇叔肯吗?”

    张筠担心的自然不是朱由检,而是那句谣言‘信王不王,景正不正’,信王是被压住了,可是他的世子朱慈烺要是有什么想法,朱慈煓还不足三岁,会不会有危险?将来会不会还有别的事情?

    朱栩心里通透,道:“不用担心。我大明发展到了现在,不会再出现第二个成祖了。朕心里有数,不用多想。”

    张筠抿了抿嘴角,嗯了声,然后道:“陈姐姐的孕身已经六个月了,近来胃口不太好。”

    朱栩对女人的事情一直觉得头疼,这才几个就顾不过来,也不知道以前那些皇帝三宫六院数百个是怎么弄的?

    第二天一大早,盛大的太子册封大典就开始了,朱栩,皇后张筠,太子朱慈煓以及各宫贵妃,皇子皇女,内阁六部以及其他三品衙门的头头脑脑,齐聚于乾清宫。

    即便是朱栩对这个册封大典几经缩减,还是错综复杂,需要历经几个时辰。

    朱栩坐在龙椅上,一身龙袍,神色威严,肃穆。

    他登基十多年,这乾清宫也没开几次大会,这一次,应该算是最大盛大的了。

    张筠陪坐在她身旁,丹陛之上还有各贵妃,皇子皇女,下面文武两班,足足一两百多人。

    一系列复杂的仪程后,曹化淳站在丹陛之上,拿着册封诏书,开始朗读。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1445章 局面改善() 
第1445章

    朱慈小家伙懵懵懂懂,一身太子服,跪在地上,听着曹化淳宣读册封诏书。

    群臣在一旁看着,心里都有种大石头落地的送快感。

    朝野一直在担心,担心朱栩会重演神宗旧事,再上演一次‘国本之争’,那就太可怕了。

    毕竟,这位不是神宗皇帝,眼前也不是万历朝,真闹起来,还真没谁阻挡得了。

    曹化淳宣读完,便下去将圣旨交给小家伙,扶他起来,走上丹陛,来到朱栩身旁。

    待小家伙站好,曹化淳上前几步,面对群臣,尖声大喊“太子立!”

    下面的文武百官,齐齐抬手而拜:“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小家伙似乎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转头就要往不远处的张筠跑去。

    朱栩一笑,拉过小家伙,将他放到身旁坐下,低声道:“说,众卿免礼。”

    小家伙抬头看着朱栩,愣愣一会儿,转头看着下面拜倒的数百人,小脸发白,手紧抓着朱栩到衣角,嫩声道“众卿免礼。”

    他的声音很小,还带着颤音。

    前面的信王,孙传庭,孙承宗等人听到,立刻大声道:“谢太子殿下。”

    后面没听到的,接二连三的‘谢太子殿下’,跟着起身。

    下面还有各项仪程,其中重要的有,敬告天地,祭祀宗庙,正位东宫,接见藩国,外国的使节等等。

    小家伙很受累,如同玩偶一般,被群臣牵来走去,一直到晚上,足足六个时辰才算结束。

    乾清宫,大宴群臣。

    朱栩,张筠带着小家伙,给忠臣们挨个敬酒,请他们好好教导太子,莫要拘谨之类。

    孙传庭,孙承宗等人自然连连称不敢,表情很是放松,没有以往那么严肃。

    小家伙毕恭毕敬的兴利,脆生生的喊着‘先生’。

    那些藩国,外国使臣看着这个小家伙,目光炽盛。

    这个,就是将来大明的皇帝。

    大明,何等强盛,何等富饶,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与大明皇帝有一个友好关系都是百利无一害。

    朱栩对外廷很多人来说,是蜗居深宫,很难见到的,对那些藩国,外国使臣更是如此。

    朱栩这一次,在这些人之中走了一圈,谈笑从容,展示友好。

    这些使臣受宠若惊,有的人当面表达了一些想法,谋求更多的合作,有的人则是希望单独拜见,能与这位大明皇帝私聊。

    朱栩甄别着,明确,含混的对待,一场晚宴,热闹到了深夜。

    几个小家伙睡的东倒西歪,在他们母妃,母后身边,已经轻轻打鼾。

    即便是太子朱慈,也不过才三岁,没谁苛责什么,乾清宫的主角,依旧是朱栩。

    十多年来,朝廷很少有这样的盛况,朱栩倒也是开怀,杯杯酒酒的与这些人闲话。

    一直到深夜,酒过半酣,朱栩这才宣布散席。

    一群人酒气熏熏的出了乾清宫,被禁卫护送着,挨个送回去。

    这次看似平静又不同寻常的太子册封大点,在明朝注定会有不可预测的影响。

    太子册封之后,朝野难得的出现了一阵平静,这种平静仿佛定海神针落下,镇的海面风平浪静,暗涌都消失了。

    到了七月,朝廷的局面陡然为之改观,主要是夏粮的赋税收上来了,上半年的商税也入了国库。

    不知道是不是孙传庭吏治刷新起了左右,内阁,户部等预估的夏粮只有七百万石左右,实际上收上来的高达一千万石,是这几年的最高数字!

    户部一些人将之归结为地方上情势改变,主要是贪腐受到了遏制,少去了层层盘剥。

    也有人认为,是灾情在减缓的一种迹象,或许用不了多久,这场旷日持久的天灾就会过去。

    也有人认为,是‘新政’起了作用,主要是那些地方上的大户开始纳税,这多出的三百万石,可能是他们出的。

    不管是怎么样,都预示着大明再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事情。

    孙传庭有了夏粮,商税的补充,一大半拨给了皇家商贸集团,另一部分作为各级官员的俸禄。

    总之,刚收上来的税,只是在户部过了一下,转瞬间国库又空了。

    孙传庭不肯向皇家银行伸手,各种腾挪,甚至再次以内阁的名义,向全国各大商行,商会借款。

    孙传庭权势正隆,商业改革如火如荼,那家商人不想攀上他,在这场改革中占得有利位置,分一杯羹。

    短短一个月,孙传庭再次筹集了五百万两,名义上是支持商业改革,实则还是盯着土地一块。

    随着各地知府的不断上任,孙传庭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加上警备局,府督政院,税务总局,执法局,刑狱司,大理寺等各部门的配合,用力的对地方顽固势力进行挑战。

    到了八月,京城上空的太阳格外的毒,仿佛只盯着紫禁城一般,将偌大的宫城照射的仿佛要燃烧起来。

    永福宫。

    房间里传出撕心裂肺般的喊叫声,一群产婆,太医院的女太医来来回回,一盆盆血水进进出出。

    朱栩坐在凉亭内,焦躁不安。

    朱慈熠站在朱栩边上,拳头紧握,表情紧张,死死盯着门内。

    布木布泰在生孩子,这已经一个时辰了,还没有出来。

    永福宫上上下下一片忐忑,忙的大气不敢喘。

    直到又半个时辰后,一声婴啼哭声响起,所有人才大松口气。

    没多久,产婆抱着孩子出来,连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贵妃娘娘生的一个公主。”

    朱栩大喜,接过来看了眼,小家伙邹巴巴的,还睁不开眼,欣喜之下,朱栩又道:“贵妃没事吧?”

    产婆道:“没事没事,就是辛苦了,已经睡了。”

    朱栩点点头,将孩子给边上的朱慈熠,道:“照顾好妹妹,我去看看你母妃。”

    朱慈熠接过来,看着襁褓里的妹妹,小脸很是有些莫名的表情,接着就笑了起来,盯着瞅个不停。

    朱栩看完布木布泰,见她真没事了,这才放心。

    后宫里已经有两三年没有新丁了,这次小公主的出生,不仅宫内开心,外廷也有些异样动作,似乎对朱栩的子嗣增添十分欣慰。

    又过了几天,布木布泰情况稳定了,朱栩这才回到乾清宫,继续忙他的政事。

    内阁大殿朱栩已经很少去了,主要为了孙传庭树立威信。

    朱慈烨已经八岁了,小家伙有些小胖,哪怕朱栩的东暖阁摆放了冰炭,坐在那抄写的他还是满头大汗,洁白纸张上不时被汗湿透一块。

    朱栩在软塌上,抱着凉茶,静静的看着朱慈烨这个小家伙。

    小家伙从小不喜欢说话,但心思通透,看东西十分准,不出言还好,一出言必一语中的。

    他对册封太子一事,心里有没有想法?或者有什么想法呢?

    朱栩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然后继续看着他。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1446章 养贼自大() 
朱慈烨埋头抄写,模仿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小脸认真,握着长长的毛笔,哪怕一脸汗水,依旧不紧不慢,毫不气馁。

    这个是颜真卿的真迹,朱栩幼年也曾模仿过,奈何他琴棋书画皆是平平,没有练出书法来,一手毛笔字只能是堪堪过眼,在一些大事上,还要翰林院的书法家眷写。

    朱栩抱着茶杯,看着小家伙,心里翻动着各种心思。

    在他心里,对于几个孩子都有着安排,只是,这种安排,孩子们到底会怎么想,会不会按照他的想法走,就不得而知,且也控制不了。

    儿大不由爹,哪怕是朱栩是皇帝,也无法控制一切。

    外廷那些忧虑,朱栩虽然不屑,却也要避免。

    等小家伙写完,朱栩开口道“烨儿,父皇记得,你今年八岁了吧?”

    小家伙正拿过另一张纸,闻言转过头道:“嗯。”

    朱栩手里不直接的摸索着茶杯,道:“父皇在你这个时候,已经对未来有了一些想法,你呢,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栩十岁登基,在登基的前三年,也就是天启三年已经初露锋芒,在朝野引起了一丝波澜。

    小家伙自幼聪慧,听着朱栩的话,小脸认真的思考了一番,道:“儿臣喜欢看书,喜欢城东的作坊。”

    朱慈烨自小也是泡在朱栩的书房里,奇奇怪怪的书看了不知道多少,对朝政的心思不多,反倒是‘物理’方面很感兴趣,看的非常多。

    去年在神龙府那个煤油灯他一语道破,就是这个原因。

    朱栩看着小家伙,小脸稚嫩,眼神平静。

    “继续写吧。”朱栩笑着说道。

    小家伙‘哦’了一声,再次拿起毛笔。

    朱栩将茶杯放下,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