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至今还没有化去多少,处处都是厚厚的积雪,一路上还有微微的寒风,令人伸不出手来。
不过来来往往的人还是非常的多,渐渐的有了年味。
“皇叔,下雪了。”突然间,小永宁在朱栩身边道。
朱栩一楞,抬头看去,只见天空确实飘起了零星的雪花,不由得心里一叹,照这样下去,北方明年肯定又要减产,哪怕是番薯等作物也都是不耐寒的,未必能撑过去。
“皇上。”王一舟忽然上前,在朱栩身侧低声道,同时示意前面。
只见不远处一个年轻人,远远的盯着朱栩,神色含怒,似要上前但又不动。
曹化淳靠近,在朱栩耳边低语了一句。
朱栩眉头一挑,敢情这位就是惦记他媳妇的人,胆子不小啊,摸着下巴道“雅加达那边缺人吗?”
曹化淳神色动了下,南海上的两个省缺的不是一个两个,十个八个……
朱栩也不等他回答,直接道“海岛有上万,肯定是缺人了,这位很不错,记录在案吧。”
“是。”曹化淳看了眼不远处的上官继宗,心里很是同情。司礼监有一个名录,已经记录了三百多人,这些人要么是发配,要么是高就,地点都是吕宋与旧港。
朱栩没有理会这位上官公子,直接从他侧面,不足三米的地方缓缓穿过。
上官继宗双拳紧握,双眼冒火,几次要冲上前最后都硬生生的停了下来,一直看着朱栩从他面前走过,转过一个路口消失不见。
第八百四十四章 轰动事件()
在朱栩回宫的时候,江南也热闹沸腾。
南方没有北方这么寒冷,外加秦淮河上的胭脂味,对很多人来说是温暖如春,一如过去。
不过近来应天府又迎来了大事情,一件颇为轰动,震动南直隶的朝野,士绅,文坛的大事!
前任礼部侍郎,江南大才子,文坛一大领袖,曾经的东林文魁——钱谦益。准备迎娶秦淮河名妓柳如是。
这件事惊动了南直隶朝野,巡抚方孔炤,督政院,甚至是刑狱司的人都严阵以待,如万军临前。南直隶是大明士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外加一个秦淮河,不知道多少名师大儒,达官贵人,富豪名绅群居于此,目光也都落在钱谦益身上。
若是放在以前,一个致仕高官纳娶个小妾,买个名妓再寻常不过,这些都是名人雅士最热衷干的事情,所谓的风流才子,传世佳话等等,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一来,有朝廷的禁令在,可这个禁令有个漏洞,没有将致仕的官员明确的包含在内。二来,钱谦益也算是新朝的官员,是‘景正新政’铁杆支持者。现在所有人都在盯着钱谦益,或者说是朝廷,想要看看朝廷到底要怎么办!
处置了钱谦益会寒了支持‘新政’的官员们的心,不处置就会使得‘新政’褪色,不管如何,都将是对‘新政’的一种打击!
江南贡院不远处,一座小楼正在快速的休整,牌匾上是闪闪发光的三个金色大字:绛云楼。
这座小楼本就极其奢华,又处在秦淮河畔,寸土寸金。不止如此,在绛云楼不远处还有一座小楼,依山傍水,更为壮观华丽,名为‘红豆馆’。
单是买下这两个地方就花费了钱谦益万两白银,加上其他花销,钱谦益近一个月,已经有数万家财散了出去。
钱谦益的府邸,人流如织,车水马龙。
上百人在排着队的入府恭贺,吵吵嚷嚷,喜庆如元宵。
府宅内院大门前,钱谦益一身红色大袄,如二十新郎,红光满面,兴奋难熬的在接待来往宾客。
钱谦益交友遍天下,文名卓著,声名远播,加上之前又位高权重,随时都能复起为一部尚书,整个应天府仿佛都在为他庆贺,惊动了不知道多少人,甚至一些在官的人都纷纷登门,热情送礼,恭贺。
秦淑楼。
柳如是对着镜子梳洗打扮,表情看不出什么喜悦,反而蹙着眉头,仿佛有着什么难解的忧愁。
一个肥胖,粉脂极厚的中年女人快步进来,人未到音先至的大声道:“如是,哎哟,你怎么还这么磨蹭啊,三天后你要加入钱府了,这是多大的福分”
柳如是听着中年妇人话,没有动,依旧在默默的梳着头,看着镜中的自己。
中年妇人仿佛没有看到柳如是的表情,继续道“如是啊,钱侍郎家大业大,且才华横溢,冠盖金陵,你入了钱府,有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若是能生个一儿半女,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柳如是表情还是没有多少变化,心里不禁有些沉甸甸的。
并不是她打算嫁给钱谦益,是秦淑楼的这位秦姨将她以三千两的价格卖给了钱谦益。
青楼女子多薄命,谁都期盼着有一个不错的归宿,钱谦益满腹才华又曾登高入堂,在南直隶找不出比他更好的了,可柳如是最近总是想起那个‘朱慕宇’,虽然只是短短见了几次,不曾看见他的才华,但从他口中说出的那些话一直缭绕在柳如是心头驱之不散。
比起来往才子的夸夸其谈,她更喜欢切实可行的那些实实在在的计划,空洞的高谈阔论早已变成陈词滥调,引起不起她的丝毫兴趣。
“如是啊,你准备着,钱侍郎很快就会派人来接你,走的是正门你知道吗?”这秦姨激动的说着,忽然又扭着水桶腰快步的走了。
正门可是士绅迎娶正妻的规格,其他人都只能从侧门,青楼女子甚至是后门!钱谦益能给柳如是这样的待遇,可见他的一片心意。
柳如是心里越发苦涩,心里不禁轻叹了一声,半晌也默默无语。
与此同时,巡抚衙门内,方孔炤,许杰等一群人也在商议,商议来商议去,最终还是决定写奏本上书内阁,请示如何应对。
钱谦益娶亲是闹的沸沸扬扬,整个南直隶都知道,他们不敢轻易决定,所以只能请内阁明示。
南直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看朝廷,看朱栩的笑话,各种消息乱飞,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南直隶的事情还没那么快传到京城,朱栩已经回了宫,坐在仁寿殿喝茶。
老太妃感冒是撑了过来,坐在椅子上,拉着朱栩的手,笑容满面的道:“好好好,我就说,老太婆选的,皇上一定会满意的”
朱栩嘴角动了动,老太妃手里这力道一如过去,拍的他手背生疼。
张太后坐在不远处,也松了口气的表情,笑着道:“嗯,还是太妃眼光好,我待会儿就让宫里准备,该有的礼数一定会准备齐全”
老太妃一直都笑眯眯的听着,显然朱栩能定下来她很开心。
虽然朱栩的后宫里已经有几个女人,甚至还有儿有女,但一日没有大婚就算一日没有成年,只有大婚之后,所有人才会将他当成年人看,标志着就是个大人了,更值得信任,信赖,让人放心。
关于大婚的事情,朱栩基本上插不上手,到时候只要如机械一样被牵着走,最后入洞房就行了,所以他一直没有说话,听着两人说。
张太后说了好一阵子,老太妃突然看向朱栩,道“皇帝,我听说你已经在收拾乾清宫了,什么时候能住进去?”
依照朱栩原本的想法是要明年的,但他要在三天后入主内阁,乾清宫也就不能继续等,想了一会儿,道:“这一两天吧,边住边收拾。”
“这是正理,”老太妃笑呵呵的看着朱栩,道:“坤宁宫那边也要收拾,都好好的装扮一下,咱们皇宫很久没有这么喜庆的事情了”
朱栩一律笑着点头,丝毫意见都不敢提。大婚这种事,多一句嘴不知道能多出多少事情来。
说了好半天,朱栩才与张太后离开仁寿宫,刚出门,张太后就道:“对了,永宁呢?我怎么没看到?”
朱栩笑了声,道:“朕打算留她在景阳宫,不,乾清宫十天半月,皇嫂不用担心。”
张太后很了解朱栩,闻言就眉头微蹙,旋即道:“嗯,那我也不管了,不过你也要有个轻重,永宁还小,不能过分了”
到底是亲闺女,朱栩心里有些吃醋,面上笑呵呵的道:“皇嫂放心,朕有分寸,一定会还一个白白胖胖的永宁公主给你。”
张太后心底有些不放心,可小家伙确实不安分,需要好生教训,难得朱栩有心,她也就忍着不管了。
得了张太后的允许,朱栩准备回景阳宫好好收拾一下小永宁。
兵部,孙承宗,申用懋,毛文龙,卢象升四人在讨论新的军改,也就是朱栩提的‘大元帅府’提议。
没多久,四个人就形成了两派,孙承宗,申用懋都不希望改动,反对兵权合一,认为需要统调分开,确保不会出现军阀藩镇。
卢象升不赞同,他认为大明四面都有威胁,必须要先确保军队能够迅速反应,对军队的节制不应该完全依靠分权,可以合、分结合,在大元帅府内部进行制衡。
毛文龙有名无实,无权无势,这会儿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话里话外都是站在卢象升一边,所以四个人很快就对峙起来。
孙承宗很清楚,如果不能说服卢象升,军改只怕会依照景阳宫里皇帝的想法发展,因此尝试了多种办法,希望能稳住卢象升,对皇帝的想法有所认识。
卢象升倒是个坚定的主战派,非常赞同朱栩的统权,精兵路线,反过来劝说孙承宗,甚至还拿原本的山海关,经抚相争的实例来反驳。
孙承宗看得出卢象升态度很坚决,不由得头疼。
现在已经是二对二,要是曹文诏再回京,军改只怕就要脱离他的掌控了。
“卢总兵,”
孙承宗看着风尘仆仆的卢象升,沉吟着道:“军改非朝夕之功,这样吧,你先回去,再好好想想,过两日我们再谈。”
卢象升一直在外,对京城变化虽然知道一些,却并没有深刻接触,也清楚孙承宗得罪不起,只得抬手道:“是,下官告退。”
毛文龙一见,也连忙道:“下官告退。”
孙承宗没有挽留,挥了挥手,让二人离去。
等两人都走了,孙承宗才叹了口气,坐在椅子上,直觉头脑发胀,混沌一片。
申用懋看着他鬓角的白发,跟着皱眉道:“阁老,阻止看来是不行了,还得与皇上再谏言才行。”
孙承宗强迫自己冷静,点点头,道:“嗯,曹文诏就要进京了,必须在他入京之前与皇上敲定。”
申用懋抱着手,没有说话。
曹文诏现在战功赫赫,一口气拿下了海上两省,开疆拓土巨大,有这份功劳必然要升官,不管升什么官,军改都少不了他,到时候他们就更被动了。
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
太阳西落,余晖洒尽。
景阳宫。
朱栩坐在椅子上,翻看着奏本,整个御书房除了他制造的声音,落针可闻。
曹化淳站在他左侧,眼观鼻鼻观心。
小永宁站在右侧不远处,抿着小嘴,大眼睛含泪的看着朱栩,一副楚楚可怜模样。
朱栩恍若未见,翻着手里的奏本,脸色就没有好看过。
越是年底的时候各种事情越多,不是这个弹劾就是那个报灾,还有就是民乱也在这个时候到了高发期,各地总督府都上报,林林总总不到一个月,就要数百起,遍及全国各地,甚至于云。南那边还有一个土司叛乱,规模达五千人,一度攻占州县,总兵左良玉差点就动用正规军,结果是当地的总督府反应颇为迅速,调集人手,半个月就将这股实力打散,其中一部分逃入了缅甸,云。南上书,请朝廷出面施压缅甸。
朱栩看着这道奏本,转向曹化淳道:“使馆区划分的怎么样了?”
曹化淳侧过身,道:“回皇上,礼部那边已经选好地,在城东。”
朱栩点点头,目露沉吟的道:“明年周边各国的使者会进京恭贺朕大婚,到时候就让礼部商议互设使馆事宜,顺便施压缅甸。”
“遵旨。”曹化淳应声记下。
朱栩说完,端起手边的茶,还不等他碰到,小永宁突然道:“皇叔,冷了,我给你换热的……”
小丫头说着就要飞奔过来,在朱栩桌边有一个碳炉,在上面有铁壶烧着热水。
“给朕老实站着!”朱栩哼了一声,亲自过来。
小丫头脚步一顿,抿着嘴,一脸可怜的看着朱栩,小声的慢慢的道:“皇叔,人家知道错了,以后会听话……”
朱栩一边倒茶一边道:“要么你老老实实的给朕站着,要么朕就继续倒吊着你。”
相比于被倒吊着,小永宁自然选着站着,只是大眼睛里水汪汪的,看上去极其可怜。
朱栩根本就不去看她,喝了口茶,继续看奏本。
黄河,长江沿岸的一些省州府都被今年的大水吓怕了,知晓内阁要节流,可能会暂停工部的一些水利工程,纷纷上书,希望不要停,能够出银子清淤,加固堤坝,扩展河道。
这些工程除了直接的好处防范水灾外,还有大量的钱粮涌入,清淤过程也会造就无数的良田,各方面都意义重大,地方上舍不得放手。
朱栩摇了摇头,将这些奏本都转入内阁。
大明这几年之所以能肆意挥洒银子,全都是因为他榨干了明朝的一些潜力,在灾情不断加重,民生凋零的情况下,无以为继,节流虽然无奈,也是必然之举。
随手又拿过奏本,看了几眼便开始批拟,过了一阵子,朱栩盯着手里的奏本,一瞬不瞬,神色微肃。
这是甘。肃巡抚林日瑞弹劾秦良玉的奏本,言称秦良玉年中率领大军在陕甘剿匪,以火攻烧死数千人,‘惊天大火,十日不熄,惨状无言可述,民怨沸炽,震怖陕甘’。
朱栩一直看着,没有开口,也没有拿起笔。
他的急迫对大明官员影响极大,哪怕是秦良玉也感觉到了,她动作上更为凌厉,果决,甚至不惜代价,不顾声名。
过了不知道多久,朱栩手指敲了敲,将这道奏本留下。
继续翻看奏本,这个时候有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哪怕是再不合情理,不应该,说不通的事情都会发生。
比如苏。州府上书,言称当地有一巨富之家,购买了数顷之地,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庄园,耗资百万,众人一见,居然与南。京的皇宫极其相似,只是为了避讳,隐去了一些东西。
这家人也不是普通人家,是嘉靖年间一辅臣后代,诗书传家,清名流传,苏。州府不敢擅断,请皇帝旨意。
朱栩眉头挑了挑,自语道:“什么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他没有批拟,将奏本转给内阁,由内阁处理。
又是好一阵子,一个内监端着一道奏本进来,递给曹化淳。
这个时候送来的一般都是重要的事情,曹化淳接过奏本,挥了挥手,旋即打开看去,然后就上前,道:“皇上,内阁请旨,他们打算明天颁布,赦免杨涟以及东林党的旨意。”
朱栩拿过奏本,翻看一看,是毕自严的手书,言称现在时机合适,内阁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可以公布了。
“酝酿了几天,倒是可以了。”朱栩拿过笔,批了个‘准’字,然后递给曹化淳,道:“明天你亲自去刑部大牢,赦免一干人,不用刻意做什么,正常传旨就行。”
“遵旨。”曹化淳抬手接过奏本,心里也是暗松口气。
东林党的问题一直在压在朝野,士林心口的大石头,不管他们被如何揭发,根深蒂固的想法无法彻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