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鸣泰以及一干参政参议,知府都连忙起身,大声说道。.更新最快
龚鼎孳慌忙跟着,站在人群最后。
朱栩摆了摆手,道:“都坐下,朕姑且说着,你们姑且听着,骑驴看唱本,到底怎么样,到时候再看。”
一群人心里忐忑,眼前这位皇帝是实利之人,最重眼前效果,如果不能完成他的预期,只怕他们都将没有好结果。
朱栩端着茶杯,心里还在斟酌着话。
北直隶刚刚结束,他这一路也算是安抚之举,不过该敲打的同样不能手软。都是官场的老滑头,他要不是不说的足够重,他们未必在意。
话重三分,他们能在意一份,做多半分,朱栩就很满意了。
“京城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朱栩茶盖摩挲着茶水,有些自言自语的道:“都算是新事物,涉及到政务,商业,税务,报业等方方面面,朕不知道是因为距离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些都死死的被堵在京城,其他地方不见分毫。”
“督政院不是给你们的绳索,是你们的助力,要好生研究,琢磨,应用在施政上,不管是朕这个皇帝,还是你们这些大臣,都是吃百姓的饭,咱们不能只吃饭不做事,还想着去砸锅……”
一干大臣们恭敬听着,心里更起心思。
在朱栩不远处一个角落里,不知道合适走了一个师爷模样的人,奋笔疾书。
“朕呢登基六年,六年被锁在皇宫里,对外面是一无所知,可你们在外面,不能学朕躲在衙门不出去,五谷不分,六体不勤,一心闭门的圣贤书,想要读书,就不要当官,想当官就要潜得下心,弯得下腰,分得清轻重缓急,所谓的‘但求品自高’,一辈子读书就行了,没必要科举入仕……”
黄承元等一群人心头沉重,皇帝的话显然不是随口说说,是在预示着什么。
“朕呢,在京城也说了不少,也清楚这些话的效用有多少。总之,朕要看你们的态度,更看你们的动作,你们给朕表表态吧。”
朱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面无表情的等着。
黄承元深吸一口气,站起来道:“皇上,臣三个月内完成政体的革新,两个月完成对税粮的征收,一个月内扫清省内的贪官污吏,将政务清明!”
这也算是重话,朱栩微微点头。
黄承元话音落下,阎鸣泰站起来道:“皇上,三个月内,臣将扫清山。东境内的一切匪患,保证家家安居乐业!同时严肃军纪,在整个山。东形成一个密集的防治网,确保匪患死灰复燃!”
政务与灾情是息息相关的,山。东巡抚衙门两手抓,或许对对整个会有极大的影响,日后对土改也将打下基础。
朱栩放下茶杯,面色肃然,道“嗯,还有要充分利用各个衙门,朕绝不养闲人!喝茶聊天等下班,这种事朕不希望看到,还有,报纸要充分利用起来,要对支持朝廷革新的士林积极的拉拢,人才,不能留在外面!”
黄承元与阎鸣泰站着,他们算是明白了,皇帝这是逼迫他们下军令状来了。
朱栩知道,他现在是一个比较惹人讨厌的存在,拍了拍椅子起身,背着手走了几步,道“朕就说这么多,明天就南下,山。东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们了。”
“臣等请皇上放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群人站起来,齐齐向朱栩躬身。
曹化淳见差不多了,走向记录的师爷的,道:“写好了?”
那师爷连忙起身,道:“回公公,已经写好了。”
曹化淳点头,道“再润润笔,分几次在山。东报纸上发出。”
“是。”师爷小心的看着曹化淳,这位可是大内总管,比内阁首辅还要高一线的‘内相’。
黄承元等人听着,不由得对视,这是要将他们逼到悬崖啊。
朱栩觉得也差不多了,将黄承元与阎鸣泰叫到一边,又嘱咐了半个时辰,这才离开巡抚衙门。
“你们说,朕是不是有些过分?”
站在街上,朱栩捏着下巴道。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没有说话,他们跟随朱栩日久,知道他对国政心急,对大臣们人浮于事焦急。
朱栩也只是笑了笑,一回头才发现,龚鼎孳还跟着。
朱栩招了招手,笑着道“朕的新政你也了解不少了,怎么看?”
龚鼎孳快步跟上来,躬着身道:“皇上高屋建瓴,雄才大略,古之不及。”
他很忐忑,刚才还看着皇帝将那些巡抚,总督当孙子一样的训。
朱栩扇着折扇,漫步走在街头,心里思忖着道“今天做的不错,你要朕怎么赏你?”
龚鼎孳神色微动,心里砰砰砰直跳,强压着激动,脑中急闪,抬手道:“草民谨听皇上吩咐,哪里都可以。”
朱栩笑了声,没有说话,慢慢的走着。
龚鼎孳心里忐忑,他想入京城,成为京官,不想外放,去偏远之地受苦。
朱栩走了许久,慢慢的开口道“朕呢,将士林得罪的狠了,你有什么办法弥补吗?”
龚鼎孳自然知晓这些,闻言沉默着,急急的思索起来。
这自然不是容易的,若是容易也等不到今天。
龚鼎孳知道,现在是他等了太久的最好的一个机会,若是错过今天,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了。
没走几步,他双眼猛的一睁,抬手道“皇上,督政院是朝廷的,若是能有一个民间的,一定能会有无数的士绅站在朝廷一边,支持皇上。”
“民间的?”
朱栩眯了眯眼,嘴角微翘,这龚鼎孳倒是提醒他了,不由得停下脚步细细的推敲起来。
“朕想要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的购地,然后圈成一片一片,银子不成问题,这个责任,你能扛起来吗?”朱栩转头看向龚鼎孳,意味深长的道。
第六百五十一章 继续南下()
龚鼎孳一愣,心底急急思索,还是有些不明所以,谨慎的道:“草民愚钝,还请皇上示下。”
朱栩手里拍打着折扇,心里仔细推敲,道“陕。西等地地广人稀,灾情又重,你说,在不能进行彻底的田亩改革之前,将地拿下来,让灾民集中耕种,生产出来的粮食也集中使用,确保没有人饿肚子,这样是否可行?”
龚鼎孳没想到皇帝的想法一下子跳到陕。西去了,稍作思索,道:“草民认为可以,只是在南直隶,未必可行。”
这一点朱栩自然知道,不动声色的转头看着他,道:“你有什么办法?”
龚鼎孳微微低头,沉默了一会儿,道:“皇上,田亩是士绅最重要的东西,宁可丢命也要传给子孙,绝不会轻易交出来。草民认为,应当在民间挑选那些支持皇上,支持朝廷新政的士绅,召集在一起,不授予官职,专门管理天下士绅,包括田亩,人口,税务之类事情,并且如果违背,可进行惩罚,官府或明或暗的支持即可……”
朱栩眉头一挑,这龚鼎孳不愧是个‘贰臣’,这样的手段朝廷那些大人是绝对想不到,也断然不会同意,一来有悖光明正大,二来防民一直是统治阶层的默契,授予士绅这样的权力,不利于国家稳定。
不过龚鼎孳的话,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用士绅来制衡士绅,这就撇开了朝廷,不管他们内部怎么闹,朝廷都是一个仲裁者的角色,好处都是朝廷的。
现在朝廷不能在江南掀起大动静,那尽可能的削弱士绅,放放血,补给朝廷,也很有必要。
“你有多少信心?”朱栩眯着眼说道。至于龚鼎孳口口声声的‘草民’,朱栩始终没搭理。
龚鼎孳毫不犹豫的道:“回皇上,如果有官府暗中支持,草民有十足的把握!”
朱栩不可置否的点头,至于农场的事,看来还得交给内阁来处理,折扇猛的一开,道“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东厂在应天府还有一个镇抚司狱,朕交给你,正七品,镇抚司狱锦衣千户,秘而不宣,朕再给你五十万两,尽快将这个联盟建起来,用不了多久,朝廷新政就会到江。苏,朕希望阻力不会太大。”
龚鼎孳大喜,扑通一声跪地,道“微臣遵旨,叩谢皇上隆恩!”
这件事对朱栩来说,可有可无,无非就是一种代价很小的尝试。
挥退了龚鼎孳,朱栩坐上马车,直接道:“该做的都做了,今天就走!”
曹化淳坐在朱栩边上,应声道:“遵旨。”
回客栈收拾一番,朱栩的马车直接驶向聊。城,船队就停靠在那。
马车上,曹化淳道:“皇上,京城传来消息,杨凤仲被刑部下狱了。”
朱栩嘿了一声,笑道“朕倒是小看黄承元了。”
很明显,黄承元早就知道杨凤仲去了京城,一早就去信刑部,静等着杨凤仲自投罗网了。
说来也是,这些人,在实事上或许各种毛病,在政斗上都是一把好手,万小看不得。
在朱栩要上船的时候,科尔沁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
朱宗汉的奏本写的很详细,将前因后果都呈递了过来。
朱栩上了船,坐在软塌上,神色不动的看着这道奏本,久久不语。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躬立在身前,见许久朱栩都不说话,曹化淳开口道:“皇上,可是辽东有变?”
朱栩微微摇头,道“科尔沁分裂、大变,黄太吉远走漠西,对我大明来说,自然是好事情。”
曹化淳见皇帝答了一句,便躬着身没有再问。
朱栩放下奏本,斜躺在那,右手拍打着边框,神色沉吟。
事情往往都是有好有坏的,好处就是辽东的威胁大大减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垦荒地,进行移民,无需再顾忌黄太吉以及科尔沁的威胁。
这对大明来说,自然是非常大的利好,辽东地广人稀,开垦得宜,安置个一两千万人都没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坏处有两点,一个是长城以北的大漠,草原上,林丹汗的察哈尔要一家独大了,分裂的,虚弱的科尔沁不是林丹汗的对手,其他大小部落早就被后金打残,威胁不到他。
一个壮大的察哈尔,野心勃勃的林丹汗统一漠南,漠北蒙。古,这不是朱栩想要的,对大明来说等同于再造了一个后金。
如此一来,辽东,长城都要受威胁,又回到了过去。
第二个,就是黄太吉去了漠西,那里有蒙。古多个部落,其中就有准噶尔,土尔扈特,扎萨克,察合台,和硕特等等,其中准噶尔用不了多久就会统一漠西,疆域庞大,人口众多。和硕特将会统一西域,也就是西。藏,再不到十年,准噶尔就会吞并和硕特以及青海各地的蒙。古部落,疆域会堪比现在的明朝!
那个时候,绝对会是大明的劲敌,且不会轻易能平定!
现在加上一个黄太吉,将更加难以应对,徒增了无数的变数!
十年之后,是小冰河时期的尾声,大明辛苦煎熬,不知道耗费多少,还剩多少力气,恰恰又会进入恢复期,那个时候如果发动大战,耗时长久,大明还能撑得住吗?
“还得再快一点……”朱栩低语,目光闪烁。
曹化淳与曹变蛟对视一眼,虽然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却总有不好的预感。
朱栩坐直身体,手指在桌面上敲击,骤然目光一定,道“传旨内阁,全力的进行移民,不要再有所顾忌,尝试在西南建立大型的农场,建立粮食配额制度,确保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传旨辽东,要孙传庭也建立大型农场,进行最低的配额制,全力的开垦,动用一切人手,如果人手不够,从朝。鲜召集,一些灾民也可以安置到朝。鲜去,总之,朕要辽东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灾民,五年内,一千万以上!”
曹化淳脸色微变,整个西南不过三千万人口,这是要移出三分之一啊!
辽东能承受得住吗?
不等他说话,朱栩继续道“传旨给云。南,命代善为先锋大将,统领多尔衮,多铎,满达海,硕托,鳌拜等诸将,骑兵三万,大炮一百门,即刻讨伐安南!告诉他们,朕要地,上好的地!”
曹化淳能够感受到朱栩话里的一丝急切,躬身道“遵旨。”
曹化淳刚要走,朱栩突然又道:“对了,关于肥料,城东的作坊有做出来吗?”
曹化淳稍稍回想,道“已经做出来了,有些效果,惠通商行那边正在各地筹建大的肥料商行,估计今年能大规模生产。”
朱栩微微点头,道:“嗯,这件事继续盯着。各地的民乱还是依照之前的,尽量抓活的,现在各处都需要用人,不能浪费。”
曹化淳应声,等了一会儿见朱栩不再说话,这才出去拟旨。
朱栩顺手拿过一道奏本,道:“下一站是去洛。阳?”
曹变蛟点头,道:“是,有两条河路,一条是去河。南,再去应天府,另一条是直去应天府。”
“大船去洛。阳,我们做小船,直接去应天府。”朱栩翻开奏本道。事情太多太杂,不在京城总感觉束手束脚,还有些不安心,京城那些大人们也不是省油的灯。
“遵旨。”曹变蛟道,他不同于曹化淳,想的没那么多。
他站在朱栩身前,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他说话,开口道“皇上,那科尔沁求和,该如何回复内阁?”
“让内阁与兵部详议,奏上来,朕看看再说。”朱栩翻着奏本,淡淡道。
曹变蛟明白了,皇帝这是有意拖着,道:“是。”
京城之内,也逐渐恢复平静。
周应秋已经回京,吏部早就准备好的任命名单飞速的起作用,两百多个皇家政院的毕业生,充斥着整个北直隶,也就是河。北省。
陈奇瑜是河。北巡抚,陈奇瑜是总督,借着大乱之局,重新整理河。北的一切政务,军务,飞速在稳定地方。
内阁,六部自然也不闲着,迅速推进‘新政’,督政院,刑狱司,大理寺,税务总局等等,一系列的动作都变成了‘需要’,而不是强迫,推进的是异常的顺利。
被扔在浣衣局的布木布泰,也终于收到了科尔沁来的密信,看得她脸色不停的变幻。
后金或者黄太吉,与科尔沁是她生命里的两个根本,失去了金国,还有科尔沁,现在科尔沁与黄太吉,一个分裂,一个远走,让她这个被关押在明朝的女人怎么办?
她对面坐着海兰珠,神色是一样的忧心忡忡。
海兰珠近来生活的非常好,吃喝不愁,没有那些流言蜚语,唯一缺点就是孤单,可这她能忍受。
她不傻,相反很聪明,清楚的知道,黄太吉远走,科尔沁分裂,将会给他们姐妹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妹妹,我们怎么办?”海兰珠极其恐惧,她想活着,活的好好的,不想死。
布木布泰看着海兰珠,再看手里的信,面色冷静的道:“父亲他们都走了,大汗留了下来,还要亲自来京城,我们必须做点事情,否则科尔沁就要没了……”
海兰珠知道,科尔沁必须存在,如果没有了科尔沁,她们姐妹也将是没必要,皱着眉,一脸忧色的道:“明朝皇帝不在京城,我们能怎么办?”
布木布泰抬头看向海兰珠,道:“姐姐,明朝皇帝没有与你通信吗?你有没有办法联系他?”
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诚()
海兰珠摇头,道:“皇帝只是让人接我进宫,一次面都没有见到,更没有说过话,通过信。”
布木布泰低头,神色思索。
她必须要保住科尔沁,那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