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
锦州城内。
赵率教等人站在城墙之上,望着大凌河方向升起的狼烟,神色凝重。
他身后站着监军太监纪用,副将尤世威,祖大寿。
纪用地位超然,他阴沉着脸道“赵总兵,贼酋进攻突然,从宁远补充过来的大炮还没有到,必须想办法拖延时间,朝廷有严旨,红夷大炮决不能有一星半点儿落入建奴手中!”
右屯,大小凌河堡都已经清空,四周百里也都坚壁清野,人马齐聚在锦州。
尤世威也道:“大人,纪公公说的是,不说大炮丢失,若是以大炮攻城,就绝非是小事!”
祖大寿有些胖,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赵率教是有勇有谋之人,并不迂腐,沉吟一声,道“公公,我们派人去建奴账内议和,拖延时间,你看如何?”
纪用眉头一皱,大明上下向来都是主战,要是与建奴屈辱求和,只怕会被朝廷一干清流撕碎。
不过想到大炮,想到锦州的重要性,他咬了咬牙,道:“好,不过消息绝对不能走漏,若是让朝廷知道,你我都死不足惜!”
赵率教深吸一口气,道:“本将明白,祖大寿,你去选守备、千总一人,出城去建奴大营。”
祖大寿一抱拳,道“末将领命!”
金兵提前攻城的消息很快传遍辽东,一片风声鹤唳,本就紧绷的神经,越发紧张。
从宁远赶回山海关的孙承宗,不得不又折返回宁远。
同样,松山的曹文诏也不得不继续留下,后金来势汹汹,谁都不敢大意。
山海关内的朱栩,神色肃然。
黄太吉不同于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极善变通,在辽东的策略一直都很灵活,尤其善围点打援。
朱栩猛的站起,沉声道“曹化淳,传旨,即可去宁远!”
不能继续等了,去不了锦州,最起码到宁远。
熊廷弼等人知道消息,纷纷前来阻止,朱栩却不等他们说话,道“不必多言,曹变蛟,即刻领兵,前往宁远。”
熊廷弼等人见实在阻拦不了,也只能快马加鞭的写信给孙承宗,希望孙承宗能有办法,劝说皇帝回山海关。
马车内,摇摇晃晃的,朱栩坐在软塌上,双股间还是隐隐作痛。
除了曹变蛟的四千人,杨麟也领着三千人陪同护送。
朱栩捧着地图,还是细细的看着,神色沉凝。
辽东的局势很不好,抛开大小凌河堡,右屯,锦州就首当其冲,后面是松山,杏山,大兴堡,可一旦锦州被围,其他地方也只能严阵以待,无法救援,否则就会被后金的骑兵逐个吃掉。
历史上,黄太吉围点打援运用到了极致,曾一口气将大明辽东精锐吃了个干净!
这一次,后金的十五万大军,足以将前面四城彻底的围住,然后等着宁远,甚至是山海关的援兵。
“到底该怎么办?”朱栩眉头拧的生疼,喃喃自语。
辽东广阔,骑兵来去如风,大明的步卒根本不能出城野战,一味的防守总不是办法。
曹化淳坐在朱栩对面,他也不了解辽东的实际情况,总觉得朱栩的担忧过甚,以至于亲自跑过来,微微躬身,道:“皇上,有孙阁老,熊大人,曹都督等人在,大可安心。”
朱栩摇了摇头,道:“你不懂,若是锦州还在,大明就占据战略主动,进可攻退可守。一旦被后金打到了山海关,大明就再无进攻之力,只能防守。那个时候,大明急剧萎靡,后金急剧膨胀,后果……会非常可怕!”
可怕到,后金会吞掉大明!
曹化淳不懂兵,也不明白战略,见朱栩这么说,也没有办法再劝,便道:“皇上,要不要找李小姐来给皇上换药?”
朱栩想到李解语换药的那场面,脸颊一热,道:“先不说这个,朕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曹化淳道“回皇上,都准备好了,之前奴婢已经派人交给熊大人了。”
朱栩点头,道:“加快速度,尽快赶到宁远,黄太吉打了这么久的心理战,不会再给我们机会与时间了。”
曹化淳答应一声,掀开帘子传旨。
山海关内,熊廷弼与吴襄等山海关众将,围绕在一个大大的木篮子前。篮子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圆筒。
篮子边上两三个小太监忙来忙去,一条条铁钩挂在篮子四周,更有一个奇怪的大斗篷慢慢撑起来。
吴襄看的疑惑不解,看向熊廷弼道“大人,这个是?”
熊廷弼也不解,道:“这个是曹公公留下的,先看看。”
吴襄点头,也只得耐着性子看下去。
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太监尖着嗓子喊道“点火。”
火把燃烧,那斗篷飞速的鼓起,地上那个篮子也摇摇晃晃的腾空,慢慢的浮起。
吴襄看的怔了怔,忽然道:“大人,这是孔明灯?”
熊廷弼也盯着已经超过他头顶,越来越高的大篮子,道:“等着等着看。”
过了没多久,那木篮子已经过了半米高,依旧在不断上升,下面的几个太监固定好绳索,慢慢的控制着大篮子的高度。
足足有数百米,几个太监才锁死绳索,三面固定好了大篮子。
这个时候,一个太监拿出两个圆筒递给熊廷弼与吴襄,颇为恭敬的笑道:“两位将军退后几步,用这个在眼前看。”
熊廷弼与吴襄莫名其妙,打量着小太监又对视几眼,退后几步,拿着圆筒挡在眼前,看向最上面的那个大篮子。
慢慢看去,两人脸色就变了。
只见小小的圆筒里,篮子里的人影看的仔仔细细,纤毫毕现。
那里面的太监也拿着圆筒观看北方,过了一阵子放下圆筒,对着下面一阵挥舞旗帜。
熊廷弼与吴襄都久经军旅,一眼就看明白了那旗语:皇上刚刚到了前屯!
前屯距离山海关,可是要几十里,哪怕是骑兵奔袭也要小半个时辰!
两人放下圆筒,心里都震惊异常,吴襄摸索着,看向熊廷弼道:“大人,这可比瞭望塔好太多了,建奴骑兵在几十里外我们都能看到,完全的料敌预先啊!”
熊廷弼心里也激动异常,看向那太监道:“公公,这个还有吗?其他地方能用吗?”
那太监一笑,道:“熊大人多虑了,这件事自有皇上安排。”
熊廷弼一愣,连忙道:“那是那是,下官多言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战()
黄太吉进了大小凌河堡,对喝一干中众将大笑道:“南明还是如此,一见我大金兵马,无不望风而逃。”
众人也都大喜,跟随在他边上的范文程也笑而不语。
代善道:“不若乘此机会,一举拿下锦州,只要攻下锦州,南蛮子的辽东就是我大金的了!”
莽古尔泰身高马大,满脸的横肉,看着黄太吉道:“没错,别废话那么多,先围了锦州,不过半个时辰,我就能打下来!”
其他众将也都是如此,一副锦州城就是土鸡瓦狗,一推就倒。
“好!”
黄太吉也信心满满,道:“传本汗……”
“报!”
一个斥候跑进来,单膝跪地道:“报大汗,南人派人来议和。”
黄太吉一愣,倒是莽古尔泰冷哼一声,道:“南蛮子果然都不堪一击,还未攻城就想着投降了。”
代善脸上笑容一闪,看向黄太吉道:“要是能够兵不血刃,那再好不过。”
黄太吉脸上淡然一笑,道:“锦州我大金势在必得,若是赵率教识时务,本汗也当以礼相待,传来使。”
“是。”那斥候转身出去,很快一身甲胄的锦州守备与一千总大步而进。
黄太吉坐在那,面上柔和,颇为有礼的道:“来人,给南使赐座。”
那守备报着必死之心来的,一抱拳,道:“不必了,我们来此,是传递我们总兵大人的亲笔信。”
黄太吉一笑,范文程已经快步走过去,将信接了过去递给黄太吉。
黄太吉拆开一看,眉头却皱起。
赵率教的信很简单,言称锦州城墙高大,易守难攻,兵精粮足,劝黄太吉退兵,免得徒增伤亡。
黄太吉看完,脸色冷硬下来,沉声道:“你回去告诉赵率教,欲降则降,欲战则战!”
那守备一抬手,道:“恐口传有误,还请书信以还。”
黄太吉看着这守备,俄尔点点头,亲手写了一封书信,交给这守备与千总。
守备将信揣入怀里,又对黄太吉抬手道:“两军未战,还可再议,请等我回信,必有再来。”
黄太吉听懂了他的话,笑道:“本汗对赵总兵仰慕已久,望请回复。”
那守备一抱手,大步而回。
一来一回,一个时辰就过去了,赵率教坐在大堂内,看着黄太吉的回信,其中几个字特别用力‘或以城降,或以礼议和’。
他随手扔到一旁,看向尤世威道:“红夷大炮到了哪里,还有多久进城?”
尤世威站在前面,抱拳道:“回大人,道路崎岖,大炮沉重,起码还要半天。”
赵率教沉吟一声,看向纪用,不等他说话,纪用脸色一沉,道:“只能送一次,绝无二次!”
赵率教眉头皱了皱,心知确实不能再与黄太吉通信,不然后果难料,沉默一阵道:“建奴那边肯定不会有多少耐心,最多一个时辰,立刻派人出城,必须在建奴攻城之前运进来,否则就地掩埋!”
“是!”尤世威答应一声,大步出门。
此刻朱栩刚刚过了前屯,快马加鞭的赶往宁远。
朱栩也心有所感的收起地图,抬头沉声道“分别派人前往锦州,松山,要快,一定要赶在建奴攻城之前!”
“遵旨!”
曹化淳答应一声,命曹变蛟派骑兵去传旨。
大半个时辰后,朱栩赶到了宁远。
孙承宗神色肃然,道“皇上,不该来宁远的,太过危险!”
朱栩摆手,坐在主帅之位置上,淡笑道:“来不及了,既然黄太吉能到广/宁,朕来这宁/远也不算什么。你找个时间传旨各各镇,卫所,就说朕亲临辽东,鼓舞我大军士气!”
孙承宗知道他劝说不了朱栩,只得调集兵将,全力防守宁远,同时传信给曹文诏,赵率教,命他先严格保密,适当时候才可公开。
朱栩到了宁远,也毫不休息,召集众将,听着他们的安排布置。
与此同时,每个大一点的城池都升起了大篮子,一路延伸,直到锦州。
锦州城内,赵率教与纪用收到孙承宗的传信,面面相窥,脸上惊恐莫名。
尤其是纪用,拿着信冲着宁远方向就跪下,大呼道:“吾皇万岁!奴婢粉身碎骨,必保锦州不失!”
赵率教却没有这么激动,他更担心若是宁远失手,皇帝落入建奴之手,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他站起来,看向面前的尤世威,祖大寿,双眼杀气如实质,沉声道“这封信严禁透露半个字,谁敢透露,杀无赦!”
“末将领命!”祖大寿两人心神凛然,抱拳道。
赵率教现在更考虑是如何保卫锦州,如锦州失事,宁远就是一座孤城,必不可长久,目光闪动着,铿锵如铁的道“传本将命令,全力守城,凡是千总以上也要上城,十五岁以上男子,都拿好兵器,锦州在,本将在,锦州失,本将亡!”
“领命!”
锦州陡然紧张起来,来来回回的兵马调动,冰冷的刀锋,锋锐的长枪,林立如海。
祖大寿亲临东门,三千人挤满城墙,黑漆漆的火炮,炮弹,箭矢,层层叠叠,气势隆隆。
锦州城经过大半的修筑,城高墙厚,现在更有超过五万兵卒,粮食可以吃满三个月,每一个都底气十足,毫无畏战之气。
大小凌河堡内。
黄太吉两个时辰都没有等到赵率教的回信,脸色阴沉起来,猛站起来,沉声道:“南蛮子敢欺我!传本汗命令,即刻发兵锦州,不破不回!”
黄太吉的命令传出,后金的兵马如龙,横渡大凌河,莽古尔泰率兵两万,直扑锦州西门。代善率领三万,马蹄声如雷,锦州好似要地震,将北门堵的结结实实。
“绵甲军,攻城!”代善穿着大红铠甲,站在高头大马上,远远的盯着锦州北门大喝。
“攻城!”
后金的士兵如同蚂蚁一般从远处奔向北门,抬着云梯,盾牌,弓箭手,远处抛石车推出,缓缓靠近。
立时间,箭矢如雨,硕大的石头抛飞,洒落向锦州城头。
北门之上,副总兵左辅,朱梅于北门两旁,冷眼以对,严阵以待。
“守城!”
城门之上,旗帜炽烈,冷风激荡,黑洞洞的炮口一个个推出,火把如龙。
轰轰轰
炮弹一颗颗飞出,在远处炸响,惨叫声在炮声中显得非常响亮。
第三百一十二章 锦州战事()
金兵攻城。
“啊……”
一个跑在中间的后金兵卒被炸飞,血肉模糊,横飞在半空。
轰
一颗炮弹正落在抛石车旁,立时人仰马翻,车毁人亡。
锦州是辽东重点打造的大城,火器配备的也最足,每个城门上都有三十多门。
朱梅来回跑动,厉声大喝道“给我杀,开炮,挡住!”
左辅一刀砍下一个登上来的后金兵,擦了擦脸上的血,怒吼道:“我大明必胜,开炮!”
轰轰轰
炮弹飞出,在偌大的北门之前,形成了一个个炸窝,土尘四溅,灰烟滚滚,无数人惨叫。
前面攻城的还在冲,后面的却已经胆怯了。
后面督军兵将一见,高举着长刀,冷声喝道“敢退半步,杀无赦!”
“杀!”
后金的绵甲军如同蚂蚁一般,扑向偌大的城楼。
短短的不到半刻中,城下尸体遍地,残肢断臂横亘加错,填满了每一处,鲜血飘洒,形成涓涓细流。
楼上炮火箭矢如雨,城门之下攻伐不绝。
人命如草芥,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突兀,全力开动的战争机器,疯狂的收割任命。
西门的战事更加惨烈,济尔哈朗,阿济格都是受过‘委屈’的人,此番拼命的督促士兵攻城,不计代价的也要攻下西门。
大军绵延不绝,疯涌而来,已经快要登上城楼,抛石车如雨,攻城槌也轰轰轰的在撞门!
祖大寿站在城墙之上,遥望着远处的后金大营,手里的长刀不时砍向冲上来的金兵。
“开炮,开炮!”
祖大寿大吼道:“打掉他们的抛石车,用手雷,砸掉靠近车门的攻城槌。”
轰轰轰
很快,大炮调整方向,对准了那些抛石车,更有士兵探出头,扔下怪模怪样的炸药。
嘭嘭嘭
抛石车本就连成一片,几颗炮弹落下便炸的人仰马翻,不得不撤退。
门前的攻城槌被炸的四分五裂,金兵也被炸死大半,活着的仓皇后退。
“给我挡住,城内有的是援兵!”
祖大寿提着刀,滴着血,血淋淋的在那沉声大喝。
纪用从各城门转了一圈,回到大堂,看着赵率教正皱眉盯着地图,急声道“赵大人,建奴攻势越来越急了,你压着兵做什么,不如都派上去守城……”
赵率教头都没有抬,一身甲胄不离身,漠然道:“黄太吉来势汹汹,岂能第一天就用全力。”
纪用到底只是监军,眼见这么大阵势,不由得急切道“那赵大人要怎么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