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主赵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英主赵桓-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桧略一沉思笑道:‘皇上不然!“

    赵桓一愣,随即言道:“秦桧,你别给我卖关子,朕真的有些犹豫,你说说!”

    秦桧也不推辞,直接言道:“皇上,臣来看这件事情韦太妃和康王能够直接参与进来为了什么?难道两个人也参与了谋反吗?”

    赵桓摇了摇头,赵桓知道这倒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桧继续言道:“所以,臣认为是另有玄机!”

    赵桓点点头言道:“只是不知道这玄机是什么?”

    何栗想了想,忽然间插嘴道:“如今京城内的将军能够派出去和王宗濋相抗衡的看来只有一人!”

    “谁?”赵桓忽然间明白了什么!

第204章神秘刀客刀疤三() 
第204章神秘刀客刀疤三

    何栗主管吏部多年自是了解汴京城内尚有多少文臣武将,他在这个时候感觉到了自己的优势,他暗暗的盯了李纲一眼言道:“此人就是范琼!”

    “范琼!”赵桓愣了一下,他的意识中似乎有一点印象,但一时之间竟是有些想不起来。赵桓看了看何栗,最后将目光移向李纲。

    李纲这时候却是俯身言道:“皇上,若是别人老臣好真的是不太熟悉,单单是这个范琼,臣倒有些熟悉!”

    赵桓一听兴致大增,指着李纲言道:“丞相快讲!“

    李纲点头言道:“今年二月,完颜宗望围攻汴京之后,皇上就曾委派臣与种师道一起抗击金兵,但是就是这个范琼屡屡推诿作战,处处阻挠老臣寻找战机抗击金兵,甚至私下里散布言论说金兵势强,恐难抵挡!“

    赵桓点点头,他看着何栗言道:”李丞相恐怕是很难说假话的,这个范琼既然是如此狡诈之辈,如何抗衡王宗濋,朕又如何能相信他?“

    秦桧却是一笑道:“皇上,臣秦桧有话说!“

    赵桓笑道:“既然如此,你就直说无妨!“

    秦桧微微一笑:”不知道皇上可知道相传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在五丈原陨落之际忽然间想到自己死后大将魏延必反,于是安排了马岱在魏延身边,果不其然诸葛孔明死后,魏延果然引着大军来追扬仪,杨仪依照诸葛孔明的计策而行。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魏延身后的马岱手起刀落杀了魏延!“

    秦桧的这段话一出口。赵桓的脑海中却是清晰的出现了后世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

    赵桓明白秦桧的意思。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在范琼的内部找到几个人做自己的心腹,这无疑就是自己对付范琼和柴晟最好的方法!

    赵桓点点头言道:“秦爱卿的话让朕茅塞顿开!好!好!“赵桓看了一眼李纲言道:”李丞相这几日朕也累了,今天你们三个人就代替朕巡视一下汴京城,另外看看漕运来的粮食和棉花的数量有多少!若有不妥,火速向各路征集粮食和御寒之物!朕相信在这个冬季里将是我汴京军民最难熬的一个冬天!“

    李纲看着赵桓那坚定的目光,不由激动的言道:“皇上大可放心,如今我们已经储备了将近半年的粮食,足够我汴京军民吃上半年的了!只是这棉花“

    赵桓点头道:“你想办法。朕给种师道和张叔夜下的命令是坚持二十天,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宝贵!“说到这里,赵桓扭头看了李纲一眼言道:”对了,宗泽现在有没有消息传来?“

    李纲摇摇头言道:‘如今老臣只知道完颜宗翰拿下了太原城。这是目前我们得到金兵最后的消息!’

    “哎!我们的消息也太闭塞了!我们大宋的情报工作真的是太差了!“

    李纲几个人瞪大了眼睛,竖着耳朵在发愣,因为“情报工作“这四个字对于李纲四个人来讲真的是个新鲜词汇。

    赵桓见到李纲三个人呆鸟一般的样子,不由得笑道:“好了,你们去吧!“

    李纲、秦桧、何栗见赵桓让自己三人离去,当下也不敢多说什么,均是俯身离去。

    待三人离去后。郑阿福这才嘻嘻一笑言道:“皇上,你说的那个情报工作是不是就是说的老奴眼下正在操作的那个活?“

    “不错!“赵桓点点头言道:”老杀才。你倒是脑子好用!“

    郑阿福却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言道:‘皇上,您还是饶了阿福吧!老奴可真的不想成为童贯,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被人削了脑袋!“

    赵桓看着郑阿福的样子,接着用眼睛瞄了一下站在门口的小镜子,嘿嘿一笑道:“郑公公,黄公公!”

    郑阿福和小镜子均是一愣,特别是小镜子第一次听到赵桓称呼自己“黄公公”,小镜子不由的感到有些不妙,不由得赶紧也跪倒在地言道:“皇上!”

    赵桓也不命令两个人起来,而是笑着言道:“你们两个记住,你们是朕的近臣也是朕的心腹,朕很倚重你们,但是你们也要记住不论将来你们立下多大的功劳,一定不要飞扬跋扈不受朕的节制,或者说私下结党营私!”说到这里,赵桓猛地一伸手,就见原本放在一边上的轩辕剑猛地发出了阵阵铿锵之音。

    郑阿福和小镜子俱是齐声叫道:‘皇上,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赵桓一脸的严肃:“刚才,韦太妃的话暗藏杀机,意在告诉朕你们两个如今在这皇宫之内的地位飙升,实际上朕理解为这是一件好事情,你们背后的主子是我…大宋天子赵桓。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太上皇身边的公公们在皇宫之内一呼百应的话,这事情就真的很难办了!“

    郑阿福和小镜子此时心中均是咯噔一声,他们真的不知道作为大宋天子,赵桓接下来会说什么。

    赵桓笑道:“你们两个奴才先起来!朕还有重要的事情和你们两个商议!“

    郑阿福和小镜子这才诚惶诚恐的站立起来,郑阿福拭了拭自己额角的汗珠,心中暗道:‘上苍啊,老奴现在才明白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呀!“

    小镜子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赵桓如此的盛威来对待自己等人,不由得也是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

    赵桓点点头言道:“你们两帮朕想想派何人在范琼的身边做那个马岱?”

    郑阿福叹了一口气言道:“皇上,您已经派出了四人,如今这从龙卫中也只剩下少有的几个人,而孙鹏等人又在护卫着蔡鞗!”

    赵桓叹口气言道:“难道汴京城内三十万军民就找不出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吗?”

    郑阿福忽然间眼睛一亮。但随即却是又不再言语了。

    但是就这一细节让赵桓抓住了。赵桓笑道:“老杀才。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郑阿福想了想言道:“这件事情与童贯有关!”

    赵桓狠狠的瞅了郑阿福一眼叫道:“老杀才,朕真的没有多少时间和你磨叽,给朕言简意赅的说主要的!”

    郑阿福见赵桓有些急了眼,当下言道:‘当日,太上皇禅位,皇上登基,童贯失恃,今年被一连三贬。7月贬吉阳军(今之海南崖县)又诏数童贯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澄追而斩之。“

    赵桓忽然间有了印象,他看着郑阿福言道:‘朕明白了,当日张澄有些犹豫,担心自己手下的那帮子人难以斩杀童贯,毕竟童贯掌握兵权二十年之久!“

    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宋史?列传二百二十七》)。虽然童贯被贬谪,人们仍畏他诡诈。畏他勇力,所以。张澄奉诏追斩童贯,不敢轻意动手。张澄一路追到南雄州,先派人上门“拜谒”童贯,假称有圣旨赐给茶叶、药物,要童贯回京担任河北宣抚,明天中使即可到来传旨。童贯信以为真,拈须而笑:“还是少不了我!”并留下张澄派来的人。第二天上午,张澄来了,童贯欣然出迎,跪接圣旨,张澄当即宣诏,申童贯十大罪状。待童贯省悟过来为时已晚,被张澄派来的人—刀砍下头颅。

    第二天清晨,监察御史张澄一行数骑,由南雄州衙门出发,押着一只木匣,内装童贯血淋淋的头颅,越过梅关向汴京疾驰而去。九月初七日,张澄押回的童贯的人头已在汴京城头高高挂起,一时观者如堵,轰动京城内外。从此,这位长着胡须的“媪相便消失在太监的方阵之中,同时也使北宋“六贼”从此少了一贼。

    赵桓想到这些,不由的仔细一想,忽然间想到了关键处,张澄回来汇报自己的奏章上只是写着自己派出一人斩杀了童贯,至于这个人是谁,张澄竟是没有说清楚。

    赵桓笑了:“郑阿福,你不要告诉朕,张澄派出去斩杀童贯的那个人你知道是谁?”

    郑阿福点头道:“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张澄不太厚道,他不但没有力推此人,相反还夸大了自己的作用,在当日许多知情的大臣都表示了不满!”

    “那你就说说这个人吧!‘赵桓怕郑阿福接着摆龙门阵。

    郑阿福叹了一口气言道:“官家,这个人叫什么,老奴真的是说不清楚!“

    赵桓有些目瞪口呆:“老杀才,你这是什么意思?”

    郑阿福叹了一口气言道:“官家,这个人目前在我皇宫之内的御膳房,因为脸上有三道刀疤,所以大家都叫他刀疤三”

    赵桓摇了摇头,他看着郑阿福有些愤怒的言道:‘老杀才,你到底要干什么?你可知道你这是欺君之罪?“

    郑阿福这一次不但不慌反而笑了:“皇上,这一次老奴真的不是胡说呀!这个人的武艺的确是可以的,但是就是不善于言辞,当日张澄要去捕杀童贯,老奴出于好意就暗中向张澄推举了此人,但是张澄杀了童贯之后,仅仅是送给了刀疤三二十两银子而已!“

    赵桓叹了一口气言道:“难道这个刀疤三就没有异议吗?“

    郑阿福叹了一口气言道:‘他是一个刀痴,就爱玩刀,而且是不同形状的刀!“

    赵桓来了兴致。他竟是直接站了起来言道:“朕倒要看看这个刀疤三是什么来头!”

    小镜子却是用身子挡住了赵桓的去路言道:“官家,如今这个时候,您怎么能顺顺便便的去见一个来历不明的刀客?”

    赵桓先是沉吟了一下,随即用目光瞄了瞄靠在墙角的轩辕剑,不由得暗道:‘轩辕剑很是神奇,这个时候没有反应,就说明这个刀疤三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威胁!“

    想到这里,赵桓笑道:“小镜子,你的心朕知道了。但是如果老杀才推荐的这个人真的武艺了得话,那倒是真的可以做朕的马岱!“

    说到这里,赵桓拍了拍小镜子的肩头言道:“小镜子,有些时候存在风险的同时就会存在巨大的生机!“

    赵桓说到这里,竟是大步走出了乾福宫。郑阿福和小镜子互相看了一眼,皆是摇摇头快步跟来。

    大宋的御膳房实际上也是很大,赵桓在郑阿福的引领下直接就往着御膳房的内间走去,郑阿福一边走一边擦拭着额角的汗水,因为平日这个时候,那个刀疤三就应该坐在御膳房的外间用刀雕刻着萝卜花。(未完待续。。)

第205章江湖秋水人已去() 
第205章江湖秋水人已去

    赵桓却不以为然的信步朝着御膳房的里面走去,因为赵桓心里想的是后世电视中的那些御膳房中的布景,实际上两者是有差别的。特别是器皿之物大多都是陶瓷做的,除了少数的道具之外,皆是陶瓷和木质所作,而且是别样的精致。

    赵桓边看边点头的言道:“老杀才,这还真的是朕第一次来这御膳房,好精致的厨房呀!”

    郑阿福也不多言,只是点头。他心里却是暗暗着急,他忽然间眼睛一亮,看到一名太监从里间走了出来,不由得指着那人言道:“王公公,你看到了刀疤三吗?”

    那个被郑阿福唤作王公公的太监见了郑阿福以及站在郑阿福身后的身穿龙袍的赵桓,不由得大惊失色,立即俯身言道:“奴才不知道皇上驾到御膳房,请皇上恕罪!”

    王太监如此一喊,本来在御膳房中忙碌着的小太监们俱是一惊,竟然是全部停止了动作,俱是俯身拜道:“奴才等拜见皇上!”

    赵桓微笑道:“好了,好了,都平身吧!朕就是一时来了兴致,想来看看朕的御膳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小镜子跟着赵桓也笑了,小镜子心里明白作为皇帝莅临御膳房,这在大宋朝绝对是一件新鲜事,因为作为天子很少能来到这种地方的,而在这个地方工作的太监和杂役虽然有些油水,但往往却是宫中权势最少的太监。

    郑阿福这个时候也不知道了避讳,直接拉着那位王公公言道:“刀疤三那里去了?”

    王太监先是一愣,随即看了郑阿福一眼言道:“刀疤三出去采购食材去了!”

    郑阿福一愣,他瞪大了眼睛低声言道:“小王子,我告诉你这一次是急事,我知道你护着刀疤三。但是你要知道你这样子可能耽误刀疤三的好事情!”

    王太监偷偷的瞅了一眼赵桓,低声言道:“我说老郑呀,上一次刀疤出了那么大的力。你的那位监察御史就像是打发乞丐般的打发了刀疤三,这一次…”

    郑阿福听了。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脸上挂不住,刚想说什么,忽然间就听到身后传来一身吟诵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赵桓和郑阿福俱是转过身来,这时候就见一位披头散发的中年汉子手端着酒葫芦一步一晃的走进了御膳房。

    “刀疤三!”郑阿福失声喊道。

    而那位本来兴致很高的吟诵着唐诗的刀疤三这个时候似乎也用那双醉眼端详着郑阿福,忽然间呲牙一笑言道:“郑阿福郑公公!”

    郑阿福这时候竟然也顾不得赵桓的感受,竟是几步奔到刀疤三的跟前言道:“你小子哪里去了。知道公公我到处 好找你?”

    刀疤三却是露出冷蔑的一笑:“我说郑大公公,童贯的头颅已经在东城门挂了数日,难道你还要和张大人一起谋害那位大臣不成?”

    郑阿福见刀疤三出言如此挤兑自己,倒也是觉得自己好像有些理亏。不由得笑道:‘刀疤,为国为民的事情多做几件何妨?“

    刀疤冷冷的瞅了郑阿福一眼言道:“如果郑公公真的是为国为民的话,为什么不在皇帝面前举荐我带兵迎击金兵,而是将我圈在这御膳房中为奴?“

    郑阿福被刀疤三如此一问,竟然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望着刀疤三言道:“刀疤,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刀疤嗤嗤一笑道:“好了,郑公公今日我讨来一壶好酒,要仔细品尝一番!你就不要耽误了我的雅兴!“

    “既然是好酒,就不应该一个人独自品尝!“赵桓 微笑着从郑阿福的身后走出。竟是毫不在意的从有些发愣的刀疤的手中接过了酒葫芦。

    众目睽睽之下,大宋朝的天子——赵桓竟然是用刀疤刚刚饮过的酒葫芦喝了一口酒,不由的余兴未尽的咂砸嘴言道:“果然是好酒,此酒应该是绍兴一带的女儿红吧!“

    刀疤这个时候喝的已经是醉眼朦胧了,根本就没有仔细观察那自己酒葫芦的这个人是谁,更没有定睛去看赵桓身穿的龙袍,而是一把拉住赵桓的左手叫道:“行家,果真是我酒道中人!“

    刀疤的这个不经意的举动让整个御膳房的人脸色 均是一变,即使赵桓再亲和,刀疤的这个举动在大宋朝也绝对是属于失礼之举。郑阿福急的刚想说话,岂料赵桓竟是暗中用自己的龙靴踩了郑阿福的脚一下。

    赵桓继续言道:“刚才听到你吟诵的那首诗,意境倒是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