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道韫脸一红。“不许胡说!”

    “我没胡说!爷爷正在接待冀州的客人,姐姐你要嫁去冀州,做袁家的儿媳了!”

    “再胡说,看我不罚你!”谢道韫气红了脸,抡起拳头。

    “姐!是真的!你要做冀州袁氏二儿媳了!”

    “袁熙?”谢道韫不屑地撇撇嘴。

    谢玄故意气着姐姐道:“四世三公袁氏儿媳,不错呢!”

    “哼!你愿意姐姐嫁给坐享祖荫之辈吗?”

    “不愿意!姐姐不愿意嫁袁熙,那就嫁给曹昂啊!兖州也来提亲了!”

    谢道韫更加不屑。“你愿意找个莽夫姐夫?”

    “那……可不好办了……姐啊,看来,你只能嫁给刘玄德了!”

    “什么?!”谢道韫一惊,手一抖,墨汁溅污绢布,谢道韫竟也不顾,扔下笔,直盯着谢玄。“你再敢胡说,我可真恼了!”

    “姐,我真没胡说。来替刘玄德求亲的,可是徐州糜氏之人。说姐姐嫁了过去,与那糜夫人,共侍刘玄德,不分大小呢。”

    “我不嫁!谁也不嫁!”谢道韫香泪盈眶,真的要哭了。

    谢玄不敢再逗了,赶紧过去劝哄。

    谢道韫忍住泪。“幼度,你赶紧去帮姐姐盯着点,听到什么消息,速来告诉姐姐。”

    “好嘞!”终于躲过被姐姐教训,谢玄得计。临出门,又不忘转身调侃道:“姐,我去问问,看洛阳刘绛天的提亲人到了没有。”

    谢道韫知道谢玄故意逗自己,气道:“去吧!如果刘绛天派人来提亲,就替我应下!”

    “啊?!”

    这下,轮到谢玄大吃一惊了。

    谢玄又走过来,关切地道:“姐,我知道你素来欣赏刘绛天。可是,刘绛天已经有六七个夫人了!”

    谢道韫已是桃李年华,在这个时代,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只是,谢道韫才高情雅,寻常世家子弟,根本不入其眼。

    今天突然听到这么多来提亲的消息,无一是心仪之人,谢道韫失望且心伤。

    袁绍等人名头太大,她真怕长辈们一时不智,将自己嫁给袁熙、曹昂之流,或者,嫁给刘备!

    谢玄见姐姐半天不语,以为谢道韫真的动了嫁给刘芒的念头,赶紧劝道:“姐啊,你可是咱谢家的宝贝千金,不会真的想嫁给人家做妾室吧?”

    “想!真想!”谢道韫没好气地道。“你姐姐我,宁肯嫁给英雄做仆妾,也不嫁纨绔子弟做正妻夫人!”

    谢道韫轰走谢玄,再也抑制不住,两行香泪,扑簌而下……

    ……

    谢道韫静坐良久,终于调整好情绪。

    缓缓起身,拿起笔,走到墙壁前。

    墙上,挂着一张白绢,上面画着规整的九宫格。

    每个格子里,各有一个用细细的笔画勾勒的字。很多字的笔画空白处,已用墨色填满,但还有几个字的笔画,仍是细细的轮廓。

    谢道韫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提笔在空白笔画上,添了一笔……

    写罢,谢道韫倒退两步,看着九宫图,喃喃自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待这八十一画添完,九九寒冬就过去了,春天就来了……”

    (注:谢道韫填写的,是九九消寒图。九个字,每字九画,自冬至日起,每日添上一笔。待九个字填满,数九寒冬就过去了。东汉时,还没这东西。不过,以谢道韫之才,发明个九九消寒图,倒也不难,诸位莫要计较。)(未完待续。)

第1082章 战略布局大问题() 
寿春。

    洛阳方面的密报,终于送到袁术手中。

    小皇帝刘协,没能在洛阳掀起波澜,意味着袁术重新投靠洛阳朝廷的美梦,彻底破碎!

    其实,消息早就传回寿春,却被刘瑾压在手中,没向袁术禀报。

    不仅是刘瑾,高俅和北方前线的李罕之、朱友谦等人,也早就得知洛阳的消息。但是,和刘瑾一样,他们都瞒着袁术。

    寿春朝廷要完了,刘瑾高俅等人,都已开始安排后路。压下密报,目的是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

    看到洛阳方面密报,袁术感觉被耍了。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杀刘协的密使秦端解气。

    可是,秦端早已改名换姓秦桧。在刘瑾的秘密安排下,秦桧已不知所踪。

    袁术气得咬牙切齿,也终于意识到,他和他一手扶持的伪汉朝廷的寿命,已进入倒计时。

    但是,袁术不甘心。

    他要做最后的挣扎,他要实现他的皇帝梦!

    招来明崇俨,准备择选黄道吉日,登基称帝!

    ……

    袁术所剩的日子,的确不多了。

    嵩山。

    刘芒主持的会议,正在进行。

    此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很多。包括进兵的时间、进兵的路线、各路兵马配备、对周边诸侯的防范、夺取城地后百姓的安抚等一系列问题。

    极具幽默意味的是,嵩山会议,是对寿春伪汉朝廷作战的军事会议。可是,讨论主要议题,竟似和另一个主角——伪汉朝廷及伪汉军毫无关系!

    不是刘芒及其幕僚盲目自信,实在是伪汉朝廷和伪汉军,已经到了覆灭的边缘,不可能给洛阳军制造什么麻烦,更谈不上威胁。

    嵩山会议的议题,如果传到袁术手中,不知其作何感想。

    消灭寿春伪汉朝廷、消灭袁术,虽然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对袁术一战,影响很大,牵扯很多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总体战略布局问题。

    就实力而言,洛阳军完全可以碾压敌人,一路向南平推。

    但是,对寿春作战,不是冲锋、杀敌、收工那么简单。

    刘芒的对手,不是袁术,而是周边诸侯。

    袁术和寿春伪汉朝廷,是天下公敌。

    攻击行将就木的袁术和伪汉朝廷,既能收获地盘、人口,又能赢得声誉。这种分蛋糕的好事,周边的诸侯,谁不想插上一手?

    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并为今后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才是刘芒和幕僚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寿春之战的总体战略布局,说起来很麻烦,也不容易理解。不妨换个方式,说些具体问题。

    比如,袁术伪汉朝廷治下之地,目前还有豫州汝南、陈国、梁国、沛国西部一小块区域,以及扬州庐江郡和九江郡部分地区。

    一路平推,全取这些地区,不说洛阳军兵力是否充足,刘芒想独吞美味,曹刘孙等周边诸侯,根本不会答应。

    合理筹划、区分主次,才是明智之举。

    刘芒和幕僚仔细商议,确定了此次战役的主要和次要目标。

    首要目标,自然是豫州汝南郡。

    汝南郡,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是连通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战略要地,必须率先夺取。

    而且,汝南郡和刘芒现有治地接壤,其它诸侯,很难插手。

    夺取汝南,代价最小,收获最大。

    ……

    其次是陈国。

    陈国被颍川、汝南、沛国、梁国、陈留等地合围在中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占领陈国易,控制陈国难。

    夺取陈国,收获大,难度也大。

    ……

    再次是梁国。

    梁国地处豫州兖州徐州交界,控制了梁国,有利于今后进军兖州徐州。

    但是,因梁国位置更偏东,夺取梁国后,驻军补给的压力大。

    而且,梁国紧邻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不会傻到坐等刘芒大军驻防到自己家门口。

    曹操和刘芒,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两人的治地相距较远。

    所谓远交近攻。

    因为距离稍远,双方不容易爆发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才能融洽相处。

    刘芒和曹操心里面,都把对方视为今后的强敌。但是,从战略角度考虑,两人目前又都需要对方这个盟友。

    梁国不能作为主要战略目标。

    ……

    还剩下沛国西部一小部分,以及扬州九江郡和庐江郡。

    沛国西部,非战略要地,无需特别关注。

    而是否应该夺取九江和庐江、如何夺取,则需要刘芒和幕僚们,好好动一番脑筋。

    袁术伪汉朝廷的国都寿春,在九江郡。

    攻汝寿春,摧毁伪汉朝廷,具有标志性意义。

    刘芒知道攻入寿春的意义,刘备自然也清楚得很。

    刘芒的洛阳军要攻入寿春,首先要夺取汝南。

    而刘备的徐州军,已经占据了九江东部大部分地区。

    洛阳军出兵,徐州军也会发起进攻,而徐州军的首要目标,必定是寿春!

    可以说,寿春和整个九江郡,刘备势在必得。而且,以目前的形势看,寿春和九江,已是刘备口中之肉。其他诸侯,很难插足。

    夺取九江和寿春的难度太大,在所有战略目标,排名最后。

    ……

    是否要夺取庐江郡,众幕僚将领,有些分歧。

    夺取庐江的好处,显而易见。

    夺取庐江,洛阳兵锋,便可直抵长江流域。庐江郡内的襄安、舒县、居巢、皖县、寻阳等地,控制着长江中下游数百里地域,以及鄱阳湖北部地区。

    夺取庐江,可以为以后进兵长江以南,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在夺取庐江,也有弊端。

    目前,刘芒治地的核心区域,在并州和司隶。庐江太过偏南,若占领庐江,刘芒治地的南北跨度,将达到两千五百里!

    地域广阔,在地图上看着的确过瘾。但是,如此距离,如此纵深,治理和布防,需要耗费的人力财力,难以想象。

    以刘伯温为首的部分幕僚、将领,不建议现在攻取庐江。

    以岳飞为首的部分人,则建议早日占领庐江,早日抵达长江流域,早日组建真正意义的水军。

    其它议题,都很顺利,唯有庐江问题两难。

    天很晚了,刘芒让众人回去歇息。

    刘芒需要时间,想想清楚。

    独坐灯下,刘芒盯着地图,仍是难以抉择。

    宿卫轻叩房门,禀道:“主公,伯安先生求见。”(未完待续。)

第1083章 必须亲手灭袁术() 
讨论庐江问题时,王守仁没发表意见,一直在沉思。

    他深夜求见,定是有所建议。

    果然,王守仁一进屋便道:“主公,属下以为,庐江问题,不能孤立视之。”

    “吾正想听听阳明先生的意见。”

    “主公欲对寿春战,所为何也?”

    刘芒微微一笑。

    手下幕僚,都是饱读诗书的大能。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有话不直说!

    刘芒已经习惯了。

    无需思考,刘芒直接答道:“义!”

    “然也!”王守仁点头,侃侃而谈:“‘義’,从我从羊。‘我’乃仪仗,‘羊’乃祭品。义者,天下合宜之理也。简而言之,义者,民心也。起于微末时,有微末之义;掌控天下时,需有天下大义。”

    刘芒点头。

    王守仁说得没错。

    所谓大义,简单说,就是民心。

    得到民众的拥护,便是拥有了义。

    掌一郡之地,需要一郡民众支持。掌一州之地,需要一州民众的拥护。如此,才能站稳脚跟。

    而刘芒志在天下,就需要获得天下万民的拥戴。

    权力越大,需要的义就越大。

    如何获得大义?

    做民众希望之事。

    刘芒做了很多民众希望之事,赢得了民众的欢呼。

    但是,刘芒也做了很多民众不希望之事,比如发动战争。

    虽然,古往今来,很多战争都打着“和平”的旗号,但战争就是战争,战争一定会波及百姓的生活,不是百姓所希望的。

    再比如,刚刚平息的朝廷斗争。

    刘芒的处理,已经很谨慎了。但是,洛阳街头巷陌,还是难免各种传言。

    这一次的朝廷斗争,让刘芒损失了不少民心。

    而消灭寿春伪汉朝廷,是天下民众乐见之事,是赢得民心和大义、重新获得更多民众支持的大好机会。

    王守仁继续道:“主公,寿春之战,虽尚未开启,但伪汉朝廷覆灭之结局,已昭然。孟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今,主公执掌天下,一切皆应以义为先。”

    “阳明先生的意思是,消灭袁术的伪汉朝廷,是义之所在。而地域之争,只是区区小利?”

    “然,却不尽然。”

    “请阳明先生赐教。”

    “主公所言不错,消灭伪汉,义也。夺城取地,利也。然以当下形势论,取义却难。”

    “是啊。”

    刘芒发愁的,也正是这一点。

    伪汉朝廷的老巢在寿春,寿春在九江郡内。刘备的徐州大军,随时会兵临寿春城下。徐州军攻破寿春城,消灭了伪汉朝廷,刘备就将兼得义与利。

    王守仁终于道出关键:“属下以为,袁术和伪汉朝廷,必定覆灭。然,不能让其覆灭于刘玄德之手!”

    王守仁话一出口,刘芒眼睛一亮!

    对啊!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刘芒86的智力,不是白给的!不用王守仁再说,刘芒已经清楚,该如何做了!

    要避免袁术灭于刘备之手,就要暂时给袁术留一条逃生之路!

    让袁术逃出刘备设下的包围圈,钻入自己设下陷阱!由自己的洛阳军而不是刘备的徐州军歼灭袁术,才是关键!

    想通这一层,刘芒豁然开朗。

    尚未筹划完全的战术问题,也有了答案!

    ……

    会议继续进行,无需再议,刘芒已有成算,直接部署。

    寿春战役的总指挥部,设在颍川许县,刘芒亲自坐镇。

    前线部队分为两部,王忠嗣部,驻新汲,岳飞部,驻临颍。

    待战事开启,王忠嗣部,沿汝南与陈国交界的颖水南下,进攻目标依次是西华、汝阳、南顿、项县和汝阴。

    岳飞部,沿澺水东岸南下,进攻目标依次是定颍、上蔡、平舆。至平舆后,岳飞部折转向东,进攻固始,并做出继续向东,与王忠嗣部汇合,进攻汝阴的姿态。

    如此安排,颇有重视汝南东部,而忽视汝南西部之意。

    而这,正是刘芒受王守仁启发后,刻意的部署。

    如此布局,将给袁术制造一种假象,使其以为,刘芒的洛阳军,要和刘备的徐州军联合,从北、东两路,直捣寿春。

    刘芒如此布局,不仅要迷惑袁术,也要迷惑刘备。让刘备误以为,刘芒有抢先攻破寿春之意。

    率先攻破寿春之意义,谁都清楚。

    洛阳军大军南下,刘备一定着急。担心被刘芒抢了不世之功,刘备便没有心思,稳稳当当地在寿春周边展开布局,而会采取更为简单粗暴的战术,直接对寿春发起强攻。

    袁术虽然已至穷途末路,但其在中原经营多年,寿春作为伪汉朝廷的国都,不是轻易就能攻克的。

    而且,即便刘备不计代价,对寿春发起强攻,因其准备不足,也难以对寿春形成合围之势,无法完全封堵袁术的退路。

    刘芒所希望的,就是袁术在惊恐之下,弃寿春而走。

    北有洛阳军,东有徐州军,袁术所能退逃的方向,只有西、南两个方向。

    南面,有长江阻隔。而那一带的长江,被小霸王孙策所控制。

    孙策虽然和袁术有旧交,但双方已经决裂。眼下的形势,孙策不会蠢到去帮助天下公敌。

    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